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图表(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

六八 126 0

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图表(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 第1张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已提请市人代会审议,20日上午将进行表决在近日的小组讨论上,各界市政协委员在教育、旅游、传承、统筹规划等方面纷纷为非遗建言献策成果转化蔡昱委员设立非遗传承基地与保护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进文化中心建设,挖掘首都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但蔡昱认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还存在缺乏统筹、建设工作滞后等问题她建议设立一批非遗传承基地与保护中心,加强统筹,促进成果转化作为政协委员,蔡昱曾参与过立法协商,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以及当前工作实际,蔡昱发现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她认为目前规划改造非遗传承力度仍需加强,文创园与孵化器之间缺乏统筹其次,蔡昱认为,代表性传承人以及项目保护单位的认定工作有待完善,“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对于传承人缺乏现场的考核,不能全面展示展现技艺,而且认定过程中还存在着个别单位指定公司拍摄视频的现象。

”第三,蔡昱说,非遗保护与传承建设工作发挥滞后,目前本市尚未形成权威性非遗传承展示与销售平台,传承人缺少销售渠道因此作为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的国际性非遗展示工作有待加强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蔡昱建议设立一批区级非遗传承基地与保护中心,加强对腾退空间的挖掘利用,利用文创园、孵化器等载体,并对于基地和保护中心实施房租减免的相关政策。

其次,蔡昱建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建立市级传承人资源库,引导传承人与设计单位相对接,促进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对产品的税收给予适当的减免 本报记者 叶晓彦保护与传承宋慰祖委员创新“大师带徒”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

宋慰祖委员提到,长期以来北京市政府及文化、经信等部门按照国家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帮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多是杯水车薪;还有很多经费仅是用于发展生产、开发产品和展览展示、宣传普及。

未真正起到保护、传承的作用,“人亡艺绝”现象仍很严重“大多数手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仍挣扎在生存线上,以清贫坚守着保护的信念”宋慰祖说,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真正落实好《非遗法》,将中华民族数千年创造的伟大技艺和民间手工艺保护下来、传承下去,是新时代的责任,也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责任。

宋慰祖认为,文化旅游部门应作为非遗名录认定、非遗传承人认定等非遗传承保护的主责部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在认定非遗传承人方面,他建议,可仿效日本认定“人间国宝”制度,对突出中国特点、特色、特征的非遗传承代表性人物开展评定“中华艺术国宝”的试点。

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可通过创作立项的方式,以课题资金支持传承人积极创作作品,并由政府建立非遗保护成果博物馆,加以收藏在传承方面,宋慰祖提出,应发展“大师带徒 高校、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暨打破传统的手工艺师傅带徒弟模式,建立非遗大师和高校、研究机构的硕士、博士授予单位合作,由大师和硕、博导师联合培养传承人,毕业合格授予学位,使非遗技艺世代相传。

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普及“非遗”知识教育,支持各类专业学校和高校开办“非遗与设计”专业在如何防止“人亡艺绝”方面,宋慰祖提出,政府文化、非遗和经信等部门应投入资金,组织各门类的大师、非遗传承人撰写、编制专项工艺技艺的系列丛书。

“书的内容应重在创作思维、制作技艺、工艺流程、选材选料、配方方法、设计思路、表现技法的总结和归纳,起到记录技艺、重现非遗的作用,而不要做只看到结果、未掌握过程的作品图册” 本报记者 张蕾系统化教育曹晖委员

非遗进课堂需要系统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教育学生要从中华民族非物质遗产开始曹晖委员建议,将非遗课程系统化地引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让学生通过特色课程系统感受非遗文化曹晖说,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自信教育,让学生感到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弘扬传统文化,最终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虽然现在非遗进校园在北京的中小学已经较为普及,但开展的并不系统”曹晖认为,作为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的感知并不系统,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立体的纵深概念曹晖建议,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课程中增加非物质文化系统课程。

首先,建议建立由非遗传承人、教育专家及艺术专家组成的非遗课程专家数据库,专家团队根据非遗文化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孩子们的接受程度,系统科学的制定出9年18个学期的非遗文化教学大纲与教学教材其次,建议建设非遗教师资源队伍,“非遗教师是传统文化的输入者,因此非遗文化系统进入教学课程的前提是培育好骨干教师团队。

”曹晖说,政府应及时出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非遗教育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广大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引导、协助的教学能力曹晖认为,作为四个中心城市定位的文化中心,北京应在中华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的传承上做出表率本报记者 叶晓彦。

旅游与非遗杨利慧委员旅游促非遗建议探索“123模式”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杨利慧认为,通过旅游产业促进非遗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她建议探索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的“123模式”,来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杨利慧说,当前通过旅游产业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产业是一把“双刃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每一年的非遗评审操作指南当中,都会反复提醒缔约国,不要无限度地以单纯盈利为目的过度商业化,这会对非遗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害。

”那么,如何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这个问题是目前摆在北京乃至全国和各个缔约国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杨利慧首先介绍了几个案例,在河北涉县的一个王宫,已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导游词是地方文化专家在当地民间传统基础上撰写的,其中对女娲造人等神话的讲述丰满而且生动,导游来解释女娲神话,能够保证神话的根本特征不至于在传播中走样;在美国华盛顿州,那里为自驾游游客规划了一条文化遗产驾车之旅,代表了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有效融合的前沿,非遗的传承人可以直接向游客发声,从后台走到表演展示的前台。

立足于这些国内外的有效实践经验,杨利慧探索性地提出了实现非遗保护和遗产旅游双赢的“123模式”杨利慧介绍,“1”代表着非遗的本质特征,包括核心记忆、基本文体课程和表现形式等,“这个1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贯彻始终。

”“2”表示两个要素,一个是由文化专家来撰写导游词,确保文化内容不走样,二是开展与非遗相关的展览,比如雕塑、庙宇等“3”是直接展现遗产的主题演出,邀请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专家进行指导中轴线上非遗保护要打“组合拳”

杨利慧委员还提出了中轴线上的非遗保护建议杨利慧委员专门从事非遗研究工作她表示,近两年北京市下大力气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中轴线保护理念和具体措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偏重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重文物的恢复和修缮,而忽视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她介绍说,中轴线所涉及的非遗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城区和西城区,数量都十分丰富例如,截至2018年5月,西城区经过认定的区级、市级、国家级三级非遗保护项目共208项;东城区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共有157项这些非遗项目不少都与中轴线及其延展区域有关。

比如,西城区的区级项目“北京建城传说”,市级非遗项目“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国家级非遗项目“天桥中幡”等;东城区的区级项目“面人曹面人制作技艺”,市级项目“京式旗袍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等。

这些项目承载着北京人对中轴线肇始和修建过程的集体记忆,反映了北京旧城生活中宫廷文化与民俗文化密切互动的特点此外,相关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有不少人生活在中轴线附近的胡同和街道里,他们的从艺经历和生命感悟也与中轴线息息相关。

因此,中轴线的保护,既应考虑到与文物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考虑到生存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她建议,在管理机制上,中轴线遗产的保护应当由文物局和文化局密切协作,联合开展,打“组合拳”目前,中轴线申遗主要被视为“文物保护”,因而相关工作多由市文物局组织实施。

保护应坚持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保护、“两条腿走路”、打“组合拳”的原则在工作内容上,要尽快对中轴线所涉及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调查目前,中轴线到底涉及哪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群还不清楚,相关工作亟待展开。

她建议相关部门对如下问题展开梳理和调查:相关非遗项目有哪些?目前的传承状况如何?它们与中轴线存在怎样的内在关联?谁是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怎样讲述中轴线的故事?中轴线申遗、文物点内居民腾退、整体人口进行疏解,这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会造成哪些影响?如何预防和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影响?……只有盘清了家底,了解清楚基本事实,非遗保护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另外,在工作方针上,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注意“有针对性的保护”,即:根据不同的非遗形式,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比如,对于仪式和节庆活动,要注意保护其依附的文化场所;而对于像花会这样依赖特定社区来进行表演的艺术,例如北京天桥中幡,则需注意尽可能保护其社会组织,使其能在中轴线中得到维系和存留。

本报记者 刘琳 叶晓彦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