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机关 思以笃行
3月31日下午,由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文明办主办,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融媒体中心协办的“书香机关 思以笃行”庆阳市市直机关读书心得报告会举行。市直有关部门推荐的徐振伟等同志,分别结合自己品读的书籍、阅读的经历,说感想、谈感悟、讲感言,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热情抒发了对党的挚爱之情,衷心表达了立足岗位作贡献的拳拳之心。“陇东报”微信公众号将分两期编发这些同志的读书心得与感悟,与读者共享阅读的魅力和乐趣。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智慧
”
读书/ 感言
凡有所本,必有所来。任何光明的未来,都离不开坚实的本来。阅读对我们来讲,就如这源头活水,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从本来走向更辽远的未来。
”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拓宽人生的视野,提升生命的质量;阅读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山非山水非水,终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返璞归真,让我们对世界的丰富增加了几重认知体验。阅读应像蜜蜂采蜜一般广泛涉猎,也当像农人劳作一样深耕细作。我对以党史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从兴趣到自觉、从爱好到专业,浸润其中,有思考之后的收获启示,更有重返现场的感同身受,感动之余,更多的是顿悟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内涵之深刻丰富。
红色阅读激发爱党爱国之情。百年党史创造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经典,毛泽东纵贯一生创作瑰丽诗篇,方志敏饱含深情狱中著述《可爱的中国》,宁县籍烈士王孝锡的《诀别诗》至今激荡着每一名庆阳儿女深沉的家国情怀。各种革命背景下的文学经典文艺精品,无不鼓舞人心、激发热情,当我们诵读传唱之时,那种对党和国家油然而生的激情澎湃和潸然泪下的赤子之情,让人感怀不已。
红色阅读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历经挫折磨难到坚定勇毅前行,引领党的伟大事业的正是生生不息的理想之火,我们党面对世所罕见的困难和凶残无比的敌人,牺牲有名有姓的烈士高达370多万人、革命群众2000多万人,鲜血浇灌理想之花,让信仰信念信心熠熠生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带领陕甘儿女筚路蓝缕创建革命根据地,历经七十余次失败而初心不改,始终秉持“垮了再来、再垮再来”“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终于凤凰涅槃,打出了一片红彤彤的根据地,正是对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正义必胜的毫不气馁,才创造了“硕果仅存”根据地。
红色阅读强化初心使命责任。共产党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无私,从共产党宣言到入党誓言,从建党建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一代代无私无我的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彭德怀说:“我入党的全部动机就是要让天下的穷人过上好日子。”刘志丹说:“一个人当员外没意思,要让周遭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最有意义的事。”陕甘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原中纪委副书记张策针对华池山庄调研批示指出“共产党员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不能老认为群众有问题”,言犹在耳,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阳大有可为才能大有作为。
红色阅读增强党性提升境界。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在于坚强党性和人生境界。人世间功名利禄全是身外,一生中为人民服务才是正道,党的事业长盛不衰就在于无数党员的奉献牺牲。正如毛主席所说“人固有一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就比泰山还重”;刘志丹等人和群众同冷暖共命运,被人亲切地称为“咱们的老刘”,根据地更是呈现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和谐局面;“耿飚之问”振聋发聩,作为“面向群众”的模范区,更应凝聚共识,庆阳大有可为关键是事在人为。
红色阅读启迪真理完善人格。共产党人为什么不怕死?因为她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这个特殊材料就是科学真理、健全人格。当无数主张主义粉墨登场却黯然收场之时,惟有共产主义汇聚时代潮流,当孔孟之道难以力挽狂澜而伤神嗟叹之时,惟有马克思主义醍醐灌顶,真理在握的共产党人化身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勇士,三座大山被推翻,积贫积弱一穷二白被改变,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显现。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红色文化夯实我们四个自信的基础,我们要想明白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讲清楚党的二十大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合理性,讲清楚省市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部署要求的针对性实践性,让庆阳大有可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滚滚潮流。
红色是庆阳的底色,南梁是耀眼的名片,两点一存在百年党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庆阳是落脚点、出发点,也是革命事业起承转合的转折点,新时代的庆阳沐浴着第一颗旧石器的光彩、闪耀着南佐古国的芳华、流淌着红色南梁的血脉、传承着老区的革命基因,红色文化资源富矿开发正当其时,对标“学术研究上水平、文艺创作出精品”的目标要求,沿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指引,庆阳的未来一定大放异彩。
敬畏生命 护佑健康
”
读书/ 感言
阅读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它让我们在不断完善中成长。
”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最大的价值不是去治愈疾病,而是去安慰病人、抚慰心灵。距离特鲁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现代医学的长足发展是否再也不需要心灵的抚慰呢?王一方在《医学的人文呼唤》这本书中就医学哲学问题进行阐述,呼唤医生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因为医学是人学、艺术与哲学。
与其他职业相比,一个医生的成长尤其需要等待,等待是韬光养晦的熏陶,是无欲无求的磨炼,是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必经之路。我是一名心血管专业医生,一直在等待,一直在蜕变,阅读润物无声地滋养心灵,丰沛灵魂。终于有一天,当我了解了哲学思想,积淀了人文底蕴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升华的感觉。“不顾到灵魂,肉体是无法单独治愈的”。我终于能跳出心脏看心脏,不拘泥于一根血管、一个瓣膜的病变,而是可以将它放在每一个特定的个体中,能够更全面地去评估病情并能更好地去处置。这时,再追寻和反思医学的目的,显然不总是意味着治疗某种疾病,而是帮助患者恢复个人的精神心理和生理身体的完整性。这就是我们需要呼唤和践行的人文精神。
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刚做医生的时候,母亲经常在上班前关照我,“上班再忙,对病人态度好一点,生病的人不容易。”时至今日,我也会告诉我的下级医生,态度好,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温和,更重要的是饱含着你对患者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感同身受理解他的痛苦、意愿与困难,并为他做出准确而恰当的判断和决策。关爱,就是医生给病人所开的第一张处方,我们不能保证治好每一个病人,但我们一定保证好好去治每一个病人。
医学的本源是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人身体的爱护,对人性的关怀和友善,这种医学的本源才是医生的职业使命。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疗求善。或许我们只是凡夫俗子,不敢担天使之名,或许我们势单力薄,不敢承拯救方舟之任,但谨以点滴善意,细微善行,践行善医之念,完备善术之举,是可及可做的。
这是一个关于党徽的故事,年近耄耋的张先生因为左心衰竭住院了,但他并没有急于向我诉说病情,却对我佩戴的一枚党徽念念不忘。出院时,我送给他一枚新党徽,他让家人郑重其事地为他佩戴并向我微微颔首。举手之劳抚慰了老党员的心灵,拳拳之心让后辈受到党性的洗礼。医院并非只关乎生老病死,更有汩汩流淌的情义和催人泪下的瞬间。医学乃善学,医术乃善术,让我们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拯救那一个个被病魔吞噬的肉体乃至灵魂。
庆阳自古以来被誉为“岐黄故里”,中医鼻祖岐伯就诞生在庆城青龙嘴。黄帝与岐伯论医,成就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这部医之始祖就是一部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几千年来,沉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历代医学大家辈出,守护着这片土地百姓的健康。
历史传承,经久不息。当现代医学的弊端: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逐渐凸现后,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医学人文。
2021年中国医院萤火虫计划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峰会上,庆阳市人民医院报送的《信念是一粒种子》荣获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创新案例奖。该案例从“找准定位: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与升华”“打造品牌:谋求医院高质量卓越化发展的通达之境”“凝练特色:解码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等方面,让生生不息的医院文化培根铸魂,传承院风院训、厚植家国情怀,医院人文建设永远在路上。萤火微光,照人前行。
在医学人文旗帜的感召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党的二十大代表、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脱亚莉、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李珲为代表的优秀个人与团体。人生有厚度,团队有温度,在刚刚过去的三年中,每一个战士都在战场上淬炼出了钢铁一样的意志,高擎人文之光,彰显医者大爱,将小我深深藏起,因为我们都懂得拿使命去面对生命,去挽救生命!
信念是一粒种子,人文遍地生花。医学人文就在于人文关怀、人文理念和哲学思想,医生必须有整体的眼光与宁静的心灵。技术在左,人文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追寻初心,遇见更好的自己
”
读书/ 感言
一个热爱读书的城市,一定是充满了人文精神健康向上的城市。一群喜欢读书的人,也一定是充满了自信、幸福和快乐的人。
”
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去靠近它。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在我30岁的时候,我一度感到焦虑迷茫。而立之年,从小县城来到市里,人生地不熟,一切从头开始。有一天,回到出租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沉后,我决心拾起那些放在角落的书籍。那两年我读了好几本小说、文集和历史书,有时也翻看一些工作需要的理论书籍,也正是这一小小的改变,让我开始慢慢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
去年4月,市委办公室组织开展“经典齐诵、理论同学、业务互训、素质共进”读书学习活动,为我们配发了《共产党宣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理论经典。我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有着1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些年几乎从未完整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印象中,大学里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宣言》,还是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间,当时并没有读懂其中的奥义,只是读字而已。就只记得那句广为传颂的开篇语,“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于是我终于在去年真正完整读完了它。彼时,我参加工作已有10年,才终于对《共产党宣言》有了一些粗浅的理解。
今年,再次捧起它的时候,我尝试着从中去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的初心。我了解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正好30岁,恩格斯28岁。正青春,他们就创作出了这本被工人阶级反复学习、被工人阶级政党用来作为理论武装,后来又被全世界共产党人当作“圣经”的伟大经典著作。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无产阶级只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使自己乃至使整个人类获得解放。《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这不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源头吗?正是有了《共产党宣言》指引,为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书写了气贯长虹、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也才有了我们今天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阅读伟大作品,探寻伟人初心,更让我发觉自己的渺小,认识到自己的有限,自己的无知,自己的幽暗。我的身边有太多优秀的领导和同事,他们比我读的书更多,也都有着深厚的学识和见解,是他们将这份分享的荣光折射给了我。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只有守住最初的心,才能走最远的路。去年7月,市委书记黄泽元在参加市委办公室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勉励我们要有情怀、多读书、勤思考、能实干。这是黄书记对我们党办人的要求期望,更是殷切呼唤。
是啊,人生在不断选择,不断拥有,不断失去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能坚守最初的那份情怀、那份本真、那份初心。作为一个党办人,我曾经多次问过自己,我的初心还在吗?我是否做到了在平凡中坚守,不因一时失意而放弃追求;在岗位上历练,不因平凡而放弃奋斗;在孤独中探索,不因寂寞而放弃信仰。因此我一直渴望有一种力量,它能指引我每天活在一种坦然和不羞愧之中,能够超越虚荣和虚无,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现在我相信,阅读正是这力量的源泉。它让我在追寻初心的旅途中,感悟到真理伟力,也坚定了理想信念。让我相信,我们这一生总要为某种当下还看不到的东西去努力,总要为某种超越我们有限的东西去拼搏。它提醒我,选择了党办,就选择了忠诚和坚守,也就选择了勇于走在时代前列,敢于承担时代重任,忠于自己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让我更加相信前方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在等着我。
心之所向,就是对的方向。一切有意义的追寻,最终都应付诸行动,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需要一个坚定的开始。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党忠诚,站好每个岗位,严把每个关口,守住每道防线,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不负于党,不负人民,不负自己,属于我们的时代终将到来!
我和我的民俗文化研学
”
读书/ 感言
读书的旅程永远没有终点,知识的海洋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源头活水,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这样的生活才是阳光一样灿烂的生活。
”
人生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把自己的爱好变成用一生去追随的事业。现在的我和我的民俗学专业、我的民俗文化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2011年5月4日,省文化馆馆长赵明带队来庆阳督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我们的馆长递上庆阳香包保护情况工作汇报时,还骄傲地说了一句:“这是我们馆研究生写的!”汇报完毕,赵馆长慢悠悠地说了一句话:“现在的研究生真的就是‘烟酒生’,汇报中竟然还有错别字!”回到办公室,我大哭一场。两年之后,我去兰州参加培训,又碰上了赵馆长,我正想着办法开溜,结果被他喊住了,并且竖起大拇指说了一句:“恭喜你。”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他告诉我:“你现在进步大得很呀,这次省上的征文,你获了二等奖。”
自恃高学历的我,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和非遗保护业务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才,肚子里没有东西可不行。庆阳是一个民俗文化大市,通过学习,我对庆阳的民俗研究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对民俗学本身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2014年,我和香包传承人赵爱霞一起到深圳参加展会,她年龄偏大,又没出过门,一路琐碎的照顾让我有些不耐烦。展会上有人问我:“为什么送我们这个香包,代表了啥意思?”我说是祝您吉祥如意的意思。客人走后,赵老师告诉我:“两个心一样的花瓣,一瓣在上一瓣在下,代表天地、阴阳,如能心心相印,那便称心如意。整个轮廓是一个如意头形状,祝福所戴之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把一个心形花瓣缝住,不让她们心心相印。老人家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有那么多的称心如意。”我没想到,小香包里的学问这么大,更没有想到,一个普通的农民,能如此深刻地阐释生活中的道理。国家级传承人贺梅英的人生苦难,省级传承人左焕茸的创业历程,著名香包设计人、来自上海的知青、原庆阳县文化馆馆长冯宜华的担当与情怀,以及许许多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既是民俗艺术方面的大师,也是对我影响深远的人生导师。没有她们,就没有我的《庆阳香包传承人口述史》。
我的老家环县洪德,从前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距离我们家不远的河连湾村,是皮影艺术大师解长春的老家。在那里,那些被人称为线匠的农民,个个都是唱皮影的高手。农忙时节,他们是能耕善收的农民,上山担粪、下洼背粮食、放羊、收拾柴禾;农闲时,他们是老百姓喜爱的道情角儿,奸佞忠良,才子佳人,历史传奇,人间悲欢,被他们演绎得栩栩如生。1987年他们在意大利11个城市演出,场场爆满,并且被称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道情讲究的高台教化,但他们每个人的命运却充满了艰辛。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环县道情受到了市场的冲击,一场皮影唱下来,有时候连二百元都不到,没办法,很多人只好卷上铺盖进城务工。丰富多彩的皮影造型,高亢苍凉的道情音乐,内容生动的戏曲脚本,一个流传了上百年的艺术,眼看就要消失,作为他们的后人,作为一名民俗工作者,我感到极大的压力。
中央美院的靳之林教授对我说,庆阳有这么好的民俗资源,如果得不到整理和抢救,那就是我们民俗研究工作者的失职。我们庆阳的非遗保护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做?我想,除了走产业化道路、建立庆阳文化生态保护区或陇东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外,更主要的途径还是学习,向书本学习民俗研究的知识,向民间艺术大师学习人生的智慧,在田野调查中加强研究的脚力,做一个有知识、有才情、有智慧、有思想的民俗研究者。
《陇东报》2023年4月2日四版
发布丨马瑶
审核丨郝芳
新闻广告热线丨0934-5926120 0934-8612120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