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弑母案:请不要反感嫌疑犯,请仁慈亡者!
来源:金沙新闻报道应用程序
文丨山间
李拉,不难想象。清华弑母案的嫌疑犯吴Canillac,终于被缉捕归案了。
一时之间Ament喧闹。
像每一宗案件一样,等候杀人嫌疑犯的,将会是正义的公开审判,和法律的经济制裁。
可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和各式各样「道听途说」的散布。某些旁观者们观念的呼声已经开始发生偏转:
有一小部分人,已经开始“反感”死而复生。
有一小部分人,已经开始“批判”被害者。
就这样,利令智昏和可耻的论调交织,让我们见到了部分网友身上,本性的梦魇。
对于案件,尤其是这种骇人听闻的案件。出于细致,她姐一直认为应耐心等候司法公开审判。
即使这其中要经历「证据的收集、犯人的审问、刑侦专家气象万千的调查」等过程。
越是关键期,人们越应保持模棱两可,等候官方对犯罪行为的认定。
可媒体侧面报道的「破绽」,却被一些人“称道”起来。有媒体报道「逃期间,吴Canillac在夜总会做超模。」
Lendelin这一个细节,便衍生出了各式各样过分的说词。
有的是人“崇拜他,觉得他心思周密双商高,为人沉稳和蔼可亲”。
有的是人看到他的犯案手法,便认定他是“真正优秀的人”,并相信他“曾经刻在倔强的正直”。
有的是人虽然知道TNUMBERA46的道理,却又「希望嫌疑犯无罪开释」。
还有人间或,将吴Canillac的犯犯罪行为为亮化为“创举”。认为其犯犯罪行为为“非常集体主义”,并且以“最极端的方式获得了集体主义的自由”。
甚至即使嫌疑犯的体格和身形,莫名出了一堆吴Canillac的「男友粉」。
威尔·波克尔在《娱乐中乌鲁》中写到: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那我们的新闻报道、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中,我们便成为娱乐中乌鲁的物种。”
我无法要求每一个人都站在绝对冷静、客观的角度对待这件事。
可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学识和教养,让这些网友对一个嫌疑犯如此宽容,甚至有些戏谑的意味?
“宽容”和“戏谑”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漠视。可当他们对这一切夸夸其谈时——
谁又会想到那位处于悲剧中心的母亲?
网络上可耻的「越轨犯犯罪行为为」,远不止于此。
它呈现的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下的巨大冰体所呈现出的「景观」,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小部分人身上,本性的无底梦魇。
网络上有「吴Canillac」的贴吧,其中甚至有个别人是杀人嫌疑犯的拥簇。
早在2016年,就有人给吴Canillac写了一封信。她姐截取一小部分给大家看一下:
Canillac,事情既已发生,我希望你能尽快从痛苦、悲伤、悔恨和绝望中走出来,积极主动地面对人生,重新做回自己生活的主人,勇敢地活下去。
你千万不要自寻短见,尽管选择轻生也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你如果选择了轻生,那你20多年来的坚韧和付出全都白费了。你一向追求自由,所以不要在乎别人会怎么看你及看这件事情,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就好,好好活下去!
我对你充满了敬仰之情,希望以后我们能成为挚友!
请问,但凡思维正常的人,也不至于如此利令智昏,不分好坏吧?
可万万不会想到:
一个杀人嫌疑犯,竟然还有自己的粉丝群体。甚至有人「呼吁」大家写请愿书。
由于案件的复杂性,和出于对真相的负责态度,官方目前尚未透露太多与案件有关的细节。
可即便如此,人群中某些“福尔摩斯”却按耐不住了,纷纷“摩拳擦掌”般推断起来。
就像有一篇文章,把嫌疑犯作恶的渊源延伸到多年前其父亲的“出轨”事件上。
按照该作者的总结:由于父亲出轨,“他之后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更为沉默”。
出于一种旁观或猎奇的心态,一些围观者很容易被这种细枝末节的描述所吸引。可清醒理智地想一下:
吴Canillac的父母已逝,对于出轨事件能作出如此细致的描述的,除了当年的所谓“第三者”之外,还有谁能够写得如此“真实”呢?
可从人之常情考虑,又有哪个人愿意在多年之后现身,抛弃现有的是生活,去证明自己就是当年的「第三者」呢?
事情很快被打脸,在新京报的采访中,吴Canillac的姑父和表妹也辟谣「吴父没有外遇」。
可真相来临前,谣言早已跑断了腿。
该文作者,甚至将责任归咎到被害者的母亲身上。
其将母亲描述成一个“完美主义者”。这种性格让吴Canillac的童年和青春充满压抑。于是杀人的犯罪行为被合理化为一种积蓄已久的情感释放。
这种看似正确,却没有丝毫责任感的「推论」,就这样掺杂在公众渴求的「真相」之中。
像水溶于水,润物无声,无法区分。
实在想不通,在犯人都尚未完全说出案发真相的时候。
这样标榜自己是「独家内幕」,却无法进行严格仔细的「信息源」交叉互证的做法。到底是不是一个负责的犯犯罪行为为?
又或者,这种论调对案件的勘察和真相的水落石出,是否会造成影响?
我只是为那个自始至终处于悲剧的母亲感到难过。
她是一名人民教师,在学生眼里她负责体贴,会温情地招呼学生来家里吃饭。
亲戚邻里中,她又是一个坚强的母亲。丈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地拉扯孩子长大成人。
在那些反感嫌疑犯的人心里,有没有想过这个历经煎熬和辛酸的女人?
就像豆瓣用户JO说:
“那些无处安放的反感心,能否用在正确的地方?
请不要仁慈活人,请仁慈死者。请对死者,对那个不再拥有生命,不能为自己辩解,也不能抱抱自己最爱的人的冰冷的躯体表达一些仁慈。
反感嫌疑犯,就是对被害者及其家属的二次谋杀。”
我很怕那些不负责的推断,会引发覆水难收的蝴蝶效应。
毕竟,网络上已经充斥着太多不和谐的声音。
有的是人将这场悲剧的原因,简单粗暴地归咎为「原生家庭」的苦与痛。
他们一边安抚着那些受伤的孩子,一边痛心疾首地指责教训着广大父母——不要成为杀死孩子的嫌疑犯。
否则......
否则什么?在他们眼中,“孩子之所以有可能成为恶魔,恶的种子,是父母亲自埋下的。”
请问,天下父母冤不冤?
我们这一代,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比起满口是爱与和平的“爱的教育”,更多父母不善于表达,却落实到行动上了。
从小到大,当我们尚未察觉到人生的风浪时,父母便早已替我们遮风挡雨,负重前行。
微博上有个朋友讲了一个故事:
即使原生家庭的原因,童年并不顺遂的她在长大后哭着向父亲控诉着自己的委屈。
而二十多年未曾流过泪的父亲,在女儿这一软肋面前还是泪流满面。
父亲愧疚地向女儿道歉:“对不起,当年让你受委屈了。
可是,我也是第一次当父亲啊。”
那一刻,她突然释然了。
人们常说,“幸福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可人生怎会是铁板一块?其实,幸与不幸之间必然存在着灰色地带,我们都是在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长大的。
就像《都挺好》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若是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你很幸运,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治愈。
若是你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很难愈合,很难忘记,要做到原谅可能很难。
但至少学着放下,还是期望你,能为自己,活出一个更好的后半生。”
我最怕的是,当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看到这个不负责的推理之后,是否会产生模仿甚至报复犯犯罪行为为。
毕竟,这样的声音并不在少数:
他们只见到了案件本身,却不知道施暴作恶的代价。更不知生命的无法承受之重,恰恰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小心翼翼地呵护。
所以,恳请大家保持耐心和理智,等候官方给出「水落石出」的答案。
毕竟——
你的沉默,才是对「亡者和真相」最大限度的尊重。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