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最高的禅诗 意境最高的禅诗对联

六八 44 0

意境最高的禅诗

古往今来意境最高的禅诗:

莫漫求真佛(王梵志)

莫谩求真佛, 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城外土馒头(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欲得安心处(寒山)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佛法在世间(慧能)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几度逢春不变心(法常)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亩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开悟诗(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寄韬光禅师(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作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杂诗(庞蕴)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禅诗

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如佛祖的四言禅诗《诞生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六祖惠能大师的五言禅诗《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应是禅诗的杰出代表作。

我国历代写禅诗的圣手极多,如寒山、拾得、王梵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轼、曹雪芹,近代的赵朴初大居士、启功大师、明旸法师、真禅法师、周汝昌大师等,枚不胜举。高僧大德、国学大师几乎都有作禅诗的嗜好。《禅诗三百首》、《禅诗一万首》等都是极佳的读本。

意境最高的荷花禅诗

意境最高的荷花禅诗是李商隐的《赠荷花》。

【原文】

赠荷花

李商隐〔唐代〕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译文】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注释】

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绿荷红菡萏(hàn dàn):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的本来样子。翠减红衰:翠者为叶,红者为花,翠减红衰言花叶凋零。翠:指荷叶。红:指荷花。愁杀(shà)人:令人愁苦至极。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创作背景】

公元838年(开成三年)李商隐新婚,绿荷红菡萏就是盛夏的景象,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夏天泾原幕里,王夫人会写诗,李商隐就用写诗来赠送给她。这首诗的含义明确易懂,主要是以“荷叶”为主题,使它能诵易晓,更能表明自己的心迹,与议婚热恋之时的《荷花》诗前后相应。

【鉴赏】

诗一开头,并没有直接从荷花本身着笔,而是先从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写起:“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伦”,比并之意,世上的人对待花和叶是不一样的,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人们对花特别偏爱,把它栽在金盆中以供观赏,又倍加爱护,而花叶则听任它“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同时,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也并不密切。如杏即先花而后叶,花开而叶未放,叶生而花凋落。桃花那么鲜艳,但其叶也不与之般配,须得绿柳相映才更显其美,故有“桃红柳绿”之称。“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这种花叶相映之关是其他花卉不易具备的,只有荷花以此见长,所以诗人接下去便写道:“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尔雅·释草》: “荷,芙蕖,其叶葭,其华菡萏, 《毛诗笺》云: ‘芙蕖之茎曰荷。”’《说文解字》;“荷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芙蓉)。”“惟有”,只有。这是诗人特别强调之语。“卷舒”指荷叶,“开合”指荷花,“任天真”即自然天成。在诗人眼中,只有荷花红苞绿叶相配,完美无缺。荷叶之卷舒,荷花之开合,相互映衬,自然而然,美丽无比。

开头这四句,诗人是别具匠心的:他写的不仅仅是花与叶的关系问题,而是有深意的。字面上这是一种对比,即拿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在表明他自己与女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如荷花的花与叶,可堪匹配,是天赐良缘。这样,在诗人的笔下,他自己与对方的情事便被描绘、渲染得十分美妙,又如此自然、和谐。诗的最后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首句是希望,明里是说但愿这美丽的荷花与那碧绿的荷叶长久共存、相互映衬、形影不离,实际的意思是期望女方同自己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白头到老。后句是忧虑,字面上是忧虑荷叶减翠,红花衰落,那时看起来太让人伤感了。而实际上的意思则是一方面担心时不我与。双方年老色衰。但愿青春常驻;但更深一层,则是担心两人的感情“变色”,出现意外的变故,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实在是不堪忍受的,简直是愁死人了。所以,这是诗人在向情人表白心志,希望两人都珍视爱情,永不变心。

这首诗明里句句都是写花。但实际上句句都是写人。借荷花表明自己的心曲。既说明自己与女方可堪匹配。是天生的一对儿;又表明了两人相配之美满;又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与忧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在众多的咏物诗中实属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赏析禅诗: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无喜亦无忧,可谓为禅之最高境界,然该句并无境界之现,且人人皆套,本不足赞,但其前有"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作铺:心随万境转 可见其自如洒脱转处实能幽 可见洒脱中有本真灵性随流识得性 更为难得,从小乘之‘无常,无我’过渡为大乘之‘常乐我净’参禅都讲忘我,即"苦集灭"三谛然该禅者从"心随万境转"始,又恢复到"随流识得性"的本我存在,可谓"苦集灭道"四谛化而归一,实为难得 --------------------------------------------------------------------顺便一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中最不可忽略的当属‘相’字若为“无我”,则只是“心随万境转”的无常但“无我相”却道破“我”不在“相”中存在,而是“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静心最高境界的诗句有哪些?

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3、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白居易《赠吴丹》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凡事大半天注定,何必三更费心肠。

6、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7、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8、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1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3、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14、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15、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意境最高的禅诗

古往今来意境最高的禅诗:

莫漫求真佛(王梵志)

莫谩求真佛, 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城外土馒头(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欲得安心处(寒山)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佛法在世间(慧能)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几度逢春不变心(法常)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亩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开悟诗(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寄韬光禅师(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作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杂诗(庞蕴)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禅诗

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如佛祖的四言禅诗《诞生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六祖惠能大师的五言禅诗《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应是禅诗的杰出代表作。

我国历代写禅诗的圣手极多,如寒山、拾得、王梵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轼、曹雪芹,近代的赵朴初大居士、启功大师、明旸法师、真禅法师、周汝昌大师等,枚不胜举。高僧大德、国学大师几乎都有作禅诗的嗜好。《禅诗三百首》、《禅诗一万首》等都是极佳的读本。

苏东坡意境最高的禅诗

苏东坡意境最高的禅诗如下:

1、《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磨隐哗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2、《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携侍是行人。

3、《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你举止无心,我魂牵梦萦。

4、《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瞎行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