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后,恢复执行有期限吗
恢复执行的期限如下:1、对于执行和解中明确约定的履行期限,如果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10日内申请恢复执行;2、对于执行和解中未明确约定的履行期限,债权人可以在与债务人达成和解的60日内申请恢复执行。申请执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申请执行的文书必须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仲裁裁决等;2、申请执行的文书必须已经经过上诉期或者上诉已经被驳回;3、申请执行的文书必须规定了被执行人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4、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或者责任;5、申请执行的请求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申请执行的流程如下:1、申请执行前应当先催告债务人履行义务。如果债务人在催告后仍未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2、编制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书应当包括执行请求、被执行人名称、住所或者居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和职务、申请执行的标的、执行的方式、申请执行的理由和事实根据、证据等;3、将申请执行书、判决书、裁定书、执行证书、债务人财产状况证明等材料提交人民法院。其中,申请执行书应当提交两份,一份为原件,一份为副本;4、人民法院收到申请执行书后,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如果申请书符合法律规定和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将受理申请,并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如果申请书不符合要求,人民法院将告知申请人补正或者重新申请;5、执行程序开始,人民法院依法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划拨、清偿等措施,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综上所述,申请恢复执行的期限是法定期限,如果逾期未申请,则申请将被驳回。另外,恢复执行申请的具体程序和要求需要根据执行和解的具体情况和当地法院的规定进行操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失信被执行人多久能恢复正常
一般撤销了之后,马上就能恢复正常了。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有效期的规定,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有效期为2年;若存在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情况,且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有效期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不过失信被执行人只要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者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在被执行人提出申请撤销之后,法院会进行审查,若符合规定,就会按流程审批删除,一般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而想要撤销的话,需要满足以下几种情况之一:
1. 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
3.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失信被执行人带来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而且不仅自己会受到影响,家人也会被牵连。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守约,避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终结执行后还可以恢复执行吗?若是不服法院裁定应该在几天内提起上诉?
终结执行后,债权人对债权就失去法律的救济力,即使发现B有存款,A也无权扣划,也不可能申请恢复执行。除非执行过程中法院有重大错误,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申诉。裁定一般上诉期是十天。失信人员多久可以恢复信用?
失信人员在还清逾期的欠款后,逾期记录会在5年后删除,这样用户在5年后就可以恢复信用。但是,没有还清逾期的欠款,逾期记录会一直保留,这时候用户的信用就无法恢复。
失信人员,俗称“老赖”,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失信人员在还清逾期的欠款后,逾期记录会在5年后删除,这样用户在5年后就可以恢复信用。但是,没有还清逾期的欠款,逾期记录会一直保留,这时候用户的信用就无法恢复。因此,逾期记录并不会自动删除,自动删除的前提条件是用户已经还清了逾期的欠款。另外,在逾期的欠款还清的这段时间内,用户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来缓慢修复信用。
据了解,现有法律、法规对失信人员有以下限制:1、限制消费措施。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2、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其他惩戒措施,如拘传、拘留、罚款等。
一旦成为失信人员,将在工作、生活、出行、住宿、融资、开办公司等方面,特别是入党、入伍、招录(聘)公务员、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等方面受到相应的限制。所以,建议失信人员最好还清债务。
恢复执行立案后多久执行
一、恢复强制执行后多长时间能立案
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依提出申请执行的主体不同而不同。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是其他组织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是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期限已过该怎么办
超过申请强制执行期限而提出强制执行的,法院通常对申请人的申请应该直接立案执行。对于申请人的申请,法院不能主动适用时效,也不能对被执行人进行说明也即释明。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从本条文来理解,申请执行的期间可以发生中止、中断,而非除斥期间。而且该条明确提出申请执行时效的概念,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因此,申请执行时效对当事人产生的权利范围,与诉讼时效制度对当事人产生的权利范围应该属于同样的权利范围。这一权利范围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时效抗辩。如果案件当事人没有自己提出时效抗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法院是不能主动适用时效抗辩的,也不能对时效抗辩进行释明的,在法律上时效抗辩视为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假如在案件的审理或执行当中,当事人没有提出这一抗辩,法律即视为当事人自己放弃这一权利。
此外,假如法院在立案审查期间对申请人的申请执行期间是否发生中止、中断进行审查,那么法律规定的七天立案审查期远远不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彻底查清事实。因此,对于超过申请执行期限的案件,法院应直接立案执行而不应审查,如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执行人提出已过两年的申请执行期间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法院可以终结本案。
被执行失信人多久可以恢复正常
一般撤销了之后,马上就能恢复正常了。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有效期的规定,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有效期为2年;若存在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情况,且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有效期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不过失信被执行人只要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者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在被执行人提出申请撤销之后,法院会进行审查,若符合规定,就会按流程审批删除,一般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而想要撤销的话,需要满足以下几种情况之一:
1. 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
3.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失信被执行人带来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而且不仅自己会受到影响,家人也会被牵连。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守约,避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