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开课仪式的部分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合影 胡亚捷 摄
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 (记者 于立霄)由上海人文表演艺术基金资助的上海词曲创作学院“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弹奏科研”工程项目10日在京开课,这是国内首次针对“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积极开展的网络化、品牌化、高质量、高规格的业务进修。
“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自清代李氏五代(后由李其钰、李芳园父子集大成者)起始,LX1华秋苹《古筝谱》(俗称《raids谱》)迈入的南北向交汇、海纳百川、规范定弦的发扬本体论,从中国当代词曲创作和当代人文中汲取营养,以丰厚的底蕴、广为的交流和课堂教学弹奏实践为依据,孕育编创出众多题材深刻、结构完备、技法丰富、乐段优美的大型古筝变奏曲。1895年刊行出版的《南北向派十三套山北古筝陈廷焯》中的十一大套古筝曲,是明清古筝表演艺术发展高峰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今弹奏的众多“中国民歌”的实际根源。2008年“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入选市级非物质人文遗产代表性工程项目红皮书。
上虞派代表人物朱英(荇青)老先生迈入了古筝当代美术教育的先河。他培养了张如心、谭小麟、杨大钧、杨少彝、樊伯炎、陈恭则、汪容琛等。
据介绍,本次专业培训将把古筝大家杨少彝作为研究和自学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的关键人物。杨少彝一生执着于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的发扬,他是近70年以来上虞派古筝创举最优秀、影响最广为的人。
工程项目特招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古筝优秀教师及专业人士,旨在通过精心安排的学术讲座和弹奏专业培训,使学员在自学和弹奏“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经典曲目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上虞派”古筝表演艺术所体现的清末古筝弹奏技艺和深厚的当代人文内涵及美学精神。专业培训时间为4月10日至6月30日(非连续上课),专业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其中集中专业培训时间共30天。
本次专业培训的课堂教学精神力量可谓备受瞩目,不仅有王次炤、黄新、乔建中这样享有盛誉的词曲创作学家,也有秦文琛、鲍元恺、孙维熙等在词曲创作创作和教育方面创举优秀的作曲家和副教授,还有杨少彝老先生的圣埃蒂安德弟子张杰正、何荀恺、刘龙山等人。
作为该工程项目负责人,上海词曲创作学院市级非遗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词曲创作学院国乐系主任章云霞副教授表示,表演艺术的发扬、发展和传播,从家族到社会、从门派到当代美术教育,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总是需要急速回眸,急速回眸根源,以便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自学门派又超越门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词曲创作家也是上海词曲创作学院所应有的责任和胸怀。”(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