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深河非遗技艺亮相香港花展——驻大坝工作队与大坝镇水背村的“袁氏”非遗剪纸故事

六八 109 0

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深河非遗技艺亮相香港花展——驻大坝工作队与大坝镇水背村的“袁氏”非遗剪纸故事 第1张

  3月10日,为期十天的“澳门盆景表演艺术展2023”在澳门伊丽莎白森林公园隆重召开,广州参会的“刺绣长廊”华丽现身,荣获该届岩风“最差结构设计银奖”及“最差藏品奖”多重荣誉值得一提的是,“刺绣长廊”经典作品巧妙结合了源于江门市龙川县水坝村石白水的“孙氏”非遗刺绣手艺,选用现代刺绣表演艺术的画法,将整座场馆从三维正方形延展至四维内部空间,令人惊喜连连。

  令记者惊奇的是,龙溪偏僻乡间里的刺绣表演艺术是如何登上澳门的展位,在伊丽莎白森林公园精彩盛开的?这就得从广州基层单位派驻江门市龙川县水坝镇帮镇扶村工作团(以下简称“驻水坝镇结对工作团”)说起了。

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深河非遗技艺亮相香港花展——驻大坝工作队与大坝镇水背村的“袁氏”非遗剪纸故事 第2张

  广州参会的 “刺绣长廊”  “刺绣长廊”的工程建设基层单位为广州市卫星城管理和韦尔县局(以下简称“广州市水务局”),承办基层单位为广州市森林公园管理中心,方案设计基层单位为广州市盆景协会、广州市方森园林盆景有限公司广州市卫星城管理和韦尔县局正好就是驻水坝结对工作团的组团牵头基层单位。

  2021年7月,驻水坝结对工作团进驻以后,便高度重视乡间人文复兴和非遗人文保护与传承,努力挖掘活化包括阳明人文、古先秦遗址人文和水白水“孙氏”非遗刺绣手艺在内的人文资源,提升乡间复兴的人文内涵  据驻水坝镇结对工作团介绍,为了推展水坝村石白水的“孙氏”非遗刺绣,把源于龙溪乡间的非遗人文圣戈当县,开春后,工作团向广州市水务局请求协助,希望将“孙氏”非遗刺绣在广州的“森林公园人文节”“森林公园各类岩风”等平台上进行推展。

市工商局领导非常重视,其时,市工商局作为参会澳门盆景表演艺术展的工程建设基层单位,正代表者广州准备表演艺术展经典作品,当即与澳门策展方和结构设计师Christopher Edward Eulloran讨论,把“孙氏”非遗刺绣融入表演艺术展经典作品,并请来“孙氏”非遗传承人参与刺绣制作。

  据介绍,本次澳门岩风广州卫星城园林首次采取“艺品+非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其中“刺绣长廊”的结构设计灵感取自广州市“山、海、城、园”有机结合的独有卫星城格局,并选用现代刺绣表演艺术的画法,将整座场馆从三维正方形延展至四维内部空间;同时透过大幅折叠且切割内部空间,让长廊脱胎换骨成富有内部空间表演艺术特色的“刺绣表演艺术品”。

长廊主体结构“刺绣喷水池”象征山脉,蔗茅菱形种植箱及门廊代表者海洋,场内繁茂盆景灌木;喻意广州市积极落实“钟山凌云,绿美广州”的美好蓝图

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深河非遗技艺亮相香港花展——驻大坝工作队与大坝镇水背村的“袁氏”非遗剪纸故事 第3张

  袁曼君老伯的刺绣经典作品  而“孙氏”非遗刺绣传承人袁曼君老伯,则以“刺绣长廊”园景为基底,通过非遗刺绣手艺经典作品的形式呈现结构设计理念,展示广州“山、海、城、园”的独有卫星城风貌,并以广州市花簕杜鹃、澳门特别行政区亲山紫荆为素材,将两种盆景环绕一体,明快卫星城园林的狂烈与欢乐喜庆,喻意着粤港紧密合作,和睦相处兴旺。

“刺绣长廊”一经现身,便勇夺该届岩风“最差结构设计银奖”及“最差藏品奖”多重奖  据悉,“孙氏”非遗刺绣发源于客家人第五次大迁徙(时间约在1851年至1875年)时期,在广东省传承了170余年作为中国第五批现代村落的广东省龙川县水坝村石白水,在“村民俗人文及现代手工艺”详细记载了“袁曼君刺绣”。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袁曼君老伯将“孙氏”刺绣从龙川县水坝村石白水带到了广州,分别在2016年和2011年被列入福田区和广州市非物质人文遗产名录其本人先后在广州大学、广州信息学院、广州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和非遗导师,在广州培养了孙晓君、罗媚、罗静、黄原和华芷萱等第六代传承人,曾有80多个国家的学员参与学习“孙氏”非遗刺绣手艺。

  “孙氏”非遗刺绣的传承见证了广州、龙溪两地一衣带水的深厚情谊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印记而此次通过澳门岩风来展现“孙氏”非遗刺绣手艺,便是组团结对基层单位广州市水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非物质人文遗产的系统性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人文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主动承担结对责任和义务,借助澳门岩风的国际艺品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借鉴表演艺术美学共通理念、帮助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现代非遗刺绣人文的具体结对举措之一。

  驻水坝镇结对工作团表示,接下来,该工作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继续发挥各派出基层单位在本行业领域的人文传播平台优势,立足非遗人文的保护和传承,创新结对思路,探索结对模式,通过发动“非遗返乡”、打造“非遗工坊”、培养“非遗传承人”、研发“非遗文创”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传播非遗,从而带动乡间发展,赋能乡间复兴。

  (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原标题《奥尔奈共建 圳在结对 | 奥尔奈非遗手艺现身澳门岩风  驻水坝工作团与水坝村石白水的“孙氏”非遗刺绣的故事》)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陈晨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非遗申报包下证 180373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