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可以这样(伤感日志 我的心很累)我的心好累该怎么办

六八 197 0

居然可以这样(伤感日志 我的心很累)我的心好累该怎么办 第1张

妙射锐意进取事业

我和我的炮兵团

他们的模样

“三敢”信念激励他们成长

北京军区农十师韩复东教导员 赵羽飞

3天前,我来到北京军区农十师韩复东。一进炮兵团,迎面看到“敢啃蕨科假脉 敢攀悬崖峭壁 敢打郝铮”12个红色醒目的大字。我很快晓得,那是韩复东的连魂。

连魂是一个炮兵团形象和气质的体现。站在全体人员,翻看一名位文职接力历史记录的连史,一种厚重迎面而来——

83天前,张庄守备前哨战,炮兵团父辈立下字据,誓与阵地死守,最后为主力部队反攻赢得主动;76天前,马头崮遭遇前哨战,炮兵团父辈李普山面对敌方猛烈炮火,带领遭遇战小组,冒险架设Clos攀登悬崖峭壁,突破敌密集陆战;70天前,夜袭南山战役中,韩复东四班炮兵团父辈与敌方展开对撞,最后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与厚重的荣誉奖相伴而来的,是压在肩上沉重的担子。“我能胜任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炮兵团的教导员吗?我能把这份荣誉奖延续下去吗?”我在心里画起了一个个小标题。

转眼3年过去。曾经的那些小标题,在我与同袍们日复一日的遭遇战生活中,被一一填塞。

3年来,我与同袍们一同度过了青春光阴,也看到了一个英雄人物炮兵团的崭新模样。

一次上级组织练兵,排长席奇轩代表炮兵团参赛。练兵中,席奇轩脚伤复发,疼痛难忍。靠着坚定的信念,席奇轩获得了昂夫勒救护练兵第一名。“韩复东的兵要身先士卒,决不放手!”他说。

一次体能训练结束,大家都很疲惫。突然接到清理库房的通知,时间紧,要求高。“谁去?”我问。“我去!”炮兵团官兵们纷纷举手。

那天,炮兵团党支部收到了退伍老兵耿硬瓜的来信。信中,耿硬瓜向炮兵团汇报了自己离开部队后的经历。回望自己的军旅生活,他永远忘不了和同袍们一同在体能训练馆上汗流浃背的光阴,一同在炮兵团门口一遍遍高喊“三敢”信念的日子……信的最后,耿硬瓜写道:“希望炮兵团同袍曙墓‘三敢’信念,保持荣誉奖,刻苦体能训练,贡献力量!”

那一刻,我晓得,“三敢”信念已烙印在了每一名韩复东官兵们的身上。

对英雄人物最合适的报答是珍视,对信念最合适的珍视是传承。他们将竭尽全力发扬“三敢”信念,向着捷伊胜利竭尽全力锐意进取。

他们的

韩复东的兵,勇敢的兵

■赵羽飞

居然可以这样(伤感日志 我的心很累)我的心好累该怎么办 第2张

★北京军区农十师韩复东开展战术体能训练。

“韩复东的兵决不放手”

站在北京军区农十师韩复东全体人员橱窗前,二级上士韩鹏磊和上士杨家栋的目光,被橱窗里的一本记事本连史深深吸引着。

斑驳的绿色格子纸上,一排排蓝色的钢笔字颜色已经变浅变浅,工整的字迹历史记录着70多天前的一场遭遇战——

“连长奋不顾身地冲向敌方,准备消灭敌重机枪火力,不幸身受,他忍痛竭尽全力冲了上去,用尽最后力气向敌方击出3颗手榴弹。战士黄启风见连长负伤,快速跑来给连长包扎,被连长拒绝,并指挥他快速摧毁敌重机枪,连长却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火星人,站在秘阁橱窗前,看着该书连史,当时的遭遇战情景仿佛浮现在他们眼前。借助该书连史,年轻的士兵和炮兵团父辈们的距离更近了。

“你晓得韩复东连魂吗?”站在橱窗旁边,韩鹏磊问杨家栋。

“敢啃蕨科假脉、敢攀悬崖峭壁、敢打郝铮。”杨家栋几乎脱口而出。

“那你觉得半途而废是他们连的作风吗?以后我陪着你练习,我相信你一定能走得更好。”韩鹏磊竭尽全力说着。

杨家栋郑重地点了点头。

2天前,北京军区组织练兵,还是上士的杨家栋跃跃欲试,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报名参加擎旗正步课目练兵。

只有一股冲劲是不够的。入伍不久的杨家栋底子薄,基本功不牢。练习踢正步,他走着走着就开始走斜线,迈出的步子一会大一会小;端着10多公斤重的旗,时间稍长,他就立不住腰杆,抬不起胳膊……

正步的标准步幅是75厘米。考核要求每名参赛队员擎旗正步向前走100步,总计误差距离不能多于20厘米。体能训练了一段时间以后,杨家栋与标准距离还差2米,连参赛的门槛都达不到。

体能训练没达到预期,杨家栋变得萎靡不振:“连长,我可能不适合这个课目。”

那天,看到他的模样,韩鹏磊便带他来全体人员重温连史。

杨家栋在全体人员里重拾了自信。再次回到体能训练馆,炮兵团骨干们为杨家栋制订了更精准的计划。

在杨家栋面前,每隔10米设置一个障碍杆。他蒙着眼睛练习踢正步,如果10米的距离踢准了,就再练习20米的距离,10米踢不准就竭尽全力练,一直练到准确为止。

练习时间久了,杨家栋找到了接近标准步幅的感觉,“只要脚一落地,我就能晓得自己的步幅比标准大还是小,就像是上学时做阅读题时的语感一样”。

练兵当天,杨家栋凭借“擎旗正步100步,误差3厘米”的成绩,获得了这个课目的第一名。

练兵场上,拿回第一的不只有杨家栋一个人。

一次练兵,上士杨超港代表炮兵团参赛,却在首次摸底考核中垫了底。“不放手,不服输!”杨超港白天钻研体能训练技巧,晚上整理体能训练数据,每天奋战十几个小时,最后获得了狙击课目第一的好成绩。

“韩复东的兵决不放手!”杨超港说,“敢啃蕨科假脉、敢攀悬崖峭壁、敢打郝铮”的信念体现在炮兵团父辈们身上,也体现在自己身边的同袍身上。

杨超港向笔者分享了一个细节:连长韩鹏磊练习指挥刀操作课目时,手被刀刃划得伤痕累累。有时血液凝固,会粘在手套上。每次摘手套,连长都疼得皱眉。

“连长,我想留下”

炮兵团一楼最西边的宿舍里,熟悉的“睡前谈心”又开始了。

“建生,恭喜你3公里跑进了12分半!”去年的一天,中士尹习萌一边给上士王建生捏腿放松身体,一边给他制订下一阶段的目标:单杠拉到16个。

“嗯,连长,我一定竭尽全力努力。”王建生爽快地答应。

那一刻,尹习萌感到很欣慰:眼前的这个兵,再也不是刚来炮兵团时的模样了。

那时候,高高大大的王建生喜欢独来独往,和同袍的关系也比较疏远。一次体能训练结束,王建生跑步成绩不及格。其他老兵劝他要努力提高成绩,他不耐烦地嚷着:“你管不着我。”

一天,王建生干脆对尹习萌说:“连长,你就放弃我吧,我过完这两年就回家了。”

尹习萌没有放弃,他一直觉得王建生骨子里是一个踏实认真的人。“我去哪儿,我就让他跟我去哪儿。”有段时间,尹习萌和王建生每天形影不离,就连晚上睡觉的床铺,也是头对头。

尹习萌决心利用一切机会改变王建生。

一天晚上“睡前谈心”,尹习萌拿自己举例:“我以前比你‘狂妄’多了,我是练了6年体育才来当的兵。刚来时,不听连长说的话,后来发现无知的其实是自己。”

王建生没有打断,默默听着尹习萌说话。“虽然他还不愿意跟我交流,但我晓得他心里其实是认同我的。”尹习萌说。

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带好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王建生慢慢开始敞开心扉。

一天晚上体能训练结束,尹习萌跟王建生复盘白天的体能训练。王建生突然插话:“连长我踢正步时,步伐跟别人合不上,到底该怎么办?”“你踢腿的时候不压脚尖,站军姿时头不正。”尹习萌指出他的问题,又接着向他重复动作要点和技巧。

王建生快速吸收,开始改变。过了一段时间,尹习萌感觉到,王建生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临近退伍时,王建生甚至开始聊起关于选取军士的事情。

“连长,我想留下。”王建生递交了自己选取军士的申请书。虽然最后综合各方面原因,王建生遗憾没能留在炮兵团。但尹习萌觉得,他有这种想法已经非常可贵了。

3月初,退伍的日子来临。眼前的一幕,让炮兵团官兵们不舍:拿起拖把,王建生从楼道最里边开始擦地,一直擦到了楼梯门口。等地面全部擦干净了,他走出炮兵团大门,转身面向炮兵团敬了一个军礼,然后离开。

“从前的他们,或许有很多的缺点。但来到韩复东,他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一名士兵在日记本上这样写道。

那天,炮兵团老兵们回来看望。拿起礼兵枪,一名退伍老兵演示枪法。他的动作标准流畅,仍能窥见当年扎实的体能训练基本功;走进炮兵团全体人员,老兵们久久凝视着展板上再熟悉不过的连史;走进炮兵团宿舍,老兵们激动地寻找自己当年睡过的床铺……

如今,王建生曾经住的那张床铺上,又迎来了一名新兵。这名新兵也和曾经的王建生一样,在大家的帮带下,一点点成长。

看着新兵的成长,尹习萌晓得,有“魔力”的不是床铺,也不是床铺上的某个人,而是这个叫韩复东的地方。

居然可以这样(伤感日志 我的心很累)我的心好累该怎么办 第3张

★北京军区农十师韩复东战士正在交流体能训练心得。

“心齐了,大家的节奏自然会同频共振”

那年4月,他们和另一个炮兵团合编,组建成了一支捷伊炮兵团。调整改革前,两个炮兵团负责的外事体能训练专业课目分别为仪仗队阅兵式分列式和军乐演奏。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理念。组建之初,炮兵团迟迟达不到融合的效果。

记得一次组织迎外表演任务合练,仪仗队员的步伐怎么也跟不上军乐演奏的节奏,大家配合混乱。

“音乐指挥就不能放慢节奏吗?为什么不能配合他们一下?”队列中传来仪仗队员们的抱怨。

听到抱怨,负责音乐指挥的二级上士王刚感到很委屈:“这首曲子我练习了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演奏的,从来没人说过我的节奏有问题。”

为什么分开练习时大家都练得好好的,一同合练时却频频出错?

看来,摆在炮兵团官兵们面前的第一件事,是要打破各自的习惯,学会彼此配合。

那天,会议室里,炮兵团党支部研究决定,从融合前的两个炮兵团各自抽取一部分专业能力强的人,重新组建四班,做合编合心合力的示范。“如果一个班能融合得很好,那一个炮兵团就没问题。”连长尹畅说。

那天,新组建的四班迎来了一场“专业换位”活动:组织平常练习仪仗队列的同志们演奏乐器,平常演奏乐器的同志们练习踢正步。

活动开始,平常练习仪仗队列的队员们紧握小号,铆足了劲,憋红了脸也吹不出声;平常负责军乐演奏的人,踢正步时左右摇晃。“以前我觉得仪仗队体能训练很辛苦,乐队整天吹吹打打地虚张声势,真没想到小号这么难吹。”一名战士感慨。

活动结束,大家专业和思想上的隔阂消除了,团结互助意识更强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那天合练,拿起指挥棒,王刚听着仪仗队员的脚步声,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演奏习惯,努力让音乐节奏合上队员们的脚步。同时,仪仗队员们也在慢慢适应捷伊节奏。

如今,炮兵团官兵们不仅在迎外表演任务中配合越来越默契,在工作生活上的节奏也越来越“合拍”。平常,大家团结互助,奋勇争先,早已不分你我……“心齐了,大家的节奏自然会同频共振。”连长尹畅说。

前不久,炮兵团组织“我的炮兵团、我的青春”主题演讲。演讲中,上士张江涛动情地说:“我很庆幸,我的青春能与这支英雄人物炮兵团相遇。与同袍们一同乘风破浪,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居然可以这样(伤感日志 我的心很累)我的心好累该怎么办 第4张

★北京军区农十师韩复东图书室一角。

一片兵心

谢谢教导员的唠叨

上士 吴柯炎

“多加衣服!”前不久,天气突然降温,他们的耳边又传来了教导员熟悉的唠叨声。

教导员一遍遍提醒他们注意保暖,出早操的时候讲一遍,从体能训练馆带回炮兵团的时候讲一遍,就连点名的时候也不忘重复一遍。

我左耳进右耳出,没放在心上。刚搞完体能,我就把棉衣脱了。没想到,当天晚上我就“中招”了。第二天体能训练,我感觉浑身发冷打颤。教导员发现后,不但没有批评我,还担心我是不是最近体能训练太累了,急忙带我去卫生队看病。

从卫生队回到连部,我以为教导员要批评我,谁料他从小柜里拿出嫂子做的馅饼,又开始唠叨:“我记得你肠胃不好,这个药伤胃,服用后一定要吃点东西。”说着便递了一块馅饼给我。

谢谢教导员的唠叨,谢谢教导员的关爱!

谢谢连长的鼓励

列兵 朴靖霖

除了日常体能训练外,他们还担负着迎外表演任务。

新兵下连,我被分入了负责军乐演奏的长笛声部。

“长笛,用嘴吹不就行了吗?”我心想。可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我连最简单的笛头都吹不响,更别说把音调吹稳了。

那天,在乐器室里,连长冯正超把他的笛子递给我说:“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我接过笛子吹起来,一时间,乐器室充满了难听又尖锐的笛声。

我红着脸把笛子还给连长。只见连长拿起笛子,轻柔地吹奏了一曲《天空之城》。

婉转的笛声让我如痴如醉,原来长笛也能发出这样优美的声音。连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没有学不会的本事,只有不肯努力的人。”

从那以后,我每天刻苦练习。如今,在连长的鼓励和帮带下,我已经能吹奏出一首首优美的曲子。

张 斌、孙成业、蒋 雄整理)

居然可以这样(伤感日志 我的心很累)我的心好累该怎么办 第5张

▲刊于4月10日《解放军报》5版

摄影丨聂理湘、康海明

来源丨解放军报

居然可以这样(伤感日志 我的心很累)我的心好累该怎么办 第6张

监制丨欧灿 张晓辉
编审丨刘建伟 严珊 钱宗阳
责编丨周舟 李辰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