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文言文课文知识点
重点梳理《指南录后序》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 [如] A动词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 B介词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 ⑤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⑥偏义复词 不复顾利害(偏指“害”危害) ⑦源于本文的成语 痛定思痛——悲痛过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定:平静、止住。 2.句式解析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 [如] A动词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 B介词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 ⑤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⑥偏义复词 不复顾利害(偏指“害”危害) ⑦源于本文的成语 痛定思痛——悲痛过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定:平静、止住。 2.句式解析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 (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3.且贰于楚也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一词多义封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肆其西封(疆界,名词)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 “以……为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五、文言虚词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兼词,于何) ⑤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土地)5.其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这)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失其所与(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6.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递进,况且)六、特殊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B.(晋惠公)许君焦、瑕C.敢以(之)烦执事 D.夜缒(烛之武)而出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
也许有人困惑:拥有许多知识的人怎么变成书呆子?有些人读书不多在事业上却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变成书呆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将知识得以运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 语文知识 点古代称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1
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
(1)自称姓名或名。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3)称所厌恶、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出于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古人对平辈或尊辈一般称字。如称屈平为屈原。
(2)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3)称谥号
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叫谥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4)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某人。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3.称籍贯、官地
(1)称籍贯
指用籍贯之名来称呼某人。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2)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某人。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是因为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4.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之。
(2)称爵名
如《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2
谦称、敬称、贱称
1.谦称
(1)古代帝王自称
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毂(不善)。
(2)读书人自称
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3)一般人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4)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
常用“家”“舍”等谦辞。“家”是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5)其他自谦辞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老人自谦时可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
2.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称呼,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
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
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
令,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堂(对方母亲)。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谓前面加“先”“太”或“大”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3.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的“竖子”就是对人的蔑称。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3
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泥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之古代文学常识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清单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
★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梳理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8大文化常识总结
★ 高考语文必备八大文化常识
★ 有关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指南录后序重点字词整理。详细点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境界危恶(è)(恶:困难。)轻:轻视。 慷慨,意气激昂。 羁縻 :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度 :估量前:向前。直:直接,径直。诟 :耻辱,怒骂。当时元军统帅为伯颜,据《指南录》载:本来说定事完后便让文天祥回去,但元军却把贾余庆等放回,扣留了文天祥。数:列举罪状。 貌:表面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缙绅(缙,通“搢”。插)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臣死有余僇(僇,通“戮”。罪)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动——名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道芷阳间行 (小路)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 [如] A动词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往……去,到……去) 劳苦功高如此(像《鸿门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就怕《鸿门宴》) B介词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按照《狱中杂记》)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 ⑤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没有依托。今:单调,没有价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古:搜寻。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几彷徨死(古:走投无路。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出使一次。今:一群人) ⑥偏义复词 不复顾利害(偏指“害”危害) ⑦源于本文的成语 痛定思痛——悲痛过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定:平静、止住。 2.句式解析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状语(介宾短语)后置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约以连兵大举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被动句式予羁縻不得还真州逐之城门外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重点背诵
指南录后序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五人墓碑记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 ----------------- 其实不同的地方背的地方或许会不一样的。 这是我们这做练习是常出现的。 楼上的真爽,我们两篇都得背。- -指南录后序在必修几
指南录后序在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指南录》诗4卷,为作者自编诗集,收集作者自出使元营。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
指南录后序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自用户:仙人指路
《指南录后序》教案【课前导学】1、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南宋大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2、关于序与跋。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3、熟读文章疏通文意【课堂讲学】【教学目标】1、了解序言的写法。2、认知、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理解有关的几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6(4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