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黄玉玲)为庆祝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0日,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及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展览现场(央广网记者 黄玉玲 摄)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非物质”属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大类:文献遗产、文物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非物质”属性非物质性,是非遗区别于文献和文物的最大特点它没有物质载体,而是人自身所承载的文化观念、文化技能与文化成果通过这些观念与技能,我们的祖先书写了文献、制造了文物,更创造出了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等丰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成果。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廖永霞告诉央广网记者,非遗的载体是人,是人身上所传承的“活态”文化遗产通过口耳相承,将一代又一代的智慧与记忆传给我们我们希望更多的非遗文化通过“活态”的影像记忆保存下来我国的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全新的时代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设立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一词家喻户晓,非遗保护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的9种保护方法,其中“立档”指的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持续的记录,并将记录成果有序保存为便于更多公众参与此次活动,国家图书馆于6月10日在国家图书馆官网非遗传承人记录成果线上展示专区,发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纪录片。
廖永霞表示,为了抢救和记录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我们对传承人进行口述访谈,实践记录、传承教学记录,并收集其相关文献,为每一位传承人构建专题资源库记者获悉,今年展映的115部纪录片均为2015年以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验收完成的8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项目优秀成果,涉及题材和主体对象丰富多样、拍摄创意和技术手段新颖特别,其中20部为首次发布。
“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展览现场(央广网记者 黄玉玲 摄)记录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2015年4月,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原文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通知》并下发了抢救性记录规范工作规范,记录工作全面启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实施。
进入21世纪,非遗的记录方式也从传统的文字记录发展到了影音图文相结合的多媒体记录对非遗的记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础工作,不只能为非遗研究提供证据支持,更能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资源保障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认为,传承人记录工作中,传承人的核心不在于记录自身的生平,而在于其自身的记忆、智慧和所掌握的非遗技能。
没有人就没有非遗非遗价值都体现在传承人本身,对他们智慧和技能的记录就是非常好的非遗保护和进一步传播传承的重要手段,这才是核心的核心、根本的根本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