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南沙区榄核镇的合沙村里,有一片广袤的草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草地上会铺满红褐色的绸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就是被称为“软黄金”的香云纱目前南沙区榄核镇拥有香云纱四大生产基地,年产量约为4.7万匹(70万米),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名副其实成为香云纱发展的中流砥柱。
什么是香云纱?香云纱是广东省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织造和染整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要求的技艺精湛,具有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
香云纱之所以被称为“软黄金”,不仅是因为香云纱面料贵重,也是对香云纱在穿过之后,随着表面的涂层慢慢脱落而呈现的颜色的一种比喻。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纯植物与矿物染整的丝绸面料,十分难得。
此外,香云纱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听起来就觉得雅致、温润,香云纱俗称“莨绸”在文人的眼中,香云纱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愫,穿着香云纱行动时会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也因此被称作“响云纱”,仲夏之夜,风过纱鸣,让人不知身处何年。
香云纱的前世今生以前,珠三角渔民用薯莨浸泡渔网,使渔网变得坚挺耐用,后来衣服也染上了薯莨汁日子久了,浸了薯莨汁的衣服,也像渔网那样坚挺,沾了河泥还能使衣服发出黑色的光亮,越穿还越柔软耐用因此渔民在浸泡渔网时也开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
逐渐地,生产丝绸的农户也将这种渔民浸泡织物的方法,用于浸泡丝绸面料上这是香云纱的前身
实际上,整个染整的过程十分复杂,全部需要手工操作完成,并且还受日晒的影响,会有季节性的特点。2008年,莨纱绸的晒莨染整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为"香云纱染整技艺"。
香云纱还被誉为“岭南瑰宝”,是采用榄核镇400年来天然植物染整工艺、纯手工制造工序制作而成的,薯莨、河泥、草地、阳光乃香云纱生产缺一不可的四要素,榄核镇是一个岸绿、天蓝、水清的宜居之地,为制作优质香云纱面料提供了天然保障。
目前榄核镇拥有香云纱的四大生产基地,年产量约为4.7万匹(70万米),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为香云纱的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与科技的碰撞!香云纱穿越历史而来,也紧跟着时尚的潮流,设计师们花了很多的心思让香云纱重新焕发出生机,展示出中式新古典的优雅气在榄核香云纱2019年春夏时装发布会上,展示的50余套服装均以香云纱为主体设计面料,以“遇·见”为设计主题,从“‘非遗’遇见‘非遗’”“奢华遇见纯朴”“传统遇见科技”三个方面表达了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传统技艺、不同时代发展的碰撞与融合,为现代生活带来人文关怀的温度。
日前,在广州国际车展广汽馆的展位上,一台充满未来感的“盒子”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兴趣这台整体造型类似于圆角矩形,与科幻电影中的交通工具类似的科技新概念车与南沙的香云纱在现场“碰撞”出的城市移动文化空间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从发掘出香云纱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到展示香云纱羽化成蝶之路,再到如今融汇现代科技、结合新型材料描绘未来科技时空中的超现代感香云纱,展示香云纱的独特性和故事性如今的香云纱,打破了艺术和科技的界限,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进行结合,通过材料再开发和设计应用进行创新,以香云纱为载体、以服装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赋予香云纱服饰时尚与现代感。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 郭雯珺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 刘伟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彭姣时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