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非遗保护项目(浏阳历史文物古迹)

六八 121 0

浏阳市非遗保护项目(浏阳历史文物古迹) 第1张

【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撰文不易【摘要】 随着人口流动和普通话的普及,地方方言的地位越来越岌岌可危,所承载的乡土情怀和根源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方言作为一种“有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无声”的继承,自2003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之风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

本文以浏阳方言为切入点,调查浏阳方言的发展历史、现存状况以及居民方言使用的基本情况,目的是了解浏阳方言的发展现状,以便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浏阳方言【关键词】 浏阳方言;传承;保护;现状分析;对策 一.导论随着一曲《浏阳河》响遍大江南北,烟花小城------浏阳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目光。

旅游业和流动经商的不断发展,让本土的浏阳方言不再和时宜,取而代之的是夹杂着各地口音的清一色的普通话方言不仅是多种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媒介与传承载体,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为了保护和传承好家乡浏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回到家乡开展了个人暑期实践,通过发放问卷、走访调查、实地采访、查找文献地方县志等方法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

二.浏阳地方情况概述(一)地理位置今天的浏阳市是隶属长沙代管的县级市,整个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东南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万载县以及萍乡的上栗县接壤,西南接于醴陵,西、西北与长沙县、株洲市为邻;北接岳阳平江,境内多山地,东北较高多山谷,西南稍低,多为起伏不大的丘陵。

浏阳河绵延横梗境内,西流自长沙注入湘江,浏阳以浏阳城区为中心,四周为浏阳人俗称的东南西北四乡,与浏阳市(城关镇)相连接的乡镇是:东面高坪乡、东南澄潭江镇、大瑶镇,南面杨花乡、西南枨冲镇,西面太平桥镇、西北焦溪镇,北面淳口镇、溪江乡。

【2】(二)建制沿革据浏阳境内1991年8月出土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打制石器证明,公元前15-20万年,浏阳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和繁衍定居在古代九州中,浏阳属荆州,西周、东周属长沙国,春秋、战国均属楚国 秦朝分黔中以南长沙分置长沙郡,浏阳属长沙郡临湘县。

西汉属长沙国临湘县地现浏阳区域划为五区:以城区为中,四周分别为东、南、西、北四区,区划详如表2-2:

浏阳市非遗保护项目(浏阳历史文物古迹) 第2张

三.浏阳方言概况(一)浏阳方言的种类由于历史上多次移民以及地处湘赣边境,浏阳受到多种方言影响,形成了境内方言四乡各不相同乃至“十里不同音”的状况有的属于几种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属于一种方言内部的差别,从方言分区的角度看,浏阳实际上含有三种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1.客家方言明清时期由广东、福建以及江西等省迁入湖南的客家移民,其后裔中有不少仍以客家方言作为其内部的交际工具湖南境内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桂东、汝城、宜章、江华、江永、新田等县市。

从宏观的角度看,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和南部边境地带一些河流上游的山区,较为零散,其分布区域呈现缩小的趋势【3】据卜传章老人回忆说,浏阳客家方言分布在以大围山为代表的东乡山区地带,传闻在明朝时内部矛盾和战争频繁,从广东梅州迁徙过来一批客家人,繁衍生存的期间融入了浏阳大围山本土文化,互相影响,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浏阳大围山客家文化。

浏阳大围山与江西铜鼓相邻,现在的大围山客家基本都源于江西,一部分原因是江西人口竞争力大,情急之下为了生存只能迁往浏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广东客家与江西本土人发生激烈矛盾,为了避免矛盾再次发生而迁往浏阳这些移民在大围山大多以部落形式聚居,也存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和浏阳大围山本地人杂居的情况。

【4】夏剑钦先生在《浏阳方言研究》中也曾提到:“浏阳客家话俗称客姓话,分布在浏阳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中,即大围山区、张坊镇、官渡镇和文家市镇的部分地区”由此可知,浏阳大围山客家是从广东梅州为起点、江西为转换点发展而来的。

2.湘方言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历代的移民使湘语和赣语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吴宗慈《江西通志稿·江西棚民始末记》明鑫庆以后,城浙边缘各省山地有闽粤两省无业之民相继来居,搭拥栽种竺麻,土民名之‘棚民’或曰‘麻拥阮所以示分别于土著之民也。

”书中说这些移民的迁徙路线是“自闽粤出发,越山至江西东南部如石城、瑞金、于都、寻乌、会昌而西,进至帐南上犹及相属邵郴,再循谷北上进至城西之古安、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相属醴陵、浏阳、平江,再北至铜鼓、休水,大致吉之,即由江西东南部循一弧形线至江西西北部也。

”也就是说,湖南和江西都同时有来自相同地方的移民,也就或多或少地同时会受到这些移民语言的影响而使各自的语言具有某些共同点【5】 从声调可见,黄花镇是属于非常典型的湘方言区域,而永安镇则属于湘方言与赣方言交界区域,永安镇人在与西面的湘方言区人交流时多使用湘方言的语调,而与东面的浏阳大多数赣方言区域的人们交流时,也能适应赣方言的语调系统,永安镇的方言其实是以湘方言、赣方言并存的形式出现来体现过渡地区的特点的。

【6】随着当今社会相邻地域间、甚至跨地域的交流日益增加,不同的方言间会有接触与影响,从而使方言发生演变是必然的,方言区之间的划分也应该不是径渭分明,方言区与方言区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个过渡地就像湘方言和赣方言的过渡地带充斥着各种方言,不纯不杂。

方言之间通过接触引发的方言变异是方言演变的共时表现,这种变异应该时间跨度较小,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william Labv)将其称为“进行中的变化”(change in Progess),然而正是这种共时变化的积累将形成历时的演变,因而我们常常可以从中探究语言的历史变迁与预见未来变化发展的趋势。

3.赣方言赣方言在浏阳方言中占优势地位,分布最广,又包括城关话(即狭义的“浏阳话”)、东乡话、南乡话和北乡话据《宋季兵事》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迁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

”在此情况下,各地移民大量迁入,至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浏阳户口大增,建制由县升为州当时移民大都来自江西,成为浏阳人口的主要源流在浏阳姓氏中,有原籍可考的154支,其中多达80支原籍为江西 大量江西人口的涌入,使得赣方言成为境内占有绝对优势的方言,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浏阳土话”,浏阳东区、南区、北区大部分及西区小部分地区均持此种方言。

代少若学者在《湖南赣语词汇研究》中提及“湖南赣语区内各县市,因行政隶属关系,经济、日常生活都与其他非赣语区密切接触,在语言上势必要受湖南其他地区方言的影响……浏阳受湘语长沙话影响最深”【7】故而浏阳人讲普通话会有一些音表示强调,这就是常说的“长沙腔”,例如“吃辣椒”中的“辣”会读成升调并拉长音“吃辣~椒”。

(二)浏阳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浏阳方言古老窗户的窗,古字为烟囱的囱,没有表示房屋概念的宝盖头浏阳话保留古音囱,窗囱同音,反映了浏阳方言发音起源时代,应是人类居所尚处窗囱一体的年代,即穴居时代浏阳方言源于异地。

浏阳人不说太阳落山而是“太阳落水”,推理出浏阳话源自大江大湖,原产地并非湘东丘陵浏阳方言规范,与古代汉语高度对应北乡土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词汇,一则为表示立刻、马上、现在的“瞬间”、“瞬间即”,“瞬”近音同调于普通话的瞬,“间”同音浏阳话的间,意为瞬即;另一则为表述“谁啊”的疑问词“孰呢”,“孰”即孰是孰非的孰。

浏阳方言雅俗共存“亢”字象形脖子,所谓引吭高歌,就是拉长脖子唱高音浏阳方言中,关于脖子,既保留了颈项,颈亢的雅言,也有颈箍之类的俗语浏阳方言形容寒冷,俗语云:“冷起来一身发痉(痉挛)”,也有更细致入微的描述,“冷起来颈箍是个子缩”(个子缩表达一种动态,不停缩进缩出,类似痉挛)。

当然,让人惊叹的是极为雅致简洁且充满音律之美的表达:冷起来“亢亢痉”而白话文语境中,亢的本意,已经完全消失于历史迷雾之中南方方言由于山隔水阻,地理隔离导致缺乏交流,变化缓慢,且很难统一,所以八大方言南方占其七,而北方仅北方方言一种。

同时由于变化缓慢,导致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即很多南方方言里面都保留了不少古汉语习惯,包括浏阳方言我走访了浏阳祠堂,跟老人交流本地方言,并查找了浏阳县志和相关资料,整理出下列字词:(括号中为读音)寻:找;例:你在寻什么东西?(qin)

莫:别;例:你先莫走,等一下我(mo)尽:都;例:我们班尽是些男生,没有几个妹子(女孩)(qin)窟:窝;例:狗窟(狗窝)(kuo)晏:迟、晚;例:不好意思,我来晏了(an)携:抱;例:你携不起(抱不动)的,别摔着他啦!(kie)。

失:丢;例:我的笔有失掉了(又丢了)(shue)失格:丢脸(shue gie)跍:蹲;例:脚都跍(蹲)麻了(ku)饥:饿;例:多时(早就)肚子饥了,还不搞饭(做饭)吃!(ji)眼:洞;实:填、埋;例:把这个眼实掉(把这个洞填掉)(an)

赅:欠;例:你还要他请客,他自己还赅了别人的钱(wo)多时:早就;例:他多时来了,等你好久(很久)了(duo shi)阶级:阶梯(gai ji)如今:现在;例:你如今在干嘛(你现在在干嘛)?(yu jin)

清白:清楚明白;例:自己都不清白,还教别人!(qing pa)上(下)昼:上(下)午;例:明日上昼(明天上午)来我家吧(shuang zhou)欢喜:高兴;(huan xi)急性:快点;(ji xing)

四.浏阳方言发展现状(一)问卷调查为了解浏阳人民对方言的使用情况及基本认识,我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关于浏阳方言发展现状问卷调查》的调查问卷(问卷样本见附件一)总共10个题目,6个单选题,4个多选题。

我选取了城区、西区枨冲镇、普迹镇作为问卷发放点,其中城区淮川街道、荷花街道、集里街道、关口街道分别发放50份问卷,收回187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72份;枨冲镇发放100份,收回75份,有效问卷为66份;普迹镇发放100份,收回67份,有效问卷为53份,有效问卷总数为291份,数据统计来源仅取有效问卷,见表4-1。

浏阳市非遗保护项目(浏阳历史文物古迹) 第3张浏阳市非遗保护项目(浏阳历史文物古迹) 第4张

(二)问卷分析1.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抽样调查的样本中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浏阳人能熟练的掌握浏阳方言,少部分人浏阳方言掌握程度不高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浏阳方言种类的占了七成,有高达99.30%的人愿意让孩子学习方言,并且大部分人认为浏阳方言应该得到保护,说明浏阳民众对浏阳方言有基本的认识,同时也有意愿继承和保护浏阳方言,让子孙后代传承浏阳方言;到方言在使用时只有同乡人听得懂,有利于保护隐私;同时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归属感;部分表达更为生动活泼;可以普及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方言的继承有助于文化交流传播;并且意识到方言相较处于弱势地位,应该加以更多关注,这说明浏阳人民有较高的本土民族文化意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精神。

然而,虽然有超过80%的人能够熟练掌握浏阳方言,但是经常使用方言的人却不足50%,对浏阳方言种类熟悉度不高,使用方言的情况越来越少,大多能熟练使用,但有些词汇较生疏或不会说;使用场合单一,平常使用也主要是在家人、邻居、亲戚间沟通或公共场合如商场、搭出租车、公园等场合。

同时仍然存在一部分人不愿意讲方言,认为现阶段正是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时候,方言应该做出让步因制表不便,城乡常住地对浏阳方言使用的影响未列入上表,由后台数据分析比对,城市常住地居民方言使用情况更少,比重远远低于农村居民,方言使用情况地域分布不平衡。

这说明浏阳方言传承和保护的形势严峻,正在受到冲击,方言危机离歌奏响2.浏阳方言危机的原因(1)语言环境的极度收缩近几十年来,随着一直用方言作为语言呈现方式的浏阳皮影戏的逐渐衰弱,影视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语言规范化方针的贯彻,浏阳方言逐渐从文化生活退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以及工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频繁,不同方言区的人交往愈来愈多受地域限制,外地人听不懂,影响语言交流,故越来越多的本地人选择用普通话交流。

家人、邻居、亲戚之间由于长期使用浏阳方言,受到经济变动和外来文化冲击较少,且公共场合使用方言能够形成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易被“宰客”虽然这两者已是方言最后的活动空间,但是有些家庭为了让孩子从小跟上文明用语的步伐,从小就教孩子普通话,家庭中刻意避免讲方言,营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或者有些青少年掌握不好方言,将普通话也带进了家庭;公共场合有时也由于越来越多外地人的存在或部分词语不知道用方言怎么表达的时候更多的使用普通话,此时而言,方言已经带有残存性质了。

(2)年轻一代的疏离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浏阳人,他们的普通话已说得相当纯熟,甚至不带“长沙腔”,字正腔圆,走到外地也听不出是“浏普”,他们的普通话纯熟到就连日常口语中普通话的比例已占到二分之一左右,可以把普通话和浏阳话说得一样流利,甚至更流利。

就连幼儿园上下学的小孩子在路上跟父母说话,在课间和同学打闹都是讲普通话,虽晏语轻轻声音稚嫩,但是方言已经不会讲了,比如我五岁的侄女,从小就被教讲普通话,所以她到现在还是只能听懂浏阳话,但是不会讲,这样的现象在浏阳的年轻父母家庭中十分普遍。

很多年轻人并不怎么会熟练的使用方言,在一个连贯的句子中,常常浏阳话夹杂着普通话,一些浏阳方言年轻人根本听不懂,如“严丝合缝”(浏阳话音an si huo foeng)、“泪眼婆娑”(浏阳话音an li ba sa)、“中暑”(浏阳话音fa sa)、“刀豆”(浏阳话音dao ba jie li),至少我在做这个方言调查之前有的词并不清楚,汉字词语和平常耳熟能详的发音总是对不上号。

不仅仅浏阳话正在被遗忘、异化,这种语言要素的流失还殃及了地方文化我记得在我刚刚记事的年纪,常听到老人用浏阳话唱浏水老调,红白喜事的仪式上有德高望重的老人用浑浊的浏阳话念祝词,可是现在连一曲正宗的《浏阳河》都听不到了,浏阳话也正在逐渐丧失它的文化地位,甚至与年轻一代“绝缘”。

(3)掣肘的国家政策据有关媒体报道,当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方言译制片在全国热播时,国家广电总局针对这种用方言配音的境外动画片的播出日渐增长的趋势,出台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以“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为由,紧急叫停了这种方言版本动画片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出。

此为其一,其二,针对有些官员在接受电视采访时使用方言,教育部有关官员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样做影响不好,将和有关部门进行磋商,提出要求让官员说方言不要出镜”方言译制片叫停与说方言的官员不得出镜接受媒体采访让方言似乎成了“过街老鼠”。

虽然国家政策并未明文规定反对方言传承,但是这些行为和举措给社会公众形成了国家不提倡方言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继承和保护方言的社会风气的形成(4)思想观念的偏差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通话意识已深入人心,人们往往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方言。

特别是年轻人,在思想上排斥自身的方言,认为自己的方言很“土”,正如问卷中有高达69.42%的人认为用语过于粗俗,从而不愿意说方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两者在一定情况下能够相互转化在都讲浏阳话的环境中,浏阳话是一种普遍性,自然乐于讲,但是随着周边讲浏阳话的人越来越少,缺少那样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浏阳话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性,其地方属性逐渐凸显出来,思想观念中不可避免的夹带鄙夷和排斥的因素。

此外,现存社会中讲普通话的多为文化素质较高或受过教育的人群,大多讲浏阳方言不会讲普通话或普通话不流利仅在社会地位低下底层劳动者、交通封闭地处偏远山区贫穷的群体之中这越发灌输给人们一种定式思维,固化浏阳方言“土”“低档”的印象认识,故而部分人即便是知道讲也不愿讲方言。

(5)城乡发展不平衡由隐藏数据(未载入上表)知,有效问卷中城市常住地有132人,农村常住地有159人,在使用方言频次一题中,经常使用的城市常住地有56人,占比41.79%,经常使用的农村常住地有78人,占比58.21%;在掌握程度一题中,能熟练使用的城市常住地有95人,占比39.09%,能够熟练使用的农村常住地有148人,占比60.91%,说明城乡方言使用情况差异显著。

城市常住地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以及生活工作环境要求,讲普通话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农村常住地人口,且长期不接触或较少接触浏阳话,造成方言生疏,不能够熟练使用我于城区和农村(枨冲镇、普迹镇)分别发放了200份问卷,但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农村常住地人数远高于城市常住地,我认为这与城中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密切相关。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增大,城乡际交通便利化多元化快捷化,农村人口大量单向流入城市,城乡的生活落差及工作压力,还有对融入城市的归属感和依托感的希冀,让进城务工人员有一种摆脱农村背景,尽量与城市同轨以获得归依感和尊严感的心理状态,会避免使用自己的家乡方言,更多的使用普通话。

这种情况也加剧了方言的流失3.正确认识方言的价值 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精英文化透过现实的纷繁,拨去历史的迷雾,是引导人们前行,社会前行的先导,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英文化,现代化社会建设更需要精英文化。

然而,任何社会除了精英文化之外仍需存活着底层大众文化【8】(1)城市的文化多样性方言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多元性,浏阳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而这些特有的地域文化都是以方言为载体的方言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人类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所留下来的足迹,它有着普通话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9】方言的消亡意味着一个具备具化地方独特性特点的文化载体的消亡,这种文化多样性的衰退与消亡就如同物种消失一样,是不可恢复的浏阳方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闪闪发光,更在文化艺术中熠熠生辉浏阳花鼓戏、老调唱词、说唱艺术……不管是什么,都是浏阳方言的延伸,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与深厚底蕴。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保护方言是保护城市的文化底蕴,维持城市的生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2)地方文化传承的必然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现代化的生活式使方言特征在迅速消退保护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己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10】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胡适明确地把中国的语言分成三等“方言土语是最自然的语言,在《海上花列传》序中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浏阳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很多方言字词实际上来源于典雅古韵的文言文,读来甚觉唇齿留香,古朴悠久,韵味十足“方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和一个地域的民俗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很多方言的内容,普通话是没有办法表达的。

”李祥林一直鼓励学生多说方言在他看来,方言如果断流,丢失不止是乡音和乡愁地方方言能够体现亲和力,增强人们的凝聚感和向心力,传承浏阳方言,增强文化自信,是浏阳文化传承的必然4.传承和保护浏阳方言的措施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存在方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受全球化、乡村工业化和现代都市化的影响,方言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方言一旦消失是很难再生的方言的消失会导致地方文化的缺失,应采取立足传统,传承精髓、力求创新,与时俱进的方式,延缓方言特征消失的速度,保护语言文化遗产。

【10】(1)立足传统,传承精髓方言是一方文化之根,推广普通话也不能矫枉过正,完全否定和灭绝了方言不管何时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文化之源,要传承好浏阳方言中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精髓,建立浏阳方言文库,整理文言文献,记录最具乡土人情、最本香本色的地方方言。

正如2008年,来中国任教的美国人司圆直和到中国留学的美国人柯祎蓝创建了网站“乡音苑”,通过上传当地人用方言讲述的小故事,进而制作中国方言地图,记录中国“正在消逝的方言”2014年6月,广东东莞市宣布,将用三年时间建立东莞方言档案。

政府是传承和保护方言的核心力量,应该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加大方言传承的宣传,出台相关保护条例,建立浏阳方言保护传承制度,提高群众传承方言意识(2)力求创新,与时俱进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11】方言在年轻一代的疏离中没落,主要是老年人仍在坚持继承,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丰富浏阳方言展现形式,可以通过创办浏阳方言大赛,成立民间吟诵艺术团、方言吟诵艺术协会,让更多方言爱好者有一个平台交流互动,也吸引更多的的浏阳人民参与到方言的传播与继承之中,形成浏阳城市文化特色,让小众文化带动大众文化,形成全民皆重视方言、热爱讲方言的社会氛围。

例如2008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先后在江苏、上海、北京、广西等省市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湖南省的公众媒体人也在身体力行,2015年7月,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发起湖南方言调查“响应”计划,将用5至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

五.总结通过问卷调查、查找文献、走访调查等途径,我们可以了解到浏阳方言的基本情况,包括种类、发展历史及分布等等,并且在大多数人仍具有保护和传承方言的意识的前提下,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受到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方言正在悄然流失。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让方言在新生一代焕发新的魅力,继承传统,弘扬文化本文以浏阳方言为例,具体展现了浏阳方言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也可以作为中国普遍存在的方言流失危机的一个缩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化,只有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参考文献】[1]谢书民.河南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阈[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05):134-137.[2]彭红亮.湖南境内湘语与赣语过渡地带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陈立中.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概况[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59-62.[4]肖焱.浏阳大围山客家山歌研究[J].戏剧之家,2015,(24):66-67.[5]彭红亮.湖南境内湘语与赣语过渡地带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6]彭红亮.湘赣过渡地带语音研究初探——长沙县黄花镇与浏阳市永安镇方言语音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9):90-91.[7]代少若.湖南赣语词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8]方允璋.从方言俗语看地方人性格——兼谈福州人性格对闽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24-28+96.[9]王彩琴,张真.河洛大鼓与河南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4.

[10]蒋文华,凌建英.城市现代化与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大同方言保护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15,(02):41-43.[11] 耿延宏,潘桂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方言保护的思考——以河北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28-131.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An Example of Liuyang Dialect【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uman flow and Putonghua, the status of local dialect is increasingly endangered, and the country’s feelings and root culture are inherited and protected. Dialect as a kind of “talking’’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not be “ silent’’ inheritance. Since 2003, the wind of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spread worldwide, being becoming the major hot issues of concern. Taking Liuyang dialec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habitants of Liuyang dialect to use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purpose is to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development of Liuyang dialect,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and inherit Liuyang dialect.

【Key Words】Liuyang dialect;inheritance;protection;status analysis; measures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