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通假字 鱼我所欲也通假字有哪些

六八 60 0

鱼我所欲也中的通假字

一、《鱼我所欲也》所有通假字:

1、“乡”通“向”;从前。

2、“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3、“辩”通“辨”;辨别。

4、“辟”通“避”;躲避。

5、“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二、原文: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译文:

鱼是我的最爱,熊掌也是我的最爱,如果这两件事不能同时获得,那么我就要放弃鱼并选择熊掌。生活就是我所爱的,道德就是我所爱的。如果这两件事不能在同一时间,那么我就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选择道德。

生命就是我所爱的,但我所爱的是比生命更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什么都不做,偷东西;死是我讨厌的,但我讨厌的不仅仅是死亡,所以我不会躲避灾难。如果人们喜欢不超过生命的东西,那么可以用什么来寻找生存,哪些不能用?如果人们不讨厌死亡。

那么,什么样的坏事可以用来逃避灾难?你能通过某种方式生存下来,但有些人拒绝接受它们;有些方法可以避免灾难,但有些人不愿意采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爱的比生命更珍贵;他们讨厌的比死亡更严重。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不承认是否被李毅接受。这样,高官侯鲁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是为了房子的华丽,妻子和妻子的糟糕服务以及欣赏我的穷人?我曾经死并拒绝接受它。现在(有人)接受了它的房子的华丽。在过去宁愿死也不愿接受,但现在接受它为妻子和妻子服务;

过去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它。现在感谢那些知道但接受它的穷人。这不是阻止它的方法吗?这被称为失去了人的内在本质。

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扩展资料:

背景资料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

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

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中的通假字

《鱼我所欲也》通假字是:

1、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先前,从前。

鱼我所欲也赏析: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通假字

一、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散文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261章,3.5万多字。 1.欲:想要的 2. 熊掌:熊的掌,熊掌比鱼更珍贵、味道更美。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3.兼:同时 4.苟得:苟且偷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患:祸患,灾难。 6. 辟:通“避”,躲避。 7.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8.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9.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0.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1.非独:不单,不仅。 12.勿丧:不丧失。 13.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14.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高足,上呈圆盘形。 15.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6.蹴(cù)尔:践踏食物的样子。 蹴:用脚踢。 1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认为不值得。 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不管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容量单位,六斛四升为一钟。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辩,同“辨”,辨别。 19. 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增加,指带来好处。 20.奉:侍奉。 21.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同“欤”,语气助词。读"yú" 22.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23. 已:放弃,停止,止。 24. 本心:本性,天良,本来的心思。 25.是故:因此 26.能:能够 27.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顺承 28.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超过。 29.如使:假如,假使原文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②,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③,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④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⑤有所不辟⑥也。 如使⑦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⑧何不用也⑨?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⑩;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里通假字是什么?解释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 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⑤“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鱼我所欲也的所有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辟”通“避”,躲避。

翻译:所以我不会躲避灾难。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的“辩”通“辨”,辨别。

翻译:(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翻译: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

4、“鱼,我所欲也”中的“与”通“欤”,语气词。

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

5、“乡为身死而不受”中的“乡”通“向”,从前。

翻译: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扩展资料

通假字的分类: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1、古今字

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2、异体字

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3、通假字

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通假字

一、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散文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261章,3.5万多字。 1.欲:想要的 2. 熊掌:熊的掌,熊掌比鱼更珍贵、味道更美。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3.兼:同时 4.苟得:苟且偷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患:祸患,灾难。 6. 辟:通“避”,躲避。 7. 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8.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9.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0.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1.非独:不单,不仅。 12.勿丧:不丧失。 13.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14.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高足,上呈圆盘形。 15.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6.蹴(cù)尔:践踏食物的样子。 蹴:用脚踢。 1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认为不值得。 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不管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容量单位,六斛四升为一钟。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辩,同“辨”,辨别。 19. 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增加,指带来好处。 20.奉:侍奉。 21.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同“欤”,语气助词。读"yú" 22.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23. 已:放弃,停止,止。 24. 本心:本性,天良,本来的心思。 25.是故:因此 26.能:能够 27.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顺承 28.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超过。 29.如使:假如,假使原文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②,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③,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④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⑤有所不辟⑥也。 如使⑦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⑧何不用也⑨?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⑩;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