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苏轼 行香子苏轼述怀

六八 48 0

苏轼的 行香子是什么古诗?

宋词,行香子是词牌名。苏轼写了三首行香子:行香子·秋与宋·苏轼昨夜霜风一先入梧桐一浑无处、回避衰容一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一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一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一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行香子·述怀宋·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过七里濑宋 · 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请文学高手帮忙解释以下苏轼的行香子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 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 一壶酒,一溪云。 [词牌背景] 行香子,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亦可略加衬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音节流美,堪称词林中之佳调。 上下片领格字用去声,领下三言三句。下片第一、二句,一般和上片平仄相同并押韵,然亦有并以仄收不押韵。东坡此词可为定格之典范。 [内容解析] 题为述怀,不免有叹。纵是洒脱豁达如东坡者,对酒当月,仍不忘尘世浮沉。想必清酒十分,倒影着是自己身外之身;银月一轮,寄托着是自己梦中之梦。于是乎,放眼未来之闲时,可得头顶轻松松一片云,手抚悠悠然一张琴,陶乐溪边,再饮一壶真正的舒怀酒。 [佳句妙韵]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佛家典故,妙化词中。个中感触,不言而喻。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酒处韵中,还点上阕。照应之余,更有新意。

行香子 苏轼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苏轼宋神宗熙宁六年二月(时任杭州通判)的一个清晨乘轻舟经过浙江境内著名风景区——富春江上的七里濑以后写下的。词中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上片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象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   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接下来三句从不同角度写溪:舟过水浅处,水流湍急,舟行如飞;霜浸溪水,溪水更显清冽,似乎触手可摸;明月朗照,影落溪底,江水明澈。以上三句,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苏轼的《行香子》

应是: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北宋苏轼《行香子·述怀》,原文为: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译文: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的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从其所表现的强烈退隐愿望来看,应是苏轼在宋哲宗元祐时期(1086-1093)的作品。

主旨赏析:

此词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

全词在抒情中插入议论。人生很短暂,能做得不多,回首一看,一切都是虚无,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阳光、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中一段不切实际的经历,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

与其浪费生命去追求名利浮云,不如放下一切做个闲人,对一张琴、倒一壶酒、听溪水潺潺、看白云飘飘,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在。这是作者从生活中悟出人生认识,很有哲理意义,读者读后不致感到其说得枯燥。此词是东坡词中风格旷达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香子·述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