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树秦云万里秋,思亲独上镇边楼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解缙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甘肃如今依然如明代文学家解缙的诗中所云,是偏远的“天尽头”向南翻过祁连山便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边是内蒙绵延不尽的沙漠,西出阳关更是一片苍茫与荒凉。
甘肃是中国西北黄土层峦、大漠孤烟的玉如意,从历史中踏马而来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曾经将冷酷肃杀演绎得淋漓尽致
祁连山下◎图虫创意但或许很难想象的是,在甘肃苍茫雄浑的色调下,还隐藏着临夏这个非典型的陇右故地它是多彩的黄河滔滔,在刘家峡与洮河相遇,造就了半青半黄、泾渭分明的奇观;松涛阵阵山风清冽,在松鸣岩染出一抹翠绿;以河州牡丹为首的群芳竞艳,玫瑰、芍药、郁金香、马兰花、百合花鲜艳夺目,从春到秋在胭脂湖畔染出十里缤纷。
黄河在刘家峡与洮河相遇◎图虫创意它是多元的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42个民族济济一堂,不同的民族渊源和生活方式让多元的宗教信仰、礼仪和风俗相互交融若要继续向前追溯,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在临夏星罗棋布,深浅不一的土层沉淀出多元的史前文明。
它是多彩的黄河滔滔,在刘家峡与洮河相遇,造就了半青半黄、泾渭分明的奇观;松涛阵阵山风清冽,在松鸣岩染出一抹翠绿;以河州牡丹为首的群芳竞艳,玫瑰、芍药、郁金香、马兰花、百合花鲜艳夺目,从春到秋在胭脂湖畔染出十里缤纷。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塑人头“x”纹彩陶罐深圳博物馆藏◎图虫创意它是多姿的在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上往来的佛教思潮下,诞生了积石山上的炳灵寺石窟这样精绝的雕塑艺术;河湟之滨的花儿民歌,高亢嘹亮地回荡在初夏的田野山间;而河州的青砖雕花让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美学影响至整个中国西北。
炳灵寺石窟◎图虫创意“黄河滚滚自西来,此地曾经禹凿开”,临夏回族自治州,这座夹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重镇,展现着甘肃另一重非同寻常的瑰丽面孔数万件化石见证的山河故事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的西南边缘,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东绝洮河与定西市隔岸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自西而来的黄河浩浩汤汤穿州而过。纵横的河流与交叠的山峦描摹出临夏盆地的基本轮廓。
黄河临夏段@图虫创意临夏州境内地形复杂,群峰耸列、河谷纵横,山地、丘陵占绝大部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高原浅山丘陵区同时,由于地处两大高原之间,受西南高山高寒气候和东北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区域内悬殊的海拔高差,临夏州的自然校分布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这里既有杜鹃盛放的高山灌木林,也有以云杉、冷杉为主的苍翠针叶林带,和甘肃西北标志性的荒溴戈壁大相径庭。
河州牡丹@图虫创意特殊的地理构造,诞生出了特殊的生命奇迹。干旱的内陆气候加上稀缺的耕地资源,让临夏人上山开垦出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梯田,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燕麦在山间渐次生长。
临夏梯田◎图虫创意在高原峡谷间的河湟之滨,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库区满足着陕、甘、青三省的用电和灌溉需求。然而,早在人类踏足这片土地之前上千万年,奇迹就已经在此生根发芽了。
刘家峡水电站◎图虫创意在中生代时期,如今的临夏地区还隐藏在茫茫海洋之下,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水草丰美,温暖湿润的古环境特别适宜古生物的生存与繁衍直到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产生的抬升作用下,这片区域才从海底隆起,形成山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的古动物化石被发掘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源自网络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古脊椎古哺乳动物化石博物馆,馆藏3万多件化石这些化石主要来自距今2400万年前的新生代晚期前后,分属3纲8目150多个属种,占据了6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都是这里的馆藏珍宝。
三趾马化石临夏州博物馆除此之外,发现于盐锅峡水库北岸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的永靖恐龙足印群遗迹,以及首例翼龙、似鸟龙类和鸟类的足印化石也都陈列于博物馆中,一具1亿4千万年前的黄河巨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蜥脚类恐龙,蜚声中外。
古生物化石@源自网络这些琳琅满目、保存完好的古动物化石标本,为青藏高原的地质隆升提供了重要的印证,也勾勒出了临夏地区千万年前真实的样貌彩陶上勾勒出的史前文明在距今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临夏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到了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氏族先民开启了史前文明的曙光,让这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博物馆藏◎图虫创意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约翰·古纳·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在距离临夏一步之遥的临洮马家窑村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期,并发掘出大量上古时代的彩陶器皿,这里的遗址点众多、呈现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远超其他文化。
彼时的马家窑人在高原上一边放牧一边耕作,森林与草原逐渐被开垦为农田与村落,他们依河而居,建起半地穴式的房屋,屋内筑有火塘以御寒,还在侧面分出了隔间马家窑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名片就是极为发达的彩陶艺术在中国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的彩陶约占所有出土陶器的20~50%,而随葬品中的彩陶有时多达80%以上。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水波纹圆点纹提梁彩陶罐甘肃省博物馆藏◎图虫创意这里出土的彩陶受到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呵,开在制陶技艺和艺术风格上都青出于蓝,花纹繁孵坭丽,形双了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以红陶为主,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
彩绘的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在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将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的内彩甚至在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说明当时马家窑文明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出现了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又继续发展了数百年,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制陶工具从开始使用手工控制,发展到慢轮修坯并研究用慢轮绘制同心圆纹、平行纹、弦纹等纹饰,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甚至部分彩陶还勾勒上了线条柔美的水波纹、漩涡纹等具有自然标识的纹路。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蛙纹彩陶壶深圳博物馆藏◎图虫创意除此之外,部分彩陶珍品还有画着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开始农耕活动的人物造型的彩陶,有画着最早时期龙图腾原形的彩陶,有先民们为了战胜水患,想象出的“蛙神”系列彩陶。
后世的考古学家试图在这些富于规律性的纹饰之中发掘出更多文化意义,郭沫若先生就曾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分布于河西走廊的早期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永靖大河庄遗址)、充满古羌异彩的辛店文化和(永靖张家嘴遗址)寺洼文化与(临洮寺洼山)马家窑文化均同属于辉煌的彩陶文化序列,以器型优美、纹饰绚丽、色彩鲜艳、图案多样而久负盛名,临夏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彩陶之乡”。
柔美的水波花纹、奇特的动物绘图、对称的几何图形,黄河边上诞生的众多史前文明的彩陶图画,就是充盈神奇且丰满的史前“中国画”。
涡纹四系彩陶罐,被誉为“彩陶之王”国家博物馆藏◎国家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型陶瓮“彩陶王”就出土于临夏州,属于马家窑文化的经典代表作,其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于世除此之外,众多精美的马家窑彩陶还可在临夏州博物馆、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等地看到。
丝路重镇,文明走廊临夏自西晋之后便称“河州”,西来的黄河在此暂作停歇,并哺育出了枝繁叶茂的“河州生态”作为经典陆上丝绸之路的南道要冲,临夏地区成为连接中原腹地与西域的桥梁,鳞次栉比的商队、进出关口的戍卒、打马飞驰的信使、苦行的僧侣、虔诚的穆斯林学者摩肩接踵,在这片陇右之地留下繁忙的足迹。
西汉张骞持节出使西域、东晋高僧法显历时十四年的取经之路、隋炀帝西巡,均是经临夏的所在一路西去。
隋炀帝西巡图◎源自网络隔太子山与青藏高原相望,临夏也拥有承继唐蕃古道的显要地位中原文化与高原游牧文化融汇于此,汉藏子民以物资交流为主要形式,催生出了千年不衰的茶马贸易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经由此地远嫁吐蕃,崔琳等入蕃报聘的使臣亦在此驻留,经炳灵寺时,均刻石作记。
在明中叶以后,民间的茶马贸易成了临夏地区各民族贸易往来的主流,促进了河州地区“善商”特点的形成,使之逐步发展为西北货物的集散地,让这个具有商业传统的边陲要地重焕青春。
唐蕃[bo]古道◎图虫创意南来北往、东来西走的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并构建出全新的“文明走廊”,临夏逐渐成为“中国西部旱码头”如今,岁月已逝,络绎不绝的商队与传教布道的僧人不再,西进的王朝大军与和亲队伍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独留下灿若星辰的遗址供人追忆。
坐落于永靖县西南积石山中的炳灵寺,自古以来是佛教和道教圣地,它是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产物,西秦曾在此设“飞桥”,唐代曾设凤林关,僧人法显便是从炳灵寺渡黄河赴印度取经的。
炳灵寺石窟佛像@图虫创意在炳灵寺开凿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169窟中,10号龛下层壁画之上便有法显供养人像,供养比丘像中北面者题名为“法显供养”,南面题名为“道聪”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源自网络1961年,炳灵寺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一道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考古和艺术价值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位于积石山县黄河大桥附近的临津古渡,是东汉开始从河州入青海的津关要道,“临津”一词最早见于《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经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经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渡之处。
”据《隋书.炀帝记》记载,隋炀帝曾亲自出巡陇右,“临津”之名,因杨广西巡征服吐谷浑而闻名天下有隋一代,它一直承载着保障丝路畅通的重要使命如今,黄河依旧,古渡只剩颓圯的石锁,不见当年战车风辑,奔马啸啸的风云场面,黄河大桥如一道彩虹横跨在波涛之上,天堑变为通途。
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也催生出一批配套的“工商机构”,明朝曾在此设立茶马司统领茶马贸易的相关事务河州茶马司主要管理藏区的茶马贸易,当时的“招茶中马十九族”正是通过河州茶马司与汉族地区进行着茶马互市的商业贸易。
如今,这些在历史长河中随着贸易、宗教和战争一起兴废的故址,共同构成了临夏州独特的文化底色,大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也成为让旅行者得以了解临夏的重要窗口民族融合造就的临夏生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临夏地区在古代是西羌、鲜卑、土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域。
自元以降,临夏逐渐成为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和汉族的重要聚居地,在81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03万各族人民,它是中国现有唯二的回族自治州之一(另一个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的昌吉回族自治州)。
多民族融合聚居的背景下,临夏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骑自行车的回民◎图虫创意“甘肃回族,以河州为总汇之区(回族)惟河州为最多,其种类亦最强”——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副编》作为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冲和边防重镇,西域番客纷纷往来于河州从事商贸,其中以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商人为主,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在河州定居下来,为临夏增添了一抹不同的异域色彩,也为日后蒙元时期形成穆斯林聚居地奠定了基础。
他们也是临夏现居穆斯林民族的先民,同时陆续容纳了周边的汉族、党项族、藏族、女真族和撒马尔罕等西域地区的民族融合,最终成为临夏回族这样杂糅的民族融合历史,在今天临夏纷繁独特的建筑和日常生活中,也能管窥一二。
无怪这里被称为“中国小麦加”
清真大寺◎图虫创意临夏地区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上多达八十多座清真寺坐落在临夏市区,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廊柱型清真寺(如南关清真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中式传统风格清真寺(如老王清真寺),以及中西合璧的清真寺(如前河沿清真寺)和拱北(圣墓))共同塑造了临夏迥异于甘肃其他地区的城市面貌。
中式传统风格清真寺@图虫创意而精美繁复的河州砖雕,也在这些宗教建筑上多有体现。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河州砖雕◎图虫创意如今,想要体验临夏的民族风情,你依然可以前往著名的八坊十三巷。“盖(河州)八方(坊)为回民聚居之地,富甲省垣,居民三万余,全系回族。”——《甘宁青史略》,乾隆修《甘州府志》
八坊十三巷街区◎图虫创意临夏回族最早在拥有八个清真寺附近的街区居住,“八坊”因而得名,即使是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回族还自称或被其他民族称为“八坊人”最早出现的清真寺是始建于元朝的南关清真大寺,民国时形成12个寺坊,统称为“十二寺坊”,目前八坊共有24座不同规模的清真寺。
在八坊十三巷的仿古商业街区之外,依然可以一瞥传统的伊斯兰教建筑和回族民居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洗礼,临夏回族的传统民居多以门独户的小四合院为主,屋脊一般采用硬山式,屋顶处理有起脊和卷棚,主屋内一般还挂有克尔白图和阿文字画。
临夏回族民居◎图虫创意服饰上,临夏回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颜色上以白、绿、黑色为主回族民间传统男帽号帽(又称回回帽)、用黑色或白色细薄纱蒙头裹体的遮身服饰盖头、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太斯达尔(又称缠头回回)和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准白等穿搭样式最具特色。
小巷中穿着民族服饰的回民们◎图虫创意在时令节庆方面,临夏的回族主要会过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三大节日一年一度的花儿会是临夏少数民族而今依然传唱的“活着的诗经”,这些质朴高亢的情歌诞生在田间地头,以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举行的松鸣岩花儿会和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举行的莲花山花儿会为代表。
花儿会期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参加这一场万人派对。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更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油炸课课◎图虫创意根据伊斯兰饮食律例的基本要求,临夏回族形成了以面食为主食,以茶为饮料,以“河州八大碗”为代表的传统菜式,以河州面片、油炸课课、河州包子、东乡手抓为代表的风味小吃这些传承数百年的饮食文化,既是对临夏风物和传统的忠实解读,也成为中国料理风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儿会期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参加这一场万人派对。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更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东乡手抓羊肉@图虫创意除回族外,临夏地区还生活着汉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等众多民族汉族的河州贤孝和永靖傩舞傩戏、东乡族的撑毡技艺、保安族的腰刀锻制技艺、撒拉族的骆驼戏,以及花儿民歌、河州砖雕、手工铜艺、彩陶技艺等,都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花儿会期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参加这一场万人派对。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更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河州砖雕◎图虫创意积石山下,河湟之畔,临夏各族人民开辟了一条瑰丽的文化栈道,穿过古老的河州,飞跃滔滔的黄河,横跨深切的峡谷,这里拥有“非典型”的甘肃风土,正在创造着越发多元而美丽的“在河之州”。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