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记原文 钴鉧潭记原文读音

六八 38 0

辞赋《钻鉧潭记》原文及译文

《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原文】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

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钴鉧潭水由冉水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峻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 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

赏析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三篇。钴鉧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作者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然而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却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又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声东击西,指桑骂槐而已。当铲刈焚烧之后,嘉木美竹奇石一下子展现在新主人面前,小丘恢复了它天然幽美的风姿,文中写道:“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作者得意之余,回想发现和得到小丘的过程,不禁感慨系之。小丘就是小丘,放在帝畿则为名胜,在远州则为弃地。被弃置的小丘“农夫过而陋之”,为作者和他的朋友所赏识,从而彻底地改变了命运,而这仅仅是偶然的机缘巧合,太难得了。如此前写小丘之胜,后写弃掷之感,高兴之余顿处凄清,转折之中独见幽怜。名为小丘,实为作者而已。

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是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出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柳宗元时而大笔挥洒,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旷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这篇文章不是客观描摹自然风景,而是蕴藏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以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正如他在《愚溪序》中所说,他是以心与笔“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像《钴鉧潭西小丘记》中所写的景物是:“清泠之状与目谋,瀴瀴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这山水便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听觉的客观对象,而是投射了作者心境的活生生的亲切的自然。所以,他笔下的山水,都具有他所向往的高洁、幽静、清雅的情趣,也有他诗中孤寂、凄清、幽怨的格调。在同病相怜的情况下,能够努力发掘、欣赏这遗弃的美好风景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孤苦受辱的柳宗元的也就是这些山水了。

《永州八记》对自然美的描绘,贵在精雕细刻出一种幽深之美。八记描写的大都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以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创造出一种空无人迹的山野清幽之美。又如《石渠记》对小石渠之水流经之处细腻的刻画,在长不过十许步的小水渠上,一处处幽丽的小景,美不胜收。越过石渠是昌蒲掩映、苔藓环绕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员不足百尺、鱼儿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向北曲行,则全都是诡石、怪木、奇卉、美竹。

作者眼前的这些小景,幽深宜人,展示出永州山水的特有风姿。柳宗元曾经说:“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他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因永贞革新遭挫,但他未改本色,于是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洗涤天地间万物,囊括大自然的百态,在用笔赞赏山水美的同时,把自己和山水融化在一起,借以寻求人生真谛,聊以慰。因而,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动态美,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赋予永州山水以血肉灵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可以说,永州山水之美就是柳宗元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和谐,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人与自然的交响华章。

急要《钴姆潭记》 原文及其相关资料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钴鉧潭记》 柳宗元 1. 钴鋂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沬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2.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祟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1]颠委势峻:颠,水头;委,水末;势峻,水势峻急。 [2]啮:侵蚀。 [3]轮:车轮般的漩涡。 [4]亟:多次。 [5]款门:敲门。 [6]私券,私人借据;委积,累积。 [7]芟:锄草,开荒。 [8]贸财:换钱。 [9]崇:加高。 [10]槛:栏杆。 [11]行其泉二句: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12]迥:辽远。 《钴姆潭记》写于游西山后几天。钴姆潭,在永州市芝山区河西柳子街柳子庙右侧愚溪西北面。古代称熨斗为钴姆,钴姆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头,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 鉧

钴鉧潭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编辑本段]『原文』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 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其开始大概是冉水从南边奔流下来,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其头尾水势峻急,更加激荡,侵蚀岸崖,所以边缘广阔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头停下来;水流形成的旋涡像车轮翻滚以后,慢慢流去.清澈而平静的水面有十亩.四周树木环绕,上有泉水流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刚一敲门就来告诉我:“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我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旷野而忘掉故土?莫非是这钴鉧潭 ? 这一段78个字,主要内容是发表议论,谈感想.这是一篇游记文,一篇好的游记文,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来源于作者所创造的美的艺术形象,离开了具体的艺术形象,读者也就无法感受美的存在了.而作为山水游记,塑造形象的唯一工具就是语言文字,柳宗元的这篇小丘记,在运用语言方面很有一些特色.全文271个字,每一个字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选用的词语,看起来很平淡很质朴,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但细细研究一番,就不难发现,作者是经过精心构思,很下了一些功夫的.我们随便举两个例子来谈谈.如写石头‘负土而出’,这个‘出’字是非常平常的一个字,可是它用在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跟石头一联系起来,就很不平常了.石头明明是耸立在山上,而作者却说它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不经过深入构思,作者能随意吐口而出吗?由于作者在构思中找到了‘出’这个动词,这篇文章也就跟着活起来了.文章的艺术效果也就很不一样了.另外,最后一句,“所以贺兹丘之遭也”,这个“贺”字也不要等闲视之.在这个‘贺’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呢?我们不只是体会到一种喜悦的健康的思想情绪,也体会到作者对前途充满了自信心,作者很相信自己的才干.很相信自己的理想.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自信心,所以才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情况下,事先祝贺自己将会有好的遭遇.另外,作者很注意语言的音乐美.作者喜欢在散句中夹杂一些韵语,如“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这三个词组中的‘浮、流、游’都是同一个韵部的字,读起来很顺口.

钴鉧潭记的作品原文

钴鉧潭1记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2自南奔注,抵山石,屈3折东流;其4颠委5势峻6,荡击7益暴8,啮9其涯10,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11,然后徐12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13。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14也,一旦款门15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16,既芟山17而更居18,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19。”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20,延其槛21,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22,有声潀然23。尤与中秋观月为宜24,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25。孰使予乐居夷26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