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萝赏析 北青萝的诗意

六八 69 0

北青萝李商隐翻译及赏析

翻译:

西边残阳已经落入崦嵫山岭;我到山中茅屋寻访一位高僧。只见风吹落叶不知人在何处;冒着寒云寻找翻过山路几层?

黄昏才见到他独自敲打钟磬;看他多么自得手上拄着枯藤。我想世界万物俱在微尘之中,既然一切皆空我又何言爱憎?

赏析: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李商隐曾在玉阳山求仙学道,在山中寻访僧人时,若有所悟,而作此诗。首联写诗人于日暮之时寻访孤僧事,叙事古朴自然,全无雕琢痕迹。“茅屋”即僧人居所,其简静、质朴,可见淡泊的生活志趣。

颔联写途中所见之景,“落叶人何在”写山空、山静,不受世俗的沾染;“寒云路几层”写云雾缭绕,凸显山高,山路难行,呼应“访”字。

颈联古雅自然,描绘僧人心静脱俗的生活。“独敲”二字遥应首联“孤僧”,赞美僧人对佛的虔诚;“闲倚”描述僧人的情态,虽清贫身闲而从容安适,流露出诗人对超逸的人生态度的赞许。

尾联最富禅意,大千世界皆处微尘,一时的得失又何必乐憎,谓心静、心无杂念则俗虑全消。诗人对俗世的这番体悟和领会,亦衬出孤僧灵魂的高洁,心灵的澄澈。全篇高妙超脱,言简义丰,富于情致与哲理。

北青萝中僧人的形象?

《北青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李商隐曾有一段玉阳求仙学道的生活,在山中访问僧人的途中时,忽悟弹理之事时,于是作下了这首诗。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

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

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

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谷,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而诗人此时正逢生活清苦、亲朋离散的艰难岁月,他寻访这样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显然是要从对方身上获得启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恼。清苦人寻清苦地,孤独客访孤独僧,俗与佛已有了精神交流的契机。

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时当深秋,满山的林木飘下纷纷的黄叶,诗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却不知住在哪里。“人何在”,诗人于山林间四处张望的神态,显现出山间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发表现出这位孤僧远避红尘的意趣,这正是诗人探访的目的。对句更将僧人的幽藏作进一步的渲染: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已不知把那盘山之路走了几重。山路入云,已见其高,何况入的是“寒云”。“寒云路几层”不仅写出僧人的高居尘上,也写出诗人不畏辛劳和艰险、一心追寻禅理的热切之举。此联二句写景而兼记行踪,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言筒意丰,蕴藏极富,堪称方家妙笔。

经过千回万转,诗人终于找到了茅屋,见到了孤僧,颈联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初夜”二字与首句“残阳”相关照,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独”字与次句的“孤”字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磐。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诗人此时站在茅屋外边,耳听清脆的磐声,眼望寂静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静谧与安详,此中再无红尘之困扰。待到僧人佛事已毕,诗人走进茅屋,与之交谈,对交谈的情状仅用“闲倚一枝藤”五个字概括,却内蕴丰富。僧人所“倚”,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见;难得的是僧人那份“闲”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微尘而已。诗人领悟了这个道理,表示今后不再纠缠爱憎,众心净虑,以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

综观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诗人先写出访,次写途中,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诗人先将笔墨集中在探访之上,描写僧人居住状态的孤独。用“独敲”一联勾勒,“独”字和“一”字均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孤”字。用“闲”字写出佛家对红尘物欲的否定,突显出诗人希望从佛教思想中得到解脱,将爱憎抛却,求得内心的宁静。最后写诗人访僧忽悟禅理之意,更衬出孤僧高洁的心灵。此诗所表达的就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

从言象意三个方面鉴赏《北青萝》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释]  ①青萝:指山。  ②崦(yān):指日没的地方。  ③初夜:黄昏。  ④“世界”句:语本《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赏析]  诗人在暮色中去寻访一位山中孤僧,通过体味山中疏淡清丽的景色,孤僧恬静闲适的生活,诗人领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尘”的佛家境界。在诗中诗人为我们描蓦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披着夕阳的余辉,到茅屋中去探访孤僧,只见落叶遍地,寒云缭绕,山径重重,却没有找到要访的人。诗人并未生气,只悠闲地倚杖而立,听着黄昏中独自响起的磬声。并由此悟到佛家禅理。但纵观李商隐一生挣扎于宦海,这只不过是他失意之时的感慨,也当算个异数。诗人围绕访僧悟禅的主题创造气氛,意致简远超然。诗中用词也很精妙,时有照应之处:如“初夜”对“残阳”;“独敲”对“孤僧”。  尾联抒情,诗人似乎大彻大悟,感慨地说:“大千世界,俱在微尘,我还需有什么爱与憎呢?”这不过是诗人用以解脱自己、排遣抑郁苦闷的话,因为他从未忘了爱憎,他的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鉴赏《北青萝》这首诗

残阳西入崦,茅房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

从言象意三个方面鉴赏《北青萝》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释]  ①青萝:指山。  ②崦(yān):指日没的地方。  ③初夜:黄昏。  ④“世界”句:语本《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赏析]  诗人在暮色中去寻访一位山中孤僧,通过体味山中疏淡清丽的景色,孤僧恬静闲适的生活,诗人领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尘”的佛家境界。在诗中诗人为我们描蓦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披着夕阳的余辉,到茅屋中去探访孤僧,只见落叶遍地,寒云缭绕,山径重重,却没有找到要访的人。诗人并未生气,只悠闲地倚杖而立,听着黄昏中独自响起的磬声。并由此悟到佛家禅理。但纵观李商隐一生挣扎于宦海,这只不过是他失意之时的感慨,也当算个异数。诗人围绕访僧悟禅的主题创造气氛,意致简远超然。诗中用词也很精妙,时有照应之处:如“初夜”对“残阳”;“独敲”对“孤僧”。  尾联抒情,诗人似乎大彻大悟,感慨地说:“大千世界,俱在微尘,我还需有什么爱与憎呢?”这不过是诗人用以解脱自己、排遣抑郁苦闷的话,因为他从未忘了爱憎,他的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请问谁有李商隐《北青萝》的鉴赏??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释]  ①青萝:指山。  ②崦(yān):指日没的地方。  ③初夜:黄昏。  ④“世界”句:语本《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赏析]  诗人在暮色中去寻访一位山中孤僧,通过体味山中疏淡清丽的景色,孤僧恬静闲适的生活,诗人领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尘”的佛家境界。在诗中诗人为我们描蓦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披着夕阳的余辉,到茅屋中去探访孤僧,只见落叶遍地,寒云缭绕,山径重重,却没有找到要访的人。诗人并未生气,只悠闲地倚杖而立,听着黄昏中独自响起的磬声。并由此悟到佛家禅理。但纵观李商隐一生挣扎于宦海,这只不过是他失意之时的感慨,也当算个异数。诗人围绕访僧悟禅的主题创造气氛,意致简远超然。诗中用词也很精妙,时有照应之处:如“初夜”对“残阳”;“独敲”对“孤僧”。  尾联抒情,诗人似乎大彻大悟,感慨地说:“大千世界,俱在微尘,我还需有什么爱与憎呢?”这不过是诗人用以解脱自己、排遣抑郁苦闷的话,因为他从未忘了爱憎,他的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