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韩翃

六八 35 0

古诗同题仙游观的全文?

同题仙游观朝代:唐朝 作者: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翻译翻译: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读来琅琅上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附近)人。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先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僚,后又在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职。最后内迁为驾部郎中、中书舍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写了大量的送行赠别诗歌,也有个别富有现实主义的诗作,语言精工,意味深长。有《韩君平集》。

韩翃 同题仙游观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1、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译文:

在仙台初见, 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楼; 正是风物凄凄, 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 山色空, 和远处的秦地树丛相连接; 近处传来捣衣声, 报告汉宫已经深秋。 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坛, 更显道观清静; 小草铃芳扑鼻, 犹衬出山洞小径深幽。 不用再到别处去寻找, 世外仙境所在; 人间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 名曰丹丘。

赏析: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末联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韩碑

李商隐 韩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译文及注释】 轩,即轩辕黄帝;羲,即伏羲氏,皆为传说中的占古圣王。愬武古通:指随裴度出征的大将军李愬、韩公武、李道古、李文通。尧典舜典:《尧典》和《舜典》皆系《尚书》篇名。清庙生民:《清庙》和《生民》为《诗经篇名。汤盘:传为商汤沐浴之器;孔鼎,指孔子祖先正考父之鼎,二者上面的铭文分别在《礼记》和《左传》中有记载。玉检:古代宣扬帝王功业封禅祭祀仪式中《封禅书》的封套。 【赏析】 韩愈的《平淮西碑》,歌颂了平叛战争,突出宰相裴度的战略决策之功,着眼于宣扬唐朝廷削平藩镇割据的战略方针,表现出独特的政治卓见。段文昌重撰的碑文,对李愬的功绩叙述充分,但在大处方面逊于韩碑。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极力推崇韩碑,一再强调裴度的决策、统帅首功,功不可灭,体现出他将国家治乱归于中枢是否得人的一贯主张,强烈的向往对宪宗和裴度在伐叛战争中的明断果决和相互信任,而对宪宗后来信谗推碑之举不无微词。 本诗叙议相兼,而以叙事为主。描写了裴度奉命任统帅讨平淮西叛镇,韩愈奉命撰碑及推碑的过程。诗的开头以平叛战争的缘起;最后一段,是对韩碑的热烈赞颂。 这首诗气势磅礴。诗一开始,就渲染宪宗的神武和平叛的决心,显示出一种雄健的气势。誓将上雪列圣耻一句,将眼前的平叛战争和安史之乱以来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联系起来,表明此役关系到国家的中兴。接下来写淮西藩镇长期反抗朝廷,突出其嚣张跋扈的气焰,以反衬下面裴度平淮西之功的不同寻常。 第二段开头四句,承接开篇四句,先点出宰相裴度,暗示上雪列圣耻的关键在于得圣相。随即直入本题,叙述裴度统兵出征,简明直率,毫不拖泥带水。接下愬武四句,从麾下武将文僚一直叙述到勇猛的士兵,表现裴度的最高统帅形象和猛将精兵如云的宏大声势。 第三段开头两句,承上启下,从平蔡过渡到撰碑,是全篇的枢纽。奉命撰碑的过程,不但写了宪宗的明确指示,韩愈的当仁不让,而且写出宪宗的颔首称许,韩愈的稽首拜舞,韩愈受命之后,作者再用详笔铺写撰碑、献碑、树碑的过程。点窜二句,用奇警的语言写出韩碑高古典重的风格,句奇语重四字,言简意赅,揭出韩碑用意之深刻。紧接着又写推碑和诗人对这件事的感慨。写推碑,直言谗之天子;抒感慨,盛赞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认为韩碑自有公正评价,推碑磨字也不能消除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影响。 最后一段,描绘韩碑关系到国家中兴统一事业,赞美它的不朽。开头四句将圣皇及圣相的功业与公之斯文紧密联系起来,强调韩碑具有记述歌颂统一大业功勋。最后以传之七十有三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收束全篇,说明韩碑流传千古的不朽价值。 这首诗既表现了不入律的七古笔力雄健的特点,又吸收了韩诗以文为诗,多用赋的经验,形成一种既具健举气势,又有条不理地叙事、议论的体制。显得既雄健高古而又清新明快。

诗经 韩奕

《诗经:韩奕》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 韩侯受命,王亲命之: 缵戎祖考,无废朕命。 夙夜匪解,虔共尔位, 朕命不易。 粲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 韩侯入觐,以其介圭, 入觐于王。 王锡韩侯,淑旗绥章, 簟茀错衡,玄衮赤舄, 钩膺镂锡,郭鞃浅幭, 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 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其肴维何?炰鳖鲜鱼。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其赠维何?乘马路车。 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 蹶父之子。 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百两彭彭,八鸾锵锵, 不显其光。 诸娣从之,祁祁如云。 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 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 孔乐韩土,川泽訏訏, 鲂鱮甫甫,麀鹿噳噳,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 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 王锡韩侯,其追其貊。 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实墉实壑,实亩实藉。 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注释:

1、奕奕:高大貌。梁山:宣王时韩国境内山名。所在地诸说不一。郑笺据《汉书-地理志》谓粱山在夏阳西北;马瑞辰《毛传笺通释》引《潜夫论》谓:昔周宣王亦有韩城,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引王肃云: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又引《水经注》云:方城今为顺天府固安县,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大清一统志》:韩城在固安县西南;《县志》今名韩侯营,在县东南十八里。细审诗义,今人多从此说。据现行政区划,当在北京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 2、维:发语助词。甸:治。传说大禹治水开辟九州。 3、倬:长远。 4、韩侯:姬姓,周王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国君。历史上周朝封建的韩国有两个,始封国君都是周武王的儿子。一在今陕西韩城县南,世袭到春秋时并入晋国。一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北,与燕国接近,即此诗中的燕国。受命:接受册命。周制,封建诸侯爵位有等,其国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别。周宣王为加强北方防务,增强韩国作为屏障的作用,提高其爵位,以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政治和军事作用。 5、王:周宣王,西周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国王,力图振兴趋于没落的周王朝。 6、缵:继承。戎:你。祖考:先祖。 7、朕:周王自称。 8、夙夜:早晚。匪解:非懈。 9、虔共:敬诚恭谨。共,通恭。 10、干:同干,安定。一说,同干,纠正。均通。不庭方:不来朝觐的方国诸侯。周制,方国诸侯应定期朝觐天于纳贡,不来朝庭朝觐,称为不庭,被作为对周王不忠顺的罪状,应予讨伐。 11、辟:君位。 12、牡:公马。 13、孔修:很长。 14、入觐:入朝朝见天子。 15、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礼,王册封诸侯赐予介圭作为镇国宝器,诺侯入觐时须手执介圭作觐礼之贽信。这是觐礼礼仪之一。 16、锡:同赐,赏赐。 17、淑旗:色彩鲜艳绘有交龙、日月图案的旗子。绥章:指旗上图案花纹优美。 18、簟茀:竹编车篷。错衡:饰有交错花纹的车前横木。 19、玄衮:黑色龙袍,周朝王公贵族的礼服。赤舄:红鞋。 20、钩膺:又称繁缨,束在马腰部的革制装饰品。镂鍚:马额上的金属制装饰品。 21、鞹鞃:包皮革的车轼横木。浅:浅毛虎皮。幭:覆盖。 22、鞗革:马辔头。厄:通轭。 23、出祖:出行之前祭路神。 24、屠:地名,可能是岐山东北的杜陵。 25、显父:周宣王的卿士。父,是对男子的美称。 26、炰鳖:烹煮鳖肉。 27、蔌:蔬。 28、笋:笋。 29、乘马:一乘车四匹马。路车:辂车,贵族用大车。 30、笾豆:饮食用具,笾是盛果脯的高脚竹器,豆是盛食物的高脚、盘状陶器。 31、燕胥:燕乐,燕通宴。 32、取妻:同娶妻。 33、汾王:郑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以为汾者坟之假借,故传训为大,传泛言大王,但以为美称耳,未尝专指厉王。俞樾《群经平议》以为此汾王疑即西戎之王西戎之君称王者多矣。汾即《考工记》之妢胡,汾王者,妢胡之王也。韩侯娶汾王之甥,当时借此为服西戎之策,后世和亲之议,此其滥觞也。诗人张大其事而歌咏之,盖亦如此。此说史无明据,故未取,仍依毛传但云大王。 34、蹶父:周的卿士,姞姓,以封地蹶为氏。 35、迎止:迎亲。止,同之。周时婚礼新郎去女家亲迎新娘。 36、百两:百辆。彭彭:盛多貌。 37、鸾:通銮,挂在马镳上的铃,每车四马八銮。 38、不显:不,通丕,大;丕显,非常显耀。 39、诸娣从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诸侯嫡长女出嫁,诸妹诸侄随从出嫁为妾媵。 40、祁祁:盛多貌。 41、顾:回头看;或谓顾为曲顾之礼。 42、烂:光采明耀。 43、孔武:很勇武。孔,甚。 44、靡:没有。 45、韩姞:即蹶父之女,姞姓,嫁韩侯为妻,故称韩姞。相攸:观察合适的地方。相,视;攸,所。 46、訏訏:广大貌。 47、鲂鱮:两种鱼名,今名鳊、鲢。甫甫:大貌。 48、麀:母鹿。噳噳:鹿多群聚貌。 49、令居:美好居所。 50、燕誉:安乐高兴。 51、溥:广大。韩城:韩国都城。 52、燕师:燕国的人众。周制,各诸侯国都城建筑面积、城垣高度等规格及其常备军人数,据爵位高低而定。韩侯受命为北地方伯,故扩建韩城。韩城与燕国相近,故从燕国征发人众前来筑城。当时工程都向各地征役。燕国,姬姓诸侯,召公长子始封,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北。 53、时:犹司,掌管、统辖。百蛮:古时对异族土着部落统称蛮、夷,百是概数,言其多。 54、追、貊:北方两个少数民族。 55、奄:完全。 56、伯:诸侯之长。 57、实:是,乃。墉:城墙,此作动词。壑:壕沟,此作动词。 58、亩:田亩,此作动词,指划分田亩。籍:征收赋税,正税法。 59、貔:一种猛兽名。

译文: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治理它, 交通大道开辟成。 韩侯来京受册命,周王亲自来宣布: 继承你的先祖业,切莫辜负委重任。 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职恭虔又谨慎, 册命自然不变更。 整治不朝诸方国,辅佐君王显才能。

四匹公马高又壮,体态雄壮又修长。 韩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 恭行觐礼拜周王。 周王赏赐给韩侯,交龙日月旗漂亮; 竹篷车子雕纹章,黑色龙袍红色鞋, 马饰繁缨金铃装; 车轼蒙皮是虎皮,辔头挽具闪金光。

韩侯祖祭出发行,首先住宿在杜陵。 显父设宴来饯行,备酒百壶甜又清。 用的酒肴是什么?炖鳖蒸鱼味鲜新。 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笋嫩蒲香喷喷。 赠的礼物是什么?四马大车好威风。 盘盘碗碗摆满桌,侯爷吃得喜盈盈。

韩侯娶妻办喜事,大王外甥作新娘, 蹶父长女嫁新郎。 韩侯出发去迎亲,来到蹶地的里巷。 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 婚礼显耀好荣光。 众多姑娘作陪嫁,犹如云霞铺天上。 韩侯行过曲顾礼,满门光彩真辉煌。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 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心舒。 身在韩地很快乐,川泽遍布水源足。 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 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猛虎。 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扩建韩城高又大,燕国征役来筑成。 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辖所有蛮夷人。 王对韩侯加赏赐,追族貊族听号令。 北方各国都管辖,作为诸侯的首领。 筑起城墙挖壕沟,划分田亩税章定; 珍贵貔皮作贡献,赤豹黄罴也送京。

赏析:

《韩奕》是历代重视的《大雅》名篇之一。《毛诗序》云:《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但按验文本,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叙说年轻的韩侯入朝受封、觐见、迎亲、归国和归国后的活动,全诗的主人公是韩侯,赞美周宣王能锡命诸侯并非诗的主旨。至于说诗的创作年代在周宣王时,则是可信的,与史实相合。是否尹吉甫所作,尚难断定。

西周王朝后期内忧外患,渐趋衰落,经过厉王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大动乱,宣王力图振兴,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实行某些开明政策;东伐淮夷、北伐玁狁以御外侮;迁申侯于谢邑镇守南方要冲,派仲山甫督修齐城扞卫东方,封韩侯扩建韩城加强北方防务,一时号称中兴。此诗所记述的韩侯受封入觐,是宣王时代重要的政治活动。

全诗六章,章十二句,为整齐的四言体,每章内容各有重点,按人物的活动依次叙说,脉络连贯,层次清楚。

首章从大禹开通九州,韩城有大道直通京师起笔,表明北方本属王朝疆域。通过周王亲自宣布册命和册命的内容,说明受封的韩侯应担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及周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任务和期望的根本之点,是作为王朝的屏障安定北方。

第二章叙说韩侯觐见和周王给予赏赐,而这一切都依据礼法进行。呈介圭为贽表明韩侯的合法地位,周王的赏赐表示韩侯受到的优宠。周代以礼治国,礼就是法律和制度,按制度,周代贵族服饰车乘的质料、颜色、图案、式样、大小规格都有规定,不能僭越。周王赏赐的交龙日月图案的黑龙袍、红色木底高靴、特定规格的精美车辆,都是诸侯方伯使用的。由周王赏赐,类似后世的授衔和公布享受何种等级的待遇,它表明受赐者地位、权利的提高:年轻的韩侯一跃而为蒙受周王优宠、肩负重任的荣显人物。

第三章叙说韩侯离京时由朝廷卿士饯行的盛况。出行祖祭是礼制,大臣衔命出京,例由朝廷派卿士在郊外饯行,这也是礼制。祖祭后出行,祭礼用清酒,所以饯行也清酒百壶,这仍是礼制。一切依礼制进行,又极尽宴席之丰盛。这些描写继续反映韩侯政治地位的重要及其享受的尊荣。

第四章叙说韩侯迎亲。这一章铺陈女方高贵的出身家世和富贵繁华的迎亲场面,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再现了贵族婚礼的铺张场景和风习,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荣贵显耀。

第五章重点叙说韩国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产水产品和珍贵毛皮。这些叙说从蹶父选婿引起,以韩姞满意作结,虽然叙说重点转移,却与上章紧紧钩连,不显突兀,收过渡自然之妙。

第六章叙说韩侯归国,成为北方诸侯方伯,建韩城,施行政,统治百国,作王朝屏障,并贡献朝廷,与首章册命遥相呼应。

全诗的主题是颂扬韩侯,颂扬他接受王国重要政治使命,肩负作为王国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诗中渲染的他的富贵荣华以及他的权威,都与他的政治地位密切联系。没有他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这是一篇歌颂接受国家重任的大臣的颂歌。其中,饯宴、迎亲的场景描写,是诗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贵荣显,并使全诗波澜迭兴,有张有弛,有明有暗,有庄有雅。相映成趣。

此诗颂美一个荣显的诸侯,却没有溢美之辞,而只是叙说事实,铺陈事物,或正面描述,或侧面烘托,落笔庄重大方,不涉谄谀,也不作空泛议论,这在颂诗中是特出的。

全诗六章,各章重点突出,但前后钩连,结成一体;内容相对集中,而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无割裂枝蔓之累,其结构亦可资借鉴。

此诗的语言风格也变化多姿。首章叙说周王册命,其语言如《尚书》用语般典重古奥;第二章叙说周王赏赐,铺陈华丽,以见恩宠之隆;第三章以下间用叠词、口语,描写有声有色,写得生动活泼。一诗之中,语言风格三易,即俗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以吴闿生《诗义会通》评论说:雄峻奇伟,高华典丽,兼而有之,在三百篇中,亦为杰出之作。

李商隐 韩碑

《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颂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释:

1、元和天子:指宪宗李纯。 2、轩:轩辕氏,即黄帝; 3、羲:伏羲氏。 4、法宫:路寝(皇帝治事之所)正殿。 5、日可麾:用《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这里比喻胆敢反叛作乱。麾:通挥。 6、斫:砍。 7、武:韩弘之子韩公武; 8、古:李道古; 9、通:李文通。 10、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11、濡染:润湿。 12、赫:声威昭着; 13、淳熙:淳正、光明。 14、胝:胼胝,手脚皮肤的老茧。 15、封禅:古代帝王宣扬功业的一种祭祀仪式。

译文:

元和天子唐宪宗的姿质神圣英武; 他是何人呢真可与黄帝伏羲媲美。 曾发誓洗雪列代祖宗的奇耻大辱; 坐定法宫中接受四夷的朝拜臣服。 淮西蔡州的奸贼割据了五十多年; 宛如狼生生罴暴臣代代相继。 他们不凭借险要山川却占据平地; 依仗利器援戈挥日肆意作歹为非。 唐宪宗有幸得到贤明的宰相裴度; 匪徒们暗杀他不死是神明的辅助。 他腰悬相印兼任军队的统帅出征; 天气阴沉秋风惨淡漫卷天皇大旗。 李公武道古文通都是裴度大将; 礼部员外郎李宗闵命为随军书记。 行军司马就是那智勇双全的韩愈; 十四万大军威武雄壮象虎豹熊罴。 攻入蔡州捕获匪首吴贼献于太庙; 裴度功勋无人可比朝庭封赏也高。 皇上说你裴度的功劳应该数第一; 你的从军韩愈应当写个平淮西碑。 韩愈叩头又跪拜高兴得手舞足蹈; 连说镌刻于金石的文章我能做好。 自由把撰拟国家大事称为大手笔; 此事重大不能交给一般职司草拟。 当仁不让我不推诿古代早有先例; 他直说得皇上点头称许表示满意。 韩愈回家虔诚斋戒严肃坐进小阁; 笔酣墨饱挥酒文章多么痛快淋漓。 采撷尧典舜典典故歌唱帝王丰功; 以清庙生民诗经雅体把宪宗称颂。 别具体裁的文章写成又抄在纸上; 清晨在宫殿红阶前再拜呈送君王。 奏章写着臣子韩愈我敢冒死上言; 歌颂神圣功德文章应当刻于石碑。 石碑高有三丈字体大小如同酒盅; 碑用巨鳌背负顶端还盘绕着螭龙。 文句奇特语辞庄重很少有人明白; 有人在皇上面前诋毁他为文营私。 石碑因此被用百尺长绳拽倒在地; 又用粗沙大石磨掉了碑文的字迹。 但韩公的这篇文章宛若天地元气; 它早就深入人心沁进人们的肝脾。 就象铭刻着古人着述的孔鼎汤盘, 鼎盘虽已不存在铭文却万代留芳。 唉呀宪宗与裴度他们是圣皇圣相; 相互声威显赫淳正光明广为流传。 韩公的这篇文章如果不传示后代; 宪宗的事业怎能与三皇五帝媲美? 我愿把它抄写一万本诵读一万遍; 即使口角吐沫右手生茧也无所谓。 将此篇碑文永远流传七十有二代; 作为封禅玉检明堂基石千秋显炜。

赏析:

全诗意在叙韩愈撰写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

唐宪宗时,宰相裴度兼任新义军节度使和淮西宣慰处置使,都统军队平定淮西。其时韩愈作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定以后,他随裴度还朝,宪宗诏其撰写平淮西碑。韩愈以为淮西之役是裴度能坚持宪宗的主张取胜的,从整个战役看,他的作用更大些。因而在碑文中稍侧于称赞裴度的功绩。但在战斗中,先攻入蔡州擒住吴元济的,却是唐邓随节度使李。因而引起李的不平。李妻又系宪宗姑母唐安公主之女,常出入于宫中,便向宪宗诋毁韩氏碑文的不实。于是宪宗下令磨去韩文,重命翰林学士段文昌另写。

实际上,攻破蔡州,李确立大功,然而裴度却是整个战役的领导者,作用自然更大。况且韩碑既未抹煞李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以为此诗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凤翔,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然一见。同时还认为段文昌文较之韩碑,不啻虫吟草间矣。宋代陈?磨去段文,仍立韩碑,大是快事。这个意见也比较中肯。

全诗分为五个部分。从开头到长戈利予日可麾,为第一部分。写宪宗削平藩镇的决心和淮西藩镇长期跋扈猖獗。从帝得圣相相曰度到功无与让恩不訾,为第二部分。叙写裴度任统帅,率军平蔡的功绩。从帝曰汝度功第一到言讫屡颔天子颐,为第三部分。叙写韩愈受命撰碑的情形。从公退斋戒坐小阁到今无其器存其辞,为第四部分。叙写撰碑、树碑、推碑的过程,并就推碑抒发感慨。从呜呼圣皇及圣相到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结束,为第五部分。赞颂宪宗、裴度的功绩和韩碑的不朽价值。

诗叙议相兼,吸取了韩诗散文化的某些优点,在艺术风格上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屈复《玉溪生诗意》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朱彝尊说:(句奇语重)四字,评韩文,即自评其诗,这些都颇有见地。

同题仙游观古诗的意思

原文 同题仙游观① 韩翃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②。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③。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④。 注释 [注释] ①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 ②五城楼:黄帝筑五城十二楼。此喻指仙游观。 ③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④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丹丘:神话中昼夜长明的神仙之地。 这是一首游览题咏的诗。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仙游观内外远近景物。作者见到仙游观,正是宿雨初收、风物凄清的时候。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天。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诗的最后两句写作者游览道观的感想:何必再去寻找方外之地,人世间本来就有这样的仙境!整首诗,有远景,有近景,着力刻画的是道观幽静的景物。全诗声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同题仙游观 作者 韩翃 游览题咏的诗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香,洞府幽深。诗的最后两句写作者游览道观的感想:何必再去寻找方外之地,人世间本来就有这样的仙境!

《同题仙游观》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注解1、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2、宿雨:隔宿的雨。3、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译文在仙台初见,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楼;正是风物凄凄,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山色空,和远处的秦地树丛相连接;近处传来捣衣声,报告汉宫已经深秋。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坛,更显道观清静;小草铃芳扑鼻,犹衬出山洞小径深幽。不用再到别处去寻找,世外仙境所在;人间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名曰丹丘。

赏析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末联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古诗同题仙游观带拼音版

1 古诗同题仙游观带拼音版

tóng tí xiān yóu guān

同题仙游观

hán hóng

韩翃

xiān tái chū jiàn wǔ chéng lóu , fēng wù qī qī sù yǔ shōu 。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shān sè yáo lián qín shù wǎn , zhēn shēng jìn bào hàn gōng qiū 。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shū sōng yǐng luò kōng tán jìng , xì cǎo xiāng shēng xiǎo dòng yōu 。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hé yòng bié xún fāng wài qù , rén jiān yì zì yǒu dān qiū 。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2 古诗同题仙游观阅读答案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2、诗的第二联“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达了诗人欣赏、流连美景的喜悦;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山色”“砧声”是实写,“秦树”“汉宫”是虚写,虚实结合渲染古朴气氛,增加历史色彩。

12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