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火把 艾青火把的象征意义

六八 74 0

艾青《火把》

http://www.qingshi.net/jianshang/xs/2224.html 里有全文

诗集《大堰河》《火把》是艾青写的吗

是的。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火把》《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光的赞歌》等。满意请采纳

火把是艾青的诗吗

在《火把》中,艾青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思想情感的变化。对这首诗,当时人们的反应不一,有肯定的,也有批评的。批评的目标多指向诗中唐尼的爱情经历,其中,壁岩的批评较引人注目,艾青为此还专门予以了回应。在《评艾青的〈火把〉》中,壁岩批评了《火把》以女性对于革命与恋爱的选择为主题,他认为应该先革命后恋爱,或取革命舍恋爱,因为恋爱是妨害革命的。

艾青则认为革命与恋爱可以统一起来,硬要强调“先革命后恋爱”或“要革命舍恋爱”,才是机械论和形式论的看法。而朱自清在谈到这首诗时,说道:“这篇诗描写火把游行,正是大众的力量的表现,而以恋爱的故事结尾,在结构上也许欠匀称些。可是指示私生活的公众化一个倾向,而又不至于公式化,却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朱自清认为《火把》对爱情的书写在私人化与公众化之间恰到好处,肯定了《火把》的爱情书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火把》是艾青离开桂林后在湖南新安等待去重庆的日子里写的,时间是1940年5月1日至4日,千行长诗一气呵成。这首诗的产生直接来源于1939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两周年桂林所举行的火炬游行。当时游行场面声势浩大,“万余名(一说三万余——笔者)手执火炬的群众集合于公共体育场,当火炬点燃之时,全场光焰万丈,亮如白昼。”艾青在桂林时参加了游行,受到极大震动。从而写下《火把》。

艾青《火把》赏析

艾青诗歌《火把》赏析:

艾青的诗歌《火把》写于1940年5月初,是他的10多部叙事长诗中,最为优秀、最有影响的一部。《火把》是艾青离开桂林后在湖南新安等待去重庆的日子里写的,这首诗的产生直接来源于1939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两周年桂林所举行的火炬游行。当时游行场面声势浩大,“万余名(一说三万余——笔者)手执火炬的群众集合于公共体育场,当火炬点燃之时,全场光焰万丈,亮如白昼。”艾青在桂林时参加了游行,受到极大震动。

在《火把》中,艾青主要描写了唐尼这一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火把游行夜思想情感的变化。对这首诗,当时人们的反应不一,有肯定的,也有批评的。批评的目标多指向诗中唐尼的爱情经历,其中,壁岩的批评较引人注目,艾青为此还专门予以了回应。

扩展资料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青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