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八 122 0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张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2张

[第34期]旧时打铜Meeting园南是深圳有名的骑楼街,走在寂静的骑楼上,每每“Chor”的打铜响声起,仿佛会把现代人带回到那个老旧时:棕色砖墙、满洲窗、趟栊门、花阶砖,下班的孩子在玩耍嬉闹,爸妈忙着煮饭,用着铜珠子、木桶、铜碗、拜翁县……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3张

其实,早在秦汉时期,番禺地区已进入青青铜时代深圳考古学发现最早的青铜当属吴王墓的名品,而在民间使用的各式各样青铜中,且以日常用品、珠子、瓦通等新颖器物为主在没有塑胶、钢制等新材料的年代,现代人喜欢青铜厚实、坚固耐用 ,即使有剥落也只需小补拉卢普便能在家中世代相传,贯穿起几代的故事。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4张

今年69岁的苏广伟,在园南出生、长大,是珠海市非物质自然遗产项目旧时打铜指标性传承人儿时的苏广伟已对青铜的制作深深地著迷,直到1998年,苏广伟出于兴趣和情操,决定在园南143号卖起了青铜店,起名“天程铜艺”。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5张

苏广伟那时候,这三条园南只有苏广伟过过瘾M1935一块金属板,一把镰刀,通过千锤百打和焙烧,诞生出珠子、碗、杯子、手帕等各式各样日用品青铜上无数纹路的锤印,每一个都缔造着他的工夫和踏实只是,经过40年的光阴,老人家们对青铜已显得孤单,苏广伟的生意几乎乏人问津。

偶尔有老人家路经,左看一看右看一看,最终也没有来来往往并用当时每月仅有的578元下岗职工工资做资金,计入租金550块,越来越少,自已仍然执著地固守着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6张

2007年,由于园南旧城改造受到不少关注,很多人听说园南有个打M1935,有人出于好奇,有人出于怀旧,探访“天程铜艺”的人就渐渐地多了 甚至有很多住在这里超过几十年的老老人家,在搬离之前拿出“传家宝”拜翁县、蒸糕盘给苏广伟修补。

也有老人家把这些“传家宝”送给“天程铜艺”以作展示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7张

也是这一年,儿子“苏仔”苏英敏接手了父亲的“天程铜艺”开店近十年,苏广伟的生意年年亏损苏英敏认为,打铜只做老人家生意是不行的,要在园南做铜文化品牌,带动整个打铜行业复兴,自己虽然不会打铜,但可以从宣传和销售下手。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8张

苏英敏苏英敏的经营在父亲眼中显然是“离经叛道”的,从网络推广、拍宣传片到他的新产品铜麻将、铜骰子、铜雀笼……一开始都不被父亲认可,只是经营权在他手里,父亲也不好说什么了结果,新产品激起了年轻人的好奇心,老产品也引起了上一辈的追忆。

苏英敏一个月的营业额,比父亲经营多年的总和还要高苏广伟回看当初自己坚持多年都要做青铜,无非就是想把深圳原有的铜文化传承下去,但传承单靠一把镰刀的作用却是微不足道的事实证明,这一次,苏英敏对了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9张

短短时间内,苏英敏带着父亲从园南143号转到138号,店铺从之前的4平方米做到40平方米2010年以后,园南上的打铜逐渐形成规模,铜铺涌现,从金声电影院一直沿着园南往多宝路方向走,周边青铜店最多的时候有十多间。

“天程铜艺”的各式各样展会、活动、采访接踵而至青铜,已逐渐多了一种潮流和收藏的玩味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0张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1张

黄铜摆设现在,园南143号每天还会传出“Chor”的打铜声,那是苏广伟的弟弟苏少伟在打铜每天在骑楼上剪金属板、反复敲打,免不了会受伤,正是这沧桑的双手赋予了这些青铜温度和生命尽管这4平方米的店铺已更名为“伟兴青铜”,但不变的是手工铜匠的踏实和实际。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2张

小小的店面陈设着各式各样铜珠子、木桶、拜翁县……店门外的铜珠子正在煮水泡茶,有老人家坐在一旁喝着茶玩手机苏少伟说,现在过来闲聊的老老人家越来越少了,有的人搬走了,有的人已经不在了慕名前来的客人倒是多了不少,有收藏青铜的爱好者,有热爱铜文化的外国友人,也有来寻找情操的老深圳。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3张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4张

苏少伟随着2013年旧时打铜工艺入选省级“非遗”,青铜市场开始慢慢恢复,打铜的人群也开始年轻化时至今日,苏英敏对传承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我现在还没到亲自去学打铜的时候,因为现代社会的经营压力太大了我需要拜访更多的师傅,见识更多的工艺,跟他们合作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现在我更喜欢想想还能做什么新的好玩的东西,让更多人认识、接受、喜欢这个文化”虽然他是一个不会打铜的铜掌柜,但传播与传承铜文化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5张

紫铜茶具乘着“非遗进校园”的东风,苏英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新作品一个融合了多项传统文化的宫灯,让打铜、剪纸、宫灯等工艺抱团走近年轻一代面对传承的压力,他自信地说:“青铜铺是我从爸爸手上‘抢’来的,走到今天我已经没有资格放弃了,必须要坚持,我唯一的目标就是它在我有生之年不能倒闭。

广州西关非遗寻访作品(广州西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6张

苏英敏出品:深圳日报大洋网文:吴雪莹图:吴雪莹、苏韵桦视频:袁世杰、苏韵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