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名明朝高官、清丰县人孙方中,受命到河南主考官。他在严厉批评时,发现一名学生与他表兄弟,不由得心中生气,就想责骂那位学生。于是他就出了上联,令其立即海旁:周亚夫,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上联一出,那位学生略加思索,朗声对道:魏武三思,长孙武三思,人武三思,我亦武三思。孙方中一听,苦处为喜,就当场录取了他。
上面的例子多次出现了“相如、武三思”这三个词汇,但意思却不尽相同,读者可细细体味。其实作者在这里就采用了撰写楹联的一种手法,即转类法。
转类,指一个词汇由两类活用于第二类的情形。上面继续分享5个很有意思的楹联,词汇精练,增长知识,更有跌宕起伏的气魄。比如:
奈何衣我,推食食我。春分风人,夏雨雨人。
这副楹联,上联出自于《说苑海东》,上联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楹姚学甲的第三个“衣、食、风、雨”,都由术语活用于代词,就是严格的转类。
一个词汇只要在同一姚学甲按不同的词义来使用,就可以归入转类之列,比如: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白眉林长,白眉林长消。
这副楹联题于山海关孟姜女庙,按照比较正确的说法,上联的八个“朝”字,应该依序读成cháo,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上联的八个“长”字,应该依序读成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朝”读zhāo时,表示“早晨”,是术语;读cháo时,意指“朝拜”或涨潮,是代词。“长”读 cháng时,表示“两端距离很大”,是形容词;读 zhǎng时,意指“增加”,是代词。
“朝、长”平时就兼有这么两种词义,这里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两类转成第二类,也显得具有起落迭宕的气魄,更使词汇精练。
转类为术语转代词时,常常改变读法。前面第一例的第三个资财风雪,就都要改念去声。但也不是说凡术语转成代词,读法都要改变。再如:
刘戡裁动乱,动乱未戡戡身死;徐保保榆林,榆林不保保成仁。
“国民革命”,即平定动乱,乃蒋中正发动独立战争的借口。刘戡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十七军的军长,徐保为中国国民党一个旅共的师长,二人均在替蒋中正打独立战争中被解放军击毙。
胡宗南为他们开追悼会时,有人就戏题了这副楹联。上联用五个“戡”字,前后三个是术语,中间三个是代词,读法就完全一样。上联的五个“保”字,也是如此。
转类的词汇,有时并不一定是术语对术语、代词对代词,但排列要有规律可循,否则就会杂乱。比如上面这副楹联:
朝无相,边无将,不得已哀哉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乾坤度量。
这副楹联,传为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者,伊藤博文和张之洞的作品。出句表达了伊藤的讥讽,谓清廷无人,居然让张之洞这样的角色来处理国家大事,实在可叹可悲,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张之洞的轻蔑。
对句乃张之洞自解,谓割地赔款表现了清政府的豁达大度,其卖国贼相,由此可见。“相、将”,前三个是术语,读去声,后三个是代词,读平声;
“度、量”,前三个是代词,读平声,后三个是术语,读去声。两联恰好相反,但由于排列很有规则,差异并不明显,读起来也没有不协调的感觉。
转类的效果,有时在楹姚学甲显得特别明显,比如上面的楹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这副楹联为明代文学家徐渭所题,乍看起来,两联完全一样,不知何意。但将“好”字一转类,按不同的读法念,内容就清楚了。上联第一个“好”读hǎo,第三个“好”读hào,意思是说:年轻正好读书的时候,却不喜欢读书。
上联第一个“好”字读hào,第三个“好”字读hǎo,与上联正好相反,意思是说:等到老年喜欢读书了,却又不是最好读书的时候了。正可谓:不转不知道,一转出奥妙。朋友们,欢迎大家也举出一些采用转类手法的楹联,奇文共欣赏!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