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美术与技艺·山西省(山西省非遗项目众多,体量庞大)

六八 393 0

国家级非遗美术与技艺·山西省(山西省非遗项目众多,体量庞大) 第1张

简介摘取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此致感谢第一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315 剪纸·中阳剪纸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中阳县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这一带民俗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中阳剪纸古老的民俗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

  中阳剪纸主要分布于中阳县境内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纸风格细腻、古朴典雅,在中阳剪纸中占据主流地位刘家坪的剪纸风格纯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剪纸风格粗犷、浑厚,与南川河流域剪纸的主流风格相依相存,丰富着中阳剪纸的特色。

  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血肉相连,它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既有以鱼、蛙、蛇、兔为主题的装饰纹样,也有配合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的民俗剪纸,还有以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剪纸作品。

中阳剪纸多以红纸剪成,体现着喜庆、热烈的民俗气氛,有时也根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彩色纸剪制作品中阳剪纸的主要作者是中阳农村中的劳动妇女,剪纸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她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

中阳剪纸富有浓郁的山野泥土气息和原始艺术质朴的美感,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劳动妇女的理想和追求其技艺的传承关系一般是自发的,亦有以家族方式传承的现在主要传承人有王计汝、高宝香、刘玉莲、王中文、马翠莲等十几人,年龄已在60岁以上。

这些老人一旦离去,中阳剪纸势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最终走向消亡所以应尽早采取措施,对之进行抢救385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阳城县  公元前6世纪中国诞生了生铁冶铸术,这比欧洲至少早了16个世纪,由此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和西方迥然不同的钢铁冶炼技艺体系,创造了辉煌的铁器时代与钢铁文明。

  山西阳城地处中条山区,为中国生铁冶铸术的重要留存地,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艺十分突出阳城盛产富铁矿,且距地表较浅熔炼铸造时先将采得的矿石粉碎,再经高温焙烧去硫,然后方可入炉犁炉为中国式的竖炉,由炉缸、炉腔、炉身及支架构成,其内腔呈曲线状,具有风流顺畅、利于炉况顺行的优点,以当地江木等优质木材烧制的木炭则被用作熔炼的原料和还原剂。

熔炼时有一整套成熟的工艺,师傅们凭借多年经验,通过看火色、辨铁水等方法娴熟地掌握炉况、火候及铁水成色,恰到好处地把握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辨铁水一法堪称绝技,熔炼师傅从出铁口舀出一小勺铁水,观察其色泽及表层纹样变化,就能判定其成色。

犁镜是阳城的名牌产品,为步犁上的重要配件阳城犁镜由原铁水浇铸,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十分罕见铸型以灰口铁作原料,用泥范铸成一副铁范可用上千次,所铸犁镜坚固耐用且省力,深受农民欢迎犁镜烧铸最盛时,年产七十余万片,远销至尼泊尔、越南、朝鲜等国。

  20世纪60年代,太原理工大学曾对阳城生铁冶铸技艺作了实地考察和理化分析从80年代起,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机耕的推广,阳城犁镜生产逐渐萎缩,至90年代后期冶铸作坊已全部停产,艺人及铸炼设备散失严重,亟待抢救和保护。

401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平遥县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遥推光漆器厂建立,老艺人乔泉玉、任茂林等献艺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入了黄金时期,平遥推光漆器自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漆艺品种之一,产品销往三十多个国家,有些精品为人民大会堂和中国美术馆所珍藏。

1989年,平遥推光漆器获得国家金杯奖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3)木胎披麻挂灰,生漆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4)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5)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7)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8)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行装饰。

  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实用品(如漆柜、漆箱、条案、茶几)和陈设品(如屏风、漆画)两大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工艺价值,为广大群众所欢迎推光漆技艺还普遍用于宫廷、庙宇、厅堂、文房的陈设装饰,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目前仍健在的平遥推光漆艺人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和他的传人耿保国、贾兴林等由于受现代化学漆和腰果漆的冲击,以天然漆为原料的推光漆艺日益萎缩,导致艺人改行和流失,漆艺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处于濒危状态现平遥县已建立薛生金工作室和漆艺苑,将整理该项技艺的资料和建档,建立平遥漆器艺术馆,举办漆艺培训班,以确保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409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汾阳市  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县杏花村,故又称杏花村汾酒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中国白酒的始祖中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西凤、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技术。

  汾酒的酿造技艺是一套将高粱、大麦、豌豆、水等原料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发酵酿造的完整技术体系,人的自觉和悟性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就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当今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汾酒产地杏花村已发现有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从出土器物可以判断当时就有酿酒的活动汾阳当地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的酿酒作坊、古井、石碑、牌匾、老街等遗迹,传统技艺的传承链也还在延续,这种历史的承接性,已成为保护汾酒传统酿制技艺的坚实基础。

  汾酒酒系在发展中逐渐扩大,以汾酒为母酒产生了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系列酒现在杏花村地区的酒厂还有“分杏”、“杏花”等  但在目前,汾酒的大工业生产给手工作坊式的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汾阳还存在着水源紧张、大气污染、高粱等原料短缺问题,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汾酒的正常生产和汾酒酿造技艺的顺利传承。

411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清徐县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主产地在清徐县内孟封、清源、徐沟、西谷等乡镇清徐位于太原市南部,依山面川,相传“尧帝城西南有玉泉,尧王亲往酿醯”春秋战国时期,清徐人便已以液态发酵方式用缸、瓮酿醋,这种酿醋技艺一直延续下来。

西汉时,清徐出现商业性的酿醋作坊北魏时期,酿醋技艺由液态发酵改为固态发酵,这一里程碑式的创举,为清徐老陈醋酿造技艺独特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徐老陈醋是以当地种植的红高粱为主要原料,以各种皮糠为辅料,以红心大曲为发酵剂并以曲代料,经合理配料、蒸料,采用稀醪厌氧酒化,固态醋酸人工翻醅,按需人为变温发酵,经高温熏醅、高密度淋滤、高标准陈酿而成。

这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技艺在清徐世代相传,经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一套北方风格的高级食醋酿制技艺流程  与西方长期食用果醋不同,中国先民主要食用由谷物发酵而成的食醋,这使中国食醋含有更多的氨基酸等人体必需营养成分。

山西老陈醋色泽亮丽,入碗挂壁,集酿香、料香、醇香、酯香为一体,在民间素有“透瓶香”的雅号它的酸味纯正柔和、口感醇厚、微甜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断腥、去臊、除膻、杀菌之独特功效,是烹煮各种美味佳肴的精制调料,兼能养身健体、治病美容。

  但是目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作坊偷工减料,肢解传统工艺,生产次品,使山西陈醋的技艺和声誉遭到扭曲、败坏,应对之进行彻底治理和严格防范第二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829 面花·阳城焙面面塑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阳城县。

阳城焙面面塑也称“焙面娃娃”,是流行于山西省阳城县一带的传统民间食用塑作艺术阳城面塑样式繁多,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而有生面、炸面、蒸面和焙面之分焙面面塑是阳城面花中的佼佼者,用特制的砂土套锅烤制而成焙面面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以上好的麦面为主料,而以杏仁水、糖稀搭色水、黑豆和花椒子等为辅料,经捏塑后焙烤出的面花“形状美,闻着香,吃着脆”,是阳城最具特点的面食。

阳城焙面面塑内容丰富,传说故事、戏曲人物乃至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可以作为表现的对象目前,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阳城地区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焙面面塑赖以生存的传统习俗遭到巨大冲击,加上一些掌握传统塑作技艺的老人相继去世,这种特殊的民间食用塑作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加强保护措施。

829 面花·闻喜花馍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闻喜县闻喜花馍是流行于山西省闻喜县一带的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它历史悠久,与当地的传统习俗联系紧密,在节庆、祭祀、婚嫁、寿诞、丧葬、上梁、乔迁等民俗活动中应用广泛。

闻喜花馍既无流传范本供参照,也无现存底样作依据,全凭巧妇信手捏制而成,因而被誉为“母亲的艺术”制作时先用和好的面捏出各种构思巧妙的造型,再点上水色作为装饰蒸熟的花馍形体饱满,色彩明艳,透出勃勃生机闻喜花馍制作精美,魅力独特,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闻喜花馍已作为体现山西地方文化特色的名优土特产品进入了商品市场,行销海内外,声誉与日俱增829 面花·定襄面塑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定襄县定襄面塑又称“定襄面花”,是流行于山西省定襄县一带的传统食用塑作艺术。

面塑所表现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又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等其形象塑造简练概括、粗犷豪放,夸张的形态显得朴实敦厚,透出一种天真烂漫的神韵,极富地方特色定襄面塑反映着当地民众的饮食习俗和审美情趣,洋溢出民间艺术的素朴之美,它凭借丰厚的文化内涵引来关注目光,许多从事民俗和民间艺术研究的专家将定襄面塑与剪纸、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研究,从中探寻中国民族艺术的渊源和产生发展规律。

目前,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定襄面塑已逐渐遭到冷落,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如不抓紧抢救保护,这种珍贵的民间艺术将有失传之虞829 面花·新绛面塑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新绛县新绛面塑俗称“花馍”,是流行于山西省新绛县一带的传统民间食用塑作艺术。

早在宋代,当地人祭祀时就已开始用面塑来代替猪、羊等牺牲品其后这种方法相沿成俗,在新绛一带长期延续下来每遇岁时节令,人们便用模拟动物、瓜果、花卉等形象的面塑来祭祀神灵,同时也以之作为人情往来的馈赠礼物在此情势下,新绛面塑技艺逐渐发展成熟。

这种面塑作品内容和形式都极为丰富,品种多达六十余个因受面团柔软特点和发酵状况的限制,新绛面塑在造型上极度简练概括,不重写实而以神似为主目前,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当地年轻人对传统的风俗习惯甚为冷漠,新绛面塑正日渐失去以往的社会功能,生存困难,大有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841 木版年画·平阳木版年画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地区的一种民间美术样式,它始于宋金,盛于元代,至明清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古代印刷史》称平阳木版年画为年画的“始祖”,《中国版画史》也有“版画之头,平阳启之”的论断。

中国最早的张贴画(版画)珍品——宋金时期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和《义勇武安王位》即是古代平阳木版年画的代表作,曾被郑振铎先生誉为“世界版画精髓”平阳木版年画一度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晋南的美术工作者在农村广泛收集原存的旧版年画,于20世纪50 年代酝酿建厂恢复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

目前新成立的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大力开展发掘、保护和恢复平阳木版年画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平阳木版年画包括中堂画、门画、影壁画、门头画、窗画、条屏画、灶龛画、桌裙等多个门类,其题材以传统内容为主,画面主题突出,形象夸张生动,色彩明快艳丽,显现出较强的装饰性,给人以豪放洒脱的印象。

847 堆锦(上党堆锦)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堆锦研究所、长治市群众艺术馆上党堆锦俗称“长治堆花”,是山西省上党地区(今长治市)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时受封为临淄王的李隆基就任潞州(今长治市)别驾,将宫廷中以丝绸为材料的堆绢工艺带到上党地区,其后流入民间,经千余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精巧的上党堆锦工艺。

20世纪以来,当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堆锦艺人70年代初,弓氏苦心钻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使堆锦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现在的上党堆锦在保持绸缎艺术特有的雍容华贵之美的前提下,呈现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面貌,其产品既有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有油画的塑造效果,同时还产生出一种浮雕式的立体感。

通过精选材料和进行工艺处理,上党堆锦可以不生蛀、不褪色,这使它可以更为长久地保存于世,传之于后853 民间绣活·高平绣活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高平市高平绣活是流行于山西高平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根据相关留存遗物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高平刺绣分丝线绣和布贴绣两种类型,其中丝线绣有平针绣、打籽绣、盘金绣、披金绣等针法平针绣表现力最为丰富,打籽绣结实耐磨,盘金绣、披金绣则能产生富丽堂皇的效果布贴绣是对服装裁剪所剩各色布头加以利用的一种艺术,制作时按照构思将布头剪裁成一定的图形,再堆贴在底面上锁边,完成的绣品朴素大方,色彩艳丽。

高平绣活在色彩搭配上颇具地方特色,它惯用黑、蓝、红、紫或淡蓝、金、银等颜色进行搭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体现对立统一关系的配色规律为增强装饰效果,高平绣活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作品重神采而不求形似,体现出绣制者的艺术匠心和当地民众的审美品位。

871 布老虎(黎侯虎)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黎城县黎侯虎是流行于山西省黎城县黎侯镇、停河铺乡一带的民间老虎布艺,因黎城古称“黎侯”,故名“黎侯虎”黎城县西关村西周古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商周时期,黎城人即以虎为崇拜对象,虎形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崇虎信仰相沿成俗的表征,黎城民间使用木雕石刻、草编纸剪的虎形器物或图案已是普遍现象,其中形态样式最为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艺术价值最为突出的当数世代传承的黎侯虎黎侯虎有大、中、小多种规格,制作时先以染色的棉布缝纫成虎形,再用贴布、彩绘、挂穗等手法进行装饰。

以高度概括手法塑造而成的黎侯虎造型生动,昂首直立,威风凛凛,以艺术的直观方式寄托了民众扶正祛邪、万事如意的美好祈愿受传统文化浸润的黎侯虎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为民俗学和山西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872 建筑彩绘·炕围画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襄垣县襄垣炕围画是流行于山西省襄垣县及邻近县区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它至迟在元代即已出现于襄垣地区与其他地区炕围画不同的是,襄垣炕围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构成一种“全套型”组合式的民间艺术形式。

襄垣炕围画最初是当地民众为防止炕围墙面脱落而导致衣服被褥脏损所创造的一种实用性装饰艺术,多模仿壁画的表现手法,画风颇有建筑彩绘的味道它整体上分为中心炕围、靠背、条屏和地围四个大的部分,中心炕围又可分为边道、花边、池子、内心等小的部分。

在襄垣当地,炕围画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炕围画又有“单层楼”与“楼上楼”之分,主要用于婚庆,制作上乘,做工精细中等炕围画亦颇为讲究,一般适合中老年人使用下等炕围画图案简洁大方,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普遍襄垣炕围画种类繁多,具有色调明快艳丽、主题突出的风格特点。

它内容丰富,题材涉及人物、风景、花鸟、瑞兽、书法、图案等多个方面,表现上多采用象征隐喻手法,以福瑞喜庆、如意吉祥的纹样传递驱邪纳福、平安幸福的祈愿襄垣炕围画是当地民众现实需要和精神追求的综合性产物,它生动反映了来自民间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具有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873 琉璃烧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 山西省琉璃系低温铅釉陶的习称,是一种常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的装饰材料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琉璃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琉璃建筑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琉璃生产在山西省分布广泛,以太原、阳城、河津、介休等地为主太原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开始生产琉璃,其后一直没有间断。

当地烧制琉璃以苏姓家族最为著名阳城烧造琉璃始于元代,至明清达于鼎盛烧制地点起初在县城东关,后迁至后则腰村,其中以乔氏家族最为著名河津琉璃的烧制也始于明代万历年间,主要集中在城西的东、西窑头村,吕姓为当地的琉璃世家。

介休是山西烧造琉璃较早的地区,当地的唐代寺庙建筑中就已使用琉璃,至明代达到极盛,遗留下不少古迹如今,随着传统建筑形式的衰微,琉璃的需求逐渐减少;又因琉璃煤窑烧制存在环保问题,加之产业萎缩、人员流失和制作技艺荒废等原因,琉璃烧制技艺这一传统工艺已濒临灭绝,急需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894 滩羊皮鞣制工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交城县交城滩羊皮鞣制工艺起源于明代中期,历经400余年皮革的鞣制就是用鞣质对皮内的蛋白质进行化学和物理加工它通过一系列工艺,并采用一些化学药剂,使牛、猪、羊等动物生皮内的蛋白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胶原蛋白发生变性作用。

鞣制后的皮革既柔软、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鞣制后的皮革可用来制各种皮制的日常生活用品清中期,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盛行欧美市场,被称为中华绝技  抗日战争爆发,交城毛皮业迅速破产,交通断绝,生皮无源,产品无路,再加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产品,造成皮坊、皮店及相关金融业、服务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地方国营交城毛皮厂”,交城滩羊皮鞣制技艺得到传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破产,现在交城滩羊皮老技工年龄最小者已在65岁,后继乏人,濒临失传危境907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长子县山西省长子县约在唐代贞观年间即已开始制造乐器,是我国最早的响铜乐器产地之一,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称这里的响铜乐器锻制技艺属典型的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熟锻、淬火、冷锻、二次定音、抛光等环节。

平调大锣、蒲剧锣、开道锣等近三十种乐器产品,都是用这种方式生产的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主要通过口传心授方式在家族和师徒间传承,传承者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一技艺整套响铜乐器制作工艺中有很多工序(例如“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等)完全靠手工操作完成,是现代技术难以替代的。

916 砚台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新绛县  绛州澄泥砚产于山西省新绛县,是我国名砚中唯一的陶砚其制作可追溯至西汉时期,至唐宋达于兴盛,明代取得进一步发展历代都将澄泥砚奉为贡品  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利用汾河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择取沉积淤泥,经过滤、制坯、雕刻、煅烧等几十道工序,历时年余制出成品。

正因为如此,这种砚产量稀少,价值颇高澄泥砚的特点是质坚莹润,哈气生津,抚似童肤,纹理纷呈,色泽素雅,应用时晶莹细腻,不损笔毫,贮水不涸,厉寒不冰,发墨极速,墨色泛光澄泥砚可按颜色分成多个品种,其中“鳝鱼黄”、“绿豆砂”、“玫瑰紫”、“朱砂红”等都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佳品,深为历代帝王和文人学士所喜爱。

  由于历史原因,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至明末清初已基本失传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绛州人蔺相如的后裔蔺永茂、蔺涛父子多方搜集资料,潜心研究,反复实验,苦磨精炼,终于恢复了澄泥砚的生产,使这一国之瑰宝得以重放异彩。

目前新恢复的澄泥砚制作技艺尚处于发展时期,急需政府扶植帮助927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朔州市  山西省应县梨花春酒是晋北名酒,其酿造技艺凝聚了千年来当地酿酒师的智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梨花春酒系以大麦、豌豆、麸皮为制曲原料,以高粱为酿酒原料,在自然生态环境下酿造而成其中的制曲、酿造、蒸馏、勾兑等许多工序都有独到之处,整个酿造技艺既体现着以汾酒酿造技艺为代表的清香型蒸馏酒的酿造模式,又包含了从少数民族酿酒技艺中汲取的先进经验。

梨花春传统酿造技艺采取中温制曲、堆积增香、地缸发酵、慢火蒸馏、分级贮藏、精巧勾兑等独特工艺,许多环节的操作都依靠酿酒师代代相传和亲身积累的经验来完成,至今一些关键的工序仍需手工操作943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全晋会馆山西传统面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以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最具代表性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省太原一带的传统面食,风味独特,制作精巧它原是宫廷食品,后来流传到民间传说因此种拉面细若须发,不绝如缕,状似龙须,故皇帝赐以现名。

在山西,遇到寿诞之庆或相聚之欢,人们即食此面,以祝愿长寿,表示喜庆龙须面配料精细,制作讲究,其方法过去视为绝招,秘不外传制作时先按5∶3的比例调配面和水,和好面后,在上面抹些香油然后将面放在案板上,揉或搓成长条,双手抻开再卷起。

如此抻卷数次之后,将拉好的面放在撒满面粉的几案上抖开,两手像搭毛线那样抻开面并不断抖动随即面条便会如瀑布般泻下,蔚为壮观片刻之后,细若丝线的龙须拉面便告制成刀削面又称“飞刀削面”,是以刀削方法制成的一种面食,相传始于元代。

制作时先将面揉成尺余长的筒状,而后站在烧开的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特制的削刀由上往下一条条将面削进锅里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相同,状似柳叶刀削面以细、薄、长而著称,有筋骨,口感好,柔软光滑,易于消化。

近年来,西式快餐业的发展给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加之技艺繁杂等自身的局限性,传统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已濒临失传,亟待制定计划加以保护抢救943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晋韵楼山西面食历来在全国备受赞誉,有“中国面食在山西”之说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近百种花样,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抿尖面和猫耳朵都是山西面食的重要品种抿尖面约在民国年间开始流行于太原郊区,系用豌豆和小麦合成的豆面制作而成。

制作时先在和好的豆面团中加水,使呈软糊状,然后放置在密布筛孔的木制抿尖床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通过筛孔将糊状豆面抿(刷抹)到沸水锅里,煮熟后用笊篱捞入碗中即可食用食时浇上内含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的素汤,并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为佐料,其味带有豆香,清淡可口。

抿尖面是山西面食中的佼佼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也受到外乡人士的欢迎猫耳朵是山西晋中、晋北等地区的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碾疙瘩”、“碾饦饦”等猫耳朵历史悠久,与北魏《齐民要术》中讲到的“馎饦”形似,约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它形如猫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猫耳朵制作简便,面和匀后,擀成面片,再切成面块,撒上面粉,双拇指按住面块往前推,使之形成猫耳朵状即成也可以先搓成食指粗的面条,用右手掐小块,在左掌中碾压制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抿尖面和猫耳朵两种传统面食在选料、形制,尤其是口味上都有了显著的改变,原汁原味的已不多见,导致其传统制作技艺逐渐式微,急需保护946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太原市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山西特产,形制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而名闻四方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最早可上溯至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清代光绪年间,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成为中秋馈赠的佳品郭杜林月饼在原料和辅料的选择上异常精心,皮面揉制手法与馅料制作工艺十分独到,烤饼的吊炉形制独特,烘烤温度完全依靠人工控制,烤成后通过窖圈熟藏使月饼香味更加浓郁,具有上佳的口感。

郭杜林月饼生产保留着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制饼业的传统技艺,其“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显示出北方制饼技艺的特征作为晋式月饼技艺的正宗传承者,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为这一月饼品种的发展、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近年来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白小麦等作物产量锐减,导致晋式月饼原料匮乏。

而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又使厂家难以机械化地批量生产,在此情况下,晋式月饼制作技艺的生存空间难以扩展,迫切需要保护951 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冠云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

平遥牛肉是山西省平遥县独具地方风味的肉食产品,以色、香、味而享誉全国这种牛肉颜色红润鲜亮,肉质细软绵嫩,味道清香醇厚,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扶胃健脾之功,是中华肉食的上佳产品平遥牛肉的产地平遥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地大量饲养和使用耕牛,为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即有平遥牛肉加工技师随行,可知当时平遥牛  肉已达到了很高水平明清两代,晋商崛起,平遥商人四方经营,其家乡平遥成为各处货物的集散地,因而平遥牛肉也随着当地商业的发展而传遍大江南北。

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日臻完善从清代道光时期至清末民初,平遥牛肉作坊“兴盛雷”、“自立成”、“源盛长”、“隆盛旺”等在山西省内都是声名赫赫岁月更迭,如今平遥牛肉已传承到第七代平遥牛肉集团有限公司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平遥牛肉的品牌、加工规模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已成为地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平遥牛肉既是实惠可口的美食,又蕴涵着晋商的敬业精神和诚信传统,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但是,平遥牛肉传统制作技艺全是手工作坊式工艺,靠老技师口传身授来传承目前随着技师年龄的老化,传统工艺出现断代现象,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已濒临失传。

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传统食品加工技艺是当代人不能规避的责任和义务953 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的六味斋创建于清代乾隆三年(1738),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它所生产的酱肉是三晋名吃,曾被当作贡品进献清廷,由此享誉京师。

六味斋酱肉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充分体现了中国肉食文化的特点为保持传统食品的原汁原味,六味斋至今仍完全按照承袭了二百六十多年的传统制法进行生产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分割、煮制等环节,煮制时用文火慢慢炖煮,可使配方中的几十味中药材融入酱肉中。

这样制作出来的酱肉不仅色香味俱佳,绵软可口,香气浓郁,而且营养十分丰富,与其他肉类相比,饱和脂肪酸减少了30%—50%,胆固醇降低了50%以上由于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且完全采用手工操作,传承不易,应该认真地加以保护。

963 窑洞营造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平陆县,甘肃省庆阳市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广泛流布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窑洞一般长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同时,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树木较少等自然地理状况也为经济实用、不需木材的窑洞营造技艺提供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在不同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样式窑洞的种类很多,根据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划分,主要有明庄窑、土坑窑、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等。

窑洞营造技艺丰富多样,如平顶式窑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垒砌而成靠崖式窑洞是将山坡一面垂直铲平后在平面上凿挖而成天井式窑洞较为讲究,一般先在平地上挖坑,深约七米,四周见方,然后在坑的四壁下部凿挖,形成天井式四方宅院。

山西省平陆县的窑洞称为“地窨(地下)院”,又称“地坑院”、“天井窑院”、“下沉式窑院”等,依不同用途可分为居住窑、储存窑、牲畜窑、茅厕窑及门洞窑等,其营造技艺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这一民谣对地窖院的营造特征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窑洞建筑美观耐用,冬暖夏凉,舒适安静,既可以节约土地、保护植被,又经济省工,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在农耕文明时代西北地区建筑史、社会生活史和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窑洞营造技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价值。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盖起了瓦房,加上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原来的窑洞被大量废弃,因无人居住而致塌陷有些村庄甚至推倒窑洞,填坑造田在此形势下,窑洞营造技艺有可能随着窑洞的消失而彻底走向绝灭。

对原有窑洞进行选点保护,对窑洞营造技艺进行抢救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315 剪纸·广灵染色剪纸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广灵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市广灵县素有“塞上明珠”的美称,广灵染色剪纸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

广灵染色剪纸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在初唐时已具雏形,至明代形成独特的风格,沿袭至今广灵染色剪纸主要采用刀刻染色技法制作,前后需经过设计图样、熏、刻、剪、染等多道工序,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阳刻、阴刻、折叠、染色、套色、洗色、单色等类型。

广灵染色剪纸题材广泛,可以表现十二生肖、花鸟鱼虫、戏剧脸谱、神话传说、现代人物、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劳动生活场景等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翔实,应有尽有广灵染色剪纸由张氏家族开创,至今已传到第四代这种地方特色剪纸染色考究,表现逼真,制作和用料独特,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地城乡,广灵染色剪纸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居室装饰物,人们用剪纸装点门窗、墙壁、家具,借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祈望之情目前广灵染色剪纸的传承发展出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造诣较深的剪纸老艺人相继谢世,健在的也年事已高,导致某些绝技不能正常传承,而出类拔萃的年轻后继者屈指可数;其次,广灵染色剪纸制作多采用家庭作业方式,产品单调粗糙,艺术品位不高,难成气候;再次,剪纸传人青黄不接,从事者愈来愈少,剪纸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由此看来,对广灵染色剪纸进行保护抢救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有关方面宜尽快开展工作337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清徐县清徐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部,汾河与潇河通过其境内,沉淀下的优质丰厚土壤是烧制砖雕的上好原料。

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经掌握了制陶技艺从清徐境内保留的隋、唐、宋、元各代的诸多寺庙砖瓦中可以看到雕刻痕迹,显示山西清徐砖雕技艺在当时已经成熟明后期至清前期的两百余年中,随着晋商的崛起,清徐境内各村各社民居建造蔚然成风,脊领、影壁、花墙门楼等砖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到清代中后期,清徐境内平均四个村庄便有一座小砖窑,每座窑均可烧出当地俗称为“花货”的砖雕直至如今,尚有许多清徐砖雕作品完整存世清徐民居砖雕所用材料质地好,经久耐用,制作技艺花样繁多,套路复杂,画工精细,刀工别致。

明代早期的砖雕承袭秦汉遗风,简单粗犷,用线平刻较多,人物形象少有变化,画面较为单纯后来逐步发展为现在的艺术风格,用线简练挺拔、劲健粗放,显得稚拙而朴素,整个作品以浮雕和浅圆雕为主,借助线刻造型,构图缺乏透视变化,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

山西清徐民居砖雕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它贴近百姓生活,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民众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及对一定社会地位的追求清徐民居砖雕的风格演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文化的发展变迁,为历史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形象资料。

在清徐境内,砖雕技艺的传承谱系明确,井然有序1928年以后,随着清徐庙宇的不断拆除,砖雕市场日渐疲软,砖雕业主纷纷封窑清徐窑王堡砖雕虽然坚持烧造,但因为种种原因于2002年秋封闭清徐民居砖雕承传受阻,濒临灭绝,如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彻底消亡。

411 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老陈醋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其酿制技艺与西周以来的制醋工艺一脉相承明代洪武元年(1368),太原醋坊“美和居”的酿醋师傅创造出“熏蒸”工艺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的酿造工艺发展到新的水平。

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以手工技艺为主的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日渐成形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生产中采用特定的原辅料和经典的原材料配方,像低温酒醪液体发酵、高温接种引火、熏淋醋醅结合制醋、夏伏晒、冬捞冰、贮陈老熟等都是其中重要的技艺手段。

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在中国酿醋领域独树一帜,是我国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的典型代表作为黄河农耕文化的结晶,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是晋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工艺史、民俗史、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第三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

1158 平遥纱阁戏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平遥县纱阁戏人,因将采用多种工艺手法制作成的泥塑戏剧人物置放在碧纱遮罩的木制阁内而得名纱阁戏人在明清时期已经流行于晋中地区现藏于山西省平遥县清虚观内的纱阁戏人,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遥纸扎店铺六合斋民间艺人许立廷的作品,当时每阁工价2000文钱。

原为36阁,现存28阁,有百余个造型各异的戏剧人物每个约70厘米高的木阁舞台里,陈列着3到4个50厘米高的戏剧人物造型,有文有武,有坐有立,生旦净丑,样样皆有;形态优美,面目传神,装束逼真多选择剧中精彩场面,展现刹那间的情景,有的张口高唱,有的刀枪对打,道具精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阁内的横额上都题写有剧名,有些还刻在木阁的地板上纱阁戏人一般是由票号商家出资,由著名的民间艺人制作于每年春节和元宵节闹社火时,专门陈列于县城中心的金井市楼内通道两侧供游人观赏纱阁戏人的制作要经过构思戏剧场景、设计舞台场面、搭建木阁及分隔、题壁装饰的过程才能完成。

制作时,以撒金宣纸、银箔、生丝、胶泥、木头、高粱秆、谷草、绸缎、皮毛、棉布、麻绳等为原料,以毛笔、剪刀、雕刀、钳子等为制作工具,依次给戏人搭骨架、设架势,制泥头四肢,绘画脸谱,安装头及四肢,在戏人身上安上服饰,贴上刻花或彩绘,绘制布景,添加道具等。

使用的颜料为矿物颜料等,色彩绚丽,不易褪色纱阁戏人以其独特的样式、生动的造型以及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已经成为研究传统民间美术和戏剧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1159 清徐彩门楼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清徐县清徐彩门楼是一门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狮子龙灯跑旱船、彩楼当街撑面面”,是在山西省清徐县流传了多年的民谚,可见清徐彩门楼在清徐历年民间文艺活动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清徐彩门楼起源于唐代,当时清徐县城叫清源县,交通便利,商铺林立,经济繁荣逢年过节人们为了祈盼自己来年商铺兴旺,人畜平安,祛除百邪,便在附近山上采回柏叶绑在竹竿和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以求来年百业兴旺。

到宋代发展为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己门前,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年年造型不同,极具观赏价值再后来历经许多商家的改进,由最初的柏叶门楼发展到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清徐彩门楼的发展是清徐地区民俗文化的记录和体现,是清徐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祈福的特殊表达方式,同时也表现出当地经济贸易日渐发达的状况。

清徐彩门楼是我国仅有的一种门楼艺术样式,在全国的门楼艺术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加以有效保护1189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忻州市雁门古建筑营造技艺分布在晋北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及其周边地区,著名的雁门关就在这一区域内。

晋北地区目前保留的辽代木结构建筑较多,这些建筑与我国唐代建筑的风格一脉相承,比如屋檐出挑进深大,屋角起翘平缓厚重,木构件硕大结实等等这些建筑的特征和营造技艺,对晋北地区以后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县杨氏木匠家族是这一地区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者,其祖先是南宋杨家将镇守三关时的随军木匠,专门制作兵器、寨堡、城门、关楼、武庙、钟鼓楼等等,其传统木作营造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在代县境内,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杨氏木匠家族营造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文庙和边靖楼,虽历经五百余年风雨和多次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大木构架仍然保持完好,足见其工艺的精湛。

雁门杨氏门徒只有15人,由于现代建筑艺术和室内装潢艺术的冲击,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杨贵庭师徒时常不得不依靠其他方式维持生计,杨氏家族所掌握的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危机。

395 家具制作技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晋作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它用料精纯,制作考究,形式、内容的完美结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日用家具上的艺术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晋作家具制作技艺源于秦汉,宋元时渐趋成熟,明代中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晋作家具在明代中末期硬木材料日渐枯竭的情况下,以当地软木材料代之而起,成为家具制作世界里的一枝奇葩晋作家具利用当地优质软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为材,沿用制作硬木家具的技术,制作的家具线条流畅、厚重质朴,被业内人士称为“软木黄花梨”。

其本色家具要经煮、泡、烤、磨、漆、光等工序大漆家具要经过披麻、披灰、上漆、描金、画彩等复杂的工艺流程“龟裂断纹漆”、“竹木藤三木结构”、“五彩与描金”等是其主要的技艺绝活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以家庭传承为主,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技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明清时期制作的晋作家具,存世的实物已很有限,其技艺传承也遇到了诸多困难,急需保护910 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新绛县剔犀,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剔犀定型于宋代,其名称见程大昌《演繁露》等史籍。

明代我国漆工唯一专著《髹饰录》也提及剔犀我国著名学者王世襄等认为,剔犀主要产于山西省新绛县剔犀是将朱、黑、黄等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约0.3—0.5毫米)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刀口处可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

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断面层次,故名“剔犀”同时,又因花纹多为回纹、云钩,流转自如,回旋生动,近代以来又称之为“云雕”剔犀是我国漆器工艺生产中较为繁杂的一种髹漆工艺它从木材选料到裱胎、灰胎、髹漆、制图、雕刻、推光等各个工艺流程都必须严格把关,都要有多年经验的艺人操作,特别是髹漆必须在潮湿、不通风、干净无污染的地下室中进行。

一般的涂饰80道左右,上一道漆,阴干后再上一道,各种色漆每层都要上好几道,几十道漆要用一个多月时间整体阴干后,放一段时间才能描绘图案和雕刻,每一个图案都要一遍一遍地雕刻、修整,直到深浅、宽度、厚度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合格,而后再进行其他工艺。

绛州的剔犀生产工艺经过几起几落,虽然目前已初具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剔犀的手工生产技艺十分繁杂精致,现在还无法用机械化作业替代,而全县从事剔犀生产的人才屈指可数,绛州剔犀仍然存在着濒临失传的危机943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稷山县稷山麻花是流行于晋南地区以及陕西西安一带的传统食品,通常分为油酥麻花和普通干麻花其中,稷山“赵氏四味坊”麻花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的传统制作技艺独树一帜,享誉秦晋,是稷山麻花的代表。

“赵氏四味坊”炸制成的麻花主要有五谷香、爽心甜、到口酥、家常脆四种口感、多种口味五谷香香久益智,爽心甜甜而不腻,到口酥酥中有绵,家常脆脆而有筋“赵氏四味坊”麻花的制作要经过培养酵块、掺水和接面、按比例分接面、掺水和面与掺油和面、分割面块、反复揉面、匀揪面节、面节擦油、卧缸存放、搓条上劲、分板打畦、扭股成形、入锅油炸、添加辅料、出锅淋油、定型摆放、化熬糖汁、翻拨整形等十八道工序。

稷山是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地方,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稷山“赵氏四味坊”历经六代人的不懈努力,始终恪守最传统的配比秘方和传统制作工序。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