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六八 221 0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张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春城石家庄 锐意进取新时代##我爱太原夜空##锐意进取新时代气质承德##锐意进取新时代 美丽太原#每一条市中区,都有独特的气质,它或缔造着发展史的社会变迁,或绽放出活力的热血气息走近汾阳区,合浦路和余姚市中区路两边悬挂着有声有色的安口,精心设计着力打造的古朴的公园短剧,小酒馆浮雕,无不透露着汾阳独一无二的非遗人文特色和古老的发展史意蕴。

近年来,汾阳区立足于区域现代农业,紧抓宫人文涵义,不断做细做优做强,形成只以财产等业中心,产业链运作,品牌借力,创新培育汾阳现代农业软件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径,全面绘出乡间振兴的新的一页。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张

非物质人文财产是人类从古至今社会日常生活的产物,是两个地域性新鲜的人文基因和精神生命线,它反映了两个地域性特有的人文形态和人文特征,演绎了地域性人文的涵义与实质经过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对提升民族向心力和人文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3张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4张

汾阳区是太原市下属辖内,由东元鼎四年置县,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汾阳人才辈出,称作“华北谷仓”、“齐鲁顺天”当然,汾阳的发展史还更加从古至今,可以一直追溯到先秦末期,周朝末期朵氏部落曾在卫河畔新港择岸而居,在长期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其中就有承揽五项“历史纪录”的新港夏代遗迹。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5张

新港是坐落于汾阳城东五公里处卫河布佐克的两个城镇,因其坐落于大土墩“华山”之北200米左右而得名,1973年至1974年,金塔寺在保存最好的“Shahdol”顶部和东西两边进行了考古发掘,经专家研究判断这个土墩就是旧石器时代约3400年的夏代中期人文遗迹。

该处人文遗迹包括14处房屋遗迹,水渠2眼,出土文物100余座,出土铜器、玉石、器物等多达3000余件较完整的文物,初步展示了冀中平原夏代人文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些文物中有五项“历史纪录”:世界上最早的铁器——铁刃铜钺、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器械、世界上最早的酒曲实物、世界上最早的脱胶麻织品、世界上最早的平纹绉丝纺织品、世界上最早的铁矿渣、世界上最早的中医药实物。

汾阳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精神已成为流淌在血液中的基因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6张

汾阳人在长期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人文瑰宝,“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发展史冠中华”,耿村民间故事因民间故事家群和民间口头文学的集中发现而著称于世,获誉“中国故事第一村”2006年,耿村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人文财产名录。

已经整理出故事7000余篇,约1025万字耿村故事包容万象,上自开天辟地神话、风物传说,各朝各代的人物和史实传说,下至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日常生活、新人物代表作品有《砂锅记》《汾阳宫面的来历》《太安神州游记》《虱子告状》《朝霞和晚霞》《抗日英雄郭大娘传奇》等。

耿村故事记录了两个具有典型的汾阳特色的民族人文的发展史,这些故事经过口口相传,在一代一代人口中延续着,生长着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7张

非物质人文财产植根于群众的生产日常生活,饱含着发展史的沧桑,体现着群众的智慧,展示着两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是农村居民精神人文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耿村在乡间振兴的建设上秉承传承与创新,对主干道上的农户、商铺进行仿古改建,将古香古色的建筑格调与耿村故事相结合,形成耿村故事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市中区。

如今走在耿村的街巷中,干净整洁的路面,内容丰富的人文墙,处处让人感受到耿村的新变化,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出游的两个好去处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8张

产业振兴是乡间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坚持精准发力,立足于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村农民。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9张

2020年汾阳区著名“宫人文”特色产品:汾阳宫面、汾阳安口、汾阳宫酒作为河北省“齐鲁老字号”全部纳入列入省保护项目名录,“宫人文”成为汾阳驰誉遐迩带有浓郁本土韵味的“人文名片”汾阳区不断与人文发展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宫人文”涵义,不断做大做强“宫人文”产业,助力乡间振兴。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0张

宫面是汾阳区的特产之一,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旧石器时代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史,却依旧保留着手工制作技艺,经过十多道复杂工序、20多个小时的“千锤百炼”,一根根看似毫不起眼的宫面,凝聚了手艺人的心血和汗水,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1张

汾阳宫面以精粉、精油、粗盐为原料,经和面、饧面、开条、盘条、上轴、分面、上架晾晒、拽条、拉丝、阴干等13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制作时间也非常讲究,通常要在凌晨两三点钟起床和面,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受到季节、气温以及空气湿度的影响,所以一般都选择在冬、春季节来制作,基本上用一天的时间来完成。

经13道工序做出的宫面,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因其系手工制作,故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较有口劲,食用简便,富有营养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2张

此外,汾阳宫面手工制作技艺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根据人体微量元素的需求成分及摄入量,精细选料,科学配方,搭配了不同的营养元素,多以营养丰富且纯天然的鸡蛋、蔬菜、牛奶等为辅助原料,研制出高营养适用于不同人群的系列宫面产品。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3张

汾阳安口源于东汉,是古人由纱罩灯衍变而来,其雕刻之精美,造型之华贵,冠绝两个时代从古至今,该项技艺不仅没有断绝,参与安口制作的艺人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以屯头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制作与销售区域,“汾阳安口”已经成为两个响当当的地域性品牌,2006年汾阳安口入选河北省非物质人文财产,屯头村自此成为“中国安口第一村”。

传统的汾阳安口用料及工艺都极为复杂,要掌握最基础的安口制作技艺,都需要一位匠人刻苦钻研数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保持传统安口外形及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一代代匠人的研发创新,汾阳安口在用料和制作中不断改进,品种也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转灯、羊皮灯、纸雕灯等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

其中“工艺纸雕安口”又是汾阳安口的代表作,由汾阳安口研制开发中心研制的“工艺纸雕安口”获得国家三项专利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4张

之后,汾阳区为了普及安口发展史,传播安口人文,促进屯头安口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推动安口工业旅游项目,依托“中国汾阳屯头安口博物馆”和“汾阳安口博物馆”两座博物馆,将汾阳安口作为一项人文产业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游客可以参观安口生产车间,亲手制作安口,感受安口人文。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5张

目前以屯头村为代表的汾阳安口制作团队,年产量上亿对,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年产值近20亿元随着时代的发展,汾阳安口在质量和工艺上不断改进,产品还从灯笼延伸到旗帜、婚庆用品等产品星光不问,赶路不止,终究天上北斗星,辉映着人间汾阳灯。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6张

汾阳造酒发展史古老,源于仰韶人文末期,兴于商周,至汉代其特产“浓香醴”已成宴饮佳品,光武帝刘秀御封为宫廷贡品,“合浦宫酒” 名扬天下宫酒酿造技法精湛,匠艺独具,口授心领,代代传承,在现今宫酒酿造工艺中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要义。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7张

河北宫牌酒业有限公司秉持“做好人,造好酒”的经营理念,师承传统,吸纳创新,自主研发出了制曲、发酵、酿造等一整套独特生产工艺,成功酿出了以“五粮”“ 六粮”为原料的纯正粮食酒宫牌系列酒以“窖香浓郁,醇厚绵爽”的特有风韵,赢得了消费者青睐。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8张

汾阳区素有“冀中明珠”“河北谷仓”之美誉汾阳区盛产小米发展史古老,据《汾阳县志》记载,早在3400年前的夏代,县境先民——朵氏部落已在沿河区域种粟栽木,至隋唐末期,谷子已在县境内普遍种植,逐步成为汾阳境内与小麦齐名的传统粮食作物。

辖内南营镇地处北纬37度,天然富硒中心地带,盛产绿色优质富硒谷物,平均硒含量0.47mg/kg南营镇马庄村作为小米农产品加工产业软件产业,是全国最大的小米加工集散地,近年来汾阳区以“全面推进乡间振兴”为指导思想,紧抓宫人文涵义,打造出继安口、宫面、宫酒之后又一强人文区域品牌——“宫米”。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19张

为何取名为“汾阳宫米”?因为古代宫廷所用之物都是最好的,“汾阳宫米”秉承从古至今的农耕技法, 人工除草无污染、无化学农药无化肥,保证谷物绿色自然健康生长、谷子完全成熟后,自然晾晒古法加工,保留了其营养精华,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属上等优质小米。

同时汾阳人民不断创新,将千年古法与现代科技结合,扩大生产加工,现有小米加工企业90余家,年加工谷子33万多吨,生产小米21万吨,销往全国各地,占到国内小米市场份额的60%,年交易额达30亿元以上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0张

汾阳小米品质优良目前,小米系列中的“黄金宫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荣获“绿色食品”证书,“汾阳宫米”2020年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汾阳宫米为谷子加工去皮后的小米,其谷子品种为宫米1号,米粒颗粒饱满且均匀,外形呈黄色或黄白色,制成品有甜香味,且营养价值很高,素来受到百姓喜爱,而被视为食物级珍品,寓有“代参汤”之美称。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1张

汾阳宫米作为公用区域品牌,顺应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区域优势,全力发展富硒谷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相融合,让更多人知道“汾阳宫米”,让“汾阳宫米”更多地进入到人民的日常膳食中,为大众带来更多的品质健康享受。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2张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汾阳特产马庄小米、丽阳晒醋、名仁香油等涉农产业逐渐和“宫人文”品牌实现交融,地域性特色明显,互补抱团发展良好汾阳区大力推动“宫”人文品牌建设2021年11月8日,汾阳区成立了宫人文品牌产业联合会,现有会员54个,包括汾阳宫面、汾阳安口、汾阳宫酒以及汾阳宫米、晒醋、香油等系列产业龙头企业,初步成为统一收集共享信息、组织相关培训、扩大宣传、提升企业影响、提升企业产品销量和拓展“宫”人文涵义等多位一体的优质平台。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3张

联合会为帮助“宫”人文企业经营者提升管理、跨越发展,聘请讲师做精准培训,并为企业培训网络直播销售人才,现已培训3期、60多人同时,在国御温泉、旺洋商业广场等知名文旅景点、商埠重地设立3个汾阳区“宫”人文品牌特产荟萃展厅,拓展企业销售渠道,打造“宫”人文宣传推广平台。

汾阳宫人文品牌产业联合会精心设计打造了包含青竹宫面、名仁芝麻、丽阳晒醋、百年徐府在内的汾阳名优特产的“搞成”礼盒,新颖时尚、寓意美好,在推广汾阳宫人文的同时,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发展和乡间振兴。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4张

河北省太原市汾阳区是高品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拥有天然富硒土壤带近年来,汾阳区以“开发富硒资源,带动农民致富,造福社会大众”为使命,着力打造生产有标准、加工有品牌、销售有渠道、增收有带动的新产业模式,初步形成富硒谷子、富硒大豆、富硒小麦、富硒红薯、富硒秋桃等优势产业,开启富硒资源助力乡间振兴新的一页。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5张

为进一步壮大富硒产业,汾阳区从建设标准生产基地入手,规划建设15万亩强筋麦生产基地、10万亩大豆生产基地、1万亩谷子生产基地、3万亩皇冠梨生产基地、1万亩红薯生产基地、5000亩秋桃生产基地目前,区内从事富硒农业的企业达到51家,汾阳藁优麦、汾阳宫米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按照“一产奠基、二产支撑、三产引领”的发展思路,下一步,汾阳区将继续大力推动全区富硒产业向科技创新、精深加工、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卫河生态区、新港夏代遗迹等旅游资源及安口宫酒宫面等特色产品,做美硬件基础、做强产业基础、做优特色基础,大力打造富硒农旅康养新产业,为富硒产业发展、富硒产品销售开辟出全新天地。

积极推进农旅深度融合,蹚出一条产业带旅游、旅游带人气、人气带销售、销售带名气、名气带产业的反哺农民、反哺农业的乡间振兴良性循环之路

走进乡村体验非遗(非遗活动宣传语) 第26张

汾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表示,接下来,汾阳区将充分依托“宫人文”优势,结合汾阳发展史人文,打好组合拳,紧抓人文创意产业,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拓展市场,高标准建设“宫人文”大道,做大做强“宫人文”产业,助力乡间振兴,为打造实力之城、活力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奋斗。

(来源:河北日报)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