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建党100周年心得300字)建党100周年心得一百字

六八 236 0

原标题:宣州区的广东移民与宣城侨乡发展(下)

邝光杰

微信版第1316期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陆续迁来宣城县定居的广东人,到1930年前后已经达到100多户。广东归侨选择到宣城落户定居,有外因也有内因。

一是少数国家的排华政策,迫使华侨不得不返回国内。

美国在1880年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后,陆续出台排华政策:1882年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停止华工入美,禁止探亲华工返美。由此造成华工在美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恶劣,许多华工束装回国,在美华工由1873年的13.5万人下降至7.7万人。加拿大在1923年7月1日开始实行《中国移民法》,规定除外交官、商人和学生外,华人一律不得入境,华人一律不准携其亲眷进入加拿大。墨西哥在1911年至以后的20年,发生了多次迫害华侨的事件;1924年至1931年,墨西哥索诺拉州先后通过两个法令,企图建立“华人区”,禁止华侨与墨西哥妇女通婚。

这些国家的政策和宣传,使许多当地民众,把国内许多社会问题归咎于华侨抢得了他们的生意、影响了他们的生存,从而把不满转移到华侨身上,经常发生骚扰华侨、抢夺华侨财产的现象,使华侨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许多华人不得不变卖财产回国。

当时的广东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很差,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台山、开平及周边地区经济与皖南一带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回国后的华侨不愿意再回到台山和开平等地,在回国前后都已经开始在寻找落脚点,思考新的创业。国民党定都南京后,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地区,当然成为这些归侨的首选之地。

二是国民政府为了安置归侨,出台了许多政策,拿出了比较实际的举措,吸引和支持他们参与国家建设,鼓励他们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

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陈树人,1932年组织成立“救济失业华侨委员会”,在宣城北乡建设“侨乐村”,安置日本、菲律宾、朝鲜、法国、荷兰、古巴等国的归侨。安徽省政府设立“宣宁官产垦荒局”,在湾沚到宣城九连山一带建设“美洲华侨农场”,安置来自美洲的大量归侨,开办了20多个农林场。这些政策与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垦植事业,而且吸引了大批的归侨来到宣城安家置业。

三是黄伯棠、余随东等广东籍归侨,率先来到宣城安家乐业。他们的成功和现身说法,比什么宣传都有效果。

熊步康等一些热心垦植实业的爱国人士,不仅带头献身垦植事业,而且多次到上海、南洋地区招商,筹措垦植资金。这也是当年国民政府一呼百应、众多归侨纷纷来到宣城投身垦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广东归侨移民自身与宣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盟会黄兴的夫人徐宗汉选择宣城县茆市冲创办“南京贫儿院宣城农场”,既因当时的宣城县县长周君南是黄兴的学生,也是因为宣城县离南京近,交通便利,有天利、人和两个因素。这件大事在广东籍归侨当中肯定是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宣城县定居的这些广东籍归侨中,有余、方、欧阳、雷、许、张、梅、古、刘、黄等十多个姓氏。其中 “邝氏”与宣城有着历史渊源。广东台山、开平及各地全国各地的《邝氏族谱》,记载邝氏了的起源。邝氏一世祖原姓方名淳,南宋时期被赐姓“邝”,受封“宣城侯”,时间大约在公元1168年前后,至今有800多年历史。在全国各地的邝氏宗祠门楣上都悬挂有“宣城堂”三字。

一篇读懂(建党100周年心得300字)建党100周年心得一百字 第1张

《宣城邝氏族谱》封面

1986年 11月,宣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把1983年以来编写的18期铅印简报《宣城古今》刊印成册,共30万字。其中“宣城华侨邝、方、雷三姓的传说”一文记载,邝氏家族在广东,家里的手提灯笼上都书写有“宣城堂”三字。所以,美洲的邝氏归侨在回国后,首选宣城,既是回国响应号召,参加“实业救国”,发展宣城的垦植事业,也是叶落归根、反哺祖郡。

从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广东籍归侨选择宣城落户置业,既有地利,也有天时,更有人和,那就是他们从内心愿意来到宣城,把宣城当作自己的家乡,在这里开始他们新的人生征途,开创美好的明天。

定居宣城的归侨侨眷和他们的后人,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为宣城县、宣州区乃至周边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是积极主动参与革命活动,支持进步事业,投身新中国解放事业。

归侨余随东先生(1866—?)是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好友,在美国芝加哥加入同盟会,经常资助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他曾经和孙中山先生及随身副官马骧合影留念。1937年春,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派专人来水阳镇余随东先生家中,征去照片并开具收据,保存在余随东先生后人手中。

归侨邝华为随爷爷来到水阳河东街落户。1943年,他刚刚15岁,就在宣城县狸桥由地下党员沈光明介绍加入新四军,后成为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卫生队任卫生员。1945年初,部队改编为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他被调入一支队三营任卫生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复员回到宣城水阳,先后担任宣城县水阳卫生院院长和宣城县城关医院院长。1984年8月。宣城县第一届侨联成立时,邝华为被选为副主席。2010年11月,80多岁的邝华为曾口述了一篇回忆录,由张光燕先生整理后发表,是“新四军与宣城征文”的应征作品。2021年“七一”前夕,宣城二小还把这个故事拍成MTV,成为“心声——百名师生献礼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的献礼作品。

现年90岁的邝锦章(1932—),是宣城籍广东移民的后裔,1949年6月,和同学陈以德一起从宣城中学应招入伍,一起到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三分校学习,8月又一起被选调到空军东北第二航校学习。1951年1月,两人分配到空八师24团一大队,邝锦章任射击员。1951年11月29日,他所在的部队在鸭绿江口的大和岛上空与美国空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志愿军九架螺旋桨式“图—2轰炸机”迎战数十架美军喷气式F—86歼击机,击落敌机一架、击伤多架,创造了以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歼击机的奇迹,受到中朝空军联合司令员刘震的嘉奖。这场战斗中,邝锦章的同学陈以德壮烈牺牲。

一篇读懂(建党100周年心得300字)建党100周年心得一百字 第2张

如今有着57年党龄的邝锦章寓居上海,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他以亲身经历向宝山区司法系统的中青年干部讲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土地改革和解放西藏等重要历史事件,动情之处几度哽咽,在场学员无不深受感动、获益匪浅。

他们不仅是宣城人的骄傲,也是移居宣城的广东归侨的骄傲。

二是广东籍归侨们在宣城县安家以后,积极筹措资金,发展垦植事业,为宣城县的农林产业发展作贡献。

黄伯棠创立了宣城第一家华侨垦植农林场“研植公司”。1932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宣城北乡慈溪镇一带,建设侨乐村,计划开辟荒山丘陵一万余亩,从事开垦。1935年至1937年,大批美洲归侨来到宣城县湾沚至桥头旺一带,建设“美洲华侨农场”。这个华侨农场由20多个农林场组成。后因战争停办,解放后这一带建成国营安徽农垦九连山茶场。1936年,马来西亚归侨熊步康利用侨资在附近购买山场,组建“侨植公司”,种植油桐和药材,养殖荷兰奶牛。新中国成立以后,熊步康的“侨植公司”所经营的山场、农场以及茆市冲一带的林场,全部收归国有,成了现在的国营高立洪林场。

三是广东籍归侨为宣城县煤炭开采作了许多探索性贡献。

据《宣城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记载,宣城县归侨筹措资金,合作开采周王宝丰煤矿。公司以上海籍归侨霍守东为大股东,委托黄伯棠任总经理,聘请河北唐山煤矿的一批煤矿技术工人和本地工人从事开采作业。公司为解决煤炭运输问题,不惜筹措巨资,修了一条从矿区到夏渡水口的公路,在矿里备有数辆汽车,专事运输。这个煤矿最终因股东分散、煤质差、产量低(属鸡窠煤)、经营不善等原因而倒闭,但为宣城县煤矿开采作了有益探索。

四是归侨们来到宣城安家乐业,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给宣城带来了很多变化,也得到了宣城本地人的欢迎和尊重,他们很快融入了宣城,成为宣城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归侨们在来宣城之前都是在国外生活、创业。他们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而且大多数人家有一定的资产,他们带回的一些物品在宣城当地属稀罕之物,一直到70年代,有些还在使用。

在宣州区狸桥镇东云村张村,有一个姓伍的广东老太太,已去世多年。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宣城北门电厂工作,小儿子在水阳镇电影院上班。她和二儿子一起在农村生活。她为人很好,很受当地人尊敬,当地人都称呼她为“广东佬奶奶”或“广东奶奶”。60、70年代农村没有专门的妇产科医生,她就做周边村庄的接生婆。她家里有非洲的犀牛角,村里孩子或大人不小心把手割破了,流血不止,就去找她。广东奶奶会拿出犀牛角,刮下一点犀牛角粉,撒在伤口上面,血立刻就止住了。到今天为止,当地人提到她,都对她很怀念和尊重。

在宣城落户的归侨,除参加垦植实业外,都拿出自己的积蓄,购置田地,建造房屋,建设他们心目中的美好家园。住在城关的归侨,在周边置办田地。他们还集资在九同碑附近的山场,购地修建广东人的集体墓地。据邝自翔回忆,他家的老坟山就在今天的梅溪公园;邝南方家的祖坟也在九同碑,在修建梅溪公园时迁到了金坝乡。原宣州区侨联主席聂启昌的岳父刘玉堂,是一位老华侨,他曾侨居澳大利亚、美国,也在香港生活过多年。他家在水阳镇老街的百货公司附近、沿河岸码头旁有10多间门面房。这些老房子至今还在。

已故新四军老战士邝华为,在2010年左右口述的一篇回忆录中提到,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人离开河东街跑到金宝圩的孙家庄避难,那里有他爷爷购置的田地和老屋。

邝悦敬是原宣城县政协委员邝宏谋的父亲。他从墨西哥回国,落户宣城北乡后,在高立洪林场和东云村凤王、王庄两个生产队之间的山上,买了大片的山场,还有一些田地,雇了许多当地人作雇工。他的大儿子邝宏谋解放前在当地担任过保长,大女儿邝宝娣嫁给华侨刘玉堂为妻。

广东人来到宣城,与当地人和平相处。他们雇工做事,善待他们;他们还与新四军游击队有交往,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2018年4月8日《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公众号第179期刊登了张光奎的文章《新四军狸桥战斗亲历记》。这篇文章是根据张光奎父亲张毅生前口述完成的。张毅是在1938年6月—10月,随新四军二支队从泾县转移到宣城的史家湾、东华里、上冯村、慈溪等地驻扎。后因伤留在当地养伤。他在1945年娶东华里一个邝姓广东人家的女儿为妻,解放后曾担任狸桥小学教务主任,宣城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1950年12月到宣城县人民政府工作。

广东归侨在宣城县城关和北乡水阳镇附近,居住比较集中。他们有经济实力,几乎家家有枪,集体自卫。但他们从来没有与当地人发生过大的冲突,在土改和三反五反运动中,宣城的广东人没有受到打击和歧视。据邝宏谋的家人回忆,邝宏谋因担任过保长,在镇反运动中曾被绑去刑场。晚上抓他的时候,他害怕极了。农会干部私下告诉他:你是陪斩,不会枪毙你的。因为他解放后在当地南窑冲小学担任了多年的小学老师。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土地改革,因宣城县华侨大多拥有土地和房产,多被划为地主和富农成分,田地和房产被没收。因对政策产生误解,少数华侨偷偷从水路到广州,通过蛇头偷渡到香港,再转道去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文革期间,广东归侨因多为地主、富农和五类分子,经常遭受批斗。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华侨子女受到的影响更是严重。他们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参加招工、参军、提干、上学,还备受歧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华侨迎来了新生。各级政府落实国家的侨务政策,一方面部分充公后尚存的房屋得到了归还;另一方面他们没有了“里通外国”的限制,可以和失散多年的海外亲友正常联系了,这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当时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侨居海外的亲友会在传统节日或家里筹办重大事项,如婚丧嫁娶、建房时,汇来外币表示慰问、支持。还有的华侨侨居海外多年,想念家乡,特别想品尝家乡的特产,比如茶叶。他们也会提前寄来美元、港币,预定茶叶等特产。这些外汇是当时国家建设急需的。国家为鼓励华侨给国内亲属寄外汇,特别制定了“侨汇券”制度。这些外汇除按照国家统一的汇率可以兑换人民币外,侨眷还可以拿到相当面额的侨汇券,到商场专门的柜台购买国内的紧俏商品。农村建房,还可以凭侨汇券购买木材。这个时期,华侨、侨眷的身份又成了让人羡慕的标签了。

1994年8月30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华侨、侨眷的子弟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去考大学、去参军、参加招工了。华侨、侨眷子女、子弟参加升学考试,还可以享受加分政策。这项政策至今还在延续。

华侨子女学成归来,在宣城勤奋工作,许多人先后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他们在水利、卫生、文化教育、行政管理、书画艺术等方面都很有建树,有的华侨子弟还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当地的社会发展、经济振兴,作出了贡献。

广东归侨在宣城修建的广东岭南风格的建筑,曾是当地最漂亮的房子,与徽派建筑相得益彰,“锅耳墙”也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30年代的水阳镇,商业主要在河东街。河东沿河建筑,包括商铺都很特别,有别于当地的徽派建筑。这些广东建筑是典型的岭南民居风格,山墙是镬耳墙,又称“锅耳墙”,山墙造型有点像个大耳朵。广东话中有一句话,就是“抓住镬耳,有的煎有的炒”。因为这些房子都是二层,比对岸的水阳街道洋气、漂亮,人们就把这条街道成为“广东街”。

一篇读懂(建党100周年心得300字)建党100周年心得一百字 第3张

广东街和侨乐村一样,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只留下少数几栋。原卫东乡政府、卫东卫生院使用的房屋,就是广东人留下的二层老楼。这些建筑在后来水阳江河道疏浚工程中拆除了。日寇火烧广东街以后,水阳西镇商会会长将广东街劫后拆毁的一些房屋材料、包括岭南风格的构件,请人搬运到水阳西镇,在当时的西镇中街西市房后,仿照广东街的洋房形制,建造了一栋二层洋房,至今保存完好。

古爱平,广东归侨后裔,原住南窑冲,现住水阳街道。他家里珍藏着一封家书,是他大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江西抚州寄来的。信里对他们家怎么来到宣城、家里兄弟姐妹在哪里出生等情况作了详尽的回忆,可以看作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从这封家书中,可以了解到,当年河东的广东街,不仅洋气、漂亮,建筑整齐,有住宅有商铺,还有天主堂和一个广东会馆。天主堂除了供归侨们作礼拜以外,还是一个西医诊所,可以疾病诊治,包括妇女生孩子。从他的家书记载,他的六叔1933年在天主堂出生,后夭折。

广东归侨因生活在国外,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较大,很多人都信基督教。水阳河东街有天主堂,城关镇北门也有基督教堂。至今一些广东人的后裔,依旧保留父辈的生活习惯,与当地人不同。比如,当地人在农历七月半的时候,要过“中元节”,请祖宗、烧纸,祭拜祖宗,在宣城的有些广东人因不信这些习俗,就不搞这些活动。但他们都告诫后人,不要反对当地人的习俗,更不要嘲笑他们。自己可以不信,但不要反对。

广东人背孩子用一种“背袋”,是一个方形的布片,接上四根结实的布带,把孩子从后背一起包住背在背上,可以露出孩子的四肢,让孩子的四肢自由活动。相比当地人用一根布绳做的“背带”背孩子,广东人的“背袋”让大人、孩子都舒服。后来这种背袋就在当地流行了。广东人爱用“白切鸡”招待客人,当地人也叫“白斩鸡”。广东人家的糕点和端午节包的粽子,和当地的不一样,也成为当地人爱的美味。

从黄伯棠落户宣城,至今已过百年。广东人早就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乡。他们从世界各地来到宣城,在这里安家、置业,生产、生活、繁衍,广东人早已成为宣城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现在七、八十岁的广东人后裔,也许可以说几句广东话。他们小时候在家里,家人都说广东话,耳濡目染,就会说一些简单的广东话。但老一辈不在了,说广东话的人少了,加上不经常说,聚在一起说广东话时也说不流畅了,他们的后人更是不会说、也听不懂了。只是有时候聚会,年纪较大的,偶尔会用广东话谈心,这时候你才会觉得这里还有广东人;也有姓氏在宣城少见的,拿出身份证或向别人介绍的时候,人们也会问一句:你老家是广东的吧?

这些,都越来越多成为宣城人的一种记忆了。

仅以此篇,纪念那些来到宣城的广东籍移民。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志·外事侨务志》,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各国华侨华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资料室编,1991年5月印;

3.《乡镇史话》,中共宣州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

4.《宣城古今》,宣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86年11月印;

5.《宣州概览》,宣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山书社1989年7月第一版;

6.《宣城县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第二辑(1986年),宣城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7.《宣州文史资料》第三辑(1988年)、第四辑(1990年),宣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8.《宣城县志》,宣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一版。

(作者系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教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