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什么意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终南别业》。该句的意思是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把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白话译文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
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
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表现悠闲自得的诗句是哪一句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所以,最能表现诗人悠闲自得心境的两句诗是“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行到水穷处的下句是什么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诗人王维在山中独自漫游时,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水的尽头。 他差蠢没有急于返回,也没有因为山穷水尽的末路而郁结。 他选择了享受当下,席地而坐,安放心灵,专注地看着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自由自在地飘拂,穿越在山脊上。 他一定在想,是不是这山涧的水跑到了天上,变成这多变的云,云与云互相地碰撞,又变成了这雨,从云中落了下来,最后依然回到这山涧,变成淙淙溪流。 诗人的一行一坐就吟出了千古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看似是王维闲逸无心桥弯之遇,实则是他拥有当下的力量,拥有一颗虚消陪自由随性的内心。 古人的闲情逸致和随性洒脱,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经历和体验的。 现代人,行到水穷处时,再无闲情坐看云起云落。 他们要么不断地反思过往,郁郁寡欢;要么惶恐地担忧未来,焦虑不安。 唯独,缺失了当下的力量,无法回到当下,无法相安于岁月。 我们如何获得当下的力量呢? 其实,很简单,保持正念。 一行禅师说:觉察到当下所发生的一切,称为“正念”。 他在《正念的奇迹》中强调:我们必须觉知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头、每一种感受以及与我们自身有关系的每一件事物。 有一个禅宗的小故事。小和尚问师傅,师傅,您开悟前和开悟后有什么区别吗?师傅说,开悟前,砍柴、吃饭、睡觉。开悟后,砍柴、吃饭、睡觉。 小和尚很迷惑,这不是一样吗? 师傅说,开悟前,我是砍柴的时候想着吃饭,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惦记着砍柴;开悟后,砍柴的时候想着砍柴,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想的也只是睡觉。小和尚恍然大悟。 也许这个故事大家都曾经听说过,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深刻的对正念的理解呢? 在我们的生命中,不论行至何处,不论身处何境,不论遇见何人,只要我们学会保持正念,真实地活在当下,人生便有奇迹发生。 人生如梦,来往无常,放下我执,闲看云起云落,享受内心的静好。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