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美术与技艺·湖南省(湖南省级非遗项目)

六八 251 0

国家级非遗美术与技艺·湖南省(湖南省级非遗项目) 第1张

简介摘取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此致感谢第一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307 滩头木版年画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隆回县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滩头镇地处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此地民风古朴淳厚,习俗独特,历史上曾出现过造纸村,雕刻村,色纸、花纸、香粉纸巷和年画街,手工业十分发达,且分工明确,相互配套。

滩头自古巫风炽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用于祭祀的纸马品种繁多,其制作工艺与后来的滩头木版年画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据《隆回县志》载,滩头木版年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据民间口传历史资料,滩头最初的木版年画作坊是明末清初时绰号“王猴子”的王东元所办,曾印制过《秦叔宝》、《尉迟恭》等十余种年画。

道光年间,胡奇甫开办“和顺昌”年画作坊,增加了《桃园结义》等新品种同治年间,滩头木版年画已行销全国20世纪初,滩头木版年画生产达到全盛,有年画作坊108家,年产年画三千多万份,销往江南各省及东南亚一带1949年后,滩头木版年画被当作封建迷信品加以禁止,1958年恢复生产,1966年后再次受到摧毁,1979年重新恢复生产。

1984年,滩头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1994年,滩头木版年画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美术一绝银奖”2003年,在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大展中,滩头木版年画获中国传统工艺品金奖   滩头木版年画从造纸到成品所有工序都在滩头当地完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产系列,这在全国年画制作中较为鲜见。

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有四十多个品种,分为门神画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在滩头木版年画的工艺中,蒸纸、托胶、刷粉等传统工序均为滩头所独有,“开脸”也是有别于他处年画的独特技艺滩头木版年画的制版难度在于线板雕刻,在这方面“高福昌”年画作坊的“陡刀立线”技术很有名,其行刀角度一致,使用均匀的暗劲,转折、交叉处稳当不乱,完全靠感觉和技巧把握。

  如今,历经三百多年风采依然的滩头木版年画已经远涉重洋,成为英、美、日等多国大型博物馆的珍藏但近年来滩头木版年画市场急剧萎缩,作坊入不敷出,艺人纷纷改行,只剩两家年画作坊还保留着门面,其中“金玉美”也基本停产,“高腊玫”只能勉强支撑,年产量不足五万张,作坊主人的子女无一继承祖业。

滩头木版年画或毁坏或流失,有不少技艺已经失传,亟待抢救、保护318 湘绣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长沙市  湘绣的传统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及其所辖的长沙县、望城县、开福区的数十个乡镇解放后,在原有绣庄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红星湘绣厂、湖南省湘绣厂、长沙市湘绣总厂(已改制)、长沙县湘绣厂(已破产)、望城县湘绣厂(已破产),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近10万。

1979年省厂改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199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780万元建立了湖南省湘绣博物馆1986年成立长沙市沙坪湘绣厂(民营),2003年中外合资修建了湖南星沙湘绣城  湘绣近百年来被世人普遍认为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深褐色菱纹信期绣”、“黄绢地长寿纹绣”等大量刺绣残片证明湖南刺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湘绣在清代后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清末,湘绣艺人李仪徽(1854-1928)首创掺针绣法;胡莲仙于1898年在长沙市司门口开设了第一家湘绣“吴彩霞绣庄”,掺针绣法通过胡莲仙传教徒弟而得以推广掺针绣法能表现物像的浓淡阴阳、色阶渐变、色调混合,再与极为精细的劈丝技术相结合,使文人绘画的精神得以充分展现。

清末民初,湘绣艺人廖家惠绣制《吴佩孚母亲像》(现藏上海博物馆);“奉安大典”中,孙中山先生灵柩覆盖的是湘绣棺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1933年长沙锦华丽绣庄刺绣的《罗斯福总统绣像》(现藏美国亚特兰大市小白宫博物馆),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展出,引起轰动,使湘绣扬名国外。

这一时期,湘绣技艺均已达到相当高度解放后,湘绣名老艺人余振辉(1913-1984)发明和完善了毛针法,使湘绣表现的狮、虎栩栩如生,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中独有的著名针法通过数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湘绣技艺现已形成5大类72种完整的针法体系,为完美地表现文人绘画和现代摄影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双面全异绣使湘绣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国人誉为“超级绣品”,外国友人称为“魔术般的艺术”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先后授予的湘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李凯云、杨应修、黄粹峰、刘爱云、周金秀五位。

湘绣狮、虎等题材的作品现藏中国工艺美术馆,成为国家级珍品(国宝)湘绣艺人曾多次受国家委派,到国外表演,大量湘绣作品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国际机场和友人,传播了中华文化,增进了国际友谊;2005年,我国“神六”太空之旅,搭载了湘绣作品(长沙沙坪湘绣厂绣制);2005年10月,在江苏省木椟举办的“中国四大名绣展评”中,惟有湘绣《长寿鸟》(湖南星沙湘绣城绣制)获一等奖;2005年11月,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精品展”中,湘绣《安南绣像》(长沙绣花园绣制)获得刺绣类惟一金奖。

  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使源于民间手工技艺的传统湘绣存在传承人的匮乏,部分优秀的手工技艺趋于失传,为了保护、发展湘绣传统技艺,长沙市人民政府正积极采取有效务实的措施,逐步加大保护力度,使湖湘人民千百年来创立的湘绣品牌得以传承和发展。

324 挑花(黄梅挑花、花瑶挑花)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黄梅县          湖南省隆回县  挑花是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工艺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和湖南省隆回县的挑花技艺各具特色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隆回瑶族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

花瑶分布在隆回北部海拔1300米以上的虎形山瑶族乡、小沙江镇、大水田乡和麻塘山乡,共有七千余人  花瑶挑花相传源于汉代,成熟于明清时期挑花的材料为藏青色或白色的土布和各色丝纱线,挑花女不用描图和模具,只是遵循土布的经纬徒手挑制,多采用图案中套图案的填充式挑花工艺。

挑花图案取材广泛,多达千余种,大致有动物、植物、历史、生活习俗等四大类,以动物类图案最为常见,构思奇巧,造型大胆夸张,布局均衡对称,色彩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国著名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

花瑶挑花服饰被中国美术馆、民族博物馆列为珍品收藏1994年花瑶挑花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获得铜奖,2003年又获“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大展”金奖,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因此被湖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民族服饰不断被外界所同化,这一时期,许多老的挑花艺人去世,技艺传承出现断裂,同时挑花材料匮乏,制作面临困境花瑶挑花工艺日渐式微,已到了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和挽救345 竹刻·宝庆竹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邵阳市  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

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记载过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及其竹艺作品的情况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

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50年,政务院特定8件宝庆翻簧竹刻工艺品,作为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向斯大林祝寿的礼物。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宝庆竹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虽然在历代战乱和20世纪60年代屡受严重摧折,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在20世纪90年代邵阳原有的9家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的二十多名老艺人亦年事渐高宝庆竹刻正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368 土家族织锦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四县的土家族聚居区土家锦用绵线织成,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

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

花带是土家锦中普及面更广的品种,它采用“通经通纬”的古老“经花”手法,几乎不需专用工具即可在织造者两膝间完成  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自成形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

  土家锦的四百多种传统图案花纹是其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充分展示了土家人的创造力,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是土家锦手工技艺的原生地和最后一块热土,也是全国土家族中至今仍保留民间织造风尚的惟一区域。

然而,社会的变革、经济结构和文化意识的变化,正使土家族织锦技艺逐步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陷入全面濒危的境地,亟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护39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湖南省凤凰县

  银饰是苗族最喜爱的传统饰物,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  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素有龙头凤尾之美称,其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一百五十余件,多则达两百余件,价值昂贵。

苗族银饰精致美观,以贵州省雷山县和湖南省凤凰县的制品为代表,其中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

苗族银饰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品种、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对外交往中,苗族人民把银饰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和藏族的哈达、汉族的珠宝一样珍贵  苗族银饰的创制技艺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聪明能干、智慧机巧、善良友好的民族性格。

银饰洁白可爱、纯净无瑕、质地坚硬,正是苗族精神品质的体现  苗族银饰长久以来都是在苗族地区流传,改革开放后,其开发前景看好但是,银饰锻打技艺一般是在家庭内部承传,无法择优而授,原有艺人多已年老,真正能继承银饰锻造这一精湛工艺的并不多,所以这门特色技艺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有必要加强保护工作。

436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浏阳市  浏阳花炮源远流长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浏阳花炮一直尊李畋为始祖清代康熙年间,浏阳花炮的生产已具相当规模。

至光绪年间,它已销往香港、澳门、南洋诸国,成为名牌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浏阳花炮由历史上的外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外销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则达于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其品种也由三十多个发展到现在的13大类三千多个。

1995年浏阳市被国家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荣誉称号;2002年成立国际烟花协会(IFA),总部常设浏阳;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浏阳花炮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浏阳花炮”驰名商标。

  浏阳花炮与中国古老的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传统节日中,人们无不放鞭炮烟花以志喜庆举行各种祭祀庆典时,也须燃放花炮  浏阳花炮生产原是传统技艺,全靠手工制作,有12道流程、72道工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业人员已研制成功安全可靠无公害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日观烟花、室内和舞台烟花等高科技新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花炮燃放也可由传统的手工点火改为遥控点火,燃放程序全部由电脑编排操控  浏阳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炮产销地2004年,花炮产业实现产值32亿元,创税收6亿元在近30万浏阳花炮从业人员中,有90%来自农村,吸收了全市70%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浏阳正在筹建花炮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花炮收藏、研究、展示和交流的中心第二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832 石雕·菊花石雕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浏阳市菊花石雕是以菊花石为原料的一种传统石雕艺术,主要流布于湖南省浏阳市一带。

相传菊花石雕在浏阳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成形作品曾被当作贡品进献朝廷菊花石又名“石菊花”,是一种珍奇的石料,深灰色的石材中蕴有白色花纹,酷似怒放的菊花当地石雕艺人充分利用石料的这种特点,依据其自然纹理、形态和色彩精心设计,巧施雕琢,将隐藏在石料中的“菊花”凸显出来。

菊花石雕技艺有一套针对材料特点和造型需要而设计的工艺技术,整个雕制过程由采料、选料、开花、造型、设计、雕刻、上漆封蜡、制座底等十几个环节构成经过加工,素朴的石材变成一件栩栩如生的菊花石雕作品,材美、工巧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民间艺匠的审美品格和艺术创造力。

842 彩扎·凤凰纸扎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凤凰县纸扎是一种与民间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民俗艺术,在中国民间十分普及,主要用于祭祈、节庆和各种礼仪庆典活动凤凰纸扎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凤凰地区,发展历史相当长远清末民初,凤凰纸扎成为当地颇为兴盛的手工艺行当,一个县城即开设了十多家纸扎铺子。

凤凰一年四季都有应时的纸扎制品,春节期间更是纸扎的旺季,狮头、龙头、蚌壳、彩船、虾、蟹、鱼、鳖、云朵、盆花、灯笼等千姿百态的纸扎制品不仅行销本地,还销往邻县他乡,在湘、鄂、川、黔边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凤凰纸扎用篾条扎骨,外面糊以皮纸并施以彩绘,显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聂氏纸扎”博采众长,出类拔萃,所扎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形象皆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凤凰纸扎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可以为民俗学及民间工艺学的研究提供鲜活例证,需要大力保护弘扬878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醴陵市  釉下五彩瓷是湖南醴陵独创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长沙附近的铜官窑已有釉下绿彩、褐彩的花鸟纹样醴陵釉下五彩瓷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一百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制瓷填料、釉料和颜料均选用本地优质原料制作而成。

其彩绘图画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双勾分水填色等技法将画面溶于釉下,使其平滑光亮,具有饱满的水分感覆盖在纹饰上的釉经高温烧成后,形成玻璃质,更显得莹润光洁釉下五彩瓷所用颜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其熔剂中不含铅、镉等有毒物质,能耐酸碱。

坯件成型后须经800℃素烧,以提高坯件的强度坯件彩绘完毕,以喷釉覆盖其画面,而后以1350℃—1410℃高温烧制出成品,使五颜六色的画面从釉层中显现出来其使用釉下氧化钴着色的工艺被后世青花瓷器广泛采用887 侗锦织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侗锦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两汉至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和印染工艺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明清时期,随着侗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日趋成熟,侗锦织造技艺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侗锦分素锦、彩锦两种,都以手工操作织成,需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工序侗族妇女通过织锦展示她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侗锦图案演绎了侗族的历史和文化,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以及避凶趋吉、消灾纳福、与自然和谐共存等民族文化心理。

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使侗锦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社会历史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与生活习俗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侗锦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同样也受到影响。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侗锦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已刻不容缓935 黑茶制作技艺·千两茶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安化县湖南省安化县素有“中国茶乡”之称唐代中期,这里出产的“渠江薄片”茶被列为贡品。

宋代熙宁年间,安化置县时,当地的茶已“甲于诸州市”明代万历年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销往西北和国外,民间因而有黑茶“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清代道光元年(1821),当地茶商为便于运输,将黑茶踩捆成小圆栓形,每支定为100两;同治二年(1863)又增加为1000两,故有“安化千两茶”之名。

安化千两茶的制作分黑毛茶制作和精深加工两个阶段,黑毛茶制作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复揉、烘焙5道工序,精深加工工序则要复杂得多,包括筛分、拼配、软化、装篓、踩压、扎箍、锁口、冷却、干燥等一系列环节,经日晒夜露55天制作成黑茶成品。

935 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益阳市  茯砖茶产于湖南省益阳市,这是黑茶类中唯一具有发花工艺从而能产生有益菌的一个茶种,系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筑制成型和发花等环节制作而成。

数百年来,在我国西北地区,茯砖茶与奶、肉并列,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成为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和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茯砖茶中独含的两种活性物质——茯茶素A 和茯茶素B,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显著降低脂肪、血脂、胆固醇、甘油酯、血糖、血压等功效。

茯砖茶集医药价值、收藏价值于一体,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15 剪纸·踏虎凿花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泸溪县湖南省泸溪县合水镇踏虎村是“凿花艺术之乡”,踏虎凿花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饮誉国内外,成为湘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园地的一枝奇葩。

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是历代苗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踏虎凿花不仅应用于服饰装饰,还广泛出现在苗族地区的各种祭祀和婚丧仪式之中它受盘瓠图腾崇拜和苗巫鬼文化的影响,带着神秘的色彩渗透到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千百年来,合水镇踏虎村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凿花艺人他们世代以此为业,手摇铃鼓,肩挑篾箱,走乡串寨,逢墟赶场,凿花卖花,足迹踏遍湘、鄂、川、黔踏虎凿花艺术大大丰富了苗族地区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审美品位,为西南民族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随着生活习俗的变迁,凿花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处于濒危境地,迫切需要采取有力的保护扶持措施324 挑花·花瑶挑花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溆浦县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共有一万两千余人,居住在湖南境内雪峰山东北麓海拔一千三百米左右的崇山峻岭之中。

花瑶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却没有民族文字花瑶挑花流传于湖南溆浦地区,主要用于花瑶衣裙的装饰挑花题材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各种常见的动植物,二是美好生活的图景,三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四是民族信仰和神话故事花瑶挑花的主要技法名为“清纱”法,也叫“数针法”,它以普通的挑花针为工具,白纱线、五彩丝线或五彩毛线及青色土织布为材料来完成,工艺精细,构思奇妙,立意新颖,图案别致,对比强烈,寓意深刻,真正做到了以形传神,体现出拙中藏巧、神秘粗犷的风格特征,作品通体洋溢着一种憨厚朴实的乡土之美。

花瑶挑花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在这些挑花作品中,理想与现实、形式与内容达到了和谐完满的统一,既反映了花瑶的族群特征,又蕴含了花瑶的民族历史目前花瑶的年轻人除在本民族节日和婚庆时穿民族服装外,平常都习惯穿简单方便的汉族服装;瑶汉通婚以来,花瑶女子嫁入汉族家庭后便不再穿着民族服装,也不再从事挑花工作,这使得挑花在花瑶人生活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加上挑花工艺难学难精,一般年轻人都不愿学习,现在当地会挑花的人已越来越少如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花瑶挑花将面临失传的危险374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凤凰县、邵阳县蓝印花布原称“浇花布”,宋代称为“药斑布”,是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一种纺织印染品。

湖南省是我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区,凤凰县和邵阳县的蓝印花布印染在各方面都十分突出凤凰县沱江镇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西汉时期,蓝印花布即已出现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蓝草可以提取靛蓝的记载,同时详尽记述了当时的制蓝方法。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分纯蓝花布印染和彩蓝花布印染两大类:纯蓝花布布面素净,没有花纹图案,一般用以制作衣服和头帕;彩蓝花布有复杂的花纹图案,一般用以制作被面、垫单、帐檐、围裙、围腰、门帘、桌布、围布等印染前需要经过裱纸版、描稿、刻版、上油、调料、刮浆、入染等工艺的处理,入染之后还要经过晾晒、淌洗、卷布、碾布(又叫“踩布”)的工艺流程。

沱江镇著名艺人刘大炮在单面蓝印花布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双面蓝印花布,其印染手段较为复杂,具有十分珍贵的工艺价值  沱江镇过去从事印染行业的有上百家,目前只剩下十余家小型家庭作坊,而且印染匠人大多年事已高,在此形势下,凤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邵阳蓝印花布约始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据《邵阳县志》记载,当时邵阳人在苗族蜡染工艺的基础上创造了以豆浆、石灰替代蜡的印染技法明清两代,由于水陆交通便利,邵阳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基地。

邵阳蓝印花布纹样古朴,点线细密,注重大面积对比和细部刻画,风格清新淳朴其纹样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传统吉祥图案,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凤凰、邵阳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受到机械印染的冲击,日益衰落,已经陷入濒危境地,亟待抢救保护。

第三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1155 苗画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保靖县苗画是在传统单色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画种苗族刺绣原先采用剪纸为绣样,至清代末期,一位精通绘画的苗族人王正义开始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料上,以替代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稿刺绣。

这种画在坯布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流畅又具有情感,深受妇女们的欢迎人们舍不得用绣线覆盖这些美丽的线条,因而直接将画稿挂在墙上作装饰用于是,王正义就把白色的线描改成彩绘,成为一种单纯的布底绘画,用于服饰、窗幔、门帘和室内装饰。

后来,王正义将绘制苗画的手艺传授给其妻弟秧初新及其兄弟秧初新擅长描绘山花野卉、虫鸟走兽,受到了当地苗族妇女的普遍欢迎20世纪初,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苗族艺人梁求瑞继承了绘制苗画的技艺,并在其家族中传承发展。

梁氏家族创作的苗画题材丰富,其内容多反映着苗族的文化、生产生活、商品贸易、民间信仰等历史与现实的状况画面上常见的形象有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等,经过画师的精心绘制,再配以苗族的图腾崇拜图案,在画面上把反映苗族古老先民部族迁徙的历史与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云彩、日月、人物、建筑以及传说中的仙人善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画面上的每一个图案、每种配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画师采用了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古朴原始而又热情奔放的浪漫风格现在的苗画依然保留了服饰、被面、床帘、门帘、堂帘、床沿、壁挂、佩饰等样式,其内容多表现喜庆吉祥、人寿年丰的主题。

作品构图大胆,线条有致,色彩丰富协调,艳而不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1171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古镇铜官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湘江东岸,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铜官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陶瓷技艺独具特色。

在殷商之前,舜帝就带领先民在湘江一带开始了制陶之业至唐代铜官陶瓷发展迅速,陶瓷技艺逐渐成熟铜官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的发祥地,首创陶瓷釉下多彩新工艺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反映了先民们的创新精神,其制作堪称绝技。

主要有拉坯成型、捏坯成型、雕塑成型、贴花、画花、制釉、制泥、烧成等多项技艺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在铜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沿湘江两岸,十里陶城绵延不绝,焰火不止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对唐代以后的陶瓷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传承至今。

在铜官镇区,现在已形成了一个有四千余人从业的陶瓷生产区,其产品畅销全国1191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永顺县湖南省永顺县土家族吊脚楼(又称“转角楼”)建造技艺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被专家学者称为古建筑的“活化石”。

转角楼的建造,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宋,彭氏政权统治湘西后,转角楼开始全面发展清雍正年间解除梁柱、盖瓦之禁,转角楼又广泛流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居住条件有较大发展,转角楼的建造技艺达到顶峰但是,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转角楼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传承区域及传承人严重萎缩,目前,这一传统建筑仅分布在永顺县泽家、石堤、车坪、颗砂、芙蓉等少数乡镇,传承人减少且后继乏人,传承活动难以为继。

转角楼的建造技艺工序很多,主要有:备料、加工、排扇、上梁土家族转角楼多为木质结构,干栏式建筑,飞檐翘角,四面均有走廊,悬出的木质栏杆上雕有万字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六棱形、四方形,底部雕刻有绣球、金瓜等各种图案;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枝、狮子滚绣球以及牡丹、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美观实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手工技艺的特色。

转角楼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单吊式转角楼、双吊式转角楼、四合水式转角楼等,具有无坎不成楼、无瓜不成趣、不转不成楼等建筑特征结构独特,形式活泼,是集建筑、绘画和雕刻等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民间艺术结晶,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324 挑花(苗族挑花)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泸溪县苗族的挑花刺绣,俗称“数纱”,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苗族地区流传的最为出色,主要分布于良家潭、八什坪、浦市、潭溪以及周边乡镇泸溪的苗族挑花多用于头帕,是以当地苗族妇女自己纺纱、织造的“家织布”为面料挑绣而成。

家织布所采用的棉纱较粗,织成的布料纵横分明、经纬清晰,是挑花工艺的最佳材料有别于刺绣的挑绣,所有的图案纹样,全在布料的表面行针制作时,从图案纹样的中心起一针,数三根纱下一针;再数三根纱下一针,直到图案纹样毕显。

挑花的最后一针通常会回到图案纹样的中心(即起针处)挑花的工艺过程极其细致而严格,在一针一针的挑数过程中,不能数错一根纱;若是数错一根纱,则后面的纱数全部皆错,图案纹样会产生变形挑花工艺没有现成的花样,所有的图案纹样全在苗家妇女的心里。

当地的苗族妇女从小便随着长辈习练挑花技艺,从单个的图案着手,长大后已是非常娴熟常见的图案纹样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石榴花、阳球花、牡丹花、枫叶、蜜蜂采花、蝴蝶戏花等六十多种,全部采用蓝线或青线挑绣,线条清晰,十分雅致。

350 竹编·益阳小郁竹艺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益阳市益阳小郁竹艺是指采用拼、嵌、榫合等传统工艺技法制作的小件竹制器具“郁”为益阳方言,意指将竹材构件加热弯曲,使之符合造型需要的一种工艺益阳地处湖南省中北部,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竹类资源极为丰富。

当地人民很早就利用本地的竹子制作各种用具,在益阳南县涂家台出土的新石器大溪文化遗址的文物中就已经发现竹制器具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至“明代初年,益阳竹器即成行业,从业者遍布城乡各地,产品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益阳市志》)。

清代,益阳已是驰名江南的“竹器之城”,茅竹湖的水竹凉席、贺家桥的小郁竹器、三里桥的竹骨纸伞被誉为“竹城三绝”清代道光年间,小郁竹艺开始出口英、法等国近百年来在国内外的各种展会上获金银奖八十余次小郁竹艺选材讲究,一般采用直径5公分以下的刚(麻)竹来制作骨架,并采用毛竹来制作部件。

竹艺器具在制作时,须经选料、下料、烧油、郁制等三十多道加工工序才能完成益阳小郁竹艺造型美观、做工精细、经久耐用在当地,各种利用竹子制作的器具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832 石雕(菊花石雕)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菊花石雕是以湖南省浏阳永和镇出产的菊花石为原料的雕刻艺术菊花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石材,生成于距今约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奇趣天成。

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花萼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数种,与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等花形相类似。

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  添枝加叶,浮雕成不同的菊花造型菊花石雕的历史悠久,清代已经成为宫廷贡品,乾隆年间的菊花石雕多为石砚等小型文房用具,内府中藏有菊花石砚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约七八寸不等。

至清代末年,菊花石雕已经有花屏、镜屏、大花瓶、假山、桌面、椅面等产品部分作品参加1910年南洋劝业会展览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均荣获奖章菊花石雕技艺有平雕、浮雕、圆雕、线刻、镂空刻、立体刻、综合刻等处理手法,因根据材料造型,所以每件菊花石雕工艺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

近年来,菊花石原料日渐稀少,菊花石雕传统工艺面临濒危之境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