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六八 202 0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1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艺术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就有这么一项面临发展困境的民族艺术——壮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了解它,为中华民族艺术打Call吧!现代壮剧由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组成,是能够较全面地展示壮区文明的舞台表演形式。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壮剧”是个陌生的名词壮剧是如何从草根戏剧成长为殿堂艺术?壮剧艺术家们如何传承这项民族艺术?壮剧该如何改革发展?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广西戏剧院壮剧团的排练场,采访了两位“非遗”传承人和三位壮剧艺术家。

与他们回顾壮剧的过往兴衰,展望未来出路,一同了解壮剧、“读”懂壮剧或许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更应该让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心,培养文化自信,才能让“非遗”实现“活态”传承,让民族戏剧在艺术世界中绽放异彩草根艺术

张琴音,女,壮族,1933年生,广西德保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剧)国家级传承人她擅长南路壮剧的传统唱腔及文戏的表演,1987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二级演员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张琴音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老师是现代壮剧的创始人之一,一路艰苦创业把壮剧从街角带到中央,创造了壮剧的黄金时代,在壮剧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张老师来了”一位老人在年轻人的搀扶下,走进了壮剧排练场,张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一头短银发梳得整齐,戴着一副红框眼镜,笑容可掬。

她身上散发的精气神让人联想不到老态龙钟,老当益壮才是最恰当的形容她思路依然清晰,口齿伶俐,向我们讲述壮剧的发展史,详细地解答我们的问题“我非常热爱壮剧!”这是我们开始正式采访后张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回忆至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张老师还是一位热衷文艺的小女孩,跟随赵孟伯等老师学习壮剧。

“我热爱文艺,爱唱爱跳,喜欢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唱出来那时唱戏没有什么练习的程序,老师教怎么唱我们就怎么唱的”1951年,张老师和一群爱好唱戏的青年男女组建了德保县安东街业余壮剧队,之后开始筹备搭台唱戏的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合适的剧本。

“我们没有现成的剧本怎么办呢?我就和其他队员去翻小人书找到了一个故事,叫《王贵和李香香》他们都说我唱得好呀,‘她的嗓子这么好,就让她演李香香!’”剧本和演员确定好后,壮剧队便紧锣密鼓地排练起来,热心的街坊邻居们也纷纷参与到后勤工作。

“等我们晚上排练结束,群众们就自发性地做夜餐给我们吃,翻箱倒柜地帮我们准备古装戏服,我们演戏的服装都是从他们那里来的”从第一场街头的业余表演开始,张老师的壮剧队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随着壮剧队的不断壮大,群众的呼声越来越高,壮剧队迎来了“黄金时代”。

“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每一次开大会都要先演一出壮剧”壮剧队再接再厉,不断从电影和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再经过艺术加工成为壮剧,到各地的生产队和公社为群众们献上一出出好戏,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张老师自豪地说道。

此刻的她神采飞扬,我们仿佛看到了她当年将要登台演出时的激动与欣喜1955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壮剧队编排的壮族民间神话《宝葫芦》入选了“第一届全国业余戏曲观摩展演”并获得优秀演出奖,从此受到了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55年我20多岁,那时队里的人也不多,我们12个人加紧排练就坐火车上北京去演出了,还见到了周总理业余的壮剧团能参加全国汇演还获得了优秀奖,可高兴可光荣了!从北京回来后我们参加柳州、桂林、南宁等地的各个公社的巡演,那时我们还是纯粹用壮话演出的。

”1958年壮剧队以《红铜鼓》献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韦国清主席到后台亲切慰问了张老师等演员们,“他说我们壮族有自己的戏可以看了,鼓励我们要好好地为壮族人民争光!”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2张

《红铜鼓传奇》剧照(图源来自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壮剧队得到了专业培训的机会“59年全团来到南宁的广西文艺干校进修,彩调团和电影公司都来集训壮剧是没有基本功的,都是我们这一批人自发地演啊唱啊,没有框框条条。

后来文化局请了一位桂剧的老师来教我们有了专门的指导老师我们就跟他们学,但曲调还是用壮剧的,语言还用壮语”壮剧没有独立的程式,身段借用桂剧的,但唱腔仍保留“壮味”,这种独特的壮族韵味来自壮语和唱腔壮剧的唱腔融合了壮族诗调、采花调、马隘调、高腔、平调等,以及民间一系列曲调,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风格。

唱腔高亢,流畅,优雅甜美,朗朗上口,但最重要的还是壮剧的腰脚韵(“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脚”)与下一五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四字(“腰”)互相押韵)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3张

张琴音老师正在演唱壮剧平板《娇妻盼郎》60年右江壮剧团成立,壮剧队成长为专业性更强的区级壮剧团,剧团之后首先在语言上做出改革,改用桂柳话演唱“南壮和北壮差别很大,相互听不懂我们就借用桂柳话,这样就能让更多观众听懂。

但是用它唱就差一点味道,滑腔难唱出来”张老师熟练地掌握四种语言,除了壮话是母语外,桂柳话、白话、普通话都是自学的,“做演员都要多学一点”这句话是对张老师从艺之路的最好概括1965年,壮剧团迁到南宁,成立了广西壮剧团,这是全国唯一的专业壮剧团,专业化程度又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今的壮剧不仅仅是一种群众休闲娱乐的方式,它已经演变为一项具有欣赏性的独立的民族艺术,并且一直走在创新改革之路上,唱腔和剧本的改良发掘了现代壮剧的潜力——“直到现在壮剧都还在改良,比如这个唱法表现不出激昂的效果,就要改另一种唱法,但是不能离谱。

就像衣服宽了,把它改合身就更美了现在有现成的剧本来演,是文化厅有专家编剧本,比如《牵云崖》,它是根据老剧本《蛇郎》和《金花银花》改编的,不像我们以前看电影来模仿”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4张

壮剧《金花银花》剧照(图源来自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如今,壮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壮剧的传承面临的两难困境:是原封不动地传承还是适应时代发展作出创新?张老师十分支持壮剧的改革创新,但对于改革中壮剧特色被淡化的现象也表示惋惜。

“现在的壮剧慢慢往‘歌’的方面靠,少了‘戏’的味道,不熟悉壮剧的唱腔就生搬硬套一首歌在剧里,高昂是高昂了,但是不是壮剧的行腔了不能脱离壮剧曲调的基础,壮剧团就应该有壮剧的味道,要保留壮剧的特色”从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小队到国家重视的区级剧团,已经走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路,张老师表示:“还有很多地方我们做不到,首先是语言不通,然后是真正了解壮剧的人少,学的人多,真正热爱的人少。

现在的作曲、编剧都写不出壮剧的味道了但话说回来,又不能唱老腔调,因为年轻人不喜欢,群众不接受,壮剧是必须要改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剧)传承人,张老师现在还在教授壮剧的唱腔,时刻关注着壮剧的发展。

张老师是壮剧的女儿,为壮剧而生,为壮剧奉献;壮剧却也像张老师的孩子,它在以张老师为主的艺术家们共同努力下,从艺术的孩提时代慢慢走到现今的成熟阶段因为热爱,引领着张老师走上壮剧之路;通过学习,张老师与壮剧慢慢成长;终身奉献,她把壮剧融入了生命,壮剧的发展史上也刻下了她的名字。

说到年轻人对壮剧的支持和喜爱,张老师无比欣慰在一场以大学生为主要观众的壮剧《宝葫芦》展演中的一个细节让她笑开了花,她说:“那些大学生一听到壮话就跟着学‘欧了欧了’,就是要啊要啊,马上就学到了!希望你们也能热爱壮剧,多宣传壮剧,欢迎你们经常来看壮剧,多指导指导!”作为年轻的一辈,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对民族艺术家们最好的致敬,愿民族之基牢牢根植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5张

记者与张琴音老师合影创编程式农济民,男,1940年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剧)自治区级传承人,师从张琴音老师自1965年壮剧团成立,壮剧走过了五十二年的发展历程相较于如京剧、昆曲等精品戏剧艺术,壮剧的戏剧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没有独立的程式系统,多以桂剧作为范式进行模仿和改编。

农济民老师是壮剧程式的开创者和编创者,现代壮剧中的武戏的招式和身手大多来自农老师的手笔,填补了壮剧身段编创领域的空白刚坐下,农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跟我们表达他对壮剧的热爱,“我爱壮剧,壮剧是我的命!”农老师非常激动的说。

他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身体还很硬朗,说话声音很洪亮他今天特意戴了一顶酒红色的八角帽,穿了一件红色的单衣搭配一件浅棕色的小坎肩,显得十分精神我们都说农老师的举手投足之间带有舞台表演的意味,他无比开心地说:“看到你们年轻人真是开心啊,壮剧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说着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答稿,就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他的解答方式很特别,说、唱、舞三位一体,力求让我们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农老师的用心和认真让我们肃然起敬。

农老师的代表作包括《百鸟衣》《蛇郎》和《拾玉镯》等,在剧里多饰演男主角他拿出包里的剧照,我们看到了一位威风凛凛,威武不屈的壮族部落领袖,双手在耳旁如蛙式张开,神情严肃,眼神坚定“这是开山式,《羽人梦》里的布洛陀。

”农老师向我们介绍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6张

农济民老师的《羽人梦》剧照(图源来自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在听觉上壮剧需要有“壮味”的唱腔,视觉上的身段设计也不能马虎,一招一式都应该展现壮族风格农老师对壮剧的身段深有研究,根据壮族文化和姊妹艺术创编了很多壮剧专属的动作程式。

他说:“壮剧身段的创编有三大体系——花山壁画、布洛陀和壮师戏,壮剧应该有自己的程式,要和桂剧、彩调区别开我根据这些内容编了很多身段和动作,现在他们都还在用呢”农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其他剧照和练功照,都是黑白的老照片,都是满眼的记忆。

青年时代的农老师意气风发,在《百鸟衣》《拾玉镯》《蛇郎》等剧目中担任男主角,他的扮相包括孔武威严的大王,风度翩翩的公子,勇敢正直的少年郎练功照上的他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动作舒展而有力,表现高难度的动作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极佳的身体条件是他编创壮剧身段的最大优势。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7张

农济民老师年轻时的练功照(图源来自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有了创作的体系作为基础,加上多年的舞台实践成就了壮剧手眼身法步表演的独特风格农老师多年来一直运用这些文化进行舞台身段动作的创编,并且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整合组成新的身段组和形体组,再教给学生在舞台上进行实际的运用。

北路优美婉约,南路开阔大方,师公戏威武非凡,壮剧编创团队根据表现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这三路壮剧的特点创造出适合情境的身段,以使舞台效果越来越精美农老师不仅致力于壮剧身段的创编,还热衷于壮剧教学工作他在教生角的同时兼教旦角,教学时思想开阔,兼容并包,和张老师一样,他也大力支持壮剧的创新。

作为自治区级的传承人,农老师就像一位心怀使命的战士一样为壮剧奋斗,他也希望青年人们能够多关注壮剧艺术:“成为自治区级的传承人这些年做了很多的工作,想多为壮剧培养一些人才,觉得能给壮剧留下一些财富很开心我希望年轻人也能多看壮剧,了解壮剧,热爱壮剧!”。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8张

记者与农济民老师合影薪火相传何一文,女,1963年出生于广西钦州,广西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师从张琴音从事壮剧表演艺术近40年,她把壮剧艺术视为毕生的事业和挚爱如果不是她介绍,我们根本看不出她已经退休,她的眼里闪耀着纯粹的艺术之光,让人过目难忘;言谈间的感恩与真诚,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用一句话来形容何老师再合适不过: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何老师为了这次采访准备了很多资料,最令人叹然的是她针对我们提出的三个问题写了五六页的回答稿,这应该是她对壮剧的认真、较真、率真态度的延续回想往昔的学艺路,何老师说:“首先要热爱所从事的艺术。

学戏也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自身有天赋那当然很好,关键还要遇到一个好老师,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日复一日的基本功练习是每一位学艺者必须要做的事,何老师永远忘不了排练场的棚顶上被烈日炙烤得滚烫的石棉瓦,还有被热汗闷着起疹子的腿。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何老师却没有半句怨言,因为她的心中充满着对壮剧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恩,这种情怀鼓励着她奋力向前“我最想说的是心中的感恩,我最感谢的是我的恩师和壮剧团这个集体壮剧团是我成就艺术梦想的地方,看到有那么多的人在背后默默支持你,你会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义不容辞的。

”在漫漫四十年的从艺路上,经历的辉煌和失败不胜枚举,但她表示,这一次受访最想表达就是她心中的感恩和感动“老一辈的恩师——比如你们采访过的张老师和农老师,对我们这些后辈都是很宠爱的他们不仅把技艺教授给我们,还在每一件事上尽心尽力为后辈铺路。

”说着,何老师从一个大包里拿出一本图集,翻到《瓦氏夫人》的剧照,这是一张瓦氏夫人扮相的特写她指着图中戏服的垫肩和虎头腰带说:“你们知道这些装饰物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是那些老老师们在剧院大门摆一个木台,亲手一钉一锤‘笃笃笃’敲出来的,看到这一幕难道不会感动吗?在练功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在背后默默地付出,还能去抱怨练功的苦吗?”来自恩师无声的支持给了何老师向上的动力,无形的力量推着她稳步向前。

“老一辈的老师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也要把这种敬业的精神传递给新一代的演员,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艺术事业怀有热爱”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9张

何一文老师的《瓦氏夫人》剧照(图源来自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因为成功塑造了“瓦氏夫人”一角,何老师获得了中国第七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优秀演员奖”面对这些荣誉,她说:“一部优秀的壮剧和演员获得的荣誉不是个人创造的,它们凝聚的是一个团体的汗水和辛劳。

”舞台上,演员间的默契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整体状态谈到演员之间的合作,她表示:要学会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不服气是排不出好戏的“我很幸运来到了这个很团结的集体,中央下文件让我们排戏大家都会马上进入状态。

状态好到什么程度呢?首先要把剧本熟透,不用提词,临时改剧本就能当场表现到位现在的演员在这一方面还是要加强的……当然了,首先要自身做好了才能给学生做好表率”列夫·托尔斯泰在《论创作》中对“艺术”有这样的定义:“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受到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开创了壮剧之路,悉心浇灌了一代代艺术之花他们对壮剧艺术的热爱和真诚感染了后辈,年青的一辈在继承壮剧技艺的同时继续把壮剧精神发扬光大,创造出壮剧的历史新篇章何老师也把壮剧的未来寄托在后辈身上,退休后依旧致力于壮剧的传承工作,这种精神是壮剧团一脉相承的。

“传承”不仅是技艺的继承,还要把团队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发扬光大壮剧团的精神不能丢,“传承,迫在眉睫!”何老师的语气很坚定壮剧的辉煌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们续写,有党中央的文化政策和民族政策的关心和支持,壮剧艺术一定能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民族艺术一定会再现耀眼的光彩。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10张

记者与何一文老师合影剧目创新杨丹华,广西戏剧院壮剧团一级演员,饰演的现代壮剧《第一书记》的女主角“刘萤”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现代壮剧的优秀代表作壮剧团近几年紧跟时代的步伐,心系基层群众,关注社会生活,并以此为创作基础请文化厅的名家编写了不少精彩的现代壮剧,《第一书记》应运而生,它深入了基层,也深入了人心,是壮剧创新工作的成功之作。

初见杨丹华老师就是在壮剧的排练场里,她的神采奕奕让人眼前一亮:活力,青春,干练在简单寒暄后,我们便开始了采访,问及杨老师是如何与壮剧结缘的,老师不假思索就吐出了“偶然”两字尽管结缘偶然,杨丹华老师真诚说道,我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壮族人,但是在从行20多年里,对壮剧的感情是越来越深,它来源于这片红土地上壮族人民的生活故事,不管是神话形式的,还是小歌小品,它的的确确演绎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艺术形态。

与此相呼应的,便是以杨丹华老师为主演的,经过三年打磨的大型壮剧《第一书记》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选拔了3000名优秀机关干部进驻3000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杨丹华老师作为主演,在《第一书记》的巡演中,首站在南宁的表演最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老师说当时邀请了很多基层干部过来观看,反响很强烈,很多干部看完之后激动要上台交流和合影留念,因为这些干部觉得她演得很真实,在她的表演中找到了共鸣,更是为此向她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对《第一书记》的打磨非常有意义,使得《第一书记》是不断与时俱进,把当下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带到了舞台上。

最可贵的是,她的表演中诠释了当代青年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以及时代青年楷模向上向善的精神情怀通过一幕幕精彩的演出把时代青年的热血形象推广出去,这是在感染和号召更多年轻群体加入国家的基层建设,艺术的力量在此是无与伦比的,恰恰表明,壮剧的魅力来源于生活。

在近些年里,壮剧团不仅邀请了一些中专、高校的学生来排练场观看演出,也走进了校园,为师生带去极具特色的折子戏,展演壮民族的服饰,以及器乐的介绍等,现在还增加了大型的壮剧演出,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对壮剧非遗的支持。

壮剧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偏低,对民族文艺的关注度不够高,为此,如何把壮剧推向年轻群体也是我们采访的一个重要内容,杨老师给出了她的看法,她说,魅力壮剧在传承的基础上必须创新,像《第一书记》,你必须有一些时代感的剧目,我们要双轨并行,年轻人既能接受传统的题材,也能接受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题材,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加好。

对于壮剧对青少年来说意味着什么,杨丹华老师向我们给出了寄语:壮剧就像一颗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他们看了壮剧之后会有所启发,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然后长成参天大树,把民族的精华传承下去!与时俱进唐红友,广西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团长。

据他介绍,壮剧从最初的业余文艺队发展到如今专业的壮剧团,丰富了壮剧的舞台表现形式“结合壮剧原有的表现形式加入其他壮族元素,借鉴了包括山歌,莫伦,铜鼓,壮锦等元素使用桂柳话演唱,观众容易理解,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壮乡特色。

”为了提高壮剧的精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壮剧团也不留余力地开展相关工作“我们越来越重视与著名编剧和作家的合作,打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符合国家政策的好剧本比如《第一书记》《瓦氏夫人》和《邕州阿姆》等等在作曲方面也注意保留壮剧的韵味,再适当创新,而不背离当下的审美趋势。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壮剧的发展受到阻碍,落入被动的局面现代人很难静下心来欣赏一部戏剧,导致了观众的大量流失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所有“非遗”项目都面临的问题改革创新意味着要舍弃一部分旧东西,稍不注意就会脱离“传承母体”而使得“非遗”的本真性受损。

但是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淘汰壮剧团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动漫人物,制作了壮剧动画,在其中融入了时尚元素,在互联网和电视台等进行线上传播再加上剧院演出、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和全国巡演等线下活动,壮剧团一直在思考,也从未停下发展和推广的脚步。

壮剧和其他戏剧相比,根基不够牢固深厚但也不能说壮剧没有优势,壮剧打的是“民族牌”,在壮剧中能综合体现的壮文化,这是别的戏剧做不到的;另外壮剧的伴奏乐器马骨胡也是独一无二的,只在壮剧中使用“全国只有一个专业的壮剧团,而且壮剧得到了中央和区政府的支持,我们只能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往专业化发展,兼容并包,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11张

记者在采访唐红友团长后记热爱,是这一次采访的高频词,我们在这些艺术家的眼里看到了敬业的光芒,读懂了艺术的纯粹一脉相承的团队精神赋予了“非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时俱进的变革又给“非遗”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壮剧历经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终于从民间小戏蜕变为大型综合艺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壮剧人”将上下而求索在通往精品艺术的道路上,无论多少兴衰成败都不会让他们忘记初心,因为壮剧人从未停止前行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12张

从前:1960年广西右江壮剧团演出《百鸟衣》剧照(图源来自广西戏剧院壮剧团)

非遗style壮族歌曲(壮族非遗项目有哪些) 第13张

如今:壮剧《赶山》剧照(图源来自广西戏剧院壮剧团)(记者 廖文心 姜婷 李毅华 郭珊珊 杨郭珊)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