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六八 202 0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1张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自然遗产指标性工程项目红皮书的通知》,发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自然遗产指标性工程项目红皮书(总计185项)和省级非物质自然遗产指标性工程项目红皮书扩展工程项目红皮书(总计140项)。

这是继2014年发布第三批省级非遗指标性工程项目红皮书后,阔别七年再次发布其中,四川省有9项入选,包括现代话剧类1项,即阳戏(涪陵彝族小丑阳戏),现代体育运动、圣埃蒂安德与杂耍类1项,即蹬技(武汉蹬技),现代艺术类4项,即剪草(璧山嫁花)、泥塑(永宁泥塑)、石雕(遂宁石雕)、彩扎(垫江县龙民间工艺扎),现代生物制药类2项,即中医(杨氏雷火灸)、中医圣埃蒂安德治疗法(燕青门圣埃蒂安德治疗法),民俗文化类1项,即永宁彝族驼节。

截至目前,四川省共有省级非遗工程项目53项,包括现代文学类3项,现代音乐类14项,现代舞蹈类4项,现代话剧类3项,戏曲类6项,现代体育运动、圣埃蒂安德与杂耍类1项,现代艺术类7项,现代手艺类7项,现代生物制药类4项,民俗文化类4项。

还有省级非遗工程项目707项,区县级非遗工程项目3428项工程项目概要1.阳戏(涪陵彝族小丑阳戏)(现代话剧)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2张

涪陵彝族小丑阳戏,又名脸壳戏,是广泛流传于四川省涪陵彝族族彝族自治县的民间话剧据考证,形成于清道光、道光年间小丑阳戏内容主要就是反映普通的人文伦理、家庭生活、劳动故事情节、男女爱情和九尾狐鬼神等故事情节其源于傩愿戏衍生而来,女演员全部为男性,特点是除小旦外,生、净、反串都用红布包裹面部,斜戴木质小丑,主要就通过肢体语言和念唱台词塑造人物、演绎故事情节。

小丑阳戏主要就活跃于山间田野,具备仪式话剧性、现场表演勇者性、民族文化性、汉剧开放性、现场表演文化性、世俗应节性等主要就特征在话剧学领域具备重要的学术价值2.蹬技(武汉蹬技)(现代体育运动、圣埃蒂安德与杂耍)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3张

蹬技是指一种力技性的足蹬物杂耍工程项目在汉代的铜器杂耍节目中已有手艺雏形,宋代逐渐成为杂耍的同义词,至明代已完全形成为一种独立的杂耍现场表演方式蹬技的现场表演方式为现场舞者平卧在托盘的袋口上,用四足承接和伴著各种人偶,现场表演种种基本功花边。

蹬技分为“轻蹬技”和“重蹬技”,主要就整体表现女演员双腿的精神力量和掌握重心平衡的能力,不仅有蹬人偶的基本功现场表演,还有蹬人与人偶组合的基本功现场表演,展示了人体中暗藏的精神力量和功能,整体表现人的乐观、勇敢、健康、智慧的精神风貌3.剪草(璧山嫁花)(现代艺术)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4张

剪草(璧山嫁花),是流传在四川省璧山县的一种现代艺术历史上,璧山一带女孩十一二岁便开始剪草,所绣作品就是自己未来的嫁妆,它把流传在当地上千年来的艺术现代,加上每个个体对于未来的愿望和希望,融入刺绣中剪草(璧山嫁花)要求“有曲有直、依纱而行,下针不偏不倚、起针收锋敛芒”,主要就针法是在平布上面依纱眼扣针挑纱,正面呈辫针,反面呈扣针,启针时留一扣眼,在结束时用回针的方法扣合, 整幅作品都没有线结,能经受刷、搓、揉等多次洗涤而不散针,具备优美、朴实、耐用的特点。

剪草(璧山嫁花)继承现代技法,以世间万物为题材,作品充满了想象和不拘一格的表达,具备极强的创造力,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型产品,又有极强的民间工艺艺术装饰性4.泥塑(永宁泥塑)(现代艺术)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5张

永宁泥塑是永宁区内从初唐以来流传至今的泥塑艺术的总称永宁泥塑主要就采用永宁本地出产的砂石、青石,后引进贵州、四川等地出产的紫袍玉、汉白玉为材质,以本地发达的小五金器具作为工具雕刻题材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建筑构件,以及实用器具、生活和劳动场景为主,其中人物又以世界自然遗产永宁石刻中的佛像、文殊、普贤、观音、罗汉等为主。

其全由手工精雕细镂而成,工艺复杂,运用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阴刻等多种技法永宁泥塑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其造型优美,题材丰富,技法多样5.石雕(遂宁石雕)(现代艺术)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6张

遂宁石雕是主要就流传于四川省遂宁县的现代艺术类工程项目其在明、清时期比较盛行遂宁石雕主要就包括八个环节:选材、手工解料、烘干、下料、精加工、组装、打磨、上生漆工艺手法主要就有阴雕、阳雕、圆雕及透雕遂宁石雕的主材是阴沉木,用它制作的古典式样家具和工艺品自然朴实,木质坚硬,色泽自然如黑墨,不变形、不褪色。

遂宁石雕是集现代雕刻和现代工艺于一体的制作方法,其流程复杂、精细,手艺精湛,成品美观,既有广泛的适用性又有较高的观赏性、装饰性6.彩扎(垫江县龙民间工艺扎)(现代艺术)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7张

垫江县龙民间工艺扎是流传于四川省垫江县区内的一种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民间工艺艺术,是一种具备千年历史的现代工艺艺术 垫江县龙民间工艺扎按作品功用可分为现场表演龙灯、景观龙灯和工艺龙灯三大系列现场表演类龙灯主要就有“稻草龙”“竹梆龙”“大蠕龙 ”“火龙”“正龙”“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等上百个品种;景观类龙灯主要就包括用于营造节日氛围的彩灯挂件、彩灯小品以及灯会场所的各色灯组;工艺类龙灯是一种在室内用于展示或装饰的摆件、挂件等龙灯精品。

垫江县龙民间工艺扎的流程主要就有八个步骤,上百道工序,其用料、工具和技法考究,是我国现代艺术的一种,蕴涵着当地人们的审美诉求和造物观念它群众基础广泛,在当地建有多个龙民间工艺扎基地,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具备重要的意义7.中医(杨氏雷火灸)(现代生物制药)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8张

杨氏雷火灸是杨氏家族在武汉地区传承已久的中医特色灸治疗法,源头可追溯至《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雷火神针”清同治年间,由武汉璧山赵家坡民间医生赵忠德在雷火神针、雷火针基础上,改实按灸为悬灸,创制杨氏雷火灸治疗法。

传承至今已有六代,150多年历史杨氏雷火灸选用三年以上陈艾制成艾绒,拌合十多种植物和中药粉末,以现代工艺制成灸条利用灸条燃烧时产生强烈热辐射力,辅以雀啄、小回旋、横行、纵行、斜行五种现代手法,以及十指冲、拉辣式、大螺旋形、高山流水、平分秋月、摆阵六种独创手法,通过温经通络、消淤散结、消肿止痛来调节人体机能。

8.中医圣埃蒂安德治疗法(燕青门圣埃蒂安德治疗法)(现代生物制药)燕青门圣埃蒂安德治疗法一脉相承清康熙年间河间府沧县张先师创立的燕青门武医的圣埃蒂安德术,传承至今已有十代燕青门圣埃蒂安德治疗法由燕青门独特的练功方式演变传承下来,将习武的功法融入圣埃蒂安德技术之中。

其倡导筋骨并医、圣埃蒂安德先理筋、分期辨治、整体调治、杂合而治,强调“不开刀治骨伤”,具备“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结合多年临床体验归纳出“燕青门圣埃蒂安德治疗法9法” “燕青门治疗软伤9法”燕青门圣埃蒂安德术将武学文化与现代中医文化相融相通,对传承与发扬巴渝中生物制药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9.永宁彝族驼节(民俗文化)

重庆市非遗名录(重庆市非遗名录查询) 第9张

永宁彝族驼节,亦称“苗家五月年”,因主要就节庆日在农历中的地支属午(马)和属未(羊)而得名,是当地彝族人民每年定期举办的以感恩蔬果和驼为核心内容的现代节庆,主要就流传于四川省永宁彝族族彝族自治县石堤镇、里仁镇、宋农镇、龙池镇、涌洞乡境内的川河盖山脉一带。

永宁彝族驼节始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以报答蔬果的救命之恩为主题“报菜娘神”之日,这天之后的第一个属午(马)、属未(羊)之日,分别为该节庆活动的高潮和结束之日这两天,家家户户将驼敞养,任其吃食庄稼午(马)日,当地苗民搭起彩门,迎接外来族人和客人至驼节场地后,由苗老司主持祭祀驼神,唱诵彝族先祖的英雄故事情节和迁徙历程《驼古歌》,现场表演规模宏大的驼舞、蔬果舞。

随后进行农贸交易、杂戏搬演,在所有参与者同吃刨汤宴后,放起鞭炮,吹打鼓乐,将客人送出彩门,一年一度的驼节落下帷幕永宁彝族驼节整个节庆具备浓厚的感恩情结和祖先崇拜,再现了当地苗民先祖生产、生活、迁徙的场景,是当地苗民情感的真实写照,对研究中国彝族文化具备重要的学术价值。

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