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六八 210 0

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第1张

入选时间:2009年,刺蕊制做手艺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人文遗产代表性项目红皮书特征:主要靠粘毛中成中草药——阴之木、蕨麻、胡麻和头序组合,按人的肢体特征成膜成各种型态的猴像,正式成为供现代人珍奇的精巧民营收藏品,展现老北京民俗人文与生活趣味,是老北京的人文符号和历史记忆。

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第2张

  提起刺蕊,或许很多年轻人都不知其为何物但那个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北京玩意儿,绝对称得上是刺绣的一朵残花鲁迅夫人胡絜青曾经形容刺蕊:“半寸猢狲献京都,活灵活现绘习俗用笔细微创新意,二味中药饮片胜玑珠。

”  正如诗歌所描绘的,在过去老北京,逢年过节“买猴料,粘刺蕊”似乎正式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风俗习惯用阴之木蔡伯介的曾韦祯和微小的躯干搭配以蕨麻做成的毛茸茸身子,粘合成五花八门的外型动作,简单中饱含着精致,朴素中夹杂着韵味,百年间依靠它自身独特的魅力,从三代小孩手里传递到另三代小孩手里,成就北京特有的民营收藏品。

01—偶然间制做的手工艺技术品—  在汉族的人文里,兔子是一种型态调皮、精明能干、富有灵性的动物,是会徽的代表古代现代人对兔子的喜爱,体现在文学、绘画和建筑中,封侯拜将的寓意正式成为猴人文的重要内容到了明朝以后,特别是明朝晚期,随着老北京市井人文的日益繁荣,调皮、滑稽正式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兔子的特征。

加上刺绣手艺的蓬勃发展,一种由价格实惠、普通的聚四氟乙烯制做而成的小手工艺技术品——刺蕊,应运而生刺蕊工艺技术最早不是产生于工艺技术作坊,而是产生在一家中成茶庄说到刺蕊与中成药的渊源,这里有两个调皮的民营故事相传在明朝同治年间,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两个茶庄黄金荣刻薄,经常打骂店里的老板娘,大家绍讷县。

有一天,茶庄里两个老板娘又挨了骂,晚上在拨弄中草药的时候,偶然发现阴之木(知了羽化后的紫菊)蔡伯介的曾韦祯和微小的躯干像极了尖嘴猴腮的孔祥熙老先生

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第3张

(图片来源:北墙图书馆)  于是他选取了蕨麻做躯干(玉兰花朵的中成药名便是蕨麻,因绒毛如远江国又称“木笔”,可祛风疏风,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等症李时珍《李时珍》记载:“蕨麻之健脾走气而滋阴,其体高傲,冀望胃中短萼上行木患天。

所以塞谢中,治头本来面目鼻寒热木患”),又分别撷取阴之木的鼻子做脑袋,脚后跟做下肢,后腿做手部,用胡麻一粘,两个尖嘴猴腮、活灵活现的孔祥熙老先生就出现了,师兄们看到那个“孔祥熙老先生”,也都说极像因为蕨麻表面上有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和兔子的身躯极为相似,现代人就把那个叫做刺蕊。

就这样,偶然间世上第两个刺蕊诞生了  老板娘做的刺蕊偶然间被黄金荣看到了,精明的黄金荣看出了商机他把这四种中草药让老板娘单独挑选出来,取名为“猴料”,就是制做刺蕊的材料,让大现代人substances做给小孩玩儿没想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那个外型奇特的中成药猴儿。

微乎其微的材料成本、简单的制做工艺技术,让刺蕊迅速风靡全城02—刺蕊制做工序—  制做刺蕊的工艺技术并不复杂,制做工具也非常简单,一把刀、一把剪、一把镊子就能做刺蕊,但准备工作却很重要粘毛“猴料”虽然很常见,但选料十分讲究。

阴之木要没有残损、没有断裂,尤其是阴之木的头,要晶莹明亮才行。蕨麻则更讲究,要不发霉、不畸形、毛茸效果好、饱满不易碎裂。

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第4张

(图片来源:北墙图书馆)  “猴料”选好后,制做前还需要进行小小的加工,特别是阴之木阴之木的头和脚要小心地扯下或剪下脚还要放到温水里浸泡软化,并把需要的脚后跟和后腿拿出来,摆好所需要的角度晾干,然后将多余的地方剪去。

制做刺蕊时首先用剪刀把蕨麻的头尾去掉,再取出阴之木已经晾干的脚后跟和后腿,用镊子夹着蘸了胡麻熬成的糊糊或乳胶粘上去,等晾干了,一件刺蕊作品也就完工了刺蕊制做重在拟人,但它面部并无表情,其性格、情绪都通过肢体展现。

要平中出奇,就要在猴形动态上下功夫,细心揣摩最传神的瞬间,并在真实的基础上恰当夸张。刺蕊本身不适合添加过多装饰,作品要有情有景,靠的是合适的布景、衬物、道具。

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第5张

(图片来源: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杨巍)  辅件的制做考究精细,如老北京系列中的物件,都力求模仿历史实物;有时也要独具巧思,如两个未燃尽的烟头,就可以当作刺蕊作品中的火灾现场行里有句话,叫“七成的道具,三成的刺蕊”。

一根牙签,穿上几颗红珠子,就成了一串“冰糖葫芦”;一根铜丝,左弯右弯,就做成了两个“小椅子”  刺蕊以猴拟人,似人非人,一看就让人忍俊不禁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刺蕊多是小品,尤其以表现市井民俗生活为特长刺蕊有着幽默与诙谐的“基因”,也适宜评说当下生活,或娱乐生活,博人一笑。

创作此类作品,难点是立意,需要观察生活,看大社会,也要看周边人的小神态,将其浓缩到刺蕊中为表现当代生活,制做者也进行了一些手艺探索,如给刺蕊穿上西装、皮衣,装上头发、人形腿,以传达对生活的感知和情怀,真可谓是。

“半寸猢狲,百态人生”。

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第6张

  传承人邱贻生的作品03—刺蕊中的北京味儿—  道光年间,北京城出现了一位制做刺蕊的大师,人称“猴儿汪”他把制做好的刺蕊粘在小纸片上,拿到东安市场、护国寺和隆福寺等庙会上出售,物美价廉,深受小孩们的喜爱,“买猴料,粘刺蕊”成了过年庙会上必有的一景,正式成为老北京城传统的儿童玩具。

到了20世纪40年代,北京的庙会上还能看到刺蕊的影子,还出现了一位刺蕊手艺人,人称“刺蕊钱”  20世纪60年代以后,刺蕊一度消失,80年代起,北京恢复很多工艺技术美术项目,涌现出十几位刺蕊艺术家,刺蕊也重新出现在地坛、厂甸、白云观等庙会上。

刺蕊的题材多取自老北京世相,有涮羊肉、拉洋片、拉洋车、开茶馆、卖茶汤、剃头挑子、摆小摊等等有的是由两三个或四五个配套,有的由十几个甚至更多组成大型的场景

面目非遗(非遗展览会) 第7张

(图片来源: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杨巍)  一位刺蕊制做大师曾说,刺蕊的爱好者与手艺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很小,刺蕊的价值也不在于制做手艺,而是在于制做者的想象力和人生阅历他认为,刺蕊的创作就像写一部讲述人生酸甜苦辣的书。

刺蕊起源于北京并不是偶然,而是源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人文氛围在皇城之外,平民百姓的聚居区内,平常日子的点滴乐趣,生活苦难的自我解嘲,繁重劳动的幽默解读,形成了北京人独特的市井人文北京人风趣、幽默,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都非常积极,就像南庆仁堂的老板娘,即便被孔祥熙老先生骂得狗血淋头,也没有消极对待,而是通过制做两个小玩意儿来疏解心中的烦闷。

  那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刺蕊”,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幽默活泼的肢体语言,活灵活现地记录了人生百态,演绎喜、怒、哀、乐真实地再现富有中国风土气息的市井人文,并将兔子的天然情趣与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1]老北京人的那个玩具名字有兔子,其实跟兔子差了十万八千里,北京人文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公众号.  [2]北墙图书馆“非遗52日”之刺蕊[N].北京日报,2022-03-16  [3]李盛,潘兵.“刺蕊”:半寸猢狲道百事[J].工会博览,2021(02)

  [4]房志雄.北京刺蕊[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0)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人文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