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
纪昀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介绍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一部撷录中华文化史料的笔记,是纪晓岚在文津阁编修《四库全书》时从库藏的无数秘本珍籍以及禁毁书中抢救采撷下来的,有的还加上自己的评注。 清代的文字狱是非常严酷的,稍有不慎便遭祸害,就连像纪晓岚那样深受乾隆重用的大臣,也曾因坐泄机事而被削去官职,流放到新疆三年多。但他为了抢救祖国文化史料,不忍坐见其被毁,仍甘冒身家性命的危险,秘录了这部笔记。 可是这部倾注了他多年心血的《阅微笔记》后来竟失落了。 原来纪晓岚才华出众,深得乾隆宠爱而遭和珅记恨,把他视为威胁自己权位的政敌,处处钳制他,寻找谋害他的把柄,并在《四库全书》的编纂处安插了耳目毕庸。 纪晓岚的那部私录的秘册《阅微笔记》恰被毕庸窥知,于是密报和珅。纪晓岚处于危险境地中,幸有一位名叫王丁的义士,凭着一身轻功,赶在和珅搜抄之前的一个深夜,潜入文津阁,把这部《阅微笔记》取出秘密隐埋在野外双塔山上。纪晓岚避去了一场灭门之祸。但是后来亲自藏秘的王丁死去,这部《阅微笔记》孤本再也寻找不到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阅微草堂笔记》是《阅微笔记》失落之后纪晓岚追忆重写而得的。断断续续“追录见闻,忆及即书”,积十年才成此书,但所记事迹中史料还不到原笔记的十分之一,内容远不及原笔记丰实,全书仅以记述狐鬼神怪为主,由于文笔淡雅质朴,深受封建士大夫们赏识。据说每脱一稿,就被竞相传抄,在上层社会广为流传,一时竟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相媲美之盛誉。 《阅微笔记》的失落,无疑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凡注意于清史研究的人都知道,乾隆在他组织编修《四库全书》和弘扬中华文化幌子的背后,另有一个阴险的目的,这就是“寓禁于毁”,借“修史”之名来行其毁书的目的。纪晓岚敢于反其道而行之,冒着杀身之祸,力图保存其中一些珍贵史料,这在当时是件非常大胆勇敢的行为。 《阅微笔记》原稿至今存亡未卜,有待于今后。阅微草堂笔记介绍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一部撷录中华文化史料的笔记,是纪晓岚在文津阁编修《四库全书》时从库藏的无数秘本珍籍以及禁毁书中抢救采撷下来的,有的还加上自己的评注。 清代的文字狱是非常严酷的,稍有不慎便遭祸害,就连像纪晓岚那样深受乾隆重用的大臣,也曾因坐泄机事而被削去官职,流放到新疆三年多。但他为了抢救祖国文化史料,不忍坐见其被毁,仍甘冒身家性命的危险,秘录了这部笔记。 可是这部倾注了他多年心血的《阅微笔记》后来竟失落了。 原来纪晓岚才华出众,深得乾隆宠爱而遭和珅记恨,把他视为威胁自己权位的政敌,处处钳制他,寻找谋害他的把柄,并在《四库全书》的编纂处安插了耳目毕庸。 纪晓岚的那部私录的秘册《阅微笔记》恰被毕庸窥知,于是密报和珅。纪晓岚处于危险境地中,幸有一位名叫王丁的义士,凭着一身轻功,赶在和珅搜抄之前的一个深夜,潜入文津阁,把这部《阅微笔记》取出秘密隐埋在野外双塔山上。纪晓岚避去了一场灭门之祸。但是后来亲自藏秘的王丁死去,这部《阅微笔记》孤本再也寻找不到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阅微草堂笔记》是《阅微笔记》失落之后纪晓岚追忆重写而得的。断断续续“追录见闻,忆及即书”,积十年才成此书,但所记事迹中史料还不到原笔记的十分之一,内容远不及原笔记丰实,全书仅以记述狐鬼神怪为主,由于文笔淡雅质朴,深受封建士大夫们赏识。据说每脱一稿,就被竞相传抄,在上层社会广为流传,一时竟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相媲美之盛誉。 《阅微笔记》的失落,无疑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凡注意于清史研究的人都知道,乾隆在他组织编修《四库全书》和弘扬中华文化幌子的背后,另有一个阴险的目的,这就是“寓禁于毁”,借“修史”之名来行其毁书的目的。纪晓岚敢于反其道而行之,冒着杀身之祸,力图保存其中一些珍贵史料,这在当时是件非常大胆勇敢的行为。 《阅微笔记》原稿至今存亡未卜,有待于今后。阅微草堂笔记的原文及翻译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译文:有个打柴的人在山中遇到老虎,躲到山洞里,老虎也跟着进来了,山洞空隙狭窄而且曲折,打柴的人沿着迂回的缝隙往里躲,渐渐的山洞容不下老虎了,但是老虎一定要想捉住打柴的人,就奋力勉强前进。打柴的人陷入窘境,发现旁边有一个小洞,只能容得下自己身体,于是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进去,没想到迂回了几步远,忽然看到了天空,竟然爬出了洞外,于是奋力搬来几块石头,堵住了老虎的退路,在两个洞口都堆上木柴焚烧,老虎被烟熏火燎,吼声震动山谷,不一会就死了。出处:《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清·纪昀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终于嘉庆三年(1789——1798),历时十年,约在纪昀66岁到76岁之间。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大动荡、大斗争的社会条件瞬息万变,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纪昀在前辈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崇尚汉学的征实,鄙薄宋学的虚伪与空谈。在纪昀看来,这伙道学家满口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视人欲为罪恶,才是最大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纪昀开始用文字勾勒讽刺这些假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假道学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斥责与抨击。同时,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所有写作模式已经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说,到清代已经形成完备的发展体系,纪昀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方面吸收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新模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产生了这部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