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王粲 七哀诗王粲原文及翻译

六八 77 0

王粲的七哀诗的思想内容

七哀诗--王粲  西京乱无象①,豺虎方遘患②。  复弃中国去③,委身适荆蛮④。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⑤。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⑥?”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⑦,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⑧,喟然伤心肝⑨。注释  ①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   ②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③中国:中原地区。   ④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⑤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   ⑥完:保全。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   ⑦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汉文帝是两汉四百年中最负盛名的皇帝,这个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所以王粲在这里引以对比现实,抒发感慨。   ⑧《下泉》:《经·曹风》中的一个篇名,汉代经师们认为这是一首曹国人怀念明王贤伯的诗。下泉,流入地下的泉水。   ⑨喟(kūi亏)然:伤心的样子。这首诗最后四句的意思是,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对比着当前的离乱现实,就更加伤心地领悟到《下泉》诗作者思念明主贤臣的那种急切心情了。译文  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鉴赏  “七哀”,《文选》六臣注吕向注云:“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这是望文生义。元人李冶《敬斋古今黈》云:“人之七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殊,今而哀戚太甚,喜、怒、乐、爱、恶、欲皆无有,情之所系惟有一哀而已,故谓之七哀也。”亦颇牵强。《七哀》是乐府歌辞,今人余冠英说:“所以名为‘七’哀,也许有音乐上的关系,晋乐于《怨诗行》用这篇诗(指曹植《七哀》)为歌辞,就分为七解。”(《三曹诗选》)较有道理,可以参考。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长安。东汉都城洛阳,洛阳在东,长安在西,故称长安为西京。豺虎,指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长安乱得不成样子,是因为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作乱,他们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这两句写社会的动乱。诗人正是在这种动乱之中离开长安的,这里交代了诗人离开长安的原因。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这里点出诗人离开长安以后的去向。“复”,值得注意,这说明诗人的迁徙不是第一次。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驱使吏民八百万人入关,诗人被迫迁移到长安,此时为了避难,又要离开长安。这个“复”字不仅表现了眼前凄楚的情况,而且勾起了悲惨的往事,蕴涵着无限的感慨和哀伤。“中国”,中原地区。我国古代建都黄河两岸,因此称北方中原地区为中国。“荆蛮”,指荆州。荆州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楚国本称为荆,周人称南方的民族为蛮,楚在南方,故称荆蛮。这两句是说,离开中原地区,到荆州去。这是因为当时荆州没有战乱,所以很多人到那里去避乱。王粲因为荆州刺史刘表,与自己是同乡,而且刘表曾就学于王粲的祖父王畅,两家有世交,所以去投靠他。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写离别时的情景。这两句是互文,“悲”的不仅有“亲戚",还有“朋友”;“相追攀”的也不仅有“朋友”,还有“亲戚”。诗人描写送别时的表情和动作,固然是为了表现诗人和亲戚朋友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制造一种悲惨的气氛,使人感到这是一场生离死别。  诗人离开了长安,离开了亲戚朋友,一路上见到的景象触目惊心:“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见到的是累累的白骨,遮蔽了无垠的平原。这是“豺虎”作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场战乱造成的悲惨景象,曹操《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所咏是同样的情景,可以参阅。以上是“鸟瞰”,下面六句写的才是典型事例:“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这六句同样紧承“出门无所见”。诗人见到的不仅是“白骨蔽平原”,还有“饥妇人”弃子的事。妇人爱子,这是正常现象;妇人弃子,这是反常现象。这种反常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战乱。因此,诗人以惨绝人寰的事例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鲜明而生动,催人泪下。吴淇说:“‘出门’以下,正云‘乱无象’。兵乱之后,其可哀之事,写不胜写,但用‘无所见’三字括之,则城郭人民之萧条,却已写尽。复于中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六朝选诗定论》卷六)张玉谷说:“‘出门’十句,叙在途饥荒之景,然胪陈不尽,独就妇人弃子一事,备极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顾,塞路死亡,不言自显。作诗解此举重该轻之法,庶几用笔玲珑。”(《古诗赏析》卷九)都道出了这种写法的艺术特点。这种写法对杜甫是有影响的,所以何焯说:“‘路有饥妇人’六句,杜诗宗祖。”(《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  妇人弃子的惨景,使诗人耳不忍闻,目不忍睹。所以他“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这表现了诗人的哀伤和悲痛。诗人乘马继续向前行进。“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霸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汉文帝是汉代的明君,史书上赞他“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汉书·文帝纪》),有所谓“文景之治”。诗人南登霸陵高处,回首眺望长安,自然会想起汉文帝及“文景之治”。如果有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在世,长安就会不如此混乱、残破,百姓不至于颠沛流离,自己也不至于流亡他乡。登霸陵,眺长安,诗人感慨万端。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连同上面两句,同为全篇的结尾。下泉,是《诗经·曹风》的篇名。《毛诗》序云:“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下泉人”,指《下泉》诗的作者。面对着汉文帝的陵墓,面对着动乱的社会现实,诗人才懂得《下泉》诗作者思念明王贤君的急切心情,因而从内心发出深深的哀叹。张玉谷说:“末日‘南登’‘回首’,兜应首段。‘伤心’‘下泉’,缴醒中段,收束完密,全篇振动。”(《古诗赏析》卷九)方东树也说:“‘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转换振起,沉痛悲凉,寄哀终古。”(《昭昧詹言》卷二)都指出了此诗结尾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写得悲凉沉痛,真切动人,是建安诗歌中的名作。方东树评为“冠古独步”,不是没有道理的。

王粲七哀诗的翻译

《七哀诗》作者:王粲【原文】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①。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②。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问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③。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④。【简介】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初仕刘表但未受重用,后深得曹操重用,封为关内侯。公元192年,董卓被杀,他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攻破长安,大肆烧杀劫掠。王粲此时正南下避乱,一路目睹长安的混乱景象,遂作这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谴责军阀作乱,同情人民疾苦,希望国家安定的思想感情。【注释】①西京:指长安,西汉时都城。无象:无章法,无体统。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gòu)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②中国:中原地区。委身:置身,寄身。荆蛮:指荆州。 ③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④喟(kūi)然:伤心、叹息的样子。【译文】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等人在这里制造祸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洒泪走去不忍回头看。“我自己还不知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我不等她说完就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样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的情感,不由得独自伤心叹息起来。

王粲《七哀诗》赏析

作者小传: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自小才思敏捷,下笔辄就。14岁就被当时的著名文学家名士蔡邕人物月旦评为“神童”。名列“建安七子”之首,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其为“七子之冠冕”。诗文风格描写现实,慷慨悲凉。尤善赋,其中《登楼赋》最为有名,有《王粲集》传世。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译:因为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作乱,纵兵劫掠。造成西京长安一片混乱,人民困苦不堪。评:开篇总写一个纲目,并说明造成乱象的缘由。如劈头棒喝,继之娓娓,提契后来,融之观感,寓其态度,铺垫深妙。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译:中原如此战乱频繁,国家残破不堪,我准备去南方,荆楚虽然是蛮荒之地,但身处乱世,也没办法,先去拜访皇室宗亲的荆州牧刘表,看看他那里有什么合适的事情做。评:承上启下之笔。满满的中原人自豪感,瞧不起荒蛮的荆楚之地。不过,荆州牧刘表也是割据一方豪杰,你这名士派头倒是挺足的。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译:亲朋好友来送行,因为前途渺茫,大家一片悲哀凄凉,就像生离死别一样。评:从局势的日渐危急,转到诗人窘迫感和行止打算,在这里终于付诸行动了。亲朋好友送别的场面,画面感十足。诗写到此,镜头感也十足,读来如随从诗人而亲见目睹。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译:一路上庄稼树木房屋啥都看不见了,只见道路两旁堆满冲仔枝了森森的白骨,暴露在苍茫的原野。评:又来一总写。读之若自然分割,品味功效如同首句。乱世兵隳,自然观感不好,心情很差。无所见,言太平盛世不见,惟见平原白骨之战乱。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散敏间。译:走了很久,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饥饿妇人,她把刚出生不就的婴儿丢弃在茅草丛里,掩面哭泣着依依不舍就要离开。评:诗人把镜头从远处的平原拉到不远的路边,看到一出人间悲剧在上演。驱马上前看看去,那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妇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丢在草丛里?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译:孩子在草丛里大声哭号,这妇人听见了也不回头,只是撕心裂肺的大哭,我问她怎么回事?评:如舞台剧开始,诗人寻哭声找到本诗女主, 看她凄惨哀伤,于是问她缘由。先见妇人弃子,再见妇人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引来诗人的疑问。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译:她抽泣着回答,下一刻我也不知道身死何处,哪里还顾得上我的孩子啊?不丢孩子,我母子俩都得活活饿死啊(放在这里,也许还有路过的富贵好心人,把孩子捡了去,给他一线生机)评:妇人絮絮细说弃子缘由。诗人总结出来,问答过程不须赘述。不费笔墨,精炼就好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译:我不忍听她把哭诉的话说完,(私度,丢下一点随身带的干粮)连忙哽咽着掩面打马飞奔而去。评:听完妇人的诉说,打马如飞逃也似的走了。不是不忍,是对人道沦丧的绝望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译:我登上汉文帝死后葬的霸陵,回过头去看长安。这辉煌强盛和平安乐的“文景盛世戚前”这才过去多久啊,天下又如此大乱了!评:看来这悲剧就发生在京都长安附近。荆州在南边,所以登霸陵南岸。回首云云也照应了前文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译:我这时突然明白了诗经《曹风·下泉》,那里的人们是多么的渴望和平与安宁,没有战乱的生活啊!想起现在这战火纷飞的混乱局势,我心里想,结束这一切,还老百姓以太平盛世的“明主”,你又在哪里啊?评:途中所见,踽踽独行,边走边沉思。乱世里,俺们都是曹县人啊赏析:诗人看到曾经繁华无比的西京长安,在乱臣贼子董卓及其部将李傕,郭汜等的烧杀抢掠蹂躏下,一片破败乱世景象。他准备逃出长安,南下荆襄去投奔刘表,希望辅佐这位皇室宗亲,起兵平乱,结束这乱世加诸黎民百姓的刀兵之苦。在路上,他看到一位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农妇,亲手抛弃自己孩子的人间惨剧,“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而自己又无能为力。也不知道自己要去投靠的刘表,是不是像汉文帝那样的“英主明君”?来结束天下战乱,还老百姓以太平。前路茫茫,心里变得十分悲伤。“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使用长焦镜头,描写叛乱兵屠杀无辜百姓的凄惨情状。表达了诗人对军阀豪强视民如草芥的强烈控诉和愤懑的心情。“饥妇弃子”的事件,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母亲,万般无奈地抛弃掉自己的孩子,这一人间惨剧在自己眼前发生,对无辜黎民百姓的悲惨生活现实充满悲伤的同情和无力感。霸陵和下泉两处用典故,期望着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赶快出世,平灭叛乱,结束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天下太平的安定生活。全篇诗歌分三个部分,记叙加议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批评和对叛乱者的无情鞭挞,对劳动人民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和关怀。期待“明君”救世,是诗人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王粲的七哀诗

王粲的七哀诗三首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其二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其三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