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法作品 柳公权书法作品代表作

六八 108 0

柳公权的著名书法作品有哪些?有《玄秘塔碑》吗?

有的,还有《金刚经》、《神策军碑》。行书《蒙诏贴》。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介绍如下: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

他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蒙诏贴》白麻纸,七行,二十七字。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1.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

2.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挺劲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落。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

3.在书法上,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

4.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与颜真卿齐名,书法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柳公权的字体展现了字瘦而硬的特征,以此说明下笔的力度很足;除此之外,书法作品干净秀丽,一幅作品一气呵成,比较连贯流畅;以及书法作品的结构很严谨,字体之间充满整体性和力度美。

柳公权兰亭序书法作品

柳公权兰亭序书法作品如下: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书法作品。

提起《兰亭序》,中国人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兰亭序》从诞生之日起,至今传承千年有余,得到了历朝历代各阶层爱好书法人士的推崇与赞誉,甚至还有像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狂热粉丝。不愧是天下第一行书。

从古到今,学习临墓《兰亭序》者绵延不绝,就连如今几种传世的《兰亭序》,也都是唐人的临墓作品。《兰亭序》不光书法技艺高超,文竟本身也是难得的佳作。其文历来被作为书法创作的不朽题材。

第一种版本是在山西发现的中楷《兰亭序》宋拓本!拓本长24cm,宽1cm,厚1cm,共18页,每页3行7字,共339字,字径2cm左右,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其后署名柳公权书,邵建和镌,书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为元李逢午藏本!

主要影响: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曾召柳公权到殿前,由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着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拿着笔,柳公权用真书在一张纸上写了“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十字。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