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六八 145 0

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1张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申报解读鲁成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8摘要:2022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章结合申报书,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具体介绍该项目的主要内涵,项目申报标准、涉及到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项目实践者、传承人、传承方式,以及参与该项目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有关单位等,并对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以及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将会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关键词:茶;制茶技艺;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简介:鲁成银,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质量检验与品质管理研究,E-mail:lchy@tricaas.com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Associated Social Practices in China "。

LU Chengyin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8, ChinaAbstract:

In November 2022, "Traditional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associated social practices in China" declared by China was successfully listed in the UNESCO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article interpretd the main contents of "Traditional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associated social practices in Chin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form.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criteria,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volved, the scope of distribution, the project practitioners, the inheritors,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list and relevant unit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and discussed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and the impact it will have after being included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Keywords: tea, tea processing techniques, associated social practic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2张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3张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喜事,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融互鉴的重要载体,成为全人类文明共同的文化瑰宝。

笔者作为项目申报专家参与了此次申遗工作,从2020年底着手撰写申报书,到正式通过评审,历时2年多现结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报书,具体介绍该项目的主要内涵,项目申报的标准、涉及到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项目的实践者、传承人、传承方式,以及参与该项目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有关单位等,并对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以及列入人类非遗后将会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1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申报及主要内容1.1 申报标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个国家2年只能单独申报1个人类非遗候选项目选择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需要符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简称《公约》)中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全部标准:属于《公约》第二条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遗产项目列入名录,有助于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并有助于见证人类的创造力;该遗产项目已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一清单。

对应以上标准,本次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属于《公约》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涉及3个领域: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2]相关44个项目也已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世界各地的种茶、制茶、饮茶都是从中国传入,我国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面广、量大,积淀深厚选择“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报人类非遗,首先是茶产业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茶产业过去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是被寄予厚望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3];其次是制茶技艺和茶习俗在中国世代相传,并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快速发展,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年轻人从事手工炒茶意愿下降,传统制茶技艺面临后继缺人,传统茶文化面临消失的严重威胁;第三是茶文化的重要性决定的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茶和品茶是人们普遍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饮用茶与分享茶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价值观,能促进人际和谐和包容性社会发展。

1.2 项目内涵关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内涵,项目申报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制茶师根据当地的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 000多种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满足着民众的多种需求。

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们采取泡、煮等方式,在家庭、工作场所、茶馆、餐厅、寺院等场所饮用茶与分享茶在交友、婚礼、拜师、祭祀等活动中,饮茶都是重要的沟通媒介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为多民族共享,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该遗产项目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家组对项目申报书的撰写,充分考虑了部分不了解中国传统制茶技艺、饮茶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或无直接体验过中国茶文化的读者,避免过于专业性的深奥难懂的技术性描述,也不长篇累牍说明我国悠久的制茶历史、茶文化源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力等,二是力求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虽只用短短几百字,但令读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文化多样性、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及茶对中国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等印象深刻。

1.3 涉及地理位置和分布范围项目涉及到的地理位置和分布范围,申报文本表明:“传统制茶技艺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4°~122°范围内,主要集中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包括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市);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

”可见,传统制茶技艺基本覆盖了我国茶叶生产区域,相关习俗遍及全国各地北纬18°在海南省三亚市境内,为我国最南边茶园,出产具有“琥珀汤、奶蜜香”品质特征的五指山红茶;北纬37°在山东省威海市和烟台市一带,为我国最北边茶园,出产有“小米汤、蛋黄香”品质特征的荣成绿茶和“墨玉绿、小米汤、豆子香”品质特征的海阳绿茶;东经122°处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和台湾省花莲县瑞穗乡的位置,为我国最东边茶园,出产有“似螺似眉、香清味鲜”品质特征的普陀佛茶和“果香蜜韵”品质特征的蜜香红茶;东经94°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境内,为我国最西边茶园,出产有“香高味甘醇”品质特征的林芝绿茶和林芝红茶。

1.4 实践者和传承人关于谁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实践者和传承人,申报文本明确:“制茶师掌握着专门知识和核心技艺,带徒授艺,对该遗产项目传承和发展负有特殊责任;茶农依照自然规律、生态法则和世代相传的经验种茶和管理茶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祭祀茶神仪式的主持;采茶工以女性为主,负责茶叶采摘、拣选;茶艺师展示传承茶艺、茶道;茶点师负责制作佐茶食品;家族中的长辈和社区中的长者在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将饮茶、敬茶等习俗言传身教给家庭、社区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茶友间开展品茶、斗茶、评茶等活动。

中国多民族长期保持着该遗产项目的实践,饮茶与分享活动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段文字,不仅说清楚了谁是该遗产项目的实践者和传承人,而且,还指出了他们在技艺和习俗传承上各自担负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制茶师、茶农、长者、采茶工、茶艺师和茶点师等是该遗产项目的实践者和传承人;制茶师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艺制茶,并带徒授艺;茶农种茶和管理茶园;采茶工负责茶叶采摘和拣选;茶艺师负责传承茶艺和茶道;茶点师负责制作佐茶食品;长者负责主持祭祀和节庆活动仪式并传授饮茶习俗。

可见,该遗产项目有着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大家团结协作,世代传承1.5 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方式申报书还明确了项目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方式:“当前,与该遗产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社区传承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并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

对该遗产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方式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区传承和正规教育”四种主要传承方式(1)家族传承相关知识、技艺,特别是有些特殊的技艺和诀窍在家族成员之间代代传承(2)师徒传承。

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践获得相关知识、技艺和诀窍(3)社区传承在家庭中,饮茶、敬茶等相关礼俗由长辈传授给下一代;在社区,相关仪式活动的组织经验和仪轨知识,通过长者口传身授实现代际传承(4)正规教育。

通过中职、高等院校等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培养制茶、茶艺等专门人才2 参与该项目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有关单位根据《公约》要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项目,必须是已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一清单。

我国自2006年起,2008年、2011年、2014年至2021年,共公布了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涉茶项目共54个,包括传统技艺39项、民俗6项、传统戏剧7项、传统舞蹈1项和传统音乐1项,涉及全国15个省份[2]。

这次申报选择了传统技艺和民俗作为该遗产项目内容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属于表演艺术类,未列入项目内容申报因此,由4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表1)和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共同参与了该遗产项目申报。

上述单位于2020年12月29日联合成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工作组,由中国茶叶博物馆牵头,采取共同保护行动表1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序号

编号名称类别公布时间保护单位1Ⅷ-148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2Ⅷ-148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3

Ⅷ-148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4Ⅷ-148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黄山区茶业协会5Ⅷ-148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六安市裕安区茶叶产业协会6Ⅷ-148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工艺)传统技艺2011(第三批)苏州市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7Ⅷ-148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1(第三批)

长兴县紫笋茶文化研究会8Ⅷ-148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1(第三批)安吉中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9Ⅷ-148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江西省全南县文化馆

10Ⅷ-148绿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1Ⅷ-148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信阳市茶叶商会12Ⅷ-148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恩施玉露茶产业协会13Ⅷ-148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都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14Ⅷ-148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15Ⅷ-148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雅安市名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6Ⅷ-149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17Ⅷ-149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Ⅷ-149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

福安市茶业协会19Ⅷ-149红茶制作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江西省宁红有限责任公司20Ⅷ-150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安溪县茶文化研究中心21

Ⅷ-150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漳平市文化馆22Ⅷ-151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文化馆23Ⅷ-151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勐海茶厂(普通合伙)24Ⅷ-152黑茶制作技艺(千两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安化县文化馆25Ⅷ-152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益阳茶厂有限公司

26Ⅷ-152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雅安市茶马古道研究中心)27Ⅷ-152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1(第三批)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Ⅷ-152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29Ⅷ-152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苍梧县文化馆30Ⅷ-152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伍家岗区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1Ⅷ-152黑茶制作技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咸阳市群众艺术馆32Ⅷ-203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1(第三批)

福鼎市茶业协会33Ⅷ-148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岳阳市君山区文化馆34Ⅷ-63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06(第一批)武夷山市文化馆35Ⅷ-147花茶制作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36Ⅷ-147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11(第三批)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37Ⅷ-147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传统技艺2014(第四批)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38Ⅷ-268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21(第五批)芒市文化馆(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9Ⅷ-161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2008(第二批)

扬州富春饮服集团有限公司富春茶社40Ⅹ-84庙会(赶茶场)民俗2008(第二批)磐安县文化馆41Ⅹ-107茶艺(潮州功夫茶艺)民俗2008(第二批)潮州市文化馆(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42Ⅹ-107

茶俗(白族三道茶)民俗2014(第四批)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43Ⅹ-107茶俗(瑶族油茶习俗)民俗2021(第五批)恭城瑶族自治县油茶协会44Ⅹ-140径山茶宴民俗2011(第三批)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

3 遗产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项目申报文本中明确表示:该遗产项目是相关社区的日常生活重要内容,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唐代陆羽《茶经》中有多处关于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记述饮茶具有止渴、提神、解腻等功效,也有舒缓压力、调理身心的作用,已经成为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传承人和实践者在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该遗产项目涉及面广,参与度高,可以为相关社区民众,包括妇女、残疾人提供可持续生计,有助于增收减贫,促进了包容性经济和包容性社会发展如福建安溪全县人口102万,涉茶人口80万,其中包括35.4万妇女和0.72万残疾人。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对相关社区、群体、个人以及茶产业将产生巨大影响3.1 提升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申遗成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几千年来,世世代代茶人们付出辛劳汗水,以及他们对人类所做出的杰出奉献的肯定,深感无比自豪。

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遗产项目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申遗成功,是对中华民族创造力和文化的尊重3.2 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幸福感和社会凝聚力

在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是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

3.3 增强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申遗成功,提升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传统技艺和健康实践的认知,提高了人们对保护中国人世世代代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与保护行动,有利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延续和再创造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新的贡献。

3.4 有利于中国茶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遗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中国茶文化的可见度,传达了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增进饮茶促进身心健康的认知,有利于扩大茶叶消费;认识到该遗产项目保护在提供可持续生计、增进性别平等,以及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未来,社会公众会更加关注中国茶文化,相关部门也会在传统技艺、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有更多投入,将激励更多年轻人传承和弘扬茶文化参考文献[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2003-10-17)[2022-12-30].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4687/46123/xgzc46129/Document/1707763/1707763.htm.

[2] 鲁成银. 加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J]. 中国茶叶, 2022, 44(12): 48-54.[3] 冷杨, 童杰文, 黄萍, 等. 我国茶产业发展“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J]. 中国茶叶, 2021, 43(9): 25-30.

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4张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5张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6张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7张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8张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9张民俗类非遗申报(非遗是民俗吗) 第10张

来源:《中国茶叶》2023年第2期说明:本文在转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请核对,以《中国茶叶》2023年第2期杂志上的刊文为准我国露天最北端茶园出产绿茶的品质特征为:北纬37°在山东省威海市和烟台市一带,为我国最北边茶园,出产有“小米汤、蛋黄香”品质特征的。

荣成绿茶和“墨玉绿、小米汤、豆子香”品质特征的海阳绿茶。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