唐诗《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 父李晤, 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 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 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 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 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 传后世。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 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 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 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 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 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 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 (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 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 宝历元年(825 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 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 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 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 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 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 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 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 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 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农夫犹饿死出自哪一首诗?作者是谁?他的简介是什么?
出自《悯农》,作者:李绅。简介: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朝诗人李绅的生平介绍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悯农>>
《悯农》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悯农》之二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生于唐代大历七年(772),祖籍安徽毫州。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是唐朝诗人,生于772年,祖籍亳州谯县,出生于湖州乌程县。李绅在年轻时,节约简朴,做了大官后,耳濡目染之下,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成了“朱门酒肉臭”的贵人。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背景
李绅从小就勤奋好学,27岁就考取了进士,当了翰林学士。有一年夏天,李绅回亳州探亲访友,遇到浙东节度使李逢吉进京奏事,途径亳州。他们是同榜进士,又是经常在一起吟诗作乐的好朋友,当然要小聚一番。
当日,他们一起来到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观稼台是曹操修建,站在观稼台上,眼前阡陌交织,河川纵横,一览无遗,非常壮观。李逢吉感慨之余,吟诗道:“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官职的升迁能像登台这么容易就好了。很明显,李逢吉想的是个人命运前途。
李绅想的却不一样。他看到田野里农夫正在冒着炎炎烈日,辛苦地劳作,吟诗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还不过瘾,立即又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让李绅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美誉。
悯农作者是谁?
《悯农》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作品原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