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说秦王知识点 范雎说秦王知识点归纳

六八 53 0

范睢为什么成功游说秦王?

纵横家理论的创始人鬼谷子说:“顺其嗜欲,以见其志意”也就是说,在游说的过程中,游说者要想发现游说对象的内心想法,就要顺从他的嗜好和欲望来游说。鬼谷子又说:“离合有守,先从其志”也就是说,在游说的过程中,游说者的主张和意图与游说对象的内心想法,无论是背离还是同合都要坚守,先顺从游说对象内心想法的原则。由上可见,苏秦游说秦王(秦惠王)的失败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没听他老师的话。鬼谷子告诉他:“顺其嗜欲,以见其志意”,然而苏秦在应用时却忘记“顺其嗜欲”不光体现在长远目标上,而且更体现在近期目标上。所以说苏秦在游说秦王时,只是一味地顺着秦王治国的长期目标游说,而忽略了秦王治国的短期目标。二是忘记了他老师的话。鬼谷子明明告诉他:“离合有守,先从其志”,然而苏秦却忘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所以当秦王明确地告诉苏秦,他提出统一天下的谋略,对于现阶段的秦国不适应时,苏秦仍然要坚持自己的主张,甚至于事后还要继续上书自己的主张。鬼谷子说:“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以权之,崮其患以斥之”也就是说,在游说的过程中,游说者的谋略制,应依据游说对象的疑惑来改变它;依据游说对象的看法来认可它;依据游说对象的说辞来调和它;依据游说对象的优势来成就它;依据游说对象的厌恶来权衡它;依据游说对象的祸患来驱逐它。由上可见,范睢游说秦王(秦昭王)成功的原因就只一点,这就是:虽然,史书上没有记录范睢也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他完全是按鬼谷子的纵横理论来游说秦王的。

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商鞅变法的影响下,国家实力逐渐变强,又因为秦孝公在位时曾经广纳贤士。受此影响,到了下一代秦惠文王继位后,还有很多人前去秦国投靠,苏秦就是其中之一。

苏秦

苏秦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并且在学成之后游历各国。可是各国的国君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最后他走到了秦国,当他看到秦国广招人才而使国家变强时,他决定要孤注一掷,如果在这里不成功就打道回府。

于是他便面见秦惠文王,开头先客套一下夸夸秦国的军事实力强大,有着兼并诸国的实力,然后再说自己有办法能使秦国兼并各国,但他没有选择继续说下去,可能他想试试秦惠文王的态度。

请点击秦惠文王(影视)输入图片描述

可惜的是,秦王听到这番话后并没有显示出激动或者是跃跃欲试的神情,他说秦国如今变法还没有结束,各项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中,现在还没有做好对外战争的准备,让苏秦改日再来。

秦惠文王这番话很符合秦国当时的情况,秦国的确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但秦国却不是一个因国内变法而放弃对外扩张的国家,像上一代的秦孝公,变法没多久就敢和当时最强的魏国争了30多年的河西之地,所以秦惠文王只是委婉地拒绝苏秦罢了。

而且苏秦谈到了“并诸侯,吞天下”这个非常敏感问题,如果苏秦是其他国家派来试探秦王态度的间谍,当他探知秦王的野心后公之于众,那秦国岂不是成为了众矢之的?这对于事业上升期的秦国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秦惠文王的拒绝情有可原。

请点击战国地图输入图片描述

还有当时商鞅刚被杀害,秦惠文王对于外来的说客非常不信任,认为这些外来人员不能尽心尽力为秦国谋划,甚至有可能迫害秦国。所以秦惠文王并不想搭理苏秦,还想让他早些离开秦国。

可苏秦并不知道秦惠文王心里在想什么,他一听到自己连办法都不能告诉秦惠文王,整个人又气又急,还想劝告秦王出兵进攻,认为武力才能成就霸业,并且还彻底否认了“巧言诡辩”的好处。这岂不是更加激起了秦王的怀疑和否定?

发奋的苏秦

果然,之后苏秦又和秦王提了十几个建议,秦王都没有采纳,而且秦王对待苏秦的也不好——苏秦的钱都花光了,苏秦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返回自己的故乡。

总结:苏秦此时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对秦国的了解和自己的游说的本领不高,导致秦王对他并不待见,但归根结底就是能力不行。如果当初苏秦能更加埋头苦读,使知识融会贯通,那么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秦昭王丞相——范睢

历史上的范睢,饱受世人诟病,很多人总是评论此人小人,奸臣,猥琐,精致的利己主义,心胸狭隘,睚眦必报.而我则认为,范睢是一个有谋,精通心理学,善于自我推销,性格有优点有缺陷,而又不失人性优点和弱点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反而不像某些文章或者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傻白甜,白月光,完全神化英雄主义形象. 范睢,也是张禄,秦昭襄王时期丞相.范睢原是魏国人,家境贫寒,当初他为了给魏王效力,在魏国人须贾门下当门客,百般讨好须贾,但须贾并不买账,将他诬告给魏国王上——通敌卖国.除此之外,他为了向魏冉推销自己,甚至于不惜失去尊严,给魏冉如厕后擦屁股.在古代这种待遇相当于侮辱人格.而范睢被通报投递卖国后,被仆役差点打死扔在茅厕,刚好被魏国一个扫茅厕的人——郑安平救出来,幸好范睢虽然变成一个腿脚不方便的瘸子,但是他的知识和才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继续向秦国王稽推销自己,希望王稽推荐自己给秦昭王.王稽当时也只是秦国的使者,出使魏国,此时刚好遇上范睢,由此误打误撞救了范睢. 王稽见到范睢,一副贫穷落魄,又瘸又拐的求着要见秦王,王稽无法相信这个落魄的人怎么可能会打动秦王.随后,范睢将秦国的国力,和当前秦王,宣太后,魏冉,华阳君等人的势力分析一清二楚.而他也想好了和秦王夺取王权的对策.秦王在王稽的推荐下,见到了范睢,范睢对秦王说,我周游列国的时候,发现齐国的子民称呼齐国有孟尝君,秦国有宣太后,穰候,华阳君,而并没有提到秦王.这说明在秦国的子民眼里,没有秦王啊.而秦王当朝不久,在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眼里,秦王没有阅历和资历,难以一人独当一面的处理秦国国事.此时,秦王的听到范睢这么分析,顿时兴趣起来了,他认真听取了范睢的细细分析.随后,范睢也就开始进入秦国朝堂参与政要事物处理. 魏冉在攻打六国的时候,私自公器私用,将领土据为己有.随后范睢抓住把柄将魏冉的罪行公诸于众,秦王罢免魏冉,随机秦王成功的一步步夺取了王权,在范睢的帮助下,集中实现了中央集权,将外戚的势力彻底一一瓦解,破除了外戚专权的威胁. 齐,魏国联盟的时候,范睢建议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如结交距离较远的齐国,攻打距离较近的魏国,这样实现远交近攻,瓦解诸国联合攻打秦国的谋划.果然,就在此谋略提出后,秦国成功攻破魏国,将一个势力强大的魏国土崩瓦解. 除此之外,范睢在长平之战中也极力为秦王极力谋划,很多人说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死二十万赵国士兵,是由于范睢的小人计谋,导致秦王刁难白起,其实不一定,在长平之战,赵国势力不弱,白起一代战神,能够险胜,也是非常不容易,在二十万赵国士兵投降之后,秦国没有粮食养这些士兵,并且秦国如果继续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也需要巨大的兵力,物力,财力.在秦王看来,这个时期应该养兵蓄锐,而不是继续攻打赵国耗损秦国实力.但在白起看来,此时此刻,若继续攻打邯郸,会是赵国无一丝丝喘息的机会,将会实现秦国统一天下的霸业.无论秦王的想法是否为范睢之谋划,建议所灌输的,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君王和大臣之间,立场各有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做事情的决策不同而已. 范睢妒忌白起,在秦王面前各种诽谤白起,致使白起的悄然退场,致使秦国后来的战争连连失去城池。范睢的恩人郑安平,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被范睢和秦王所启用?难道不就是因为范睢的报恩之心吗?他盲目的报恩,启用一个只会扫厕所的下人带领军队打仗,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难道秦国就没有人可以用了吗?这或许就是范睢有恩必报,睚眦必报的人生信条吧! 除了郑安平的用人失误,还有王稽的用人失误.王稽不过是一个来往他国的秦国使臣,文无谋士之才,武无白起之勇.他被任命为河东太守,在守护河东郡的时候,他被秦王百般叮嘱,不要失去河东郡,否则范睢一同命丧黄泉.果不其然,他没有让出乎意料的失去了河东地区,也同范睢一起享受了牢狱之灾! 范睢的一生,出生贫寒,饱读诗书,虽然有一定的谋略,有小人的性格缺陷,也有用人不当的时候,但也有一定的才华,毕竟远交近攻,瓦解芈八子一家的外戚专权,集中王权等历史大事上,辅佐了秦昭王巩固秦国的实力,也差点实现一统天下的伟大理想!而白起的结局,不能完全是范睢的罪过,毕竟如果秦昭王护才,白起性格圆滑,不执著恃才傲物,他的结局或许不一样呢? 范睢一生都在揣测秦昭王的圣意,但最后想不到自己也要享受牢狱之灾,他到死都没有搞清楚秦王的真心实意是什么? 范睢和白起,他们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结局,不是吗?

范雎说秦王 如何翻译

这是出自《范雎说秦王》里面的句子,这个“以”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能够这句话的意思是:臣子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愿:愿意;陈:献上;

范雎说秦王的词类活用

举例说明:范雎至秦,秦王庭迎这句话的意思是:范雎到了秦国,秦王在宫廷里迎接他。词类活用的字是“庭”。庭本身是一个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在这里名词活用为状语。意思从“宫廷”变成了“在宫廷里”。满意请采纳,谢谢。

《范雎说秦王》文言文阅读

范雎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 )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 )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①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②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③,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④,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蔺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⑤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 )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释】①骨肉:这里指宣太后与秦昭王的母子关系。②厉:通“癞”。③菠水:即溧水,在今江苏省西南部,邻近安徽省。④蒲服:同“匍匐”。⑤ 慁(hùn):打扰,烦劳。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庭迎 庭:通“廷”,在朝廷上

B.范雎谢曰 谢:道歉

C.皆匡君之事 匡:纠正

D.无以饵其口 饵:食物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饵”是“喂”的意思。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解答此类题可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也可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还可利用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A.以 而 所以

B.乃 与 有以

C.乃 而 有以

D.以 与 所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第一处“何以”是一个固定结构,即“以何”表示“用什么;怎么”的意思;“与”与“俱”表示“和……在一起”的意思;“所以”表示“·........的原因”,“有以”是“有道理;有规律”的意思,显然此处应为“所以”。

【思路点拨】文言虚词的辨析六法:①词性分析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②位置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③温故求新法。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虚词的用法。④语境判定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⑤语法切入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⑥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请范雎赐教,范雎接连三次说“好,好”,却义不具体陈述,主要是他认为自己客处他乡,与秦王关系疏远,想要面陈却不知秦王的心意。

B.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关系牛疏。文王却一与他交谈,就任命他做太师,最终,据有大下而成为帝王。

C.范雎担心自己像伍子胥那样进献谋略,却被禁闭起来,义担心自己会得到像箕子、接舆那样装作发狂的耻辱,因而不敢向秦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D.范雎认为秦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没法洞察奸佞,可能会导致王室覆火,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是他最感到害怕的。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C 解析:由“臣何忧乎?”“臣又何耻乎?”可以看出。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8.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B.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C.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D.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A 解析:先通读语句,弄清大意;再抓住“言”“患”“亡”“漆身”“披发”“不足”等动词,名词,固定结构来断句。

【思路点拨】文言断句的思路是: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再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分割语句;要借助标志,巧妙断句,如看虚词,找对话标志词,分析修辞手法,重视名词和代词;还可以利用句式特点辅助断句。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恐臣死之后,大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4分)

译文:

(2)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6分)

译文: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⑴只是怕臣死之后,天下人见我因尽忠而死,所以闭口不言,停步不前,没有人肯到秦国来而已。⑵秦昭王长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呢!秦国地处偏远,寡人又愚昧无能,有幸承先生到来,这是上天让寡人得以麻烦先生,保存先王的宗庙啊”。 解析:⑴“独”,只是;“蹶”,死;“杜口”,闭口不言;“裹足”,停步不前;各1分。⑵“跽”,长跪;“僻远”,地处偏远;“愚不肖”,愚昧无能;“幸”,有幸;“慁”,麻烦;各1分,句式1分。

【思路点拨】考生要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参考译文:

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里迎接,恭敬地执行宾主的礼节。范雎称谢辞让。

这一天秦王接见范雎,看到那场面的人无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呢?”范雎说:“是,是。”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教,范雎说:“是,是。”如此反复再三。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我不敢这样啊。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分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他们关系可说是生疏的。后来吕尚以一席话而被文王任为太师,请他同车一起回去,这是因为他们交谈得很深啊。所以文王果真凭借吕尚获得成功,终于据有天下而成为帝王。当时假如文王因为跟吕望生疏而不跟他深谈,这样周就谈不上有什么天子的`道行,文王、武王也就不可能建立他们的帝王大业了。如今的我,只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我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涉及到与您有骨肉之情的人。我愿意表达自己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再三发问而我不回答,就是这个原因。我并非有什么畏惧而不敢进言,我知道,今天说在前面,明天受死刑在后面,然而我也不敢因此而畏惧啊。大王真能实行我的意见,死不足以成为我的祸患,流亡不足以成为我的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不足以成为我的耻辱。五帝这样的圣人最终死了,三王这样的仁人死了,五伯这样的贤人死了,乌获这样的力士死了,孟奔、夏育这样的勇士也死了。死,是人无法避免的。处在必有一死的情势下,可以对秦国稍为有些益处,这就是我的最大心愿了,我还担心什么呢?伍子胥藏在袋子里混出昭关,夜间赶路,白天隐蔽,到了菱水,没有什么东西可吃,跪着爬着向前行,在吴市讨饭,最终他使吴国振兴,吴王阖庐成为霸主。假如我的进献谋略能像伍子胥那样,就是把我拘禁起来,终身不再见到大王,只要我的这些主张实行了,我还忧虑什么呢?箕子、接舆他们,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可是他们对殷朝、楚国并无好处。假如我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身涂漆可以对我的贤明君主有所帮助,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耀了,我又有什么可觉得耻辱的呢?我所害怕的,唯恐我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我尽忠而招杀身之祸,因此闭口缄默,裹足止步,没有人再愿到秦国来罢了。大王您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言行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行动摆脱不了权臣的束缚,始终受到蒙蔽,没法洞察奸佞,如此下去,大则导致国家覆灭,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我所担心害怕的啊!至于那些个人受困遭辱的事,死刑流亡的祸殃,我是不敢害怕啊。我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

秦王挺直上身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地处荒僻,寡人又愚昧不贤明,先生竟能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要寡人来烦劳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寡人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儿子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无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毫不保留地全都教导寡人,不要怀疑寡人啊。”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

范雎说秦王哪个教材中出现过

《范雎说秦王》选自《战国策·秦策三》。据《史记》记载,范雎随秦使王稽由魏人秦后,登上秦国的政治舞台,面临的是“内专秦权,外恶诸侯”的太后、穰侯等,而昭王此时又“厌天下辨士”。范雎如果不排挤出太后、穰侯等,自己便不能立身于秦国,所以他虽知此行“言不见信,祸不旋踵”,也只有从万死中求一生之计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