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文 何博士备论里的六国论
[译文] 秦国构成能够据此统一天下的形态,之后天下于是也达到一定可以统一,六国具有可以抗拒秦国的力量,而秦国达到不可被抗拒的原因,难道是秦国善于消灭六国吗?造成这种祸患的原因在于六国的君王,自己选择与可以亲近的去交战,而忘记了他的仇敌的缘故。秦国仅仅是众多国家中的一个而己,而(潼关,函谷关)以东的国家有六个。总计秦国的土地面积,仅占六国的五分之一;比较秦国的兵力,相当于六国的十分之一。以五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一的兵力,却经常用其善长的豪雄勇武来决定天下的命运的原因,在于它占据有利的地形,向下控制了天下的咽喉要塞,于是践踏天下的胸背在他的腿脚下而形成的结果。如果能够让六国的君主知道国家实际上的祸患在于秦国,互相之间开诚布公地结交,同心合力来抵制秦国,那么就算秦国的确长于攻击战斗,又怎么能用鞭子抽打六国,迫使它们共同俯首向西方臣服秦国的统治呢?又怎么能一个一个被消灭了呢?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考虑到这一点,平常很早上朝,很晚退朝,勤于政事的时候,都是他们谋划自己人之间如何互相倾轧。这是秦国所以能够在他们的弊端中渔利而最终他们被秦国所征服啊。 [译文] 分析六国的形势,没有比实行合众弱而攻一强的合纵政策更有利的,没有比实行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的连衡政策更加有害的。纵向联合就会安全,实行连衡政策就危险,这是必然的形势。当初从苏秦推行合纵政策,秦国人十五年不敢图谋出兵函谷关。之后从张仪开始推行连衡政策,于是崤山以东的诸侯一年就遭到秦国攻伐,每日里割地给秦国以求得秦国的欢心,最后直到土地被占尽国家沦为废墓,六国固然曾经收获合纵的利益,可是最终失败于实行连衡政策的祸害,它的灾祸在于与可以亲近的国家去做战,而忽略了真正的敌人的缘故啊。这里所说的与可亲近的国家做战,忽略真正的敌人,秦国人只要刚一蚕一样侵食六国的时候就共同铲除它,那么函谷关以东的国家都可以保全了,分析当时的情势适宜联合以谋划抗击秦国。可是,齐国,楚国,自己仗着它的国力强大,有吞并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的想法而把秦国的危险放在次要的地位。燕,赵,韩,魏等国知道自己的国弱,担心齐国,楚国侵占的图谋,又惧怕秦国的强大的军事威胁。这是推行连衡政策的人能够得逞的原因,合纵的联盟约定就这样分散失败了,秦国以武力威胁,吓得几个小国各各胆战心惊,争着同秦国讲和,都怕自己落在后面。都不知道齐国,楚国虽然强大,但不足以使得秦国畏惧,秦国非常忌惮的,只在于韩国和魏国.因为韩国和魏国,是六国在西面的屏障,它的位置和国势能限制住秦国向东方进攻,秦国如果越过它向东进攻,韩魏两国可以断其后路,这是秦国最忌惮的。假如能够使齐,楚,燕,赵洞察国家实际上的灾难在于秦国,而知道韩国,魏国是我们的屏障,委托以国事的重任并亲近他们,坚守合纵的约定,团结全部力量志向统一,共同警惕如狼似虎的秦国。使得秦国一出兵六国,六国的军队就共同而联合抗击它,那么秦国军队就不敢轻易越过函谷关,崤山以东就安全了。[译文] 有人说,韩,魏两国,与秦国接壤。秦国军队攻击韩、魏两国,仅在百里范围内做战;而攻击其它四国,要在上千里的范围之外做战。韩国魏国遭到秦国军队的攻击,近到一天之内的时间,如果等待其它国家的救援,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秦国攻击韩、魏两国后回师休整,而其它四个国家的援兵还没有来得及知道。现今白白地拿着一张空洞的契约驱使韩国、魏国,哪么秦国军队一定会迅疾地进攻而力图消灭它。这样秦韩魏三国很快就有战争的灾害,而齐,楚,燕,赵各国反而却有了唇亡齿寒的顾虑,不是最好的策略啊。奇怪啊!齐、楚、燕、赵各国的军民,准备粮食武器以准备抵御秦国进攻已经很多年了,可是最终一天也不能消除秦国攻击的危险。这四个国家如果能每年换各个国家的一只军队,命令一名将军率领,与韩、魏两国军队共同守备,以补充两国的军力,那么六国的军队每天镇守在韩、魏的边境上,时刻准备迎击出函谷关的秦国军队的进攻。秦军就算再勇猛,就算天天羞辱而挑斗它,也不会轻易出兵,招致腹背受敌的局面。苏秦,张仪,虽说都是学会了揣摩诡辨的技巧,人们都鄙视他们,可是他们的谋略都足以给诸侯造成利害的变化而使它们成功或失败。可是苏秦最终不能得到六国的信任,而张仪的才华终于在秦国得到了施展。这是六国被秦国兼并的原因。[译文] 唉!以往函谷关以东分裂成为六个国家,难道是老天最终相中眷顾秦国吗?假如函谷关以东的国土联合起来,同秦国军队在韩、魏的边境决战,那么胜败的结果就不可知了。如果齐国能用它的资源迅速吞并了燕国和赵国,楚国能用它的资源迅速吞并了韩国和魏国,那么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因为分裂成六个国家,这是秦国能得在其各国内行使离间计分裂了他们的联盟,最终一个一个的铲除消灭了它们。可悲啊!谁有苏轼或苏辙的六国论的翻译,最好是直译!
苏辙《六国论》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苏辙(1039年~年)是苏洵的少子,字子由,号颖滨,又号栾城,也是著名的古文大家。前人说他的文章是“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著有《栾城集》,代表作有《六国论》、《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苏轼<六国论>译文: 春秋末期,战国初始,各个诸侯卿相,都争着收养人才来为自己谋划。那些有谋士说客、善于文饰的、善于辩论的,下到武士剑士、小贼小盗,(诸侯)没有不用对待门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安置在上位,(其中)数不胜数。越王勾践有门客六千,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都有门客三千,田文在薛地招纳了侠客奸人之流有六万,齐国稷下地方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也都招纳了无数门客。到了秦汉时期,张耳陈余号称人才济济,他们供养的门客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这些大多见于传记。估计传记上未记载的门客应当有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这些都是通过奴役其他人来供养的,(否则)国家又怎能承受得了呢?苏子说:这些是先王不可避免的。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开安置,各安本位,那么这些人都有用了;完全铲除他们,是没有道理的。我曾考察过世代的兴废,认为六国之所以久存,秦朝之所以速亡,原因大概都在这里,不能不注意。有知识、有勇气、有辩才、有力气的人,都是民中的杰出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都是要奴役他人来奉养自己的。所以先帝分国家之财和这四种人共享。这些人不失业,国家便安定了。四种人虽然不同,可是先帝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使他们(的才能)都显现出来。三代以上是从学席中出身,战国到秦代的是从门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举荐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铨授出身,隋唐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虽不完全是这样,但大部分而言是这样的。六国之君暴政,不亚于秦二世,然而当时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都被当作门客奉养起来,有事可干。那些努力耕作奉养贵族的,都是一些愚钝无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首先站出来,这是六国能够稍稍安定而不快速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一开始想驱逐门客,但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停止。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门客已无用处,于是由法律而不由才;认为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官吏无需有才能,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就行了。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豪杰,人民中的优秀有才干的人,都被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依靠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但是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担心这四种人,而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让它们忍受饥饿,不知道它们将来要不要吃人。世人以为秦始皇聪明,我不相信。 楚汉战争的灾祸,老百姓几乎完全毁灭,豪杰大概也没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陈豨经过代国时,载着门客侍从的车辆仍然成千,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没有加以禁止。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相当严密,可是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争着招纳门客。这难道是警惕秦朝的祸乱,因为单靠官位钱财不能完全束服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有的人能够从此中显现么? 先帝的政治就不是这样,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被指使。”哎,这难道是从秦朝和汉朝中所能学习到的吗?六国论的简单翻译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这么长的一篇文言文要用二三百字是无法句句翻译的全的。
【语文】苏辙《六国论》中,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以”翻译成凭借,但是全句的翻译是:凭借
简单分析一个句子来说,很多时候是不能翻译完整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在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省略句,在翻译中需要补充其省略部分。而该句中的秦国,就是联系上下文补充出来的省略部分。众被翻译成百姓,民众,因此之可以理解为助词的。六国论一句原文一句翻译
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翻译及原文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翻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