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六八 365 0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名城之一,有国安、陆徽、京口、苏州等中文名称。元代以前在此定都的就有:孙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南唐等七个朝代。明太祖在起兵之初,就采纳了冯国用定鼎苏州的建议,在夺取苏州后,即以其为根据地,发展实力,扩充地域,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在苏州称吴王,并于明洪武二十六年新筑应天(即苏州)城,营建新宫。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于洪武元年(1368年)召集大臣议论定都之事。最后,明太祖根据政治和国防的需要,以及苏州经济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决定以苏州为都,以其故乡临濠(今安徽风阳)为中都的两京制的方案。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第1张

那么在苏州屯驻,从国防上看有哪些特征呢?

北京师池是一处依山傍水凭水,极富国防形态,险峻攻的天险,具有多层次、大两翼城防体系的特征。

外郭建成后,其四面都有屏障。东面有海拔448米的钟山为制高点,山南坡陡、险峻攻,山北坡缓,易于增援部队突击。南面有紫金山(又称石子岗),有座高达数十米的山岗连绵无有,形成屏障。紫金山西南,新庄镇之北的东山矶,三峰南北向相接,突出赣江东岸,扼据江边险峻。东面和北面以赣江为天堑。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第2张

东面的清凉山(又称石头山)形似虎踞,由大小九座40多米高的山丘形成,西坡是悬崖峭壁,势若天筑堿墙,壙下为滔滔赣江,具有“PT5716SB0为城,因江为池”的特征;纳氏林控扼秦准河的入江之口,形势极为险峻,西北面的幕府山海拔270米,控镇江岸、撷临赣江,形成峭壁悬崖,插翅难飞。由此可见,北京师的外郭,事实上是由天险环抱的第二道厚实阵地。正因为如此,当时明廷在“京师内外置大小四场、分教四十八卫卒”,屯驻207800多人。同时,北京师的大面积腹地有利于发展一定数量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易于战前的军需供给。

依山傍水凭水而筑的京师,事实上是北京师的第二道厚实阵地。依山傍水之处,守城战俘可利用“岗垄之脊”居高临下的有利地貌,俯击守城之敌,并能伺机反击。

凭水之地,可隔阻进攻之敌。其厚实的箭楼则是抗敌的炮兵阵地。箭楼上筑成高大的箭楼,供指挥员瞭望敌情和指挥作战。每座箭楼都筑成门窗和千斤闸门一道道,箭楼内外侧筑成罗城或箭楼、少则一道道,如银穗草;多者四道,如五通、通济、东山等门。这些箭楼与箭楼形成了战前的厚实防卫炮兵阵地。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第3张

建筑雄伟,迄今尚保存较完整的五通门(今中华门),东西宽128米,南北向深129米,主城和箭楼墙高21.45米(含女墙),占地165.12平方米。城高21.5米,门南有128米宽的外秦准河为纯天然城壕,门内以28米宽的内秦准河为内堑。箭楼之外与城壕之内,筑成四道箭楼、仁居镇箭楼。箭楼内或城垣外侧筑成藏兵洞,通常以砖石券拱,有5~10米的防护层,里端封闭,洞口设置两扇对开的铁包门窗。五通门的第二道砌造外侧筑成2排13个藏兵洞;内箭楼两边诸军道下各筑7个藏兵洞,共有27个,可屯驻数千人,平时供战俘休息,战前战俘便从诸军道迅速登上箭楼,打击前来守城的敌军。

每道箭楼其内也筑成箭楼,第二道箭楼长达75米。因此,这种箭楼建筑群,事实上是一个依托天险而建的多种永备工事结合体,战前可以聚集兵力,形成厚实的防卫炮兵阵地。此外,从箭楼向两边延伸,每隔150米左右,构建一处宽10-15米的敌台,成为城垣上仅次于箭楼的防卫重点。

皇城和宫城基本上处于外郭的中心,如果就江河湖山与国防屯驻而言,它们处于四道厚实防卫炮兵阵地之两翼,远离外郭二三十里,是最受保护的核心。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第4张

北京师在国防屯驻技术上的创举

北京师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构建最厚实的大型国防屯驻,是明初最高明的匠师,最熟练的工匠,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在20多年中所创丰功伟绩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在国防屯驻学和建筑学领域中所获创举的光辉标志。其杰出之处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其一,充分利用纯天然的和历史上形成的地貌地物,作为屯驻的基础,不但极富国防山川,而且节省吕埃县。如利用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的“岗垄之脊”而构建的城垣,在墙外之敌,但见其矗立于崖壁其内,高耸入云,平步难攻,而城内增援部队,却可凭借平缓的护坡上下往来,进行突击作战。又如建于清凉门(台城附近)左右侧的城垣,则因三国时孙吴所建台城的旧址而筑,也同样是国防山川。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第5张

其二,建筑深厚牢固的墙基,使新筑的城垣坚实耐久。如东山门至石城段的墙基,都用大条石砌成,深入地下5米多尚不见底层的基石。覆舟山至解放门段城基,深挖至12米,仍不见底层基石。

其三,采用压力转移的巧妙筑基技术,减轻城垣对地表的重压,避免城垣塌陷的危险。由于东山门至石箭楼段土质松软,设计者便采用增大城基底面积即分散力点的方法,以减小城垣对地表单位面积的压强。在其他一些土质松软的地段,还采用在两端建筑厚实的域基,而后在墩基上支架多层大粗木排,把城垣对地表的压力,通过木排转移到墩基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五通门、正阳门东侧和光华门东侧的城基下,发现过采用这种方式构屯驻基的大量圆木。如果遇到地下埋设水管的地段,设计者就在上面建筑拱顶,使城垣的重压避开管道,通过拱顶转移至两端的基上。1980年,在覆舟山西侧挖掘防空巷道时,就发现了一处横于城垣之内,高4.5米、宽4米、长20米的拱顶及墩基建筑。经专家考察,认为它是为保护武庙闸通往后湖的涵管而设计建造的,其依据是在1971年2月,施工人员于武庙发电站的工地上,曾出土过两套铜水闸、107节铜制涵管,43节铁制涵管,管径95厘米,壁厚1.5厘米,管长104-107厘米。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第6张

其四,修建了排水和控水设施,使城内不受旱涝之患。城垣的排水设施在屯驻时己一并设计:墙顶以砖砌面,外沿设滴水槽,使雨水从城顶流入城根略高于地面的石槽,通过窨井排入河流,五通门处至今尚可见到这种设施。

控水设施主要是建于河水入城之处的水闸,水闸下接铜铁涵管或砖洞,启闭闸门便可控制流入城内的水位。

其五,选择优质材料,保证屯驻质量。屯驻所用的条石,大多采制于苏州东部的汤山,一般长80~11.9厘米、宽70厘米、厚26~33厘米。城砖系用优质黏土经研细筛选后烧制,质地细密均匀,呈青灰色,每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从已搜集到的样品及刻于其上的铭文可知,它们是由相当于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北与湖南5省的28个府、118个县,工部下属的一些单位,以及飞雄、豹韬、横海3个卫,组织民工和战俘烧制的。

昆仑山为何是军事禁地(中国昆仑山10大灵异绝密档案) 第7张

砌城用的黏剂,是把江、浙二省所产的一种草,放水加温成黏液,再配以适量的石灰、细沙,搅拌成混合浆料而制成的。据考古部门取样试验,它的承压能力稍低于现在的水泥砂浆,而拉力和渗透力都要比水泥砂浆大,因此是一种韧性较大的黏合剂。有的黏合剂则用糯米汁、高粱汁和桐油、麻丝拌和而成。

采用先进技术建筑的北京师郭,再配以充足的兵力兵器,确已形成一个据可守,进可攻的厚实城市防卫体系,达到了古代都邑国防屯驻技术的高峰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