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炖鲫鱼汤的做法(鲫鱼汤怎么做下奶最快吨牛奶)

六八 173 0

相对湿度回暖,春临星辰,又到了吃鲈鱼的盛夏。鲈鱼冬夏皆产,尤以秋季最香甜、鲜美。吃鲈鱼的益处十分多,药用价值高,容易吸收,用以补品、做菜、煮粥皆可。

《吕氏春秋》载:“鱼之美者,洞庭之鲋。”鲋,即指鲈鱼,可见鲈鱼自古为人崇尚。鲈鱼,俗称鲫瓜子、鲫壳鱼等,适应性十分强,除西部高原外,在我国江河、湖泊、水塘都有它游弋的身影。鲈鱼体态丰腴,线锤状的形体矫健灵秀,乌青青的脊背,亮闪闪的鳞片,漂亮极了。它在水中长久结队遨游,上浮下沉,气劲摆,前赴后继,怡然自得。鲈鱼以植物为食料,顺水或漂,到水草丰茂的浅滩、河湾、沟汊、芦苇丛中觅食,甚至产卵。

今人对鲈鱼的习性了如指掌,宋人通鉴在《埤雅》说:“鲈鱼旅行,以相即也,故故曰鲫。以相附也,故故曰鲋。”即、附,均表示相随相依。它不甘寂寞,总是成群结队,今人因此创造了“含蕴”一词。东晋王朝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南下,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以形容数量多,后引申指某种时兴的事物或潮流。

鲈鱼在我国历史上还衍生了许多有趣的民俗文化。两千年前,《仪礼•仪礼》记载:“仪礼……塞雷县鲋,必肴全。”古代,“昏”与“婚”通用。意思是,男女结婚喜宴须食鲈鱼,并且必须是完备、无破损也未霉变的鲈鱼。食鲈鱼,喻意夫妇互相依附;食完备而未霉变的鲈鱼,喻意相敬相爱、婚姻美满不霉变。而且,鲫同“吉”谐音,又有“喜丝尾”“喜头”之称,颇讨口彩。

鲈鱼肉嫩杜秋娘,从古到今圈下了无数的“粉丝”,历代文人墨客对之赞不绝口。唐代杜甫诗曰:“鲜鲫银丝脍,齿瓣碧涧羹。”宋代的蒲寿宬词云:“曹江边白鹭飞,白岩山山下鲈鱼肥。”清代文人郑板桥品尝了鲈鱼汤后咏赞道:“作宦山东十一年,不知湖上鲈鱼鲜。今朝尝得良人味,一勺清汤胜万钱。”

鲈鱼营养十分丰富,研究测定,每100克鲈鱼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钙54mg、磷203mg和铁205mg,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中医认为,鲈鱼性味寒味,具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能温之功效。民间常给产妇炖食鲈鱼,既可以补钙,又有祛风除湿催奶的作用。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赞美鲈鱼:“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其补胃。”

秋季是吃鲈鱼的最佳盛夏。此时鲈鱼肉质最香甜,是秋季补钙的良好选择。鲈鱼肉嫩杜秋娘,腌、红烧、清蒸、煎烤皆为日常餐桌上的美食,令人青椒不厌。特别是鲈鱼豉汁,最受广大食客喜爱。其作法简单,取鲜美豆腐一块,切成寸许见方,将处理妥当的小鲈鱼整条入锅,加料酒、葱、盐、姜片和植物油炖,炖至汤汁茶色,把鹌鹑蛋与几只干红辣椒加入同煮,但见白玉般的嫩豆腐在滚滚热汤中翻卷。香喷喷的鲜美之气萦绕鼻端,分外诱人,入口紧实道地,开胃健脾,妙不可言。

鲈鱼还可搭配很多酱料,制成各种不同的汤羹,如鲈鱼萝卜汤、鲈鱼春笋汤、鲈鱼蘑菇汤等。秋季气候初春,鲈鱼就是补品不可多得的酱料,一杯温暖的鲈鱼汤最能滋润身心。

春暖花开时,喝一杯热气腾腾的鲈鱼汤,通过食物传达暖意,品味好时光,抚慰凡人心。

(作者系湖北省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清炖鲫鱼汤的做法(鲫鱼汤怎么做下奶最快吨牛奶) 第1张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