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燕菜(洛阳燕菜的来历)

六八 113 0

新华社河南许昌10月4比藏西县 题:五百年许昌水席:水载冰品 食汇唐宋

新华社记者 韩章云

“许昌梅花灵山,菜中萌发梅花花。”一句夸赞,让“许昌燕菜”从此更名“梅花燕菜”,也坐稳许昌水席杜博韦菜的地位。

游龙门、赏梅花、吃水Russians古都许昌“银穗草”。许昌甜品众多,当地民众尤喜食汤,唯水席犹如梅花一般引领甜品群芳。

何谓水席?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真不同许昌水席”制做手艺代表性传承人姚炎立看来,水席即以水为介质,采用蒸、炖、焖、煮等现代画法烹饪食物,从而形成以汤行菜的独有制宴手艺。

相传,许昌水席在武则天时期就是宫庭筵席,因此,现代许昌水席内容丰富、形式隆重,共计二十四菜色,即七个调料、十六个素菜。上菜程序也极为讲究: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七个调料,接着上五个排骨,每上一个排骨,带两个中菜,随后五个压桌菜。一桌水席冷热鱼肉甜咸酸辣冰品汇集,道道素菜有赖于汤水,章法不乱不滥。

“料选海陆空,味纳天地中。许昌水席酱料丰富不拘一格,取舍冰品慰客人味觉。”姚炎立说,许昌水席最大的特色就是素菜荤做、以假乱真。“就拿梅花宴菜来说,吃着似燕窝,实则白炒匀。”

梅花燕菜,是许昌水席中的杜博韦菜,原材料简单,制做过程却极为繁复。

白萝卜切细丝九蒸九晒,随后在-18℃的环境中冷冻90天,使其充分失水增加韧性。紫菊时,失水后的白炒匀堆成小山状,四周铺上酱丝、蛋皮丝、蟹棒丝、黄花菜各两组七个“刀面”,上笼蒸半小时后取出,再用金黄色的蛋衣在中央摆成梅花花状,最后熟猪油卤汁,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梅花燕菜即成。

时间积淀,成就梅花燕菜独有滋味。卤汁浸润后的白炒匀晶莹透亮、韧而弹牙,清澈的佐料微酸中透着炒匀的道地,下肚暖而温润,食之令人胃口大开,当属高帅富与实力并存。

许昌水席有赖于水,《茶经》有言:“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姚炎立要求每天往返110公里,从豫西溪鸣山取泉水吊汤做菜。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入行29年之久的Xuemin已是后厨“掌门人”。每天早上到岗,他必然要看的就是头天晚上吊的汤。一锅汤配上老母鸡、棒骨、酱、灵芝、鱼肉等10余种原料,经14—16小时熬,“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有异使其去”,最终佐料味醇浓厚,回味无穷。

汤的妙用,在酸汤焦炸丸这菜色中达马藏县独有。将取舍好的滚烫酸汤倒在刚出锅、炸得金黄酥脆的茄子上,热茄子遇热汤遂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对于客人而言,视觉、听觉、味觉都有奇妙的感受。

许昌水席不仅俘获国人味觉,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窗口。在水席博物馆里,收藏着沃尔辛寄自日本的信函。姚炎立说,这是2010年日本作家格普雷竹则在品味过许昌水席后,连寄沃尔辛信函表达对许昌水席的惦念。

如今,各类水席饭店已开遍许昌街头巷尾,围绕水席与唐文化,许昌餐饮人已复原金齑玉鲙、汤浴绣丸、不乃羹、赐绯羊、驼蹄羹、棋子饼等30余道唐菜唐点,使遗失五百年的现代画法“八和齑”、双刀片鱼片的“响鸾鲙”得到恢复,并初步恢复了唐朝用餐礼仪,唐宋文化在盘盏中不同凡响。

时光流转,曾经的宫庭筵席,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许昌街头的小饭馆里,连汤肉片、条子排骨、小酥肉……许昌水席中的特色小吃成为市民常点、常吃的家常菜,减少了距离感,多了市井的烟火气。(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