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文章教案
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案 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从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初三的生活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提问(2) 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2) 1)提问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后引导回顾《孟子》的主要内容,引出孟子的“个人修养”的主张,从而进入课文情境 2)教师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下》 三、检查预习:(1) 指名概述本文所讲的大致意思(中下生) 四、讲析课文 1.范读课文,正音(2) 畎亩(quan) 傅说(yue) 胶鬲(ge) 拂士(bi):同“弼” 空乏(kong) 2.学生活动: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问题一)(2)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教师讲解(1)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4.讨论第1段(6)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二) 参考答案: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三) 参考答案: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问题四) 参考答案: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用)(1)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fu)违背、受阻挠“乱”:动词,扰(读时在“行拂乱”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是原因” “曾”:与“增”通假 2)学生活动: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问题五)(3) 3)教师讲解: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人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2)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2)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fu)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5) 3)抽样提问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2) 参考答案: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1)学生依据注释试译,指名翻译后教师评价 2)教师讲解: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指导背诵课文 1.采用教师扼要板书,学生寻规律背诵的方法逐段解决 第一段: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第二段: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第三段: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2.学生边看书边试着寻找规律默读 3.学生试背 4.全班齐背 六、布置作业 A.熟练背诵全文 B.默写全文《孟子二章》教案
18 《孟子》两章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加强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 两篇短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居安思危的警戒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 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什么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的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 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望采纳谢谢孟子二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白话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圆此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白话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梁腔芹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橡毕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孟子二章文言文
1. 孟子二章原文翻译备扒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 孟子二章的原文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简滚宏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⑴。三里之城⑵,七里之郭⑶,环⑷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⑸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⑹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⒄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孟子二章的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拦册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 孟子二章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5. 孟子二章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不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