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原文及翻译注音 新安吏译文注释

六八 60 0

《杜甫诗选 新安吏》(杜甫)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选 新安吏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新安吏

【原文】 客1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2?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3。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4?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5。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6。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7。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8。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9。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十,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注释】 1客:杜甫的自称。 2喧呼:喧闹呼叫。点兵,按照户籍名册来点名征兵。「借问」的发问之人是杜甫,由此也可以看出本诗采用问答体。更:即岂,难道。丁:唐制中,最初是「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到了天宝三年(744)改为「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3这两句则是官吏的回答解释:迫于军令,不得不这样。府帖:军帖,唐时是府兵制,所以称「府帖」。次选:因为壮丁已经被全部征用,再次征兵时只能征中男入伍。中男,指为成丁的男子。 4这两句又是诗人的疑问。表现一种情感上的冲突,一方面必须要有兵士戍守王城,另一方面丁已征尽,只好征用未成年的孩子去打仗守城,令人担忧更让人觉得可怜。绝短小,极短小。 5白水:即大河。这两句融景入情,构成了一种似乎山川也在为之悲恸的凄凉气氛。 6眼枯:眼中的泪水流得太多,已经导致了眼泪枯竭。天地:指朝廷,因为不敢直指便以此来影射。 7相州:指邺城,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县。日夕:即早早晚晚、时时刻刻。平:平定,克复。 8贼难料:其实并非因为「贼难料」,而是「人谋不臧」,当时肃宗不信任郭子仪等大将,害怕他们功高位尊后会难以统领,所以就故意压制,最终导致了邺城之败,但在这里杜甫只好以浑说带过,将罪过归咎于「贼难料」。 9就粮:即就食。近故垒:指靠近旧营地。旧京:指洛阳。 十王师:即王者之师。原本是用来指天子的军旅,后来多用来指反抗外敌入侵的 *** 军,也就是杜甫这里所说的「义军」。顺:名正言顺、合乎正义。

【译文】 我走在通往新安的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喧哗,原来是差役在村里征兵。我问那些差役:「新安这个小小的县城,连年战乱,还有壮丁可以应征入伍吗?」差役回答说:「昨夜州府已经下达文书,规定征调中男入伍了。」我说:「这些人既矮又小,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洛阳啊?」健壮的青年大概家境还不错,他们都有母亲前来送行。瘦弱的青年大多出身贫户,他们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无人前来送行。时间已到黄昏,大河向东流去,青山下还传来送行者的哭声。我看到这般景象,就安慰那些哭泣的人说:「把你们的眼泪收起来吧,不要哭坏了眼睛,白白损伤了身体。天地终是无情啊!官军进攻相州,本来一两天就能平定叛乱,谁知敌情难以预料,以致吃了败仗,士卒纷纷溃散了。他们的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训练也在东都近郊进行。他们要做的工作只是挖掘城壕,也不会深到见水。牧马也是很轻松的任务,况且朝廷的军队是正义之师,主将非常关心爱护士卒。你们这些送行的家属就不要哭得如此伤心了,仆射如父如兄,定不会亏待士卒。」

【赏析】 乾元元年(758)冬,唐朝大将郭子仪在接连收复了长安、洛阳等地之后,又与其他九位节度使继续攻打安庆绪(安禄山之子)的军队,直至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但此时唐肃宗出于猜疑,撤销了郭子仪军队统帅之职,导致唐军没有统领,再加上粮草短缺,军士士气消沉,最终败逃。由于战争中唐军兵员散亡不少,急需补充,于是朝廷又开始征兵。适逢杜甫途经新安,见此情景,便创作了这首诗。新安,在洛阳西。 全诗按照八句、八句、十二句的方式大致划分成三个层次。在第一部分中,前两句对全诗起统领作用,「客」是诗人自称,之后诗歌的所有描写皆由「喧呼闻点兵」而来。余下六句则以诗人和官吏问答的形式说明了征兵的强横。天宝三年的兵役制度规定: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正常情况下,中男直到成丁后才服兵役,而眼下有不少人都被当做壮丁抓走,诗人质问新安吏:「新安县很小,再无壮丁了吧?」对方答道:「昨晚州府下了军帖,依次征调中男出征。」杜甫又问道:「中男还小,怎么能保卫洛阳呢?」对方可能是哑口无言了,也可能是厌烦了,没再作答。这段场景很好地把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诗人迂执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出来。 第二部分的八句,刻画的是中男出征前的离别场面。健壮的中男可能家境稍好,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青年则无依无靠,独自上路。家人哪里去了?第一部分交代了原因:「县小更无丁。」这一句与「有母送」前后照应,暗示父亲早已不在了。此情此景,更让人感到悲凉。黄昏时分,河水向东而去,青山之下却还有送行人的抽泣声。此时诗人也只能以「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来劝慰他们,「莫」、「收」在先,是果;「终无情」在后,是因。诗人似乎让人把眼泪咽进肚中,悲愤之情更加深刻。 最后一部分先用四句分析了相州战败的情况,之后八句又用军队的性质和现实情况来继续安抚兵丁的家属。这里面既蕴涵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又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爱。整首诗歌一方面抨击了唐朝不合理的征兵制度,揭示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另一方面,又肯定了这场平叛战争的合理性。这看似矛盾的两面,正是当时国家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使作者无比痛心的写照。

新安吏原文作者注释翻译与赏析 新安吏原文详细鉴赏

1、原文 《新安吏》 杜甫〔唐代〕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2、注释 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更:岂。 次:依次。 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 伶俜(pīng):形容孤独。 不到水:指掘壕很浅。 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相州:即“三男邺城戍”之“邺城”,今河南安阳。 旧京:指东都洛阳。 借问新安吏:作者问新安吏。此处省略主语“作者”。 3、译文 作者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新安吏在按户籍册点兵。 作者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 作者又问“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 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 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4、赏析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公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定制:男女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至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又改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官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官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官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愿跟杜甫啰嗦下去了。这就把官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官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之所以父亲不来,是因为前面说过“县小更无丁”,有父亲在就不用抓孩子了。所以“有母”的言外之意,正是表现了另一番惨景。“瘦男”的“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显得他们无亲无靠。怀着无限的痛苦,但却茫然而无法倾诉,这就是“独伶俜”三字展现给读者的情形。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泪站了很久,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便见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使读者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官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本来中男已经走了,他的话不能讲给他们听。这里,既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像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他茫然的心理。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可是此处却似乎在进行收束。“使眼枯”、“泪纵横”本来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好像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艺术效果。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 杜甫写到“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讨伐安史叛军,可以说名正言顺,但实际上又谈不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用心良苦。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除了有他自己思想上的根源外,同时又是社会现实本身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压迫人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可以说,在平叛这一点上,人民和唐王朝多少有一致的地方。因此,杜甫的“三吏”、“三别”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表达了作者对应征的“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新安吏》的译文

《新安吏》参考译文: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 请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於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著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乾,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乾了会露出头骨,天地都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终归是无情的。 我们官军(指九节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指史思明已归唐,又支援安庆绪),致使官军溃败。 就去原先营垒就食(因离洛阳不远),练兵也依凭著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指劳役不重),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麼悲伤,长官(指郭子仪)本像你们的父兄。”

杜甫新安吏全文标注拼音

客/kè 行/xíng 新安/xīnān 道/dào , 喧/xuān 呼/hū 闻/wén 点兵/diǎnbīng 。 借问/jièwèn 新安/xīnān 吏/lì : “ 县/xiàn 小/xiǎo 更无/gèngwú 丁/dīng ? ” “/líng 府/fǔ 帖/tiè 昨夜/zuóyè 下/xià , 次/cì 选中/xuǎnzhòng 男/nán 行/xíng 。 ” “/líng 中/zhōng 男/nán 绝/jué 短小/duǎnxiǎo , 何以/héyǐ 守王城/shǒuwángchéng ? ” 肥/féi 男/nán 有/yǒu 母/mǔ 送/sòng , 瘦/shòu 男/nán 独/dú 伶/líng 俜/pīng 。 白水/báishuǐ 暮/mù 东流/dōngliú , 青山/qīngshān 犹/yóu 哭声/kūshēng 。 “/líng 莫自/mòzì 使/shǐ 眼/yǎn 枯/kū , 收/shōu 汝/rǔ 泪/lèi 纵横/zònghéng 。 眼/yǎn 枯/kū 即/jí 见/jiàn 骨/gǔ , 天地/tiāndì 终/zhōng 无情/wúqíng ! 我军/wǒjūn 取/qǔ 相/xiàng 州/zhōu , 日夕/rìxī 望/wàng 其/qí 平/píng 。 岂/qǐ 意/yì 贼/zéi 难/nàn 料/liào , 归/guī 军/jūn 星散/xīngsàn 营/yíng 。 就/jiù 粮/liáng 近/jìn 故/gù 垒/lěi , 练/liàn 卒/zú 依旧/yījiù 京/jīng 。 掘/jué 壕/háo 不到/bùdào 水/shuǐ , 牧马/mùmǎ 役/yì 亦/yì 轻/qīng 。 况/kuàng 乃/nǎi 王师/wángshī 顺/shùn , 抚养/fǔyǎng 甚/shèn 分明/fēnmíng 。 送行/sòngxíng 勿/wù 泣/qì 血/xuè , 仆/pú 射/shè 如/rú 父兄/fùxiōng 。

杜甫《新安吏》翻译

翻译: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在按户籍册点兵。 旅客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年男子。” 旅客又问“抽来的中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 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 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杜甫《新安吏》翻译

翻译: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在按户籍册点兵。 旅客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年男子。” 旅客又问“抽来的中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 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 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