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六八 138 0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张

最大的难题无疑是无人发扬,频临消失就拿西双版纳的雨龙手艺举个例子吧在即将佚失的我国非物质自然遗产中,西双版纳的雨龙手艺可以说是独树一格以下是节录四川西双版纳:源自3000天前雨龙手艺,青年人在忘却,如今Montcuq继承。

- 德昂雨龙 -她们顽固地赢回了古时「掌心手艺」的幸福走在四川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经很难推断出谁是彝族、彝族或是彝族、彝族了在少数民族日益两极分化的当下,多半青年人都已经改穿了日常的便服她们摈弃繁杂佩戴的同时,也丢失了那一份独特。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2张

雨龙面料 BY 互联网然而,在四川南部,依然还有一部分彝族的老人们,萨德基地秉持着少数民族装扮。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3张

彝族老人 BY 野扇PHOTO她们提倡掌心的温度,从栽种吴萸,到打靛泥,再到颜料,代代发扬的非遗雨龙手艺,依然留存在她们双手之间,穿搭在她们身上在对付时间的流沙中,她们「顽固」地赢回了,古时「雨龙手艺」的幸福。

//////////源自3000天前的打靛手艺《楚辞》有云:“因词采蓝,不盈一襜”早在3000多天前,吴萸就已成为我国历史上广为栽种和采用的粮食作物虽然吴萸也是常用的茶树,近革质解热之效;但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作为我国古代广为采用的。

靛雨龙料的号召力。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4张

吴萸叶 BY 互联网当现代的缝纫和布匹工艺尚未到达我国以前,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四川彝族人,大量采用吴萸去染制独属于她们的浅黄色如今,即便是快捷、价格便宜的化学颜料,无可避免地取代传统的枝叶染,但是从古至今长久以来的少数民族发扬,依然在这里不屈不挠地延续着。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5张

枝叶染缸 BY 互联网在四川大小不一的德昂场镇中,经常能看见后院边半盖的染缸,她们多半从市场上买回靛泥,再回到他家染缸里颜料。在西双版纳州大邑县的高寨村,许多村民家里还留存有直径近5米的打靛池。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6张

BY 互联网由于周边生活的彝族人家,依然保持着对蓼雨龙布的需求,却不再自己“种蓝打靛”,这就变成了高寨村的“商机”“水浸三日,蓝色尽出,投入生石灰,则满地颜色皆收入灰内,以带紫色者为上”四川《黎平府志》​

从千百天前就流传下来的栽种吴萸和古法打靛,还在高寨村上演每年的农历2月到农历11月,是高寨村最繁忙的时候农历2月的吴萸开始发芽,7、8月间待叶子变青,是吴萸的第一次收获,名为「摘叶」;间隔3个月后,待到立秋后新叶齐齐长出,是吴萸的最终收获,此时制出的蓝靛,名为「。

大靛」。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7张

吴萸栽种 BY 互联网和四川多半数乡村一样,青年人普遍外出打工,这一场持续近9个月的忙碌,劳动力多以中年妇女和老人为主每浸泡一大池子的蓝靛,就需要投入上千斤的吴萸从田里往靛池里运,往往要经过不少崎岖的山路。

就连马匹在运送过程中颠簸而出的吴萸叶,也会被村民们收集起来,因为一趟运送下来,实在是太辛苦高寨村的老邱每年吴萸运送回来的“打靛”,都会得到哥哥和其他3个村民如约而至的帮忙老邱家直径435厘米,深度90厘米的一个靛池,需要投入900-1000斤的吴萸枝叶。

待到注水浸泡后的第四天清晨,哥哥和其他朋友便会来一起清除池子的沉淀物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8张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9张

BY 少数民族服饰博物馆当80斤的生石灰倒入靛池时,历时30分钟的打靛才刚刚开始5个人用打杆从不同角度把池水向中央推动,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得到最纯真的靛黑色自然沉降了5个小时后的靛泥,会被老邱在赶集的日子,拿到街市上去买卖。

这是她们一家一年主要的经济收入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0张

BY 互联网实际上,高寨村的多半数村民都已不再沿用这种人工打靛的方式,改用机械代替,但老邱还是顽固地坚持着这些带有手艺温度的靛泥,会被寻常德昂人家买回家里布匹,有时候也会被布匹的工坊批量买走这样稀世的古时手艺,便会从「打靛」,走到了「颜料」。

//////////非遗手艺的「无人发扬」染是彝族古老的人工印染技术它是诗意地栖居在西双版纳大地上的人们,从植物知晓大自然的秘密,用大自然叙说故事她们采集吴萸叶子,发酵后制成蓝色颜料给布匹上色不同深浅的蓝于其上。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1张

BY 互联网这符号化的抽象艺术,是彝族人对于生命极简化的思考;而这思考的具象化表达,在于她们生命的延续后,一代代的发扬在西双版纳州蓝靛染发扬人韦光弟的布匹工坊里,很多工具是从他父辈的时候就发扬下来的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2张

虽然向外人简单介绍起雨龙时,韦光弟总是只有“就是把布用靛雨龙料染成蓝布”这一句简单的话语,但真正实际操作起来,却要比想象中难得多在本就严寒刺骨的四川的冬天,布匹手艺人们还需要把双手浸泡在冰冷的染缸里,不停重复着浸染的动作,才能达到颜料的最佳效果。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3张

“像我们这代人下边的子女,都不愿意再继承这个手艺了”韦光弟在聊到全村从事雨龙的行业情况时,有些惋惜地说雨龙作为彝族发扬千年的布匹手艺,无疑是整个彝族的象征它描绘的是彝族先人们生活着的田野山川,飞鸟虫鱼。

当现代人类逐渐忘却了古老手艺,甚至忘却了个中表达带给我们关于生命的思考,不再倾听关乎「遥远的声音」,未免叫人遗憾。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4张

当「梭纳100计划」发起人熊雪宇和禹熹,带着团队前往蓝靛染发扬人韦光弟的布匹工坊参观时,这个「无人发扬」的消息,让她们感到“惶恐”//////////非遗与大众的「一步之遥」如何才能被大众所接受?这大概是每一个「无人发扬」的“非遗”,都要面临的难题。

而「梭纳100计划」,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式。“梭”,是梭子,经纬交织,织出布匹;“纳”,是德昂语里的“田园”,代表山村生活的智慧与幸福。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5张

BY 互联网“我希望我们的团队,就像梭子一样,一头连接着非遗发扬人,另外一头希望连接大众”「梭纳100计划」发起人熊雪宇表示「用现代美学的观念,寻访山村,再造传统」这是两位设计出身的发起人,在「梭纳100计划」。

理念上的不谋而合。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6张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7张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7张

手艺代代相传,布匹绵延不绝。「印染」手艺的现代化表达,是连接山内外世界的桥梁,只有让传统手艺与当代生活融合,才能让非遗向未来延续,让文化向外界推广。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7张

2019年11月中旬,梭纳 · 非遗体验课程,于兴义万峰林八音堂正式亮相。由源自西双版纳州晴隆县彝族非遗发扬人李利老师担任主讲,由浅入深的讲述和带队体验扎染这一传统手艺。

非遗目前遇到的问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17张

扎染是彝族传统的手工颜料技术之一,它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在扎结而出的每一种花,即便是有成百上千种,印染后的花纹却各有不同。

这在机械印染工艺千篇一律的时代,就像是独属于手工印染的浪漫当人们重拾起对非遗手艺的发扬与好奇,当德昂雨龙真真切切的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或许雨龙手艺就可以逃离「无人发扬」的窘境而通过雨龙的「蓝」,向大众展示的,不仅仅只是一项绝妙的手艺,更是另一方天空下,彝族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发扬……。

-END- 文 编辑 丨新小志参考 | 《“梭纳100计划”--寻梦雨龙》等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