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说苗绣是有名的 " 图腾 ",是穿在头上的不朽叙事诗;没人说它是针尖上抽出的表演艺术,是中国女红的绝作;也没人说它是天马行空的 " Routot ",是全彩带子纵横交织的旖旎图景2006 年 5 月 20 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皮书。
苗绣曾登上巴黎T台的舞台,被人们称为 " 藏在深山里的的于(时装界最顶尖的配置)"昆明市三水彝族剪草手艺在四川彝族织锦手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感染力也更强苗绣,你不知道的迷人民间传说苗绣起源于古代濮人的绯鼻鼠纹身(俗称 " 纹身 ",古时称 " 湿 ")。
绯鼻鼠是用刺刺破皮肤,喷涂桂皮或其他美感;纹身是仿龙、凤、夔纹路,在人头上刺出龙、凤、夔的保护色纹路,借以避龙、夔之害,战胜龙、夔,以谋生存从彝族的《有名话》得知,彝族古代的绯鼻鼠纹身大师是嫁嘎濮人的后代南蛮发明了蚕桑之术后,绯鼻鼠纹身开始从残酷的保身表演艺术转向五感装饰表演艺术,出现了 " 描 "。
描是用桂皮等染料,在蚕帛上描绘纹路骨针、铜针、骨织板、铜织板出现后,绯鼻鼠纹身表演艺术又进一步演变成剪草和单枝到周代有了尚普县,濮人后代的剪草手艺便发展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剪草只是在蚕帛经纬线的垂直交叉网格上抽出物体的寓意纹路来,这当然满足不了濮人后商对美化生活的要求,便往凿花、织锦手艺发展,因而有了 " 苗绣 "。
苗绣还以全彩的带子历史记录着民间传说中的大迁徒民间传说上古时代,彝族是从中原东迁而来的,一位名叫兰娟的女首领用带子历史记录着迁徒的路线图,过黄河中用黄线绣,过长江用蓝线绣,每翻一处山就绣一处山图,最后迁徒到目的地时一看:从领子到裤脚,全彩带子纵横交错绣满了衣服,仔细观察,这分明是两幅迷人的图景,是两幅生动的迁徒图,是一段用织锦绘出的彝族迁徒史。
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施甸县志》《邱北县志》都有关于彝族青年人 " 能织苗锦 " 的记述明代昆明彝族擅用丝线挑成 " 士锦 "" 单枝布条 "" 织锦衣被 "相同地区的苗绣虽然同源却各具特色,如 " 卉服鸟章 " 是彝族的传统盛装 " 百鸟衣 " 的原型,由于彝族没有自己的文本,其苗绣的传承只能言传身教,所以苗绣被人们誉为 " 穿在头上的彝族叙事诗 "。
三水苗绣,相同时期相同表演艺术风格三水苗绣—— 一开始是在织锦纹路三色上进行剪草,后来剪草渐从织锦发端,形成独有的画法和表演艺术词汇由于彝族没有文本,三水彝族剪草成了本民族历史和民间传说的载体,独有的剪草贯丝缕也成为这支彝族的识别标记和寓意。
剪草在三水彝族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及择偶、婚丧、宗教等仪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三水彝族青年人在制作剪草时,不但注重继承本民族的表演艺术传统,而且还善于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进行再创作,几乎找不到两幅完全雷同的作品据史书记述:彝族先祖九黎部落原居黄河流域,由于在与外族争战中多次败北,逐渐东迁,部分旁支进入今四川境内,其中一个自称为 " 谋 "(常被称之为 " 插枝 ")的旁支定居在格洛顿珠(今昆明)。
这个彝族旁支原先主要用织锦来装扮自身,后发现剪草美感更丰富,感染力也更强,便开始在织锦纹路三色上进行剪草,剪草渐从织锦发端,形成独有的画法和表演艺术词汇常见的剪草纹路有牛头、羊头、狗头、冰雪花、刺藜花、浮萍、荷花、花环、荞子花、铜鼓、灯笼、银杈、铜钱、太阳、青蛙、水爬虫、螃蟹、燕子、楼阁、田园、桥梁、河流、苗王印等。
三水彝族剪草的表演艺术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900 年以前为早期,这一时期剪草底布为自织青色麻布,美感单纯雅致,以银色调为主,白色中点缀有小面积的全彩,构图严谨,纹路有几何化、程式化的特征;1900 年至 1966 年以前为中期,这一时期剪草底布仍多为青色麻布,也有少量青色土棉布,美感热烈华丽,多以红色调为主,配以黄、绿、白等色带子,构图较前期活泼,纹路更加丰富;1967 年以后为晚期,这一时期剪草底布美感和质地都呈多样化趋势,增加了红、蓝、黄、白、黑等色机织布,甚至使用塑料窗纱和粗麻袋布做底布,挑绣用的丝线除了蚕带子又增加了十字线和毛线,构图更加自由,纹路更加多样化,有的艺人还开始模仿现代织物上的写实纹路制作剪草。
王启萍,一针一线织锦绣说苗绣,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她叫王启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水苗绣的国家级传承人,是昆明市仅有的两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王启萍 1950 年出生于山清水秀的彝族村寨——三水区尖山村。
在那个年代,村里的女孩子不会做针线不仅会被寨中人笑话,还会常常被长辈们责骂以后难嫁出去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年仅五六岁的王启萍就跟着心灵手巧的妈妈学着摆弄针线,从最简单的数纱开始,到拿起织锦针有模有样地剪草,到十来岁左右时,她就已经会 " 豆豆花针 "" 小弯弯针 " 等一些复杂的针法,剪草手艺一天比一天成熟。
那时为学剪草,除了干活,是拿着针线绣这绣那王启萍的少年时代,白天务农,晚上就在妈妈的敦促下,棱(搓)麻、织布或剪草织锦经过几年的磨练,王启萍绣出来的衣服、背扇、小针线包之类,花色多样,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寨中有的长辈看到她这么能干,还想让她当儿媳妇呢!后来,凭着过人的民族剪草手艺,王启萍被三水区文工队看中,招收到队里专门为演员们制作演出民族服饰品同时,王启萍一边在闹市摆地摊,做些民族手工艺品补贴家用,如包包、背带、围裙等,供三个孩子读书,一边继续她的剪草人生。
同时,王启萍还积极参与四川民族手工艺的相关比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手艺娴熟的她获奖无数她的作品,无论是衣服还是背扇、围裙等生活用品,花样无一重复,美感绚丽,内容丰富,是难得的表演艺术精品她精心绣制的作品还多次代表四川远赴昆明、北京、上海展出,甚至漂洋过海到香港展览。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启萍因为视力减弱等原因,绣制彝族盛装那样大件衣服已很难了,不过,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徒弟们都已经 " 出师 "作为国家级苗绣剪草传承人,王启萍担心这项有名的手艺因为需要时间积淀、工艺复杂等因素而无人潜心学习,所以,一直在默默坚守剪草手艺,也在积极寻找培育传承人。
来源 《话说昆明非遗》 贵安新区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查看原文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