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是哪首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出自《庐山烟雨》。
拓展知识:
这是苏轼临终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以一个历尽沧桑的老者口吻,敦敦教导儿子。他因为“乌台诗案”一路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直到64岁,朝廷大赦天下,他才蒙恩结束流放生涯。
此时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踌躇满志,一心报国的慷慨之士,仕途的坎坷,生活的艰辛,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当时他在北归途中听说儿子苏过要去中山府出任通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道尽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担忧和疼爱之情。
以前总觉得庐山神秘美丽的烟雨,浙江宏伟壮阔的钱塘大潮,天下闻名,当时想着如果此生无缘一见,怕是会抱憾终身。后来苏轼当然到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还曾出任杭州刺史,西湖、钱塘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向苏轼一样对于一个人或是一个地方,心心念念,总觉得若不能满足,此生便不算圆满。只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当我们得到了,看腻了,也许又会有另一番景象。
当他饱览庐山烟雨,一观钱塘大潮,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当时他是向往的,如今见过了,看多了,竟觉得当初魂牵梦绕的美景,亦不过如此。是庐山烟雨不神奇吗?浙江大潮不壮观吗?
其实烟雨依旧迷离朦胧,大潮依然波澜壮阔,只是看的人心境变了。当初汲汲营营,苦苦追求,可当它真的在你眼前揭开神秘面纱,那份神秘感消失了,那份求不得被满足了。所以景色依旧,而他却少了当初的那份心潮澎湃。
苏轼这一生诗意禅趣,尤其到了晚年,参禅已深入堂奥,这首诗便是悟道中的上乘之作。他借这首诗,以自身的经历,警醒儿子:世间万物,不过如此,不要过于沉迷,也不要过于执着。这是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涓涓爱意。
苏轼的闲赏庭前月,下句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洪应明系明代学者,精通儒、佛、道。早年热衷于功名,晚年入道,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菜根谭》。后陈眉公在《幽窗小记》亦有收录。 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出自哪,全句是什么
1、出处:眉公《幽窗小记》。2、原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3、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表现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意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下一句
楼主你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全诗
1、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出自陈继儒《幽窗小记》·洪应明《菜根谭》。2、原文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忤。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出自哪里?
出自《幽窗小记》
《幽窗小记》作者陈继儒。又名《醉古堂剑扫》。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
《幽窗小记》,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译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赏析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扩展资料
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
诸生出身,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兼能绘事,屡此皇诏征用,皆以疾辞。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
陈继儒学识广博,诗文、书法、绘画均所擅长,并喜爱戏曲、小说。所藏碑石、法帖、古画、[2]、印章甚丰。在东佘山居内,树立的碑刻,有苏东坡《风雨竹碑》、米芾《甘露一品石碑》、黄山谷《此君轩碑》、朱熹《耕云钓月碑》等。得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真迹卷,遂将住处命名《宝颜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幽窗小记》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