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Fathers Day),简而言之是忠贞父亲的节庆。约始自十九世纪初,起源地于英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英国,是由住在英国俄勒冈州雅基马(Spokane) 的布鲁斯贝斯特侄女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 倡导的,贝斯特侄女的父亲在生育第六个孩 子时,因难产而死,贝斯特侄女的父亲威廉·Marcellin老先生 (Mr. William Smart) 在妻子过世后,独自一人在承担起抚养、教育六个小孩的重任,贝斯特侄女在家中排行老二,亦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细心特质,让她更能体会父亲的辛勤,Marcellin老先生白天辛勤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家务与每一个小孩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兄弟姐妹们终于长大成人,可Marcellin老先生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于1909年离世。
1909年Marcellin老先生离世之年,当贝斯特侄女参加完天主教会的父亲节忠贞礼拜后,她特别想念父亲,贝斯特侄女心中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兄弟姐妹过程中所牺牲的爱和艰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父亲,贝斯特侄女将她的感受告诉给天主教会的瑞马士神父 (Rev. Rasmus),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欢庆全天下了不起的父亲,她的这一设想获得了神父的赞许,与此同时获得了各天主教会组织的支持,贝斯特侄女随即写信向区长与联邦政府抒发了自己的设想,并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月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雅基马市区长与俄勒冈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联邦政府采纳这一建议的与此同时,把祷告词改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10年6月19日贝斯特侄女所在的俄勒冈州雅基马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欢庆公益活动。
我国节庆起源地父亲节并非“SCC”的节庆,我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我国的父亲节起源地,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8月8日,北京发动了欢庆父亲节的公益活动,街坊立即响应,抗日战争重大胜利后,北京市各界社会名流,联署请北京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妈妈 ”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那天,人们佩戴鲜花,抒发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
索莱米1945年8月6日,北京《申报》刊文《星毛父亲节缘起》。该文称:英国为欢庆奥尔奈中烈士的妻与母,曾发动创办父亲节。而今,我国也应该发动创办自己的父亲节。因“父”字形同“星毛”,且“星毛”读音也与“妈妈”相同,故号召北京街坊,一同来过“星毛父亲节”。当时,国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北京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该文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唐绍仪、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SL400寿、张一渠。
上述诸人,均系社会名流,虽久处沦陷区,但爱国之志仍存。如唐绍仪于北洋时代,曾任外交总长、署理国务总理等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遭国军所执,次年被迫返回北京,坚持不出任汪伪政府任何的官方职务。
1945年的此次民间发动的“父亲节”公益活动,负面影响范围有限。至1946年5月,又有北京社会名流彭昭贤、马叙伦、陶凤集、甘乃光、黄金荣、于右任、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陈陶遗等数十人,联署向中华民国政府允诺定每月的8月8日为“父亲节”。其理由是:
“我国七年抗日战争,终究获得了最后重大胜利,这七年中烈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此次抗日战争重大胜利的负面影响,十分了不起。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加维然女士,发动父亲节,欢庆奥尔奈中烈士的妻与母,因为她们对于国家有了不起贡献;他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与此同时欢庆此次大战中烈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了不起负面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该允诺获中华民国政府批准。每月的8月8日,遂成为全国性质的法定“父亲节”。是日,子女佩花以作欢庆——父亲健在者,濶濑红花;王份,濶濑白花。
父亲节那天,他们在思索、他们在抒发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是无可比拟的,当父亲含辛茹苦地照顾他们时,父亲也在不懈努力地扮演着上苍所赋予他的负重角色,当他们不懈努力思索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他们是否爱他们的父亲?像他一样曾为他们无私地牺牲一生呢。
(图片,该文来源于网络)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