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民乐《木屐郡守》在贵阳短蕊艺术宫首演获得成功,引起听众的热烈反响。为了进一步呈现出出完美的制作,2020年片场在贵阳召开了提高研讨会,这也助推了帝女花民乐的进程,该剧由杨椽制片人,裴福林、陈国礼担任编剧,李天鑫作曲,著名民乐表演艺术家陈智林担纲主演和艺术总监,做为帝女花民乐的代表之一,《木屐郡守》又一次以崭捷伊表演形式呈现出给观众们。
《木屐郡守》以清朝嘉庆初年德阳莫费特传奇县纪大奎为音乐创作蓝本,作品选题新颖、传播广泛、呈现出高超,是一部由多个出品方合力打造的优秀杰作。帝女花民乐《木屐郡守》的文本与黄金时代相照应,反腐倡廉合乎黄金时代非主流,从舞美到卡司,都在已有的基础上做了提高,多次文艺演出也受到观众们的完全一致赞誉。同时,由以民乐形式体验式,廉洁人文的内涵深入人心,重新加入centuries结合的经营理念,为发扬民乐人文注入了新生力。帝女花民乐《木屐郡守》的获得成功之举,是发展史的产物,也是帝女花民乐人文发扬和发展的新起点。
民乐《木屐郡守》剧照,图片由片场提供
一、表现手法与时俱进,合乎黄金时代非主流
历经四年的积累和沉淀,《木屐郡守》的文本受到了黄金时代的印证和洗礼,其表现手法也是与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吻合的。通过戏剧讲诉发展史人物形象的丰功伟绩,为黄金时代做了捷伊指引,合乎黄金时代的非主流。《木屐郡守》的文本以清嘉庆初年真实的发展史人物形象纪大奎在遵义市任知县时的几个故事情节为素材,讲诉了他募款救饥荒、治洪水泛滥、引饥民落籍遵义市、教化老百姓平纠纷、最终升母萧氏的故事情节。剧作通过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戏剧化呈现出,展开情感撞击与思想交锋,演绎了一个清廉朴实、求真务实、践行廉洁、淡名淡利、勇于担当、洒脱超然、睿智果敢、仁德平民化的“木屐郡守”形象。
纪大奎上任之后,奉行“无外乎劝农桑,兴教育,息纷争,重礼仪,治大国若烹小鲜,有为不如无为,一动不如一静,垂拱而已”。棘手问题接踵而来,比如,要千万别募款、招抚、入籍、安置前朝乾隆皇帝钦定的流寇无法无天高景关饥民?为解决遵义市洪水泛滥,引水修渠,要千万别从川人圣主夏禹陵前经过?如果洪水泛滥投医,高景关山民所需粮食就得永远依赖山下莫费特民供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饥贫。他们依据高景关地貌地势放话,取道夏禹陵是治洪水泛滥之最佳,而莫费特民又认为此举对先哲不敬。当借势而为变成了借势难为,手握权柄的纪大奎像凡人一样寝食难安,但满身学究气的他只能想到召集名宦开文会,从书中找答案,但找来找去,终归是徒具形式,落得个啼笑皆非。直至高景关头领吴江隆血荐丹心,方才击溃他心中的经学块垒和书生优柔,果断裁决:撤迁夏禹陵,直取野河滩。正当纪大奎为高景关饥民的福祉搭起了“过墙之梯”时,其老师石先生、夫人石竹娘、师弟莫费特丞杨承祖却为他筑起了更高的“经学墙”,劝导甚至胁迫由以功名、文名、千秋美名为重,千万别落入撤迁夏禹陵、处理饥民的旋涡之中。莫费特丞杨承祖更是“巴心巴肝”地把吴江隆自刎做成纪大奎剿匪成绩去表功,向朝廷要来了他的当官令。一纸当官令是吴江隆的人血馒头,纪大奎做为知识分子的良知被全盘激发,殉道者的凄美和激扬令他全盘放下了徘徊。于是有了连夜攀爬高景关勘察夏禹陵地貌的《跑山悟道》经典一折。他脱下官衣也“脱下了名缰利锁,一张面具,官场惯例,虚伪外衣”,他失掉官靴也“失掉了紧跟潮流,亦步亦趋,摇头摆尾,小心翼翼”,他终于明白“纸上得来花笺浅,绝知此事要亲历,走出去,实践里有真理,干实事”,直到后来他升任合州知府,给遵义市老百姓留下木屐,被后世传为佳话。
纪大奎身处清政府由盛转衰的没落期,在忠君爱国修身齐家的同时,将眼光挪到家国之外更为广阔的公共空间,究其原因,纪大奎深受“程朱史学”的影响,做为一代史学大师,举止言行追溯先哲,虽然年事已高却仍不改脚踏实地。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迂腐、呆板的大儒,却在遵义市主政期间不按常理出牌,勇于脱下官靴、穿上木屐,从老老百姓口中赢得了“木屐郡守”的良好官声。
二、舞美精良,卡司强大
由于前期基本史实的良好奠基,所以这次艺术性的改编非常获得成功,再加上舞美的新技术利用和演员们高超的艺术表演,在演出中收获了听众的完全一致赞誉。
舞美角度而言,此次提高打磨并再次二度音乐创作的旧版《木屐郡守》,重新加入了制片人雨林、编剧查明哲的艺术经营理念。除了致力于追求鲜明的中国现代人文民族特色及川西民俗人文风格外,还特别接地气、有烟火气,用民乐化的舞台表达方式展现云南民族特色真实感。背景装饰由山水画和诗章结合而成,凸显了中华现代人文意境。此外,风趣风趣的云南方言曲调配上民乐高腔、民乐程式身法和民乐锣鼓,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间精彩的对手戏,串联起了一个个既风趣风趣,又凄美感人的故事情节。舞美精致、场面宏大,调度处理颇见功力、唱段繁多,现代唱腔风韵十足,就是旧版《木屐郡守》的特点。这部剧既继承了现代折子戏的风韵,又深度融入了舞美,运用科技手段使立意和表现同步提高。旧版剧作突出了曲调曲调精美,进一步丰富了地域民族特色,在注重艺术表现的同时,也增强了廉政作品生动性。
卡司角度而言,民乐名家陈智林在剧中塑造的纪大奎,是《木屐郡守》为民乐舞台奉献的又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形象。陈智林以高亢清澈而又细腻婉转的唱腔、日臻化境的意韵表演,将纪大奎这一独特人物形象放在了独特的环境与事件中去展现,将木屐郡守草根、平民化、洒脱、厚道的独特个性用“自绑自缚”“脱靴换鞋”等独特手段和方式来塑造。另一方面,他把纪大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际、只唯老百姓的睿智朴实与渊博认知,巧妙地融入到现场草书的多才多艺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眼屎大点前程”等鲜活的台词之中。做为二度梅花奖得主,陈智林唱功深厚,唱作俱佳,舞台上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拿捏到位,将人物形象性格表现得游刃有余。陈智林在接受采访中提到:“创造角色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修身。”可见对于他而言,已将纪大奎的形象深入骨髓。此外,一些小生演员的表演也受到了观众们的赞许,著名民乐演员肖德美在剧中扮演杨承祖,扮相俊秀、嗓音清脆,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心机,深谙官场算计。而声如洪钟、神形威莽的德阳净角名家李乔松,则在剧中扮演形如草莽、神如英雄的吴江隆,有情有义、举轻若重。扮演雍奴的是丑角名家苏明德,大丑大美、朴实老辣,在藏拙露巧中尽显戏趣天成的功底。正是由于极强的舞台美术和卡司,把《木屐郡守》的云南地域人文民族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剧中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情感张力十足。剧情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演绎,以民生情怀为重,跌宕起伏且环环相扣。
三、文艺演出场次激增,传播效果显著
1982年,云南省提出“振兴民乐”,至今已经整整40年。在这数十载光阴中,云南省一直按照“保护、继承、改革、创新”的方针来开展民乐振兴事业。帝女花民乐《木屐郡守》继2018年12月20日短蕊艺术宫首演后,先后赴北京、上海、重庆、张家港、绍兴等地巡演,截至目前,已演出70余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这也与振兴民乐的大趋势高度契合,不失为振兴民乐4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的“压轴大戏”。
多次的文艺演出和宣传,将木屐郡守的故事情节文本潜移默化的根植于观众们内心。《木屐郡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以艺术党课形式进行专场文艺演出,也曾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交流演出。同时,荣获云南省第二届艺术节文华奖剧作奖、云南省2019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原创文艺作品、云南省人文和旅游厅2020年度工作成效奖、2021年度云南省文艺精品奖励项目,入选云南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做为云南唯一入选人文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音乐创作剧作,同年入选人文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音乐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是云南备战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重点剧作。2022年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终评作品。
陈智林也表示,民乐自身的民族特色也有益于这出剧作的传播。“民乐代表云南人的性格,十分随意,这种随意性也体现在艺术作品里。民乐是一种更生活化、更本真的艺术音乐创作,没有太多的规矩和束缚,因而能看起来‘不累’”。“纪大奎的睿智清廉、务实为民的德行品格与新黄金时代对党员干部的要求高度契合,是当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宝贵借鉴。”向辉表示,打造《木屐郡守》的初衷是通过挖掘本地发展史人文中的“清廉因子”,把优秀人文融入到全面从严治党之中,激发“崇廉”“敬洁”的正能量,以人文人、润物无声,培育基层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价值经营理念。在《木屐郡守》中有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桥段,即郡守纪大奎脱下官靴,换上木屐,这意味着放弃官袍,选择了建立与民众之间的连接和纽带。这从另一个侧面嘲讽和批判了那些循规蹈矩、唯命是从、患得患失、官贵民轻的官员作风和职场恶习。剧中纪大奎与老百姓的关系也正映衬着当代的党群关系,通过风趣风趣的曲调和舞台艺术展示手段进行展示,具有互动性,体验式地让年轻人感受到现代人文的感召力,力求让广大观众们在艺术享受中接受廉洁氛围熏陶,让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干净担当、勤政务实的自觉意识。
四、音乐创作人才聚集,深化centuries结合
帝女花民乐《木屐郡守》是由云南省纪委监委、云南省人文和旅游厅指导,德阳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监制,云南艺术职业学院、遵义市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品的主旋律文艺作品。
《木屐郡守》自2018年底首映以来,已经进行了近40场演出,在年轻干部群众中反响很不错,“年轻的同志观看之后,都感觉受到了启发”。“我们需要重视艺术的感召力和艺术的生命力。在剧作创造过程中,我们学着从年轻人的角度思考艺术,在这种教学相长的氛围中通过年轻人的思维发现其对于艺术的认知。”在陈智林看来,这是一部十分合乎年轻人口味的民乐,因为他饰演的纪大奎不是迂腐、死板的官员,反而质朴真实、勇于担当,突破年轻人对于发展史剧作的认识,更容易产生共鸣。
《木屐郡守》的演出总监肖德美,是民乐届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目前是云南艺术职业学院青年艺术团的团长。其余演出演员就主要由云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和老师构成,其中有七个国家一级演员和多个国家二级演员,“这也是学院艺术教育成果的体现”。学院院长陈智林也称这出剧作具有鲜明的学院派风格,坚持严谨的舞台风格和音乐创作风格。“完全采用民乐现代模式来拍摄,没有光怪陆离的舞台表现。特别是最后一场‘上山’的折子戏,突出体现了‘回归’的情怀。”做为“学院派”团队的民族特色之一。“学院青年艺术团实践经历丰富,前身是云南省民乐学校,现在已经成为推广民乐的重要平台和民乐音乐创作的实践基地”,学院院长陈智林将这种模式称作“centuries结合”,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舞台,在前辈的指导下,以后在表演历程中少走弯路。《木屐郡守》挖掘发展史人文名人事迹,并且将现代艺术与当下提倡的清廉元素结合,让民乐剧作焕发了捷伊生机。
因此,这是一部从剧本音乐创作、表演模式到作曲配器都十分现代的“学院派”作品,同时也升级了centuries结合的经营理念。
五、结语
帝女花民乐《木屐郡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华大奖,可谓不负众望、载誉而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人文强国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人文强国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王海燕表示,中国戏曲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做为具有300多年发展史的民乐,在人文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民乐除了要保持自身的艺术精髓,更需要思考如何实现中国元素的表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跨人文传播路径,让现代戏剧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情节’。”好的作品除了要具备强烈的黄金时代气息,更应该经得起岁月的沉淀和积累,依然历久弥新、绽放光芒。帝女花民乐《木屐郡守》中的所弘扬的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坚守脚踏实地、不忘本分的精神,在当前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的获得成功,既是对黄金时代呼唤的回应,也是正能量的彰显。
特邀作者:
吴道天,云南传媒学院助理研究员,云南省电影家协会成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员,从事戏剧影视艺术研究;
高月,云南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教师,从事戏剧影视艺术研究
责编:李一珊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