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六八 149 0

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第1张

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第2张

9月22日,北京发布20年来首次新修订《北京市市容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版《条例》),从对摆摊经营方式、占道经营方式的“明文禁止”改为“适度放开”“有序摆摊”,为卫星城小中国经济放宽了一些生存的空间,也与当下越来越多人走上街头卖菜的现实形成关照。

摆地摊中国经济是卫星城开放性的体现,它拥抱一切,给迷茫落魄的人两个方向,给计划创业的人两个纠错的机会,给养家谋生的人两个增收方式尤其在疫情期间,卫星城商业贸易受限,科散纹的摆地摊中国经济承载着两个卫星城的“烟花气”,不仅温暖人心,更是给了很多人生活的希望。

文 | 卢妍编辑 | 张勇运营 | 月弥卖菜带来烟花气傍晚时分,是北京嘉定区新桥最热闹非凡的时候,人们会从市区驾车来到这里,欣赏正午通往风景区的必经之地上,大大小小的小贩们占好边线,腾出不足一米宽的人行道,等时间一到,这条路上就会挤满游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非凡。

清一色的浅蓝色太阳伞下,拼接着甘蔗、蔬菜、三种口味的紫菊棍、摞得老高的猪肉……即使站在很远的地方,你也能看清每两个摊档卖的是什么产品,蓝底白字、大字报式的看板被摆放摊档的并排,酸菜、冰绿豆、猪脚、砖块虾子,一应俱全。

几乎每个摊档背后都站着两个“才华横溢”的大姐,她们穿着那种买炊具附送的、印上某品牌logo的围裙,操着一口北京方言大声吆喝,试图与每一位经过摊档的途人进行眼神交流:“清爽生火的冰绿豆要伐?”你能听到猪肉打在烙锅里清脆的油炸声,不锈钢铲碰在砖块上发出的劈啪声,紧接着迸发出出来的香气钻进每两个途人的鼻腔,空气中Serri葱香、辣椒、调料的气味,或许还有猪脚的味道。

在众位大姐中,33岁的扎卢日显得有点“另类”,她染着一头红发,笑的时候会露出整个食道,看着就像个大学生,在新桥卖菜卖“北京人最橙汁的红酒”可以用“譬如”来形容她的摊档:一米长的木桌上盖了一条白色亮片边的面纸,又罩着一层印上“卖菜不Jaunpur”“吃红酒”等字样的彩色挂布,透明的花瓶中摆满一束新鲜的黄色花束,除一些制作红酒的材料和机器,还摆满音响、小花伞等装饰品。

但即便如此,在这样的集市里,没有朴素的大字看板,她的摊档也相形见绌,吸引不了多少游人事后她经验教训,卖菜要“接地气”,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卖的是什么东西北京不再明文禁止“街边”的消息一出,一直想卖菜的她有些错愕,“原本感觉自己卖菜是偷偷地的,现在觉得是理直气壮的”。

她发现风景区的确放松了对街边的管控,但还是会约束限制卖菜的边线“城管也会管,但不会赶,比如说你们卖菜不能超过这条线,注意卫生这样子”国庆第一天,她开始了第一次卖菜,每天早上天一亮,她就需要收拾卖菜的东西,前往风景区,抢占摊档,靠近风景区大门的边线往往是最紧俏的。

一般中午十二点开摊,摆在晚上九点清早卖菜前,她对卖菜地点还进行了一番考察风景区比较偏僻,周围七公里以内,都没有红酒馆,除门口的街边,最近的超市都在三公里以外她在网上购置了500个外卖杯、1kg红酒豆、3kg柠檬和若干装饰,整个启动成本不到两千块,其中最贵的是200多块的二手制冰机和手压红酒壶。

本以为稀缺效应会带来巨大的商机,她在心里也打起了溢价的算盘,红酒的定价根据红酒豆品种的不同,从20元到40元不等,为了更加贴合风景区特色,她还开发了一款名叫“正午特调”的红酒,35元一杯但没想到国庆期间,北京突然升温,游人更青睐能解决刚需的矿泉水和冰绿豆,第一天她只卖出去了5杯。

好在她做了两手准备,卖起了柠檬茶,小杯16元,大杯18元,但还是抵不住对面12元还买二送一的鲜榨甘蔗汁作为卖菜新手,扎卢日在卖菜过程中和周围的专业小贩学习到了很多卖菜必须得靠喊、靠热情,第一天她还有些不好意思,渐渐地也学会了吆喝,学会了如何用目光锁定潜在顾客。

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其他摊档是不会把价目表给贴出来的,“就是等顾客来问,问了之后,他不会不买的,如果事先把价目表写在外面,顾客可能就不会问了”卖菜第三天,她的摊档成了迷你超市,除柠檬茶和红酒,还卖口罩、草帽和粽子,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八九百,红酒和柠檬茶的利润只占一半。

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第3张

▲ 扎卢日在新桥卖菜卖红酒图 / 受访者提供和选择在风景区卖菜的扎卢日不同,今年刚过30岁的霍凯在24小时做核酸的居民区发现了商机他是山东淄博人,淄博烧烤是全国唯一保留有独立小炉纯炭的有烟烧烤,但他发现北京几乎没有这类烧烤,为了保持家乡原味,他使用的部分食材和调味料都是从山东老家寄过来的,“所以我的成本要比其他卖烧烤的高一点,可能别人的利润率能达到70%,但是我只能达到50%左右”。

自从开始卖菜,他便开启了“家-菜市场-摊档”三点一线的生活他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8点钟出门买肉,牛羊肉共6斤,回来后花两小时切肉,接着串肉到晚上六点多钟,每天能串200串,吃完晚饭后便开始烧炭,准备晚上出摊的东西。

烧烤是夜宵的标配,24小时不间断的做核酸人群给他带来了一批人流量,他一般九点钟出摊,总有源源不断的人围着他的小摊,站在“烟雾缭绕”的路边,撸串聊天,通常到晚上十二点,就能卖完,营业额在一千元左右即使12月才正式施行,新版《条例》通过的消息还是给想卖菜的人释放出两个积极的信号。

霍凯发现,很多做核酸的地方、地铁口渐渐多了一些摊档,卫星城里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越来越多了但是像霍凯这样的“野摊”仍然不能乱摆,“就算12月正式放开了,也还是会有城管的,不可能所有地方都能摆”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热闹非凡的市集在北京,更常见的可能是比较正规的市集卖菜中国商业研究院课题组的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北京共出现了近百个市集形态,集中分布于徐汇区、静安区、黄浦区以及浦东新区世博园及陆家嘴金融中心板块这类市集通过了官方审批,也没有城管的约束,任何想卖菜的人只需要在搭建好的摊档上售卖,电源、场地、物料等市集主办方会解决。

2020、2021两年中,为了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的恢复,北京先后举办两届“五五购物节”、一届“六六夜生活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市集,还在抖音、美团点评、小红书等开展市集直播,发布必逛市集榜单及打卡路线,打造市集IP,带动了客流量和零售额的提升。

刘丽丽经营方式一家主办市集活动的公司,干这一行已有6年,主要对接商场进行市集活动策划北京新规《条例》出来后,找她合作办市集的商场变多了,她觉得市集这种形态将会越来越流行,“在北京这样两个面积不大的直辖市,市集主办方不低于三十个,比很多省都多”。

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第4张

▲ 北京市集,主办方会布置好摊档图 / 受访者提供她曾在南昌某个大型商场办过市集,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出租金,整体消费水平也比较有限在苏州办市集场地费会比北京的便宜,消费也比不过北京,但是苏州市集的氛围会更好,“苏州人的节奏会相对慢一点,更喜欢逛,但是北京人会比较匆忙,没有那种人们在市集里面慢慢地淘东西的感觉”。

除此之外,在北京办市集,会有更严格的品类要求,但是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广东,就没有太大的限制在北京的地铁线路图上,一条紫色的环线串联起徐汇区、黄浦区、浦东新区、静安区等商业发达的地区,市集也基本分布在这条4号线周围。

市集会根据商场的地理边线、人流量向摊主收取一定的摊档费,200元一天的居多,市中心顶级的商场,比如外滩中心、安义夜巷和久光夜市,一天的费用可能在800元-1000元不等不是所有市集都需要摊档费,有的人少的地方不仅免费,甚至还会给摊主一两百元的补贴。

刘娜是一位宝妈,她在工作之余兼职卖菜,就喜欢这种免费的市集,因为没什么风险市集往往有七到十天的档期,等到免费的档期开始了,她便会前往售卖饰品,比如头花、头绳、耳饰、耳钉、项链,主要面向儿童和女性耳饰的定价在29块、39块,小朋友的饰品价格不超过15元,一天能卖两三百块。

夜幕降临,连接着每个摊档的小彩灯发出金灿灿的光,释放出开摊的信号两个卖观赏鱼的摊主在摊档上方装了两个彩色的射灯,直直地打在水箱上,与水融为一体,波光粼粼的,五颜六色的鱼穿梭其中,非常漂亮,几乎每两个经过的小朋友都会央求父母买一条带回家。

这家是整个集市生意最好的,一天最少能卖一千多块刘娜很羡慕,据她观察,开设免费市集的往往是正在招商、没有发展起来的新商场,希望利用市集来提高知名度,儿童类的玩具或者民俗非遗的东西像糖画、吹糖是卖得最好的品类。

为了赚更多钱,许多人不止占两个摊档,有些人甚至都不会来,只摆两个收款码,挂两个“扫码自取”的牌子市集也是许多年轻人喜欢扎堆的去处,在一些圈层文化主题市集里,比如红酒市集、音乐节市集、二次元市集,就有很多圈层品牌和创意摊档,有时市集就像两个创业孵化器,很多创业的年轻人在这里第一次直面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接受市场考验。

不过,即使在正规的市集,卖菜的品类也需要经过严格审批,餐饮类摊点比较难进入市集在刘丽丽看来,这类产品才是市集烟花气的主要来源,目前的市集大部分都是文创产品,烟花气还是比较有限不过她还是持乐观的态度,马上就到年底了,圣诞、元旦、新年将会是做市集卖菜的好时机,各大商圈也希望在节假日通过举办市集提高商圈的客流量和影响力。

在北京,不同地点、不同形态、不同群体的市集,为卫星城添加了许多活力,北京对各类市集的支持,体现出这个卫星城对圈层文化、小微中国经济的包容

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第5张

▲ 去年圣诞节,北京某商场颇具节日气息的集市图 / 受访者提供摆地摊酝酿新机这一年来,后备箱卖菜、创意市集成为热潮,有很多人认为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赚钱方式并非长久之计,各地支持卖菜政策的出台似乎赋予了它一定的确定性,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摆摆地摊的价值。

但除中国经济层面的价值,对于每两个选择卖菜的人来说,摆地摊就像是两个容器,装载着不同的人生经历,给没有方向的人提供两个选择和尝试的机会北京疫情的三个月里,从事教育行业的刘娜工作停滞,每个月只能拿底薪,除日常开销,上幼儿园的孩子还需要上培训班,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必须得想办法补贴家用,正好北京出了新规,她想通过卖菜赚点小钱。

“其实这个(新规)一出,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说真的,疫情过后,大家都削尖了脑袋,看看能不能赚到钱,其实大家也都是在尝试”真正实践后,她发现卖菜并没有网上说的那般“月入上万”,但她也明白,能赚多少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学城、景点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搞夜摊发财的人不在少数,但也很辛苦。

“虽然赚得少,总比待在家里啥也不干强”她并没有因此失望,反而摸索出新的商机她发现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人对卖菜充满兴趣,她偶然发布的一条卖菜日记收获了上千浏览量,许多人在底下评论询问卖菜的地点和时间她计划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卖菜经验,积累一定粉丝,未来或许可以开网店,或者接广告。

在走上街头卖菜之前,扎卢日从事的是文旅类的策划工作,疫情的冲击让她的许多项目纷纷停滞,曾经的年薪30万也被打了个六七折,她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今年4月,她选择辞职,但辞职后,她没有想好要做什么,一直处于待业状态,渐渐地,之前的积蓄也见底了,实在没钱了,她决定卖菜卖红酒。

扎卢日觉得,虽然卖菜赚的钱没有上班多,但是却能给予她珍贵的成就感,这种感觉是实时的,可能三分钟内因为有人光顾了你的摊档,买了一杯红酒,这种成就感就会达到两个顶峰,“他人的反馈是很快的,你的脑子里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去想我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

关于卖菜,霍凯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决定他在房地产行业干了几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朝九晚五、挤地铁、按部就班的办公室工作,他用“一事无成”来形容自己的而立之年,希望在这个节点能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的卖菜是两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6月,他选择辞职,回老家学了两个月如何做烧烤,他想通过卖菜摸索经验,培养一批稳定的线下客源,争取未来开一家有淄博特色的烧烤店刚好北京出了卖菜的新规定,他花1400元买了两个二手三轮车,自己喷漆改造成了两个“流动的摊档”。

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第6张

▲ 霍凯用三轮车改造成的烧烤摊图 / 受访者提供“卖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霍凯顿了两秒:“意味着我的全部”目前,他靠卖菜谋生,每天晚上收摊后,他会用手机备忘录记录下一天的支出和营收他认为,要想挣钱,必须得全身心地投入,把卖菜当作一项事业。

90后雅雯始终坚信一句话:“路一定是走出来的”而卖菜让失业的她不至于无路可走,寻找出路是两个过程,卖菜也是如此“低门槛的卖菜会给灵活就业的人心理安慰你无法预估它会持续多久,因为中间有很多变量的因素,但至少证明你没有闲着,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了。

”离开外企后,她在自己的后备箱里卖袜子,她发现卖菜给予她的不仅仅是收入,更多的是一种阅历的丰富“在卖菜过程中,你结识了一些人,也许是顾客,也许是摊友,在与他们交流互动当中,你可能就会发现两个新的出路就算有一天你不卖菜了,终止这个动作了,但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你收获了更有意义的东西。

路就是这么走出来的”卫星城需要摆地摊,刘丽丽深以为然,“卖菜带动了消费,对摊主也好,主办方或者商场也好,都是有好处的”她接触的很多摊主都是从卖菜开始,慢慢做品牌,到最后有自己的工作室,年收入在20万以上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一些做到了一两百万,“卖菜没有限制,只要你想做,有头脑,什么都能卖”。

疫情虽然对商业造成了冲击,但在无处不在的摆地摊里,市场参与者们都在蓄势,等待春天的到来扎卢日选择卖菜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她喜欢逛摆地摊,“我需要一些奢侈品,我也需要这些好玩的,好吃的,我就喜欢这种烟花气”

非遗地摊(非遗文化展演) 第7张

▲ 雅雯在后备箱卖袜子。10元4双。图 / 受访者提供(文中除刘丽丽外,其余人物均为化名)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