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定价决定成败
【导语:赶在2023年岁末,国内汽车市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12月28日首度正式公开亮相的小米SU7是主角之一。不过,相比于小米SU7的亮相,小米汽车的定价以及下一步的动向更加值得关注。】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自从雷军官宣造车以来,小米汽车的进展一直牵动不少国人的心。这次小米SU7的亮相,揭晓了小米汽车的绝大部分性能参数,让我们对小米SU7有了一个最直观的感受。
无论是SU7对标的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还是雷军在发布会现场不断给出的“唯一、第一、最”都预示着这款车型不会便宜。但是如何说服消费者,尤其是国内的一众“米粉”接受小米汽车的定价,将成为决定小米汽车能否在国内车市打响第一炮,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
△对标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的小米SU7注定不会便宜
小米汽车的王牌
为了打造首款车型,小米汽车打造了“摩德纳”架构。该架构包括了小米超级电机、小米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小米超级大压铸、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以及小米智能座舱等目前电动车领域最为关键的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领域。更早一些,小米还发布了澎拜OS操作系统。一个以澎湃OS为核心的“人车家全生态”已经被小米所构建完成,而这个生态连同一众自研的技术成为支持小米汽车最大的资本。
△“摩德纳”架构成为小米汽车的技术底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核心技术上,智能驾驶是小米汽车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小米在过往已经展现了自己比较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通过参股和收购,小米已经打造了一个覆盖软硬件的比较完整的智能汽车产业链;另外一方面,小米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能力还展现在自己的全栈自研能力上。根据雷军的介绍,包括变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网络、道路大模型等智能驾驶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底层核心技术都将融入到小米自己的智能驾驶算法中。而小米也给自己制定了在2024年跻身国内智能驾驶第一阵营的目标。
△智能驾驶成为小米汽车发力的重点领域
虽然小米在相关核心技术上的确做得不错,但是这些技术的突破,其实更多还是在现有的技术的架构内持续进行迭代升级和优化的结果,很难说具有革命性或者划时代的突破。等到竞争对手在推出下一代车型时,小米SU7上的相关指标大概率就会从领先变为落后。如果我们用彼时特斯拉诞生的角度来看,小米创新型的设计少了不少。其实对于小米以及其他新势力来说,能否真正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才是能够决定未来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否则就只有卷成本,卷价格这一条谁都不愿意走的路。
△小米汽车在技术上的全面创新有难度
小米汽车定价陷入两难
这次发布会,雷军并没有直接公布小米汽车的定价,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小米如今的举棋不定。一方面,雷军在发布会现场反复强调电池成本高,并直接否决了9.9万和14.9万的定价,其实就已经告诉大家,不要对小米SU7的低价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一块100度宁德时代三元锂电的电池,价格不菲,差不多要1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小米和列军也希望通过公开一些参数,来看一看市场的反馈,确保自己定价能够得到最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同。而避免因为定价过高,出现曲高和寡,被迫再去降价的情况出现。
在智能手机时代,小米凭借着通过解决用户痛点,给了用户又好又便宜的手机而在国内手机市场异军突起。无论是之前的手机战国时代,还是面对苹果、华为以及Vivo/OPPO这样的强劲对手的围剿,小米手机在性价比法宝的加持下,在手机市场为自己挣得了一片天。所以小米汽车在诞生伊始,就被人们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即小米汽车能够复制小米手机的成功,把价格打下来。
△性价比小米手机在手机市场站稳脚跟的法宝之一
就在小米SU7亮相之前的一天,20.99万元的极氪007无疑是给小米汽车一个最好的下马威。为了能够提升极氪的销量,极氪007的定价,不仅让一众竞争对手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甚至也让吉利旗下的银河系列很“受伤”。集团规模效应,成为极氪征战国内市场的利器。但是不得不说,极氪007的这个价格,让小米SU7的定价受到的制约更大。更不要说定位接近的华为智界S7、奇瑞星纪元、特斯拉Model 3等多款车型,都不是容易对付的对手。它们在技术上基本都和小米SU7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由于自身规模体量更大,因此在成本上也更有优势。
△已经打响的价格战,其实留给小米汽车长袖善舞的空间并不大
小米汽车需要创新赚钱的思路
不过,对于电动车来说,除了销售赚取的毛利率之外,智能电动车时代要想赚钱的方法还有很多。对于小米汽车这样一个全新的企业来说,可以通盘进行思考:
软件定义汽车。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其实整车企业的盈利不能完全依靠车辆的销售。整车企业可以通过出售软件以及相关软件后期的持续更新升级来赚取收益。所以对于小米汽车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来说,完全可以考虑如何通过软件业务来获得收入。以特斯拉为例,1.5万美元的FSD无论是从总价,还是从软件产品的毛利率来看,收益都非常可观。
△销售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软件同样可以为车企获取非常丰厚的收益
IPO上市。当然,一个从零开始的全新整车品牌和整车企业要想获得盈利,需要经历一个不短的过程。因此,小米汽车不仅仅只能依靠小米来进行输血,无论是找到可靠的投资人,还是推动企业尽快完成IPO上市来为自己找到稳定的融资渠道,都是雷军和小米汽车需要考虑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如果小米SU7能够取得不错的销量,那么尽快实现IPO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尽快上市找到稳定的融资渠道同样刻不容缓
技术转让或者出售。2023年,小鹏与零跑先后和大众以及Stellantis这两两家欧洲前两大车企集团达成合作。相关合作的中心思想就是利用中国新势力车企的技术,帮助那些外资跨国巨头尽快抹平和中国技术之间的差异,至少为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其也同样可以考虑和知名跨国汽车集团进行合作,亦或是学习华为,向第三方出售相关技术。
点评
小米汽车要吸引的不是原本打算购买Model S或者保时捷Taycan的客户。老实说,真的选购这两款车型的用户不会去购买小米SU7。因此,如果制定的价格过高,就让原本考虑小米汽车的用户转而去购买其他车型。毕竟小米SU7所在的市场上,也有大量有非常强竞争力的车型可供选择。对于雷军来说,是要去拿手机业务再去补贴汽车业务,做好“烧掉”几百亿的准备,还是按照一定的毛利率水平来给新车定价呢?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禾颜阅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热点观察|小米SU7,难逃“折戟”?
千“猜”万“议”,始出来。
没错,从2023年12月28日首次亮相,到昨天(3月12日)宣布将于2024年3月28日正式上市,小米汽车旗下首款产品——SU7的这两个多月始终是在无数关乎价格的“猜测”和产品的“争议”中艰难前行。
那么,作为一款出自中国品牌的新能源(纯电)中大型轿车,SU7所选择面对、并即将挑战的国内相关细分市场又已经是怎样一个乱哄哄的“晋西北”?……
低价“三杰”
所谓“低价”,当然是指国内新能源中大型轿车市场的价格“门槛儿”。
目前,它由刚刚上市不久的长安启源A07真香版(13.59万元起售)、出自车市“价格屠夫”零跑旗下的24款全新C01(13.68万元起售)与哪吒S(15.48万元起售)这三款主打“低价位+性价比”的车型共同“把守”。
仅仅13.59万元就可以买到一辆中大型纯电轿车——这是什么概念?……
曾几何时,就连大众ID.3这样的紧凑型纯电轿车之起售价都需要16.29万元。即使是在经过去年7月推出“限时惊爆价”之后,该车目前的实际起售价也仍然达到了12.59万元——与之相比,启源A07真香版起售价仅仅高出了1万元。
要知道,后者可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足足高出了ID.3两个车型级别!
显而易见,“雷布斯”口中“的确有点贵”的SU7不可能进入上述13-15万元之价格区间。然而,即使是“便宜+大碗”,就一定能换来不错的销量吗?……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
最新数据显示,即使是上述“低价‘三杰’”中市场表现相对最为出色的启源A07,其“生涯巅峰”销量也不过为3830辆(2024年1月)。
需要指出的是,该车同时提供增程和纯电车型可选——如果仅计算与小米SU7动力模式相同的后者,那么相关数据还会大幅下降(启源A07今年2月销量占比:增程版1529辆,纯电版194辆)。
小米SU7:这价格……算了,咱“做不到”!
中档“群英”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车型最多、竞争也同样最为激烈的“中档”区间。
细看国内主流汽车门户网站的车型列表,消费者在16.98-29.99万元这一价格区间能够选择的中国品牌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约有10款——从比亚迪汉(16.98万元起售)到智己L7(29.99万元起售),包括更接近猎装车的极氪001(26.9万元起售),都悉数位列其中。
毫无疑问,比亚迪汉是上述价格区间、乃至整个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细分市场当之无愧的“销冠”,其“巅峰数据”曾达到惊人的31580辆(2022年11月),不仅是竞品中唯一的月销量能突破3万辆大关者,也实现了不折不扣的“遥遥领先”。
不过,该车与启源A07一样,也同时提供增程和纯电车型可选。作为数据参考,比亚迪汉今年2月,共售出5970辆,其中纯电版车型销量为2371辆。此外,目前的小米SU7又有“何德何能”与细分市场的“王者”进行“对标”?……
除了“遥遥领先”的比亚迪汉,其它新能源中大型轿车中市场表现较为“出彩”者当属极氪001,其“生涯巅峰”时亦曾成功“破万”、单月售出11337辆(2022年12月)。然而,该车的“猎装”定位亦与小米SU7有明显差异。
要说目前细分市场中在各方面与SU7相对最为“接近”者,无疑非智界S7(24.98万元起售)莫属——相同的“轿跑”定位、仅提供纯电车型、都拥有“保时捷情节”……
甚至,两款车同样由小米和华为这两大“ICT巨头”在智能化方面进行赋能,且车型名只差一个字母——嗯,真的是“不能更像”。
令人遗憾的是,这款看上去的“最佳模板”车型却因为种种“内部问题”而同时有着最“拿不出手”的市场表现——自2023年11月28日正式发布以来,智界S7的“巅峰数据”仅为可怜的794辆(2024年2月),上市至今连“破千”都还只能是个暂时的“梦想”。
小米SU7:这销量……嗯嗯,真“没眼看”!
高端“三雄”
最后,我们不妨也看看细分市场中起售价超过30万元的、也最为“孤高”的三款车型。
同为中国品牌旗下的新能源中大型轿车,阿维塔12(30.08万元起售)、蔚来ET7(42.8万元起售)、高合HiPhi Z(51万元起售)这“3、4、5”的售价与之前“低价‘三杰’”的13-15万元区间无疑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那么,它们的销量表现又如何呢?……
果然,还是“最便宜”的“最好卖”——在2023年12月10日正式开启交付后,阿维塔12当月即售出1820辆;同时,这也已是该车迄今为止的“巅峰表现”。
至于另外两款更贵的车型嘛……在笔者看来,它们近期的销量数据就没必要再专门提及了——反正……你懂的。
小米SU7:这表现……那啥,过于“小众”!
【车动力说】显而易见,即使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已经下探至近乎“不可思议”的程度,甚至严重“威胁”到了比自己足足低上两个级别的小型新能源轿车,但它们的市场认可度、销量表现仍然无法与一直以来都更受国人“偏爱”的SUV产品相提并论。
在这一细分市场,你想要找到如理想L7/L8那样的“爆款”?……目前来看,似乎还很困难。所以,身为“新人”的小米SU7又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在这个竞争已经无比激烈、整体规模却仍然相对较为有限的细分市场中取得想要的“成功”?……
在笔者看来,当“上市即热销”和“爆款”已成为“不可能的任务”,“雷布斯”与小米汽车所能期待的,或许也只是SU7能为这个“初出茅庐”的品牌赢下所谓“口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动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七月以后轿车会降价吗
你好,这是近期的谣传,现在物价飞涨,驾考费用没有理由会下调的。7月份买车便宜吗
那7月份的政策当然是看具体政策内容是什么,如果7月份政策是较少优惠就6月份买,如果是加大优惠就7月份买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