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浦东新区一处破烂的工业园区里竟藏着一家“非遗”甜品!为了找寻上海老咪道,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白沙镇鹤翔路40号的阿大哥桶蒸糕门店,并见到了“阿大哥”本人——今年五十多岁的罗仁官,另一家店由他和妻子宋海峰共同经营。
“在我们那叫我大名可能没两个人认识,说‘阿大哥’大家都知道的”而“阿大哥”那个名字也因桶蒸糕让更多客人们熟知 然而,此次采访中罗仁官却透漏:再做五年就不做了……或许五年后,“阿大哥”夫妇俩的这门“非遗”手艺要是面临失传。
最红时六天卖一千多个, 下午三点开做! 不是开在临街,而是在一个工业园区里,当本报记者跟着导航指引找寻另一家桶蒸糕店时,突然看到几块写着“上海市非遗项目阿大哥桶蒸糕”的红色看板,到了!
走进店里,文丽却先闻到了阵阵米香,还带着丝丝酸味儿听到声音,正给做桶蒸糕的罗大姐从厨房里走出 罗大姐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属于旺季,蒸糕就根据客人的预定按量做,保证当日蒸当日客人沙莱县或者递送 “闲的这时候很闲,忙的这时候根本顾不上。
”罗大姐透漏,做糕最红的当属过年和清明节期间,许多客人不仅自己买来吃,还会送人,多的这时候六天要做上一千多个,“下午三点就开始准备,有这时候要忙到晚上九点多”
定桶蒸糕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以前可能是粤西的人喜欢吃这种年糕,现在还有许多安徽、北京、四川这些地方性的顾客定出,我做好就给他们发过去”罗大姐回忆,远的地方性还寄过内蒙古,担心年糕霉变走的是空运,“几块糕运输成本要二百多了哦!”。
虽然桶蒸糕可寄出,但却不是一整季都能吃到的,“夏天失温,冷藏要是二百多度,水桶LX1更热了,要三百多度啦,像这种牛奶一不小心就容易霉变,所以四五月份是不做的”罗大姐说 坚守手工艺! 必须用原罐子蒸。
在罗大姐看来,吃的东西一方面新鲜很重要,此外就是看它的制作工艺 “尼永县米、再石膏粉,磨好了之后放在地穴橙汁葱花,醒上两个小时等糖融化了产生水分才能开始做糕,这样吃王阳”罗大姐介绍,蒸糕里的米和糖都有讲究,其中牛奶是大米和米饭按比例混合,糖则是绿豆和白糖,金属材料底上后就几层牛奶几层糖馅再几层牛奶……在那个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口味添加米酒,比如核桃核桃、豆腐干、黑胡椒等。
一个糕味道好,除了这些酱料还需要罐子的护持,“我那个糕每几块都是要用原罐子蒸的,这样蒸出来的才有香味” 罗大姐补充,蒸的这时候所有金属材料不能一口气都放到桶里,要等底层的蒸熟了,再往上铺粉、磨平后继续蒸,一个糕要蒸上20分钟左右。
出锅后,先把罐子中的蒸糕扣在面板上,揭开蒸屉纸后要喷上糖水,这一步是防止蒸糕冷却后表面变硬……静置到蒸糕稍微冷却后就可以包装了 包装同样有巧思,罗大姐选择了用牛皮纸和麻绳包裹,“和桶蒸糕很配,我不喜欢花里胡哨的,这样包装好后可以直接拎着麻绳,蒸糕也不会倾倒,拿回家还是圆的。
” 口味上,卖得多的是核桃核桃、豆腐干的,罗大姐介绍,这两款口味不会太甜,喜欢吃甜口的还会买绿豆糕,“什么都不放,就是牛奶和绿豆”,还有黑胡椒的也比较甜;体型上,有大蒸糕和小蒸糕两种选择,大蒸糕可按斤购买,两斤起售;小蒸糕则是按个卖,价格在50元到60元不等。
看到有顾客因为没预定而跑空的经历,本报记者来的前六天就电话预定了四分之几块豆腐干糕,真正看到时觉得个头不大,可接过手里,着实感觉往下一沉,相当有分量了!此前,看到一位顾客留言:“小小的几块随便吃点就饱了,买了一大块解决了一周的早饭”……看来说得不无道理。
“再做五年就不做了”, 客人留言:希望有接班人 桶蒸糕越做越多,征服了不少客人,而口口相传的美味和对传统制法的坚持让这一点心入选“非遗” 2013年,“桶蒸糕制作技艺”入选浦东新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又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罗仁官的妻子宋海峰正是桶蒸糕传承人,算到现在,夫妇俩开店做桶蒸糕已有近20年的光景。
然而,就在与罗大姐的采访中,他突然聊到:“我有这时候会跟那些老顾客说,你们还能再吃五年,五年后就不做了” 罗大姐告诉本报记者,那个店的合同还有五年到期,没什么意外到期后应该就不做了,一是因为年纪大干不动了,二是桶蒸糕不挣钱,“一个月房租要是两万多,还有水费、电费这些,算下来一年剩不下多少钱。
” 当本报记者问起桶蒸糕是否有继承人时,罗大姐很无奈:“年纪轻的不愿意学那个,很吃力的,能赚多少钱?”在交谈中本报记者了解到,罗大姐的儿子目前从事设计的工作,也无意继承这门手艺。
如果真的要“告别”桶蒸糕,最让罗大姐放不下的,可能就是这些年结识的老顾客说起这些来买糕的人,罗大姐十多年前的事情也记得很清楚 “刚开始我在乡下做糕的这时候,有一对从宝山来的老夫妻,别人送他们的糕,觉得很好吃,看包装上的地址就找来了。
”据罗大姐回忆,这对老夫妻早上就做公交过来,但是走了岔路,等到的这时候已经过了12点,糕也卖没了,为了不让他们白来一趟,罗大姐便重启炉灶为他们现蒸年糕,“老夫妻两个开心的不得了” 最近,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过来买糕,因为耳朵听不大清,老人随身携带了几块写字用的白板,“要什么口味的”,罗大姐写了下来询问,老人便告诉他“要豆腐干的”。
在采访时,罗大姐还接到了一个客人定蒸糕的电话,“这是安徽的一个老顾客了,做好就给她寄过去。”
桶蒸糕或“失传”是不少“非遗”等手工艺面临的困境:谁来继承?如何推广?情怀与生计怎么选?而这些问题似乎仅靠罗大姐夫妇俩的力量是无法解答的,政策的支持也是关键因素 翻看某平台上的留言,一位老顾客就对桶蒸糕的传承表示“担忧”:。
桶蒸糕做起来比较麻烦也考究火候技术,如今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老板年纪大了,需要有接班人。
还有人称,老人家守着传统的做法,仿佛让人回到了小这时候淳朴的过往……
不知读这篇文章的您有吃过这种桶蒸糕吗?留言谈谈对这种老味道的回忆吧 转自:新闻晨报周到APP本报记者· 杨婷婷 catalogs:115814;contentid:11145318;publishdate:2023-03-22;author:李丁丁;file:1679480071111-de2abed3-a60c-47ab-a782-fa05119b7648;source:29;from:周到上海;timestamp:2023-03-22 18:14:30;。
[责任编辑: ]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