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青海非遗音乐地址)青海省非遗

六八 192 0

一看就会(青海非遗音乐地址)青海省非遗 第1张

简介摘取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此致感谢第一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323 土族盘绣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

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就产生在这一地区  土族盘绣艺术主要流传在甘肃互助县东沟、东山、五十、松多、丹麻等乡镇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品,由此可知,4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出现。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

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一千多年来,盘绣以母女相传为主,亦在姊妹、妯娌、婆媳间传承现代主要传承人有麻宝青、牛玛索等  有着千年历史的土族盘绣一直传承至今,其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不可低估土族盘绣色彩缤纷,图案逼真,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为民族学、美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1949年以后,特别是近二十几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土族盘绣做了一些发掘、抢救、保护工作,但这一古老的民族技艺至今仍面临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老一辈的盘绣能手大多年事已高,还有不少人已经谢世,一些绝技得不到传承就已悄然消亡,而年轻妇女多热衷于较简单的刺绣技术,如剁绣、机扎等,这些状况造成盘绣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急需调动各方面力量加以抢救、保护。

347 塔尔寺酥油花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城所在的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距西宁25公里,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慈氏洲”,简称“衮本”,汉语称“塔尔寺”。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另有传说称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将其供奉于拉萨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

在发展过程中,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种、内容题材和工艺技巧都不断发生着变化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

每年正月十五日,皓月升起,华灯初放,塔尔寺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人们做花、赏花,祈求吉祥平安,几百年来从未中止  酥油花的制作分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六道工序寺院里的大型酥油花以宗教题材为主(如《释迦牟尼本生故事》、《释迦牟尼十二行传》、《莲花生本传故事》、《宗喀巴本传故事》等,凡佛之造像必守“三十二相”要求),兼及藏戏、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如《文成公主进藏》),另外还有一些别致的小型酥油花。

酥油花的原料十分讲究,需用上年塑制酥油花后拆除下来的陈旧酥油和精细草木灰掺和成韧硬的黑色胎料,方可制胎塑形塑造时,温度要求较高,制作难度较大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酥油花展出时还有十多人组成的小型乐队在旁伴奏  塔尔寺设有 “上花院”和“下花院”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每院有艺僧二十人左右,这些艺僧一般在十五六岁入院,终身从艺酥油花制作技艺主要靠口手相承、师徒相传。

上、下两个花院分别有总监(称“掌尺”)主持,决定当年酥油花的题材、构图、制作分工等事项现在塔尔寺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人有扎西尼玛、罗藏龙珠、尕藏加措、加阳谢热、智华若子等  1958年宗教改革后,藏区宗教活动停止,僧人被遣送出寺。

至20世纪80年代恢复酥油花制作时,大部分著名艺僧已相继去世酥油花作品极易变形,无法长期保存,这使传统技艺在传承中不容易得到固定的范本,应进一步加大对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使这一富于特色的民族手工艺长久存留于世间。

348 热贡艺术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同仁县    热贡艺术产生于13世纪的青海黄南藏族地区,并随着隆务寺的兴盛而发展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

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传统的热贡艺术主要在藏传佛教寺院内部创作、传承,并为藏传佛教服务自1958年宗教改革以后,随着大量佛徒的还俗,热贡艺术开始流向民间,并在民间传播。

  热贡艺术的主要创作群体分布在黄南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都乎村、尕沙日村、郭玛日村等村落,又自成体系其中五屯村以绘画为主,兼事雕塑和堆绣;年都乎村以堆绣为主,兼事雕塑、唐卡和壁画创作;尕沙日和郭玛日村以唐卡和壁画创作为主。

  热贡艺术的传承方式主要以师徒传承和父子传承为主,由于历史上的热贡艺术品不追求署名,好多历史精品佳作不知作者,其师承关系只能追溯到近代以来  热贡艺术凭借其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不仅在佛教盛行地区流行,而且也越来越受到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们的欢迎,在近十多年的发展中,有繁荣的趋势,但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四个大师级的画家前后于世纪之交离世)、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的不断冲击、旅游业的不断繁荣,热贡艺术精品越来越少,而充斥市场的赝品、复制品和粗制滥造的现象却越来越多,急需抢救保护。

349 灯彩·湟源排灯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源县  湟源排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

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即是在牌灯基础上改制而成的  湟源排灯的框架用上好木料制成,框边雕刻精细考究,其形状有长方形、马鞍形、扇形等,一般长2米,高0.6米,厚0.4米左右,前后面分3至6档,每档画一图案,内容为商家自选的历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鸟等,各图之间相互关联,里面仍用蜡烛点亮。

入夜以后湟源城街道上一排排排灯交相辉映,绚丽多彩此俗一直沿袭到清末民初,并得到当地商会、火神会的支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都会举行排灯展挂活动  1958年,排灯框架大多被毁,图案也基本散失1992年,湟源县文化部门组织艺人重新制作了70副排灯,赶在1993年正月十五展挂。

1997年,湟源县重新形成了排灯一条街现湟源排灯制作的主要传承人为张生录、杨增贵、张廷恩等因为中断了三十多年,不少排灯制作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且后继无人,湟源排灯这一特色民间工艺目前正处于濒危状态,需加以抢救、扶持。

372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  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青海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行业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在藏毯的编织技艺、图案设计上存在着差异。

康巴藏区(玉树地区)较多地保留了传统藏毯的编织技艺,而安多藏区则在图案设计上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构思巧妙,色调和谐,风格独特  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其主要产地分布在距西宁市26公里的湟中县加牙村及上新庄,还有藏族居住区玉树、海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及西宁周边的贵德、平安、乐都、湟源等县。

  藏系绵羊毛是世界上公认的织毯优质原材料,青藏地区的牦牛不仅在数量上占到世界牦牛的三分之二,而且绒毛厚,光洁度好加牙藏毯的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和驼绒等,通过低温染纱、低温洗毯等工艺流程,成品具有色泽艳丽、弹性好和不脱色掉毛的优良品质。

加牙藏毯品种繁多,有 14 个系列、七十多个品种,采用连环编结法,毯面较厚,约在 15 毫米以上,同时保留着传统藏毯边缘不缠线的特点   藏毯技艺的传承区域处于藏传佛教的发祥地,这一民间手工艺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加牙藏毯从天然原材料的选取到织造工艺的实施都十分讲究,这使它具有天然环保的品质,适应了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因而备受喜爱即此而言,加牙藏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第二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

832 石雕·泽库和日寺石刻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泽库县泽库和日寺石刻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藏族民间雕刻艺术,流传于青海省泽库县和日乡和日寺及周边地区它起始于清代嘉庆年间和日寺寺主三世德尔敦迎请石刻艺人刻制经文和佛像,其后经过了罗加仓活佛和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文革”期间石刻制作一度停顿,宗教政策恢复后,寺僧公保才旦老人带徒传艺,使传统石刻技艺得到振兴和日寺石刻包括经文雕刻和佛像雕刻两大类型及线刻、浮雕、圆雕等技艺形式,它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形象生动,字迹清晰,刻成的作品质地细腻滑润,石刻经文字体清秀工整、遒劲有力,石刻佛像造型舒张丰满、线条流畅,带有鲜明的佛教艺术特色。

泽库和日寺石刻为藏学及藏族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石书”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840 藏文书法·果洛德昂洒智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果洛德昂洒智即德昂洒体书法,是流传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德昂乡及周边部分地区的一种藏文书写艺术。

它因起源于德昂乡而得名,创始人为德昂籍僧人洒安旦增果洛德昂洒智已有两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基本以单传方式承沿至今,先后已历七代,德昂寺八十余岁老人巴智目前是这一独门书法的唯一传人果洛德昂洒智属硬笔书法,线条简洁流畅,近似于刻印体。

其书写多采用乌金体(楷体)和乌梅体(行书),兼有大黑体、小黑体、圆体、兰扎体(古印度梵文体)及艺术体等果洛德昂洒智的书风别具特点,于温馨中见刚直,硬朗中显柔韧,显示出音乐和舞蹈般的美这种书法看似简练,实际却不易掌握,它要求书写者具有深厚的功力和高深的文化素养。

果洛德昂洒智的书写工具也非常考究,笔、墨、纸都有严格的规定,竹笔是其中最重要的书写工具果洛德昂洒智的用品按严谨的工艺流程制作,在制笔、造纸、印刷、研墨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科学性果洛德昂洒智是藏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历史的重要成果,具有较高的民族学、艺术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848 湟中堆绣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湟中堆绣是流行于青海省湟中县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分布在当地的田家寨、多巴等几个乡镇湟中堆绣是汉藏文化彼此融合的结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期当时文成公主将中原的丝绸、刺绣带至吐蕃,之后各种织绣技艺逐渐流布到青藏地区,湟中堆绣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

明代嘉靖年间,湟中堆绣进入鼎盛时期,至清代中晚期开始衰落民国初年,二世嘉雅堪布洛桑达杰大力推广堆绣艺术,使之重现振兴之势,在寺院僧人和民间艺人中传承至今湟中一带有“会做针线活就会做堆绣”的说法,由此可见堆绣艺术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湟中堆绣主要表现藏传佛教题材,它以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多用于唐卡制作珍藏在湟中县塔尔寺中的堆绣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湟中堆绣将刺绣与浮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粗犷中显细腻,质朴中见华美,呈现出动人的民族特色和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881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稻城县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囊谦县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

青海省囊谦县是玉树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囊谦藏族黑陶是囊谦地区传统的手工艺品,主要产于囊谦县山荣村相传囊谦藏族黑陶技艺是唐代文成公主进藏和亲,途经玉树地区时流传到当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

囊谦藏族黑陶采用原始手工方式制作,选材讲究,用当地纯净细腻的红胶土和黏土为原料,经手工捣碎、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制等工艺制成坯体,封存于大陶罐中,然后采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方法烧制烧制时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使碳粒在烟熏过程中渗入陶坯,最后成为“黑如碳,硬如瓷”的黑陶。

囊谦藏族黑陶制品目前主要包括坛罐、壶、香炉、酥油灯具及宗教用品等,其中以宗教用品和贡品最为精致囊谦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在藏文化发展史和藏汉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903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白玉县     西藏自治区拉孜县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其传统产品与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藏刀具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等功能,它是藏族众多工艺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区的安冲藏刀以造型精美、性能良好而闻名,它以金、银、铜等金属为主要制作材料,以牛角、牛骨为装饰材料。

安冲藏刀分男式和女式两种在造型上,女式藏刀大多呈月牙形,做工玲珑细致,造型美观,刀鞘上錾刻龙凤、花卉、佛教八宝中的法轮等图案,并镶嵌有珊瑚、绿松石、玛瑙等男式安冲藏刀造型与普通刀相同,镀金镶银,刀刃如霜,锋利无比,藏族人民称之为“三用刀”,意指此刀一可用于割食牛羊肉,二可用于抵御野兽和防身,三可用于腰间佩饰,增添英豪之气。

安冲藏刀不仅闻名于青海、西藏和四川、甘肃等藏区,而且还驰誉世界,国内外游客都将其视为不可多得的宝物,悉心收集并珍藏968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撒拉族古代民居篱笆楼营造技艺现仅存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清水乡孟达村内。

元代撒拉族先民定居孟达村,开始在居处营造平顶房院建筑至明清时期,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白庄和甘肃省的大河家一带修建了众多的篱笆楼,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撒拉族风格建筑群篱笆楼整体建筑布局多样,有三合院式、拐角式、横字式等形制,一般坐北朝南。

楼院由大门、楼体、平房组成,门开东南,以楼座为房院的主体建筑篱笆楼建筑通常有三、五、六间形,进深两间,楼墙底层为石砌篱笆混做,上层为木板和篱笆混做,并可循斜置板梯登楼墙基为石、泥混砌,围墙以土夯成,门窗装修另有讲究。

二层房檐、扶栏和大门楣檐一般以木雕装饰,图案花色繁多,精美异常楼体建筑宽敞清朗,古朴优雅大门多采用四柱二梁形制,也有的为楼底通道式房院中设有花坛,用以栽植花卉果树等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的营造技艺是撒拉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研究撒拉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批非遗国家名录收取:1176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分为银器和铜器两种加工工艺银器加工工艺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由于受佛教文化影响,艺人们常用“八吉祥徽”(宝伞、金鱼、宝瓶、胜利幢、法轮、吉祥结、右旋海螺、妙莲)和曼陀罗、妙翅鸟、龙、凤、雄狮、怪兽、祥云、宝焰等作为装饰图案全县加工作坊三十余家,其代表艺人有何生寿(省一级工艺美术师)、何满、何云等。

铜器加工工艺精湛,图案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突出主要流程为:下料—焊接—砸—灌胶—构图—抛光湟中银铜器的生产方式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其代表艺人有青海省三级工艺美术师圈发福、李占邦等,有作坊四十余家。

鎏金也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银、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银、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其工艺程序有:煞金、抹金、开金、压光银铜器鎏金技术一般是家传技术,带有保密性。

428 雕版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同仁县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产生于元代,早在13世纪末期,名为三旦仁钦的喇嘛师研发了藏经文刻版印刷术青海省东南部的同仁县还保存着传统的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以家庭传统作坊为形式在年都乎乡卓隆村和郭麻日村进行刻版印刷的手工技艺流传至今。

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主要用于印刷经书、书籍、绘画图案(龙达、人兽和睦图、八卦图、各种佛像)等等,题材主要为祭祀山神、祭天、祭地、农事耕作、节令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等精神生活追求,是当地农耕社会生活和民俗生活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缩影,是藏族传统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对研究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藏族人类学的文明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69 碉楼营造技艺·藏族碉楼营造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班玛县班玛县藏家碉楼是当地藏民用夯土、石块和木料筑造的别具民族特色的居所这里的藏家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大致可分为三种:要隘碉、烽火碉、家碉。

班玛县藏家碉楼建筑风格分为4种:木式、石式、石木混合式、新式多建于向阳坡地,一般都傍山,外形呈阶梯形,“干栏式”建筑平顶,外形厚重、稳固,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建筑整体高约十米,屋面多为平顶,墙体石、木交错,隙间夹杂黄土砌制而成。

一层畜棚为四梁八柱各楼层由独木梯衔接,其特点是:单跑,坡度45至60度,独木梯由整根原木做成,一面砍平便于平稳,一面凿出梯槽,可以随意挪动二层主要由居室、堂屋、厨房、走廊组成,房与房之间用横木墙体隔开,外墙留有窗户和烟道,烟道口均为三角形,留于后墙。

窗户建于侧墙,其形外小内大、长方形走廊宽约一米,外沿由柳条编制而成,冬暖夏凉三层为经堂及库房,外墙设有瞭望口墙体、门窗、天棚、独木梯均为本色,不刷油漆,建造时由藏族专门的石匠修建,在建筑过程中,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其成。

壁面光滑平整、不留缝隙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在继承和发扬了本民族碉楼技艺的同时,将藏、羌碉楼营造技艺进行了改进和升华,形成了班玛独具特色的碉楼营造技艺,使这种古老的石砌建筑成为有利于当地人和谐栖居的最佳形式。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